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成“废物”?这笔“留学账”不该这么算 | 新京报快评

[复制链接]
查看7425 | 回复10 | 2022-5-11 00: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归”成“废物”?这笔“留学账”不该这么算 | 新京报快评-1.jpg

3 ?1 u0 a1 p, o7 D2 a* V
# N( ^# A- X( q2 \6 w% h留学生在小组里发帖探讨“就业难”问题。图/某社交平台截图; R. t2 |7 N! a5 A) H+ V
, T3 t# a! b* l0 m. S" k& a: ?
继“985废物”之后,“海归废物”又成最近的热词。) C5 z$ X5 w# i% H

) P1 {6 w/ L9 K0 X/ I; Q4 t起薪太低、工资赚不回学费、找不到理想工作、年龄焦虑……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个名为“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的小组中,不少留学生们分享着自己回国后的种种迷茫和困扰。. `$ p9 R! A; N6 m" \" h) C0 p
5 q5 ~2 z8 Z2 [; I5 ^  L' G
问题的确有不少,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看着看着,让人差点就emo(伤心、“抑郁”之意)了。
5 o3 A( `! u- v+ W0 a/ J
5 a0 x4 [: ^# c. o从“留学精英”的外在光环到不少年轻人自嘲“海归废物”,近些年,社会对留学身份的确经历了一个祛魅的过程。
  P4 X; o# E; B1 i  J: _0 x: A) s' k! R
当留学规模日渐扩大,就业市场逐渐成熟,海归身份不再是“不证自明”的求职敲门砖,那些自以为归国后就能自动获得高起点、从此走向人生巅峰的逻辑已然不再适用。
/ W9 K0 q* L- t8 j5 K+ B- D7 h- t% W0 m( C& G4 }; Y0 \8 m: W
现在,用人单位更多是基于企业发展和现实需要,综合评估应聘者的能力进行抉择,而不会因为一个海外文凭就“高看一眼”。3 F9 ^( A' ^- [7 q% `

7 ?- F9 }2 q! F% d4 |说到底,注重真才实学,是企业更加务实、讲求实效的体现。7 y8 b/ `9 g' ^

5 {; P6 {+ O4 F就业市场祛除一味的“海归崇拜”,逐渐回归理性,其实也有利于形成更加科学、公平的人才评价体系。" n: O; ~6 k3 p& e2 T) q& H) L* |

; P4 t7 A- j6 L3 R" D, P客观而言,留学生的确有获得国际视野、学习国外技术、体验多元文化等方面的便利。但这种便利是需要踏实去学习、认真去体悟的。
' \* l" S7 O, w  U4 c1 q
$ W6 j* b: A$ h6 N  h! c一些留学生若是怀着“镀金式留学”观念,以为只要留了洋,即便在课业上随便“划水”,最后一无所长,回国后也能轻松找到好工作,那就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了。
1 @/ H3 [0 a5 Y6 [6 n8 t& t) ?# O( S
破除“海归迷信”,把留学生和国内大学毕业生拉到同一个起跑线上PK,一切凭实力说话,对在国内踏实求学的年轻人来说也更加公平。
$ Q% r- Z, P$ `. r1 [7 w$ T5 o5 w" q7 W6 e* b3 R
某种程度上,海归“贬值”的趋势,正是一些“留学僧”的焦虑源。在“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中,吐槽最多的便是“投入产出比”的失衡。
& b2 y- g# D  j# [9 \$ Y+ u
- y+ ?/ O' G- |3 F. I6 |简单来说,就是入职收入跟巨额学费比起来“不划算”。对于这一现实,学生和家长其实要做好预期管理,校正过高预期,在清醒、理性评估之后再做决定,而不是头脑一冲动就盲目留学。
0 j- e1 w8 d; J! `% _  e7 o
$ J! M; x1 M" g: A- z; J; J其实,“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虽然听起来有些“丧”,但却是一种积极的互助形式,它可以让人们了解到留学生的现实困难,彼此提供建议,帮助海归实现更好的发展,也让考虑留学的年轻人有更全面的认知。/ y7 T$ w1 s& d. ?. S, E
$ b! N6 T& ]4 g+ E
此外,现在很多高校都设有学费互免的海外交流项目,为避免不必要的留学花费,期待“到外面看看”的年轻人完全可以以此为过渡,在体验过真实的留学生活后,再作理性规划。
* F$ P" p0 T/ G. s$ T/ `# j0 f. t. t* r
. }; L$ z( q1 @( M0 w同时也要意识到,事业发展中,起点不等于终点,有些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显现的。对留学生来说,只要能力出众,功底扎实,最终都能闯出一番天地,实在没必要纠结于眼前的入职工资而自怨自艾。
$ \/ r) i7 v7 g. ?  ~, \0 b% K9 ?9 R& x+ v' \9 W
另一方面,不少年轻人因工作不够“体面”、收入不够高而自嘲为“海归废物”的现象,也反映出他们面对相对窄化、单一评价标准的社会压力。; _8 L' D/ }, W6 _. i
7 d* [, Q& _% \5 L; T! d" w
这一压力,直接体现在代际之间。
1 _8 T, V9 t# U5 Q
* f0 A! T+ V1 \" a很多父母就表示,子女留学后的所思所想简直让人“匪夷所思”。比如,他们放着好好的高薪工作不干,却跑去开咖啡馆、当志愿者、学按摩……在话剧《杂音》中,旅美编剧朱宜就讲述了父母把女儿送去常春藤大学,最后却发现“不再认识自己孩子”的故事。
9 x7 L2 }* K& F) p, X# b' D# T. B; Q8 N* n1 B: \/ m
由于大学本身就是年轻人三观渐趋成熟的重要时期,留学生又身处全新的环境,他们对于人生的思考、自我的探寻往往会经历较多变化。我在留学时遇到的一些朋友,就常常会分享自己是如何从执着于单一竞争赛道,转向更加遵从内心,乐于去做冥想、弹琴、去非洲拍狮子等“无用”之事的故事。
; S2 C& T$ l7 s3 Q
" m" O& }  `  Y' P如果不知道孩子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思维产生了何种转变,家长就很容易产生一种沟通上的“断裂”感,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3 k9 `+ i5 @6 {
' v" m, w" m/ U. t3 Q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多沟通、多交流,摒弃以物质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方式,用更加开放、多元的心态接纳孩子的变化。3 v! p# a1 F- U2 V; t2 U- ^

! k" y  F7 O$ y0 o7 D特约评论员 | 李康尼(媒体人). I. ?6 \1 u4 [$ i% N3 C, [
2 f% c! e: x% j! W
编辑 | 丁慧5 }8 x0 O6 n& b" h
* K: H0 p) o# Z- G
实习生 | 王帆1 O, |3 o6 ~4 x$ ^! i, f. z" C
# f& ]* e5 u6 B4 {1 {/ O/ E
校对 | 王心
本尊为猫飞 | 2022-5-11 09: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废物,核心是自己,虽然文科生找工作难一点,但这是一个概率问题,不仅仅是留学生,国内也一样。
2 C1 U. B  Z' n9 Y1 E3 M+ \% j能引起讨论,是我们设置了一个默认前提:即留学就应该是精英。在留学已经大众化时代,留学生就如大学生一样,早落入凡间,最后比拼的绝不是简单的标签,比如学历,留学生等,而是全面的能力。
' A  E5 l* j# z$ A- Z+ {8 c所以,在哪里都可能是废物,更何况刚刚毕业,努力就是了
爱的承诺461 | 2022-5-11 13: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视野开阔了,家长们还封闭。这就是矛盾
紫轩雅薇刀 | 2022-5-11 18: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专业本来就不是为就业的,属于提升素质修养陶冶情操类的,适合衣食无忧后的兴趣爱好。
天降犹物物v | 2022-5-12 02: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海归都是在国内没考上大学 家里有点钱的 想让孩子去海外镀金回国好找个工作而已 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现在的企业在招工的时候也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看见海归就认为是个人才 我们单位招人看需求从不认为海归就能给公司创造效益 理性对待招工
ZWM385 | 2022-5-12 08: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要是高考没考上,我也准备送出去,最起码能增长点见识
水榭西花挂 | 2022-5-12 10: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国留学为什么?搞清楚这个问题就想明白了应该怎么做。走技术路线的,提高自己,开拓视野,应该去最发达的国家学最新的知识。家里不差钱想出去看看的,英美欧洲溜一圈。家里钱不多,又不想学stem的,学商科文史哲那千万要慎重了,很可能变海待。说白了就是高智商的去哪里都能发光,混文凭的最后可能砸手里,有钱的根本无所谓。
彩云笔记eg | 2022-5-12 11: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好一点的高校,招聘人才都要有海外求学经历。
临界调界t | 2022-5-12 17: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专业吧,孩子的小伙伴在美国读书,今年毕业了,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收入也不错
力之 | 2022-5-13 04: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文科生毕业也不好找工作,除非有口才有社交能力,可以在销售行业做,要不本科学文的也会转专业读研,当老师,再有去考法学院。再说关于留学生,我是10年前留学美国的,算是在海外没“归“的一批人。留美学习的难度是有的,但是过来生活学习需要的是独立生活,思考,规划还要人际的能力。我读研时,有同班中国留学生一起租房一起做饭一起看 非诚勿扰, 除了上课,都是在华人的圈子,毕了业也就自然回国了,所以出来读书这个经验的价值要看个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8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