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人被凌迟处死的真实照片。
, \# k1 m$ x( |/ m( O/ m V凌迟的「凌」,原是丘陵之陵,形容缓坡,而「迟」更是慢慢来的意思,凌迟这种酷刑就是要慢慢把人折磨死,让人在极致的痛苦中惨叫,在尖锐的小刀下失去最后一丝尊严,随后渐渐昏死过去。6 M. }" Y" I9 F) q2 N" q; Z
) f0 F6 @% w2 C3 t- l
凌迟的别名,比如杀千刀、千刀万剐,不仅在中国民间广为传播,作为最常见的咒人去死的方式,就是在 20 世纪的西方国家里,也是赫赫有名的。7 \4 }8 Q. i( ^+ j
8 m) M/ b* O5 y `
下面这幅照片,是一个清朝人正在菜市口遭受凌迟,他的经历,在欧洲各国有关酷刑的历史研究和论述中大名鼎鼎。
$ I H; Y5 a$ I0 ~8 H, v$ A% Y6 E: `% P" U
4 J3 s S( P/ \; x, o
& ]6 R) F3 C& a4 P- c) ~9 A! f+ l
$ q2 O2 s/ o; ]# H/ a许多人误认为他是清末太平天国的士兵或将领,甚至有人说他就是翼王石达开,因为石达开「系以凌迟极刑处死」。但显然这种联系纯属臆测,因为这张照片在 20 世纪初西方出版的图书中就有明确标注,他既不是太平天国的将士,也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i, t2 K$ [0 r) u+ }& h9 i
; D2 }- H! z( ^3 M7 m& l9 p4 ~
他叫幅株哩,满族人,为清朝蒙古敖汉郡王勒恩札勒诺尔赞的护卫。1905 年除夕(2 月 13 日)夜,他砍死了自己的主人。至于幅株哩砍死主人的具体原因,汉学家们只能靠猜测,猜他「受到压迫」,因此模糊地推断他「富有反抗的精神」。实际上,我们大可从《清史列传》里找到有关幅株哩杀主的蛛丝马迹,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已经交代得足够明白。
7 ^# M7 p3 H4 b I' E
! c# E, H8 O4 g, L# h朝廷给幅株哩定的罪名是「妒奸谋杀家长」。4 z. H$ N2 O+ }8 U: B* @
' R/ `. p' {5 K: H) Z( K6 @0 W所谓「妒奸」,根据纪大学士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托小说人物的解释,乃是「夫两雄共雌,争而相戕」。所以,具体来讲,幅株哩可能是同主人的妻或者妾有染,因被撞破,所以杀死了主人。! {, B7 a* R% K
]6 \0 A9 w: h奴仆杀主,罪大恶极。依照元代及以后律例的规定,「诸奴故杀其主者,凌迟处死」。可见幅株哩不该杀主,有话大可以好好说,大不了挨一顿毒打。然而根据另外一项规定,「奴仆奸主母者,杀勿论」。所以,幅株哩倘使同女主人有奸情,只要是被撞见了,左右都是个死,只不过是很惨和比较惨的区别。
' g: r8 B& L/ ]+ Y# |. m- b5 r. J9 j5 J
幅株哩是个护卫,身强力壮,武艺高超,拿刀砍伤了勒恩札勒诺尔赞,勒恩札勒诺尔赞失血过多,登时毙命。于是,两种必死之刑合起来,清廷判了他凌迟。就在当年的 4 月 10 日,他被押送到菜市口,当着成千上万人的面,一刀又一刀地遭受刽子手的屠宰。# H+ p' g9 N6 m7 l5 s: L) ^
& n5 J n9 Y, N) b
幅株哩的凌迟,是先从胸部进行的,歌词「我的心仿佛被刺刀狠狠地宰」,这样的描写是确切的,因为凌迟就是先从心口窝开始。主刑者把他胸上的肉,极为细致地一小块一小块地割下来,刀刃十分锋利,就如同在给烤鸭片皮一样。血并不会流很多,因为刽子手有不止 100 种办法避免犯人的胸下血流成河。" a Q2 {+ H! v( C$ [% |
* p7 A# N. { C/ [
莫言在他的小说《檀香刑》里,介绍了刽子手应急的办法,乃是劈头盖脸地浇一桶冷水,或者是一桶酸醋,使人体受冷或气脉因酸收敛,只流一点点血。还有一种说法,如果犯人在受刑的时候,受到了严重的惊吓,全身紧张,脉闭血收,血也不会流出太多。这种说法似乎是可信的,因为明代宦官刘瑾被凌迟的时候,也没怎么流出血来。督刑官后来的笔记提到,说这是因为犯人受到了惊吓。这就如同在献血的过程中,如献血者出现紧张的情况,血液也是难以流出的。8 C3 @( O L/ J) o- j' D* y
4 G+ I" Q/ t/ K9 k刽子手割完幅株哩胸脯上的肉,他便胸乳全无了,只留下了两个碗口大的疤,显出了带着筋膜的胸骨和些许烂肉。接下来就要割大腿前面的肉了,这里的肉较厚,比胸口更多,因此遭受的脔割也要多两到三倍。每割一刀,旁边的人就要扬声报数,犯人则在尖锐的痛楚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C, J- E1 l8 R8 V
5 ?0 R( }" v) i8 O" B8 h7 y至于凌迟统共要割多少刀,历朝历代,并没有明文规定,一直以来,刽子手只是按旧例执行。起初,这种脔人的肉刑是执刀者在模仿屠户宰杀牛羊,只是将人大块大块地割下,如同被分割的牲口一样,然后再行曝尸。到了元代,戏文《窦娥冤》中的张驴儿,因为「毒杀亲爷,奸占寡妇,合拟凌迟,押赴市曹中,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那时候,人们还普遍认为凌迟只合 120 刀。可到了明代,就已确定有 3000 多刀了,清朝也是一样。
: j# q& J; A! B- A! Y" W" f; K, V3 M0 Q
明代凌迟应当是 3600 刀,执行 3597 刀,所谓天饶一刀,地饶一刀,君主饶一刀。可这又不是定法,因为同一些记录略有出入。
9 c% A, ?; p( Y* c
/ \& b- ~2 D& I& B8 D* F2 R3 U6 Y譬如明正德五年,刘瑾被凌迟,当时负责监督行刑的河南主事张文麟详细地记叙了他受刑的过程:; p3 i$ V) Y- A& S' v8 q8 m; S, d
. I% D, M4 @# R+ n* w5 `
我随该司掌印正郎到西角头,刘瑾已经开刀了。凌迟的刀数,原本应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每十刀一歇,吆喝一声。头一日,按例应先剐三百五十七刀,每一刀割下来大小如大指甲片一样的肉,从胸膛左右两侧开始。一动刀,鲜血流下寸许,再动刀就没血了。有人说犯人受惊,血都流到小腹和小腿肚里,剐完以后开膛,血就从肚子里出来,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到了晚上,押送刘瑾到顺天府宛平县寄监,给他松绑,他还喝了两碗粥。嘿,反贼的心态真是好啊!2 q+ p$ |# P$ y$ B
' o( N' N5 w8 P3 Z! ]
第二天,押到东角头行刑。昨天行刑的时候,刘瑾一边挨刀一边乱说宫内的事
4 T4 ~ `7 m! b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 _: u) E+ [4 o!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