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晖稳扎稳打,威马汽车步步落后

[复制链接]
查看4968 | 回复0 | 2022-6-3 11: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嘉诚、何鸿燊家族都是股东
0 _& w3 X4 ?5 ?9 C& K0 Z) r% \9 y0 T
6 q; K6 h* X" T威马汽车正在冲刺港股IPO。
& N, Z2 |2 N& a2 A5 i7 X& g( c' D
" `5 B8 K( f& Q9 N: @9 l6月1日,港交所发布文件显示,威马汽车已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招银国际和中银国际,但估值、募资金额等核心信息则未有公布。有消息称,威马汽车考虑在港股IPO寻求10亿美元募资。" r5 C9 V7 x4 t, i/ A: G" g  ?

. g7 r4 y! N8 m2 F+ I威马汽车先后经历9轮融资,最后一轮融资完成后估值已高达70.4亿美元。沈晖夫妇是威马汽车大股东,合计持股30.82%,管理层及员工持股13.75%。威马汽车累计销售8.35万辆,收入约91.76亿元。这难以填补威马汽车的巨额亏损。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净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合计亏损高达174.35亿元。
2 _2 |; h" a' u% J3 i) m; P2 O* b& U4 q5 i
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创始人沈晖曾担任沃尔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数据显示,威马汽车累计融资超过350亿元。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2020年9月上海地方国资领投的100亿元D轮融资。D轮融资完成后,威马汽车估值已达57亿美元,这已与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车企赴美上市前估值接近。
# z' E! n% j, w2 D
: H! E, h/ @+ E4 l. ?  P$ n1 |威马汽车的股东阵容,星光闪烁,雅居乐、百度、红杉、电讯盈科、信德集团等均参与其中,背后是李嘉诚、何鸿燊家族。同处第二梯队的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已于今年3月申请在港上市。谁能率先登陆港股?# `2 p4 }# D  w' x0 N
8 u. i- d9 Z' N% c7 I* ]( _
现在上市,晚了?
( [" Q, d) g/ e: u( Y$ o9 s0 |" F0 q5 d7 x: Y# ^
造车要烧钱。3 L1 y4 l( f6 o3 k

6 E) Q; k) i/ |* T快速实现量产,并同步推进IPO,是造车新势力的共同选择。2018年,威马汽车就已实现自有工厂量产,沈晖有了扩张底气。他表示,威马汽车将寻求海外上市的可能性。* L! b" W4 {5 T* v
9 j% S( _0 V$ N* E1 P9 H; {
说易,做难。2020年,威马汽车终于宣布冲击“科创板新能源第一股”,而“蔚小理”已美股相聚。提前登陆资本市场,“蔚小理”获得助力,一步领先,步步另行。它们三者已是国内新势力车企第一梯队,威马汽车则退至第二梯队。
  x, k" _- {9 R. y1 }3 ?
* t9 c" w& k6 c  X科创板上市,终是未能如愿。业内人士分析,威马汽车冲刺科创板未果,或与硬科技属性不足有关。% w; b( n, P# ]* q: Q0 I2 ^
5 n3 q1 t: f6 [8 n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研发开支分别为8.93亿元、9.92亿元和9.81亿元,分别约占相应期间总收入的50.7%、37.1%及20.7%。上述三年研发开支合计28.66亿元,这与一线梯队仍有较大差距。同期,蔚来、小鹏和理想的研发开支合计分别为115.09亿元、79.1亿元、55.55亿元。4 |) Z( d2 ^/ i7 X- H4 c* f
, i, H* _& M- K" z3 ^2 _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马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1.56亿元。一年后,这一指标降至36.78亿元。“在造车新势力中,威马汽车排名偏后,亏损在不断增加。在这一赛道,坚持到最后才是胜利。中途一旦资金链断裂,必然提前退场。”6月2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
# N5 I0 F' q; t
4 b) z, a$ I6 V( W' H上市,不一定意味着威马就能坚持到最后,但如若上市未果,结果或是威马难以承受之重。$ k' ]0 T: X6 g

) {* E2 f/ A% Q* G  C“威马汽车连年大幅亏损,选择赴港上市多半是为缓解资金压力,但在进度上已明显落后其他新势力车企。”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市场行情之下,需要大额融资的威马汽车可能遭遇因募资困难而被迫大幅降低募资条件,或募资不及预期的情况。”
- ^8 x# g3 B* p2 X" e; Q4 ^! W$ C! F2 e8 R  y! O' b
沈晖稳扎稳打,威马汽车步步落后-1.jpg

; ]% M$ }% Q( _& q. p5 }# l1 f1 ^. i, v8 {' K" t
图片来源:威马汽车官网, c# ~/ |# B' d4 ]! z0 h
) Y0 `: }- V6 d: Q" k
困局何解?, z6 c2 l4 w* e4 V/ l2 M9 r' p
& j, y$ ~- Y" o5 N3 r
威马转向港交所IPO,或是无奈之选,但却在情理之中。7 k' p9 w3 _) X  m2 [: S1 e1 E

8 @( ?* O: C! K' g' A7 z* t7 }在港上市的优缺点均十分明显。当前,赴港上市较赴美上市更为简单,但港股市场流动性不足,估值水平偏低。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港上市可进一步提升威马汽车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背书能力,“威马汽车的产品和高管团队基础好,未来或许有机会进阶第一梯队。”
1 ^$ q# a' v1 |/ `  x! _+ G$ D
6 c" u8 t% B: H3 l% p1 v/ O与其他新势力车企的创始人不同,沈晖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曾主导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又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在博泰集团负责造车等相关工作。在起初阶段,沈晖更受资本青睐。
; i4 @% i* H+ S; B0 W
( O! e" g" U- f# s2 Z; `& o先发优势,最终没有转变为领先优势。甚至有人评价称,沈晖稳扎稳打,威马汽车却步步落后。
+ A# W1 T/ y, H4 y. T0 V1 J/ |1 U, I/ v  ?0 e/ f3 X
招股书显示,2021年,威马汽车交付量达4.41万辆,同比增长96.3%。同期,“蔚小理”交付量均逼近10万辆。今年,同处第二梯队的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开始发力,新崛起的极氪、AITO问界奋起直追。威马汽车身处其间,定位尴尬。
2 K1 G8 r) s5 e9 }' ~. X+ U' L( R5 v5 ]+ `5 ?2 I3 ?% l2 Z9 E
威马也在加速车型布局,续航里程700公里的M7、配置Caesar底盘平台的SUV、轿车及MPV新车型都被寄予厚望。结合以往表现,威马汽车仍会为旗下汽车配置无人驾驶等智能化驾驶技术,但相比“蔚小理”,威马汽车仍不具备大举研发的基础条件。. L2 H# i& J% Y9 q
7 o  h5 K' I/ n  i
张翔认为,威马汽车的M5、M7等车型配置较高,自动驾驶水平规划也较高,“仍有机会成为市场爆款车。”$ v" k- J- [" v

% }& r: M3 z% v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威马汽车与吉利集团仍存有诉讼。吉利集团指责威马汽车侵犯商业秘密,申索赔偿约21亿元及诉讼费用。吉利集团还主张拥有威马汽车所持有的27项注册专利及2项专利申请的所有权,并向威马汽车申索赔偿约116万元及诉讼费用。
- ]) z. U  q4 h. C7 O3 s" p. v( l/ c1 r0 d
前有“蔚小理”,后有“哪零极”,威马汽车夹缝中求生。这次在港上市,沈晖已不容有失。
0 \$ [0 P5 m0 {2 L
2 u( b% f; o. l本文源自猛犸资本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9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8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