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教师做“四有”好老师

[复制链接]
查看6537 | 回复3 | 2022-5-18 23: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四有”好老师是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引导教师做“四有”好老师,需要我们进一步把握“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从实际出发,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引导教师做“四有”好老师的方式路径。; ]5 W8 R% F3 a6 P

9 @3 Z2 E# L+ l7 T9 ]+ p% x[关键词]引导;“四有”好老师;方式路径- g# b, w: }- T* l/ N+ a4 f
5 J% a7 ^* q" t'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师队伍的高度重视。在新时代,如何才能把教师队伍建设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要做“四有”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深情地表达了对教师地位和作用的敬重:“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一重要表述,对广大教师而言,既是称赞,也是希望,更是鞭策。$ T' ?' v$ D7 o( Q! ?* P
: F0 U3 Z+ _6 G
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 Y6 ~  R' L# X1 x. U

1 [8 p# {. _$ J  d# W( e3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也是当代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教师立德树人的首要之义,是培养有理想、有担当、讲奉献的社会主义新人。只有自己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承担起培育青年学生理想信念之重任。, f- \( F3 I+ q& ?9 j
4 Z' ]( B6 v( [: H/ ?- m1 f6 H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是坚定教师理想信念的第一课。新时代教师的理想信念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奉献一切。为此,首先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教育。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社会、自然世界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揭示,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学生是老师的基本功。要结合教师的工作实际,通过各种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教育。8 L% O' N- Z; C5 A, B1 V, B

% |3 Y, v; f- Q& v( ~. G加强党的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教育,是坚定教师理想信念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理想之伟大、之坚实。要常态性地对教师进行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教育培训,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让老师走进红色基地,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要通过生动的形式,让广大教师全方位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的光明之路。要通过夯实学校基层党组织基础、名师工作室、“双带头人”培育等,不断强化教师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
& V! `2 x$ P) p, ~0 a# A% `4 r
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坚定教师理想信念的重要抓手。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只有结合学科和专业建设铸就理想信念,才能真正使这一铸魂工程根深蒂固。要鼓励、引导教师,在课程教学和建设中,不断提炼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学术价值,将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润物无声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此,可使教师理想信念和专业能力双丰收。
: t5 T, }- A9 Z- k+ @% r
/ T; M# s% l! F, ~+ P8 c2 F, I立足本职岗位,是坚定教师理想信念的基础。理想信念培育需要接地气,理想是在现实的努力中实现的。要支持、帮助、引导教师在爱岗敬业上坚定理想信念。要通过榜样的激励、专业的讨论、教师行为规范的塑造等,将理想信念渗透其间,使教师每时、每地都感受到真理的力量,体悟到理想信念的内在要求。5 S3 n( Z$ c6 h8 r1 h: X. Q
2 j. @5 F) L1 [1 R* e, P
引导教师培育道德情操1 U) U7 D. a! w' z
9 Z1 e. F% {4 P! T0 r# ]' W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他曾深刻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教师在社会上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是因为教师是优良品德的代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6 j4 c& |- L0 s) r, @
( }$ o5 E1 B( }2 f" u
与时俱进地加强师德的学习教育,营造弘扬师德优良氛围。对于新进教师,要把师德学习教育作为岗前培训的核心内容,统筹相关学习内容,严格掌握学习课时,并通过相关考试,保证学习教育效果。对于已经上岗的教师,需要通过学习会、报告会、与师德标兵面对面、开展演讲比赛与征文等,大力宣传师德标兵,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结合学校和学院实际深入研究,宣传师德的内涵和价值。要大力开展向身边的师德模范学习的活动,使得师德标兵在学校受到尊重、人人愿意成为师德标兵的氛围。还要注重将弘扬优良师德与教书育人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方式,让教师走近学生家庭、学生社团、志愿者活动的场所等,既鼓励教师发挥学科学术优势,指导推动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此类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X4 H1 E9 Y* m8 y
/ s2 h0 G. L; o0 P5 m% w+ q
加强师德制度的落实,保证师德目标任务的刚性完成。制度是对人们行为规范的约束。近年来,教育部按照新时代教师队伍的标准要求,完善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教师的行为规范。各级各类学校首先要深深学透这一系列制度规范,同时更要结合学校实际,在落实上下功夫。师德建设制度落实要在问题上下功夫,这包括是不是常态性对表对标,刀刃向内,督查学校的师德问题;是不是对学校出现的有失师德的苗头性问题,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是不是在年终考核中将师德目标任务具体化地进行考核。所有这些,都值得学校的各组领导、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深思。近年来,许多高校相继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学校的师德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学校党委要将师德建设工作重心下移,指导支持各院系、教研室等组织在规定教师道德行为、批评惩戒教师失范过程中发挥作用。' y0 [5 c' ^/ x$ i4 W; X
$ o- a; Q6 }# v' t+ q
完善评价体系,强化师德评价的权重。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意义重大。如何通过评价体系这个指挥棒,使广大教师自觉践行优良师德,这是我们要加以深入研究的。要不断完善评价主体。教师的师德评价需要通过同行评价、管理者的评价、学生评价甚至毕业生的评价来进行确认。要不断完善评价内容。对于教师的道德素质的评分应当加大,不能将业务与道德等量齐观,避免出现重业务轻道德的倾向。要不断细化评价要求。让教师把师德的底线和标杆铭记内心。总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加大师德的评价权重,特别是在职称评定、绩效定等、年终评优等方面实实在在地体现师德的要素,就一定能够形成广大教师珍惜优良师德的机制体制。9 o$ W3 s7 a; q" ]2 W
! ]% u: A" b/ S* a2 p) y# L" p
引导教师拥有扎实学识
( _( q) Y! \) ^) ^
/ X, Y2 y! @+ R6 F知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有扎实的学识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功用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这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拥有扎实的学识,如何传授新的知识,如何提升掌握知识的能力等。4 S/ D+ t3 \; g: [' C: i
5 M' i" @/ G1 C& c$ O' j$ L
拥有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义。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通过学术研讨、教研共同体活动等方式,不断深化拓展对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全面把握,特别是详尽占有第一手资料,深刻把握学科前沿问题的来龙去脉和未来走向。教师拥有扎实学识的意蕴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专”也要“博”,要善于融会贯通,能够开出一系列适应时代和学生需求的通识课。在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时代,对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的要求更高。对此,学校应当有针对性地给教师放学术假,及时得到充电,及时了解本学科学术的最新发展。拥有系统全面学科知识的另一层含义是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我们要让教师实事求是地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并且能以这种求实精神影响学生,使每个学生对知识有敬畏感。4 q: ^7 ]0 O! h* n, e

6 K. t' j6 z% A: D7 b6 h不断提升学习的能力,是教师扎实学识的重要体现。通过加强对教师进行唯物辩证法、科学方法论的培训,使得教师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上有新的提升。具体来说,就是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要善于使系统的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发挥作用;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善于见微知著,从某个知识点出发,不断进行概括提升,由此得出普遍性结论;要有由表及里的能力,能够不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透过表象看本质,认识事物内在规律性的东西;要有去伪存真的能力,将一些错误或过时的知识及时过滤,将一些本质性的知识点运用到新知识体系的消化过程中。; P  Q% I6 s! I1 @: l6 L  ?

  l( J) M" k& Y3 l# l善于以问题为中心,是教师扎实学识的本质要求。对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而言,应将问题意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一是要有大问题意识。这包括要充分了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及面临的新问题,了解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要对教师进行世情、国情教育,让教师关注了解当代世界与中国发展的新问题,丰富他们的知识内涵。二是要关注与学科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如何及时发现当代经济社会的具体需求,并将其纳入到各自的知识体系加以提炼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这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教师教育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是教师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的必由之路。
8 d" E9 Z5 l) R% q! ?: C  e$ p5 b; \' S7 M: I3 m/ y6 e9 O
善于质疑,不断超越,是教师扎实学识最有力的佐证。知识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从来就是在质疑和批判中行进。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质疑批判的精神,首先自身需具备勇于质疑的禀赋。要塑造教师的质疑批判精神,需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质疑与继续的关系。任何质疑不是一个简单否定前贤的行为,而是一个守正创新的行为。要使广大师生明白,质疑批判不是争当“网红”,以图吸引眼球。二是质疑与规范、纪律的关系。任何一门科学,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都有学术规范、纪律问题,超出学术规范、纪律,就可能发生性质的变化。三是质疑与容错的关系。对于质疑和批判的方案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十全十美的,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来说,我们应当鼓励质疑,包容在质疑中所出现的不足,并通过各种方式,使其完善。在质疑、完善、再质疑、再完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超越。
- s- X' y0 c4 J# \7 @; t: L% x3 K) N; i
引导教师具有仁爱之心5 P0 M2 X0 D( W- _

9 a4 [+ a7 N% s仁爱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宝贵的价值之一。教师培养学生,不同于工厂工人制造机器,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灵魂、有思想的生命个体。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用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一个生命理想启迪另一个生命理想,教师要做到此,必须充满仁爱之心。
9 r: M& Y9 j! c9 @, ]! r( t" t
3 f1 X' S, N+ G  U6 \! {) g3 {  i' p关心关爱教师,让爱传递爱。仁爱是人类的一种伟大情感,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让教师成为心中有大爱的好老师,需要全社会包括学校各个层面,都能关心关爱教师。当他们的职业生涯出现波折时,有组织去帮助引导和解决;当他们内心出现疲惫时,要对之进行心理疏导等。毫无疑义,当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进入这一岗位,就能够得到来自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关爱,特别是在所在学校得到全方位的关心和帮助,他们内心世界一定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并且也一定会把这种温暖传送给年青学子们。
$ Z1 Y$ _6 s, {# S0 `0 i9 u
" J; k$ ]: p2 Q1 W" j! W弘扬典型,让爱激励爱。爱是一种纯真神圣的情感体验。要将仁爱精神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就需要不断发掘具有仁爱精神的先进典型,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展现他们内心的仁爱精神和职业道德,让更多教师在可亲可敬中得到精神感染,从而不断激发心中对教育、对学生的珍爱。
8 g) H' g$ n# E) z% m% q
7 K0 u* ]$ k1 d& R" i: a! K推进感恩教育,让爱感动爱。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到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残疾儿童时,动情地表示:“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教师教书育人,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懂得感恩,而要让学生懂得感恩,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感恩教育,让广大教师感党恩,跟党走,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家人,感恩一切有助于自己的人和事。将感恩的种子种在教师的心中,就会化为他们无限的动力,自觉地将这种感恩之心潜移默化地在学生中传送。
: Z2 P8 g5 ~5 a4 v: n
' m8 z0 \3 I  @% Q' F1 U# l5 {宽严相济,让爱唤醒爱。仁爱是一种大爱。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将爱的点滴化为工作的全过程,需要让广大教师明白,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宽严相济的爱。当学生的学习出现困难,意志上出现难以承受的压力时,教师要及时发现,用爱的语言和行动去鼓励学生,让他们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在艰难困苦中,才能磨砺意志,最终取得成功。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缺点,教师需要及时制止,赏罚分明,严格要求,要把严是爱落实到立德树人的各个层面,让青年学生深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一做人做事的准则。
* G' d1 f& b, D. g$ W3 r2 k9 j% P. Y+ F' Q3 Y. ~
【作者夏文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4 ~" m9 E7 s8 T7 o- Z9 H
1 O/ x9 T2 q& o$ m9 k( p原载《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8 H: S) d- y8 U( q. \1 b7 `3 W% g% r& E: j$ j. o5 X( e
作者:夏文斌
媚世妖姬媚ge | 2022-5-19 02: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争做“四有好老师”,这是作为一个教育人必须要达标的,以前的师范生,哪怕是代课老师,都能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奉献,爱生如子,以校为家。而现在的年青一代,学历是本科或者研究生,缺少的就是一种精神。一方面是社会影响,其次是学校领导没有真正培养有真正教育情怀的老师,都是形式主义,做秀而已。 很多年轻老师,走上工作岗位,就满足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不去研究了,除非上课和批改作业而已。其实作为老师,教育比教学更为重要! 另外,社会上一些不懂教育还胡言乱语的“砖家”、暴发户、开发商等等,加之一些无知的家长,不断打击老师积极性,污蔑教育事业,导致了很多老师躺平,满腔热情的教育情怀被瓦解了!教师、教育的情怀,不是看轰轰烈烈的演讲、; L% \3 B$ S* G/ s0 Z* Y
评比、网络的炒作,以及所谓的“名师”工作室,中小学还有正教授级别的职称,而是需要踏踏实实研究教育、热爱教育,只有懂得教育,才能真正开展教学。教育情怀不是轰轰烈烈的口号,而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FoHawK | 2022-5-19 05: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想教育的路走错了一步之后,改过来非常的难,需要双倍的努力也不一定被谅解。
醉饮晚来风 | 2022-5-19 15: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