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报告中,与「常态化摸鱼」相对应的有一个重要的信息,被很多人忽视:
0 I( ^8 j/ n" B6 |8 E最让95后职场人困扰的,是工作没有意义,自己只是一个工具人。 我的结论,也是我日常观察的结果是:: \( x, l2 ^$ ]; T
95后不是不愿意努力,而是不愿意付出无意义的努力* O$ F& l/ G: i7 S; L4 e
& s8 u4 O* x1 z5 g( K
<hr/>之前去过一场HR峰会,有一位嘉宾扔出了一个特别有趣的观点:
9 r/ N* B+ {( s, v企业可以雇佣一个人,但唯有这个人自己能决定他为企业奉献10%,还是90%的努力。 嘉宾说原话出自管理之父德鲁克,我没查到英文原文,暂且存疑。: Z& y' _8 s: [3 o
但这个观点我是极其赞同的。
" p* I7 I1 f8 s& t/ J5 W在996最猖狂的时候,我曾经在知乎发表过类似的观点:9 q4 l$ ~$ [. X& r% _1 U7 N' ?: Z
老板敢于鸡贼滴欺负员工加班,员工就敢养身996忽悠老板。 Sean Ye:养生996的崛起:马云为什么给他最痛恨的兔子军团站台?如今的年轻人确实不好忽悠了。% |1 x) ^& T0 J& f; T/ K
如果想要说服他们加班、努力、奋斗,最好的方法不是画大饼,不是威胁辞退,而是让他们感觉他们的付出有价值,这个价值可以是直观的加班费,也可以是这份工作做得很有意义,对他们未来成长很有帮助。
+ }5 d* X0 o. j0 [1 y9 h: {95后不肯吃苦?
' p% _- _/ k" W% V% Y
, K/ W* ^7 Q8 a' n知乎的标题其实只是报告的一部分,只看了标题就夸夸其谈,我觉得不合适。
) B7 t- R# ?+ v5 ]毕竟只是一家机构的一份调研,做这个调研的负责同事,不是95后,估计也是90后,也不见得字字玑珠,咱没有必要把一份企业的调研报告奉为标准答案。# U* Y4 V& C: }6 D% g
但建议大家读一读,做判断的时候,结合多个数据来看。- Z$ |8 X* I2 E, G
比如:; o r. |- @1 H8 k7 ~. B- v3 Z6 y
关注工作强度、加班时长的95后、00后分别达到62.8%和61.3%,明显高于95前群体:65后(29.3%)、75后(41.5%)、85后(44.8%) 新闻报道中,对于这一数据的解读结论是:一定程度反映了Z世代不如前辈「肯吃苦」。
5 i: U* ^ P% y" s7 S这个解读是不恰当的。" K/ [ t) G6 G5 f/ z) Y
结合另一个调研结论一起看:
3 O) S, K# G; @% x, r" b: w报告显示,最多困扰Z世代的是,5成以上Z世代“感受不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感觉自己是‘工具人’” 一方面,95后想要从工作中获得意义,不甘于做工具人,另一方面又不肯吃苦。
$ c% ^) q9 q; s# m8 I结合在一起看,大致就能有一个结论:" q8 f$ s3 n+ }0 s- i r. i# R
如今的95后,更看重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 Y/ r8 I/ q- }* [+ \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有价值,就可以加班。如果觉得没价值,自己只是一个工具人,工具人就不愿意加班。. v: z" h) a j1 O2 E, r
* g3 z4 c7 Y. [* N
这一点我最近看了好些案例,的确是这样。
" G H) y' S1 B! g3 r, w8 B+ b) e有一位负责带互联网电话客服团队的Leader和我吐槽,她的95后绝对不加班,一分钟都不加。上司觉得加班正常,下属觉得电话客服有啥前途,工具人一个,必须准点下班。结果她受夹板气。
! t: G8 R, S+ S$ q. @; f! u: Z另外,我在四大的朋友也提到过,他们之前招年轻人做审计,不肯加班都会逐渐淘汰。现在招进来的95后,到点集体走人,合伙人简直要发疯,总不能全部都开了吧。, @4 L: F" E \% X
当然,什么班可以加,什么班不能加,我也分享过自己的观点,可以参考这个回答的第二条:
- H6 Z. R/ h }, N有哪些大家不说,但需要知道的社会规则?<hr/>当然,不仅是中国的95后(Z世代)员工,在全球范围内也有类似的调研发现。$ z! m9 [! s) d4 C8 X3 \- s
最近看Mercer 美国的同事发表了这样一个观点:
! l7 Y$ _9 Q! J" j( \, d+ M7 ]随着疫情的来到,企业发现了人力资源的价值,因为疫情一来企业太容易失去人才了,远程办公一来,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也让企业挠头。所以HR的价值越来越高了。 我刚刚读完老东家Mercer最新的《全球人才趋势报告》,这个数据特别有意思,相比普通公司, J8 k7 T8 j. d: C+ ~
4 G9 h+ v6 n7 W5 L) g1 X6 y
- 能为员工提供靠谱职业发展路径的公司,受欢迎程度要高8倍;
3 n5 y8 K; L' A& f7 d - 能为员工提供适应未来趋势的岗位的公司,受欢迎度要高7倍;
2 ]1 Q3 O6 X+ @; t - 能为员工分享实时职业发展信息的公司,受欢迎度要高4倍;4 w1 V) N" J& A, o8 a; ]
- 能对员工保持透明度 ,提前告知岗位变化的公司,受欢迎度要高2倍。+ R: G. e; P7 _- e5 J
! O S# O( f+ z( y1 |4 p
5 O6 h% N+ B- Q- g: f0 g这些数据都指向一件事:未来。
6 c3 v/ ` n0 J8 ] g9 L随着VUCA时代的来临,95后很清楚,他们如今做的工作很可能未来5-10年后就消失了,做这种工作没有价值,只是一个工具人。* @! ]1 G4 A4 y3 [) P& c
所以95后希望要的工作价值和意义,其实不仅是眼前的收入,也包括未来的钱(职业发展前途)。
7 T2 E$ F |4 f) n! b而对于企业来说,拥抱95后职场人,最好的方式是:7 }% D6 Y) M- N5 l
7 P$ b) u3 x. T
- 透明的分享机制;
$ d1 S# @5 \1 a7 b - 平等的沟通机制;
* M2 }' i% |) T3 ?1 Q - 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
' K& c; j: Q- G- { 70后进入职场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进入一家公司能干一辈子,他们不会质疑工具人;
0 B4 j5 {. M j% p* T9 B. X80后进入职场的时候,GDP蒸蒸日上,外企百花齐放,他们不会担心工作消失;4 J" U4 F9 h+ F
90后进入职场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浪潮来袭,互联网公司高薪吸引人才,还有期权,让他们感觉很顺利。
+ W; D& Y# R) b6 ^# w然后当95后进入职场时,他们看到了互联网寒冬,看到了违规裁员,经历了贸易战,体验过996。他们是体验过时代的PUA的。6 _) g6 x( p: K: F: s! l) H
所以这一代年轻人,更不能接受「工具人」的身份,因为做两年工具人,以后再想扳回来就更难了。
; @# N" P$ D0 W. X( x3 B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课题。
9 A1 u T' @) Z$ z; x& `4 r我们怎么做才能让95后相信,和我们一起干,是有前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