* H0 L1 |/ f4 B$ k g& H- G7 p! k
% l6 p, [- ]0 V+ U) j1 m C6 D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教育高质量发展、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绿色低碳转型、城乡融合发展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0 w. d" B' k6 } n# c; _
! }- i( m* K6 `. `: `【卢晓中: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
* f( s; Z6 _4 P8 j, |
, F$ m& O) y# v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卢晓中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本质要求,其中必然包含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牢牢把握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土性特征,必须重视中国特色,并努力寻求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各国现代化的教育共同特征的一致性,以中国特色表征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是牢牢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的时代性特征,将教育置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战略地位,不仅要作为“最大的民生”给予优先发展,而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是牢牢把握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特征,基于问题导向强化发展,做到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并促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度内洽。四是牢牢把握现代教育的公平性特征,在基础教育领域,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在高等教育领域,着力建立高校分类发展体系,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资助制度体系。五是牢牢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的一致性特征,摒弃过于狭隘和功利化的目标取向,着眼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推动纵向教育体系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使教育链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链有机衔接。
1 I8 g( f1 X$ |( T) W9 N$ j0 V2 G0 w% D/ N7 H
摘编自《光明日报》- y _0 G/ E) a5 D6 N3 F
Y& w) I" r: h0 q$ c
【邵春堡: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D8 B; K! ^4 x! u2 {; h
4 S- i- g$ g: c! ?* W6 N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邵春堡表示,近年来,我国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但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要求相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明显不足。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增强传统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决心和信心,坚持系统观念,厘清企业生产运营各领域各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努力实现各领域各环节的协同和互动,积极宣介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并出台有效激励政策。另一方面,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加快建立统一、融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加快农业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对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融资支持方式。同时,发挥企业的能动作用,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快提升公共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水平,为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广泛应用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创造有利条件。
% P! Y9 q7 z+ ^ r( } T9 d& i ?0 B$ N- L6 g3 v7 k: i
摘编自《人民日报》
" K; U$ r0 u" {. R* v& X
- o3 ?3 O$ R# F- u) l7 E( M0 r【刘伟、杨振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科学阐释现代化发展路径和人类文明向何处去】
: ~& z# [, V3 u. m
( m' x- Q E, M/ ^1 i6 R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伟、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振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开创出不同于以往发展模式的现代化新路径,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发展和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战略思考。一方面,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主张以和平发展代替殖民掠夺、以合作共赢代替零和博弈,打破了对现代化发展的西方模式的迷信,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代化方案的新选择。另一方面,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人类文明、怎样推进人类文明”,突破了对“文明”先进与落后的简单界定,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主张多元文明合作发展,内含了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时代诉求。同时,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发展布局上,持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准确对接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在战略任务上,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阶段和实现路径。
1 `* `% z% h" U7 B& d( ~4 Y) R
' X, G) U; N9 y摘编自光明网
/ b- P! K/ O8 f7 [
& P% E7 D( s" x1 [【韩晶:多点发力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6 s5 p% F' U7 N6 R
, Z+ t$ s; E f) i8 _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韩晶指出,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我国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绿色低碳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从供给侧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化石能源占比偏高,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大;从需求侧来看,很多消费者在衣、食、住、行、游的日常生活中尚未形成健康、环保、适度的消费习惯。因此,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低碳转型的关键。一是扩大绿色生产,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构建面向碳中和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应用,加快构建高效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提升绿色消费,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引导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高环境认知能力,树立资源节约、低碳绿色、环保高效的价值取向。三是完善绿色制度设计,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供给侧需求侧协同减碳,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新路。
4 X. z, @9 C; P; H8 y: @ L* D! T7 x3 E) e! n- _1 D1 M
摘编自《经济日报》! x/ d7 u3 X8 L) n4 W M
6 w* t1 _, i5 Q7 M
【刘嗣方:数字化助力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
% D1 L, m) ?- v% v, u4 r% w1 u
4 K4 m# i5 a, L: Z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嗣方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而数字化改革创新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化广泛渗透、创新运用,有助于倒逼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活力,打破区域发展界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速城乡融合发展进程。数字化改革创新赋能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系统布局、综合施策、对症下药。一是注重统筹谋划、夯实基础,加快城市数字化智能化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加快乡村公路、电网、水网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丰富“三农”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二是注重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搭建物联网感知平台、供需对接平台、农产品反向定制等平台;加快公共服务数字化,打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保等公共服务云平台;加快社会治理数字化,实施乡村文化传承、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等数字化工程。三是注重引领示范、以点带面,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开展城乡数字化融合试点示范,推动城市5G、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等服务在区县重点布局,统筹进行规范标准、数据汇聚、业务协同等工作,推动县域数字化“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四是注重应用牵引、厚植生态,组织区县、乡镇开放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场景,大力开展信息化人才下乡活动,加快构建城乡创新协同、错位互补、供需联动的数字化发展生态。: k# T/ g( Y- L x( s' ?
" S: M5 f& t# T. U摘编自《经济参考报》3 M' f8 p. W7 t! m1 O' e
# [6 R) n5 _+ | B6 G8 [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5 f4 O* `2 y* c! e
8 {( U" R7 c: r
" U- ^* n, l+ {5 u
$ J8 q- G) B! f. f5 l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