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总是光明的,
) i) s1 Y X" m* E! N道路总是曲折的。8 h' U8 ]8 t0 W- d# ^
让我们来看看 1929-1934 年期间,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普通人生活吧。
7 Y+ m( n) `$ q. b3 K0 f) {仅供参考。
$ {0 J' \# P8 i# @" h: ~1.大量失业不可避免/ I/ U( z% `$ |( `; ]
6 [/ W# U, r1 u3 ~! F" P失业是大萧条的主要特征,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失业率大概是 25% 左右。总之,大约有 1,500~1,700 万人失业,大多数是一人养活全家的。1932 年 9 月的《财富》杂志估计,美国有 3,400 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此数近于人口总数的 28%。而且这个研究报告一如其他报告,那正在另一种地狱里受难的 1,100 万户农村人口是不包括在内的。' F1 m5 |% A$ u8 G! x
大萧条时期,既是生产过剩,又是消费不足。
, S+ B0 V( l& o: ?2 N9 {5 E" j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穷人消费不起,中产不愿消费,经济一直在螺旋式下降。) v; y$ s+ f! i
华尔街股市崩溃后,好多东西卖不出去了,只能解雇员工来降低成本;
. ?% D( n! y9 ?! X7 k失业的人多了,手上没有充足现金流去消费;3 U) _7 E" A: J1 s) S9 U
消费不足,导致更多的东西卖不出去;+ r8 H% O) p7 t
于是购买力全面萎缩,普通人更会感到恐慌而不敢花钱。7 Q, H; t8 o# |+ |, t5 w) {$ Q
大量失业下的美国人只能不断去找新工作,因为找工作的人太多,雇主便一再削减工资。: E" g6 b' o/ l$ t+ O; V- Y
好多人尽管没有失业,但辛苦工作之后拿到的工资,也仅仅是勉强可以活着。
+ q3 ~% u6 A# ^# l+ g+ @, ?# f, l房东开始将无钱交租的房客统统撵走,当时纽约的每条街道几乎天天都有人撵走房客。' V$ Q, _% k" G) {1 D0 a
于是,露宿街头的年轻人不断增多,在街上捡些报纸当做铺盖,到中央公园、地下铁道站口,或在寒冷的夜晚集中到垃圾焚化场过夜。
- @5 }/ e4 |2 X, @& K# \2. 回归大家庭
0 p7 x: Y1 f; m* @' ^3 `
7 `+ [" y3 T9 B年轻人不想露宿街头,只能回去和父母同住。2 x' Z. S4 R) l1 z
年轻的夫妻为了节省开支,不得不与父母、公婆、岳父母、兄弟姐妹等「挤在一起」,特大家庭的比例增加。
# y( j! u/ Z; l* w. }) N/ F1934 年 1 月,对 64 座城市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特大家庭」的数量已达到 15% 左右。
! h2 X% q3 C! c5 F* q9 ^原本在职场上越来越多的女性职工,也因为大萧条不得不回归家庭。6 T3 _4 X' r, s% w. E; l7 K; o* i
随着大萧条的继续,以及劳动力过剩,导致工作时间和工作报酬对所有人来说都严重不足,女性的职场优势也就稳步缩小。5 @4 ^: \, G0 }" z/ U/ J# e- f, T
那些在失业的回潮中失去立足之地的女人发现,再找工作已经很难了,一场以为「永远 28 岁」为口号的女性主义运动强烈要求女性雇主们雇佣女同胞当中更老的成员,以平衡男性雇主对年轻、美丽的偏爱。
4 Q S9 N" l3 h- ?) s- N5 P3 o为了开源节流,妻子们常常接一些诸如洗熨缝纫之类的活,给别家太太洗头、卷发、修指甲,或烤蛋糕和馅饼拿到集市去卖,或者为他人提供膳宿,以此贴补家用。小本经营的个体户可以开设驾车旅行营地、路边售货亭、美容厅、小商品店。+ R: s2 s0 D; e1 G/ p2 i
人们开始变卖结婚戒指,抵押家具,凭人寿保险单借钱,或者干脆向亲戚求援。然而这些方法往往也是杯水车薪,只是勉强维持生计。6 y2 z" f/ }7 Z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许多丈夫只能抛下男人的尊严,忍受妻子在外面做一些来钱快的兼职。
0 n0 e% F* p( b5 V% `9 }" ?: O3.减少社交,离群索居 a* @( p% a1 B
, T0 M1 T5 @6 p5 ~- g/ l/ \2 l" @失业者和他们的家人会减少大部分社交,更多的时间与家人相处。
1 w! T# R: R {4 f一家人常常睡得很晚,漫无目的地听着无线电广播,或者只是干坐着,然后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
" R1 p7 h# }0 s1 {无所事事地减少消耗,带来更多的颓废沮丧。
' W8 @: P8 I9 P3 L6 @9 Z5 L所以许多家庭减少外出,把空余时间和精力投入家庭简单游戏(如下棋、拼图、桥牌之类)与阅读之中,特别是雷蒙·钱德勒和阿加莎·克里斯蒂之类的推理悬疑小说,受到了更多的阅读和喜爱。0 W1 P* m5 q8 v2 I: A0 P1 w, g- g
电影业和很多花费不多的精神娱乐产业在大萧条时期反而发展得不错。3 u. C6 l/ R* B- K1 z* W- a
毕竟大家都不怎么出门消费了,当然有更多精神娱乐的需求。
- I' z/ [! p }+ x另外有意思的是,出售避孕套和避孕药物的行业反而生意更加兴荣,吸烟人群也快速增加。
0 p! V- I4 n4 {/ K6 J8 Z9 F想必是大萧条时期郁闷的人增多的缘故。面对未来前途未卜,于是大家都不想生孩子,然而压抑时期人的性需求反而会上升,这可能是来自人类本身的生存焦虑。3 F$ a" ~8 C5 Z- u+ _5 T+ S7 O7 _
无所事事的民众突然发现,公共图书馆简直就是穷人的免费俱乐部,一个可以随便翻阅、打盹瞌睡的温暖而安静的地方。# l4 k( C9 |8 _6 J
另一方面,许多人陷入酗酒逃避现实,或冒险赌博寻找刺激,结果当然是恶性循环。
2 n1 G# ~; n+ Q/ m长期失业会造成人精神上的萎靡病,对一切失去了活力。
: d- s; w2 L. K: Y0 Z+ l( B人们不再在乎自己的外表,任由头发蓬乱胡子拉碴;之前追逐时尚的女性,也开始节衣缩食,回归传统审美,比如更长的裙子和更女性化的装扮,而否定了爵士时代轻佻个性的女郎风潮,整体变得保守而老派。4 r+ d8 f* z6 W
失业人员丧失自尊,对生活和外界充满怨恨,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V! N/ h, @$ B/ x
悲惨绝望的 1932 年,失业人数更是与日俱增。* `3 ~4 B( K, G7 U
街道上的厨师把一桶残菜剩羹放在厨房外的小巷里,立即有十来个人从黑暗中冲出来抢。
. I. ?: N/ d) O5 Y# y许多人已经像牲畜一样活着,失去了作为人的尊严。
% C/ v/ X% S9 p* E( e2 k3 i; x面对美国民众的这种心理,1933 年上台的美国新任总统罗斯福表示:
: T) S- A4 v+ B7 }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引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丧失理智的、毫无道理的畏惧心理……使我们无法由退却转为进取。 4.逆城市化
' ^9 \% Y l( T |- F' N6 e
, P4 r D$ _) [; H! w大萧条前的十年,是美国的柯立芝繁荣时代,是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描述的财富爆炸、重视享乐、一片乐观繁荣的爵士时代。# _( a, G r, b# l4 e; H7 A: @
自然,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寻找财富机会。+ ~& I2 U+ \* M2 L6 A3 {& K/ g
然而大萧条时期恰好相反,1930~1933 年间,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人口从城市向乡村方向倒流。
S: L& @. n6 x Q7 ?* I! j; O( p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 |0 s/ O7 y3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