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党的乐趣主要是参与感、支配感、专注感,性能反倒是其次。
) e; r" z" ^! _' |' ?1 G2 @' s一、参与感% A" d- Y# E; j+ y" d+ q* i
7 W) L* T2 `7 e" ]0 X" j( m参与感主要源自于感官反馈,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中,除了味觉不参与到驾驶当中来,另外几个感官都会有所涉及(你非要去舔车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y7 O5 Q9 y9 W9 Z视觉和触觉的参与是无法避免的,毕竟这两项感知体系是构成驾驶的核心。而「汽油味」这些老东西们,所带来的触觉反馈会远大于电动汽车,因为电机可以静止情况下不做工,而燃油引擎必须要处在怠速状况下,才能参与工作。
: S$ @% i' O/ P9 O ]而听觉、嗅觉这两项感官,在电动汽车中几乎没有出场的机会。还记得电动车早期因为低速行驶的噪音过低,对行人有危害,后来通过法规强制电动车在低速行驶时发出「嗡嗡嗡」的模拟声,以告知行人避让。排气管出来的汽油味道,更是燃油引擎的标志产物,混合着轮胎滑过地面的焦灼味,一起构成除了女性香水之外,对男性最为致命的味道。6 Y, R* `& \! \! o5 W
更别提,如今日益成熟的L2.5辅助驾驶,正在一步一步的把人类从「参与驾驶」中剥离出来。如今市面上能买到的手动挡玩乐车型日益减少,能真正令人投入驾驶的东西即将走进历史垃圾堆里了。
. L+ z0 {/ i6 M二、支配感
1 u' f+ t- O) Y. \ D3 I4 k) f* I2 W1 g6 R2 _, a3 g
经常上赛道的朋友都会提到一个配置,叫做TC可调。3 @$ Z& D: j- s3 [, b
TC原名traction control,牵引力控制系统,是一项汽车的电控技术,用来防治极限操控时候出现的轮胎打滑等失控现象。最早的电子辅助系统是ABS(轮胎防抱死),如今在电子油门、电子刹车、电子助力方向盘的加持下,汽车的电控系统已经可以在关键时刻完全切断驾驶员的操作,作出比普通人更好的救车反应。! O# T4 w2 n G V
但是对于玩乐型汽车来讲,大家上赛道是为了挑战自己的极限,而不是让机器代替自己去刷圈,TC调满的简单模式很快就会达到人类无聊的阈值。于是乎,最近新一代的M3、M4,奔驰引以为傲的AMG GT系列,都搭载了7-10段可调的TC值,让大家去逐渐提升「驾驶难度」。
+ `1 A& B+ ?3 G+ h+ m. [, m而广义上的「驾驶难度」,反过来就是我们喜欢的「支配感」,这也是操控党们所赞扬的精神「人比车凶」。' ]+ Y7 W7 h9 X6 m
三、专注感
, E. t, ]! N. x5 T
4 ~0 t C* y) N. z8 x+ _人类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对于许多事物的阈值是不断提高的。人脑作为身体器官中,能量消耗最大的东西,一天中可能除了睡眠,剩下的时间都是在「超频运作」。
' V4 Z: K1 } l. s% K5 d于是为了在清醒的状态下给大脑一丝喘息的时间,人类发明了许多用来麻痹或者放空大脑的东西,其中包含香烟、酒精、冥想等等。: l+ {5 Y5 V5 V: Q& A
驾驶也是其中一种。 x6 l1 p' b. ?8 h- e5 ?
在一个安全的场地下(赛道)去驾驶一辆辅助系统几乎没有的车子,然后追逐零点零零几秒的改善和提升,是一种完全投入并且富有成就感的活动。
. S9 Y0 r- E" f4 ?0 b/ u四、不是我们怀念「汽油味」,而是铁皮疙瘩就是让人全神贯注的* i! T" N! W% {7 p* i/ f& ~
: j; n e+ }& G E抛开几十年前传统车企做过的电动尝试,如今狭义上的电动汽车,指的是特斯拉为首的纯电智能汽车。这些车子设计之初,是为了让人类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并且降低对驾驶的参与度的。
' t8 P7 X3 v' m9 b3 f) i3 C& ^所以特斯拉为首的电动汽车,不再适用于过去引擎、变速箱、底盘三大件的对比体系,而是三电系统,感知体系,算力这些玩意。以至于,纯电汽车的主要设计思路,就是为了让人少参与驾驶而来的。这个设计思路天然和玩乐型的操控乐趣汽车有冲突,自然造成了操控党对于铁皮疙瘩们的怀念。! ]- V: m }) w* Z
至于电动汽车天然具备的扭矩、低重心优势,在上述的几个「感受上」,根本不值一提。
0 \# u: `, \4 e c# z我也是想明白了驾驶的乐趣在哪,才义无反顾的去玩摩托车。" |4 `/ [8 \4 P$ s5 ?& @
8 v: i7 m9 U: h6 J ]
0 b' C4 r4 w) `/ x8 P: b; C
7 j1 B' H, q' K, P7 z
水平对置+四驱又如何?终究不如把引擎骑在身下来的直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