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成都这个城市?

[复制链接]
查看2753 | 回复5 | 2022-8-22 08: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这座城市是不是真的是来了就不想走了的?
风来时狂放 | 2022-8-22 10: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今年成都的疫情传播路径,大家应该明白,成都的舒适圈和辛苦圈是泾渭分明的,所以两圈的人对成都的看法也是完全不同的。) b2 p1 ?3 `# `; o& W& z3 Y. G
我出生在舒适圈,四个老人和我爹妈都是央企或者体制内的人,从小我都觉得成都是个舒适安逸的城市。
2 k# X$ _, A5 y& ~9 x0 f毕业后脑子卡壳,死活不考编,也不愿意去我妈给我安排的成投,跑去天府软件园卷,从09年开始眼看着南边一步步发展起来,在家里人的帮助下早早在南边买了两套房。
: G5 @% N# j- n按理说这样就该还算轻松吧?可是工作时间看着从965变成了995,到最后离职前是996。
: ?) a+ T7 X6 G3 Y& P16年的时候忍无可忍,辞职在家考编回到了体制内,从辛苦圈回到了舒适圈。" v- D2 |: K( f, q7 D0 S, V# P
+ L0 X* }  P; ?$ g: [* @
所以我觉得成都其实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两个城市。
4 k4 C$ z8 A* u/ Z6 y一个叫舒适老成都,一个叫辛苦新成都,前者的一切都符合人们对成都的幻想,没有任何夸张,如果不信看看今年疫情某些人的轨迹就知道了。  A5 E9 @% ^/ R2 A1 M. v# c: D
另一个叫辛苦新成都,这个城市和成都没什么关系,无非就是一个在西部的打工者基地,虽然还会有人从北京上海回来的人自欺欺人的表示比在北京上海轻松,但其实看看数据就知道,成都的加班可比北京多多了。
1 n. U0 ]7 i; a, S  A' M事实上现在互联网上骂成都虚假宣传,成都挺冤枉的。" Y  N8 @% I1 U& W  d3 A
宣传口宣传的是舒适老成都,但是外来人入住的是辛苦新成都,于是骂虚假宣传。
+ K$ k, \# p* V8 I! P# A哪里虚假了呢?无非是舒适圈不对外人开放罢了。
: D: I& D6 w9 Q0 b+ m8 @% |. s& w* z————
6 |7 ?* Z: }4 E  z" Z, @( A看到有人酸考公。8 U; ~8 M* w: r6 H. P2 v0 Y# I) X7 y
16年考公没大家想的那么难,18年以前都不算特别难,那时大家不觉得考公是什么特别好的选择。* S1 ^" s3 {' m) o) B! k8 q# l
我电科/川大的(模糊下学校,不给母校丢脸了),16年离职考公很多人觉得我有毛病。/ O" a8 v* P5 ?* _) D- P. {
我卷到p7有点积蓄,又是辞职考公志在必得,报了一对一班,考不上才怪了。5 i- c: e" c) n7 |1 F6 u1 X- Q
当然考上的最大原因,是我本来就还算能考试。
' C; R0 ~1 r" z% n某些酸鸡别酸了,你考不上2022年的公,可以穿越回去考16年的,难度是现在的五分之一,你应该能行。如果实在不行,你可以考虑重新投胎,直接投你口中的“周公子”家里,看看如今的考公,你家里能不能搞得定。
刘得福姊妹 | 2022-8-22 17: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夏天到成都,21年8月离开,住在小南街的西府少城。那里到锦里和宽窄巷子都不远,吃过晚饭常常到锦江去散步,看得到河边有很多鸟。回来的路上经过百花潭,散花楼和琴台故里。有时候早上骑车去浣花溪,杜甫草堂旁边,陆游诗词:"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成都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 |8 f% C# k) j$ q我住的地方不远是石室中学,这是中国第1个官办学堂,在汉朝文翁做成都太守的时候开办的,因此也叫文翁石室。旁边的一条街叫君平街,严君平不但在王莽篡权20多年前预测了这件事情,他开始了中国的民间办学。耕读就是他开始的,在农耕社会里边,农忙的时候耕,农闲的时候读。唐代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T" _+ S( D1 B0 z
传说张仪和司马错入蜀以后打算修城墙,但是成都原来是海子,地下很多流沙暗浜。有一天晚上,张仪看到有一只巨大的乌龟在行走,后来他就按照乌龟的足迹筑起了城墙。因此,成都也叫龟城。杜甫《石犀行》:"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5 }5 X6 @2 y: y锦里仿古建筑,在那里有很多小吃,旁边是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里面有一副对联,清朝人赵蕃写的:"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当年诸葛亮治蜀,严刑峻法。法正说当年汉高祖约法三章,宽待百姓。诸葛亮说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秦朝苛政,因此老百姓欢迎宽大为怀。但现在经过很长时间的宽松政治,老百姓自由自在,需要严格管理。当年刘兴元到四川当省委书记的时候,毛泽东刻意让他去武侯祠看这幅对联。( d* y: p; i% I: \0 D9 a
成都也叫锦城,因为在成都出产中国四大锦之一的蜀锦。古人的服装大多使用棉麻,锦是非常奢侈的了。汉朝开始在成都设有锦官驿,因为织出来的锦在江里洗涤,因此也叫锦江。在锦江上边有一座桥叫万里桥,当年诸葛亮送费纬出使东吴的时候说:"万里之行,始于此也。"。锦江下游有望江楼,唐朝女诗人薛涛曾经住在这里,里面有薛涛井和中国最长的对联。& F. F- o* C+ j- t# o# K$ m# L0 @
成都也是一个佛教氛围很浓厚的城市,汉传或藏传佛教在这里都有很多寺庙。大慈寺是唐三藏出家的寺院,上边有苏轼题的匾额,大慈寺是日本还有东南亚很多国家的祖寺。文殊院里边有佛舍利和唐三藏的舍利,进门处有一幅对联:"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南怀瑾多次提到了这幅对联。北郊的昭觉寺朱德曾经在这里避难,后边的塔林中间有戴季陶的墓。
( I0 i- f5 B* H5 @李白在诗中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郫县的望丛祠是蜀人的祖祠,望帝教会蜀人耕种,每年4月化为杜鹃回来。因此李白诗中间说"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月三春忆三巴"。汉赋四大名家的扬雄就在离这里不远的友爱镇,刘禹锡说的西蜀子云亭就在这里。1 |3 D1 P* s  R" c7 Y* w& N2 u
成都周围的交通相对来说也比较方便,周末常常地铁2号线去犀浦,然后换高铁去都江堰或者青城山。成都平原的水都来自于都江堰,这座建于2000多年前古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很难想象在当时没有卫星定位的情况之下,古人可以精准地选择鱼嘴的位置分水,2/3的水在冬天流入内江,1/3的水在夏天流入内江,多余的水通过外江排泄。并且有飞沙二次排水,防洪和防止堵塞淤积。看看上个世纪修的三门峡,跟古人比起来确实感到汗颜。8 b+ y1 B' y- p& Y
青城山是道教名山,在上清宫有蒋介石和于右任的匾额。道教发明在成都大邑的鹤鸣山,相传张道陵在这里羽化升天。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前山要收门票,爬山锻炼的话还是去后山好。陆游一生痴迷道教养生,活了84岁,在他那个时代是非常高的高寿了。
2 g- s% r" K% b/ S: s另外在成都的地铁上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这一点跟我在很多城市看到的不一样。特别是在上海,地铁上面有不少中老年人。有趣的是我在成都常常听到有上海人刚上海闲话,哪能哪能那,感觉老适意啊。在成都有原来上海搬迁过来工厂退休过来的,有些上海人退休住在那里的。
, R( p8 ]6 ^* ?, u" ^1 ?: {' X唯一感觉到不适应的时候是冬天,有时候连续好几天都是阴天,完全看不到太阳。四川人讲蜀犬吠日,大概就是讲到这个时候吧。另外冬天大概有1~2个月,污染也比较严重。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成都是非常宜居的地方。冬天有时候常常咳嗽,这种情况我回到澳洲的时候完全不会有。就人文和民风来说,如果让我选择,我认为成都是非常宜居的地方。
万象争辉1 | 2022-8-22 18: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2016以前的成都,非常符合那句经典的广告宣传语,: ]+ e) j$ ^* f3 z! c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 x1 ]( v, [, z( }# u7 S: S: E可如今房价的大幅度上涨,城市人口快速的扩张,成都已经不是当初的成都,那种悠闲惬意的生活状态已经不复存在了,这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什么人可以在成都躺平呢,
8 k3 D  S! W9 e: ?: Z9 K' Y2016以前购房者,也就是赶上了时代红利的这部分人。
9 i% b! B9 F# S$ w成都我曾经问过我喜欢这里什么?这座城市我还经历过生平唯一一次被抢劫的事,梁家巷被几个少数民族卖切糕围了起来,寡不敌众。
' u5 l- d, x3 p1 {, ~" d抢了我99块,让我跑去找电话给我妈打电话。
/ s: p* @  U6 N( J大概2013年,切糕被微博热搜曝光前夕。* Q- I& {* S: ~$ I: T
可是我依旧热爱这里,
: W5 n6 G1 H/ m0 @) r我热爱抚琴充满生活气息的老街道,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昏黄的路灯下让我实实在在我还活着,我被这座城市所包容。
( E3 K1 @* _9 E5 _" U. j# y9 s成都的老巷子老街道老社区给人的感觉,是我去其他城市没能给到我的。0 S* {* G4 C# C) j" U# |' w
一种踏实和被生活所环绕的感觉。
* Y8 E- D' H& H9 j无论你是谁,你来成都,你都是成都的一份子。5 q1 C! T% y1 m9 X  ?- J, [
只是这座城市如今依旧包容,只是想被它包容的门槛已经对于普通家庭的人而言不是那么容易。( _: j4 L6 ^, _+ R
两百多万起的房子,中国的工薪阶层,几个凑的出首付?即便凑的出首付,房贷也不是简单数字。, R8 Z2 I: g0 K# |9 h- i
即便凑的出首付还的起房贷,摇号还要看命。
. \/ {$ s; {6 i  P5 {9 f+ m所以,如何看待成都这座城市?5 l# [- B, [2 f& Y6 ]. i
成都依旧有它包容的底色和味道,可是如今却变了模样。; Y7 Z. n, q6 e% }. I
我如今在成都终于有了一个家,我的身份证也是青羊区某街道222号。: i! o6 @5 B( x
我好像算一个所谓成都人,& m  }# \6 |3 B7 ^
只是我知道我背负的压力还有很多,我的努力才刚刚开始罢了。
+ m( k5 s( C$ R爱成都,就选择努力一把,即便没能留下,对于自己也没有遗憾。
- w& q$ Z9 R& a. u" Z这是我想对很多朋友说的。
5 k' w3 b) M" i买房子,考虑购买力第一位,不盲目跟风,不听公知洗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7 Q% V! C, }/ W. R" _2 ~$ Y' n* [
这是一位成华区居民对于很多朋友的建议。
1 y; m) s9 d9 I: @2 E4 ~希望万千灯火的成都,总有一盏为你点亮。
mbmwhfyn615732 | 2022-8-23 01: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老家是自贡荣县的,现在每年过年回去后可谓是一年比一年难受,以前还乐于回老家过年,因为那时候条件都差不多,现在在成都呆久了,再回去,看到万年不变的坑坑洼洼的街道,一个三轮车都能把公路堵完的马路,十几年前的KTV,网吧,茶馆,真的是忧伤,回来除了和朋友聚一聚,在落后的KTV里艰难的唱歌,在全是熟人很尴尬的酒吧里喝酒,在烟雾缭绕的网吧里开黑,在万年一种味道的烧烤摊摊里吃宵夜,以及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年久失修的学校逛,看着榜上那些熟悉的老师,看着街道上永远都是茶馆,服装店,面馆,杂货店,手机营业厅,全是千篇一律的装修,开了一个茶百道感觉所有人都没见过一样全部跑去买,开一个在成都遍地都是的大咖纯K坐地起价下午唱歌都200元包间费还有很多人去唱一家独大,开着一个成都逐渐没落的太平洋影城电影票比成都IMAX都贵还只能跑去那里看的感觉。。。。。。
" x  K  B! k4 e& S, a) e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朋友过年回家团聚,父母还在老家,是真的没有人愿意呆在这种城市,落后的医疗条件,交通条件,人脉,资源,学校教育(一个国家级普通高中都能让全县的人花各种钱去堆,挤破头皮去上),购物业态,娱乐业态等等。。。。这就是城市发展不平衡引来的隐患,现在我们自贡这边就是年轻人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多,未来人才资源全往成都跑,县城的年轻人唯一出路就是考公务员养老养老再养老,23岁可以看到83岁的未来,十年如一日,百年的生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人生。永远都呆在那个狭小的圈子里每天和圈子里的人压马路,吃宵夜,聊聊永远触及不到的国家大事,吹吹今天在游戏里又发生了什么。。。' T# R# L# l0 y& j3 B1 ?
      说到后面越说感触越大,只有看未来四川怎么规划了,不然未来基尼系数越来越大,不可能每个城市都要靠“丁真”来拯救吧?
# U" t$ t% v5 d- v$ i0 }+ D<hr/>      看着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多老乡的共鸣,还是挺惊讶的,居然这里那么多自贡老乡emmmm>.
0 C8 e% F" W" k+ B7 O2 {          其实为什么我会在提起成都的时候就会想到家乡的没落,因为更多的还是联想到了在教育这方面。因为我家里很多亲戚这些都来成都了,他们一个个都生儿育女,我侄儿侄女这些现在很多都在成都就读幼儿园或小学,但有些侄儿侄女就在我们老家荣县读书,所以我很明白他们在教育方面所带来的差距有多大。8 T/ C3 _' p, P/ n* L( H' a3 `
      在10几年前,那时候读书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县城,所有人的起跑线几乎都一样,那时候西方的精英式教育理念还没传入我们国家,特别是我们四川,川内所有老师基本都是那几个师范大学出来的,没有被深造过,都是按着教科书严格进行教学,试卷的强度难度也是没有什么差异,补习那些都很便宜,老师都是按照教科书进行补习,平时也是最多学学画画,毛笔这些,如果硬要说差距可能就是学校的氛围不一样吧,所以那时候我们荣中的娃儿每年都会有1到2个上清华北大,还有很多985 211。2 W, a* u$ E2 v! |5 H* i0 _- {, h
     直到近几年成都涌入了大量的私人精英学校,以幼儿园为首的宋庆龄,小学之后再到7中嘉祥这些的顶级学府的出现,成都和自贡的教育开始出现不可逾越的鸿沟。荣县的娃娃4 5岁可能还在每天在外面野,在网吧看着别人玩游戏,家里抢父母手机玩的时候,成都的娃娃幼儿园放学后就已经去培训骑马,打高尔夫,游泳,小提琴,钢琴,英语了(比如我侄儿侄女)
$ c5 o1 V% _3 R! \/ z9 u    荣县的娃娃幼儿园可能还是2个老师带几十个娃娃的时候,成都的宋庆龄,一个班16个娃娃,8个老师,1个老师带2个娃娃,全程英语教学,外教,一天吃5顿饭少吃多餐有助于消化补充营养,一个个英语说得比我们这些都好,你说说这种教育资源老家怎么比?老家想开个这种幼儿园,有这么多老师吗?然后这些幼儿园出来的学生一个个思维开阔,眼界也不在一个级别上,老家的娃娃还想着今天喜羊羊会不会被灰太狼抓,成都的就在思考为什么我画的这个火箭他尾巴会冒烟了。然后嘉祥的强度就不说了,就那学习氛围,我去看我侄女读书的时候就能感受到,所有人都是为自己而学,所有人都能沉浸进去,而不是在老家读书的时候,想着最后2节课班主任会不会走,可不可以逃课,这节课是化学课,老师应该不会管我们玩手机的。所以近几年,我们荣中就再也没出过清华北大,可能考的分还是那些分,但是整体在四川的排名,就会越来越后面,就像湖北那边一样,去年有个考生考了680分,很高兴,结果一看名次,1000多名。。。要想想680如果在四川,那是眯着眼睛清华北大的存在,所以以后这些名次还会越来越后,一言难尽。# T- }5 j& Z& P
       任何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教育,输在教育上,一切就无法翻身,本来小城市的人想要翻身就基本只能靠高考,结果现在高考还考不赢大城市的娃儿,比人脉背景比不过,比社会资源比不过,比教育资源比不过,甚至学历都比不过了,未来出来后拿什么打?所以看着老家的未来,眼睛里却是一片黑暗,就不是很舒服,不知道未来川内会怎么布局了,毕竟每个人都希望家乡好的
123457735 | 2022-8-23 13: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三代土族,在我看来成都要分为老成都和新成都。现在网上比较火的关于成都的各种口碑网红宣传形象推广,都属于新成都。它已经不再是老成都人的成都,就像现在的上海和深圳,早已经不属于当地土族了。成都宜居不宜居,好玩不好玩,好吃不好吃,美女多不多,发展前景如何,别人说的再多不如自己亲身体验,我就不一一阐述了,就说点老成都的事情吧。
7 ]! f. A; b: H& o$ @2 \/ n' L9 g       我小时候对成都的印象记忆应该是:春熙路的胡开文文具店,青年路的牛仔裤和杨百万蚊帐,春熙路对面的赖汤圆,夫妻肺片,人民东路口的古月胡三和泥和红旗商场(现在叫红旗连锁,以前就这一家别无分店,董事长曹世如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营业员),许多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遮天蔽日,就算夏日太阳高照,走在梧桐树阴下也不会觉得很热。天府广场中间的主席像下面是阶梯,我们经常坐在那聊天吃东西,甚至午夜时候在那吹啤酒,旁边电信大厅楼顶的大钟,每隔一小时会敲钟。游泳就到猛追湾,滑冰会去西体或西门车站,当年买娃娃头冰激凌必须到人民商场(现茂业百货)排队购买,学校郊游的目的地是:杜甫草堂,南郊公园(武侯祠旁边),动物园(驷马桥,这个几十年前下穿桥居然保留至今,小时候每次坐车经过都会欢呼,像过山车),蜀都大道上的蜀都大厦,是成都第一座高楼,当年修建挖掘时候我第一次见到棺材和江湖练摊气功杂耍的。从北巷子(现在新城市广场附近)到天府广场,我们叫:到城头打一头或者叫进城。那时候有1路和2路无轨电车可以直达,开电车的基本都是美女阿姨,据说是因为操控电车相对简单,车费6分(80年代)。牛奶冰糕5分,豆沙冰糕4分,猪肉一块钱一斤。
4 c2 X9 U1 {- Q2 a. x  H       每年看灯会都是在文化公园(琴台路,青羊宫旁边),灯会里面就是美食小吃聚集地,基本每年就会吃这一次,把它吃焦(吃个遍)。拜菩萨就去文殊院,昭觉寺以及新都宝光寺。三家寺庙的素餐,我记得外婆带我吃的宝光寺最好吃,土豆做成一条大鱼的形状,还有鱼的香味,更绝的是还有鱼的口感。豆腐做的回锅肉也是一绝!
9 R% G  F% t! P' Q絮絮叨叨说这么多(其实还有很多,但自己都觉得像个老头儿一样啰嗦就算了哈),就是想表达一下:成都在当年也和你的家乡一样,没什么多么特别,但是又多么不舍的,现在的成都并不是我们老成都心中的成都,但是又有何妨呢,它要发展,它要变化,它要当网红,都可以。拿一句成都话说:无所谓,随便爪子都可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3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