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零碳”任重道远,新能源汽车如何加足马力

[复制链接]
查看7494 | 回复0 | 2022-8-27 06: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
4 k& k1 X. g) U- E  _
4 {/ D+ p" `' x; H5 G驶向“零碳”目标的汽车越来越多。
- @0 ~; d1 x$ N* j
  M% f! b# y. M$ T7 n+ R& H. n近日, 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主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张玉卓表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产氢国,去年氢气产量统计是3466万吨,其中可再生能源的装机规模在全球列第一。
9 h6 a: Q0 K/ n" B5 S, \$ N6 ^
: ^. v) G4 h) y7 _+ l一组可对比的数据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有3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投入运行;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超过1200辆燃料电池汽车在冬季严苛环境下持续稳定运行,实现全球规模最大的绿氢功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2 S, \5 D$ J/ o) d# p$ U6 F+ p
1 W+ n) p. r* k& W$ K9 ]  a张玉卓介绍,近二十年,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2年~2013年可视为氢能产业化发展的探索期,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赛事活动为氢燃料电池车提供了示范性的应用场景。
9 [7 ^: T" @5 ^! J! M
, M1 l( E3 k0 }) `/ G2014~2019年是氢能产业化发展的蓬勃发育期,其间,我国明确将可再生能源制氢,氢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作为重要的发展内容,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 ^2 Q9 z# Z. V5 G$ I' I0 [

! u2 Q0 V, k0 ~9 ~; {1 s5 P2020年至今可视为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战略价值。
" c: k% u. e- b6 p6 t  b( d  w  U
1 q4 L* Q- Q/ C  I& R; q1 A“2040年以后氢能和纯电动产品将成为我们的主流。”山东重工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孙少军在演讲中说道,现阶段集团在道路、非道路动力系统及固定能源装备领域已推出新能源产品推出,并且规划了新能源的商用车、工程机械以及固定能源装备平台。
$ L8 p2 o  L0 V8 S+ S
3 z( Q1 o2 p" ~  }. s# ~( y" D对于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之路,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认为,总体来看,全球氢能产业尚处于初期示范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目前,我国氢能产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面临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等诸多挑战。
$ p: J# q$ f; _( D& o4 {/ Q0 U, w, T- \
海卓动力(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谢佳平谈到,受制于成本、技术、应用场景和基础设施的影响,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推广之路任重而道远。要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要在整车的稳定可靠性、经济性、车辆的轻量化以及使用空间等方面不断提升与优化。7 x4 d/ ]* [. d1 b8 A" p0 ]! z0 ~
  L2 C+ f- _7 B, q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雨东说,2021年科技部与山东省政府联合启动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力争形成一批引领性标准规范,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氢能综合应用示范样本。
- r2 k5 |$ m+ G
" H/ q# p. @( c! T在这条任重而道远的发展之路上,如何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全生态协同创新发展?张玉卓说道,下一步,要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加速多元化分布式全场景应用示范,完善法律规划政策标准体系,构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软环境,从这五个方面培育氢能产业,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C: M! i5 z8 y) n7 c0 ~- F' l$ N
5 }( E1 d$ @  \! k+ u
驶向“零碳”任重道远,新能源汽车如何加足马力-1.jpg
! @& F( Z4 ?! p) L

4 w- h- m& d! {! Z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主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o; S! s( o$ l6 q
责任编辑:刘世昕
9 S" A7 c& t; ~7 j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5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0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