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到了初中就会有很多的学生掉队,是真的吗?

[复制链接]
查看5968 | 回复20 | 2022-1-11 16: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记得有过一个统计,具体的数据找不到了,大体意思就是清北的学生,他们的来源高中有非常明显的集中度,但这些学生的初中集中度就不那么明显了,而他们的小学,已经没什么规律了。这其中还有很多清北的学生出身于不知名的乡村小学,虽然我们无法得知他们小学时具体的成绩,但我相信学生的水平肯定是和学校水平密切相关的,这一点想想学区房的热度就可以理解。而这还不只是一座城市內学校之间的差异,而是全国范围内的差异。小学阶段,学生几乎没有自学能力,论家庭教育乡村小学的学生更是完败,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绩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并不妨碍他们最后一起走进了清北。(加粗字体为1月13日增加,主要是评论区对上面一段提出的疑问比较多。关于清北学生小学成绩的统计无从获得,所以只能从侧面去分析,如果不认同这种分析的,可以跳过这段,并不影响后面的结论。这不是论据,只是个引子( j7 }9 s7 I( {8 c/ H( |# k
小学的成绩,对将来的影响其实没想象中那么大,真正影响孩子前途的,是学习带给他们的感受。小学成绩不好,还不足以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但是,如果成绩不好给他们带来太多负面的感受,导致他们厌倦甚至痛恨学习的话,对他们未来的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4 E$ m5 T3 S6 u7 R4 \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学习感受。很多人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家长更是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成绩不好,父母感受非常糟糕,他们主观地认为孩子的感受也很糟糕。他们认为必须把孩子的成绩快速提上去,才能挽救孩子,就开始各种鸡娃。可是你越逼,孩子的感受就越差,就越不想学,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破裂,孩子自信心被摧毁,失去安全感。真到了这一步,孩子就已经被毁了大半。其实相比学习成绩,小朋友们更在乎的是家长的接纳和认可。提倡小学不要过份强调分数,不是号召大家不管孩子学习,而是要避免过份关注成绩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毕竟成绩领先的总是少数,大部分人是普娃,得提前做好心理建设。
6 _7 U1 P9 G; x4 r4 q孩子的身体、智力、心理发育都有早晚,早期出现差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越是成绩不好的孩子,越要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这是损害控制,不要让暂时性的成绩阴影扩散到孩子的心理层面,只要他们还保持身心健康,不抵触学习,那么就还有逆袭的机会。4 U) V/ @5 G# l8 P! v
这不是说小学阶段就完全不要成绩,成绩好更容易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学习感受,更容易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大部分小学时成绩好的会把优势延续到初中甚至高中。但这是天赋,是可遇不可求的。你让普通孩子跟着刘翔的节奏去训练跑步,他不仅达不到刘翔的高度,还会伤及根本,以至于连终点都跑不到。跑不过“刘翔”没关系,我们就享受奔跑的快乐好了,不求碾压别人,只求战胜自己。不要被别人的脚步打乱了自己的节奏,只要不断向前,坚持到终点就是胜利。
. N# w1 M+ I) I一个普通人去跑马拉松,一起跑就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你甚至可以领先专业运动员,但是你坚持得到终点吗?小学就是教育长跑的起步阶段,你全力以赴,肯定领先,但透支了体力,很容易倒在半路。* C& W% U. Y. L, X! v+ s( b3 Y6 e9 n
所谓小学成绩的欺骗性,不是成绩本身有欺骗性,而是有些取得成绩的方法不具备可持续性,时间久了自然原形毕露。一方面父母主导的下的努力,很可能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而土崩瓦解。另一方面,如果你小学时就已经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到了初中学习科目的数量和难度大幅增加,你的时间和精力却已经加无可加,自然就会导致成绩下降,偏偏这些孩子已经把所有精力都用于学习,别无所长,所有的自信都来自于优秀的学习成绩,一旦成绩下降,很容易受到打击,自信心受挫,学习积极性下降,陷入恶性循环。而另一些孩子小学时成绩没那么突出,但是他们有充足的娱乐时间,在学习时间上有潜力可挖,心态上也更从容,成绩就可能逆势而上,进入良性循环。8 L3 P2 X/ `3 R, X/ u# @* }
为什么越是重点学校招生时越是看中特长?其实他们在乎的不是你会不会拉小提琴,而是要看看你的成绩是发了几分力的结果。能报重点学校的都是成绩优秀的,差个一两分在能力上没什么区别,但是在取得差不多成绩的同时,还能分出精力培养几项特长的就差别大了。我们本地初中有个特色班,大市范围招生,每年几千人报名,报名的基本条件就是成绩全优,经过多轮笔试面试筛选,最后只录取一百多人。开学后老师统计班级学生的特长,最后结果是一个班40个人,坚持学习两年以上,达到一定水平的特长一共是一百四十多项,平均一人超过3项。这些孩子的特长绝大多数今后也就是个爱好,根本不会成为职业。学校看中的不是这些特长本身,而是其背后体现出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力,至少进了中学,还有大把的学习时间可以挖掘。' |' ~! S$ `8 X! @9 q/ {
小学成绩的欺骗性,本质是家长在自己骗自己。把抢跑的优势当成天赋的优势,高估了孩子的能力,盲目追求过高的目标,制定了超出孩子身心承受能力的训练计划,再以高压手段强制实施。看不见孩子的痛苦,听不见孩子的呼救,最后把孩子给练废了。
, r4 p6 X- A# m2 l同时也要避免另一种极端,就是迷信小学成绩的欺骗性,以为啥也不干,到了中学就会自动翻盘,这是白日做梦。
( X0 E* Y# J& I! B, N中学里翻盘的案例有,还不少,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别人已经开始盖房子的时候,他们在往下挖地基。看起来早期比别人进度慢,但一栋房子最终能达到的高度,不是看你砌墙的速度,而是看你地基的深度和广度。小学成绩的欺骗性,正是来自于这些隐藏在地下的基础差异。( k+ V* Z+ {! n5 A
———————————————————————1 d0 }- F* w4 @* v& f  I
评论区有几位朋友问到:前文的最后提到了挖地基,那什么是地基,要怎么挖地基,我把答案也贴在这里,方便大家阅读。( ]7 Q4 i: p' p# Z, N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
* V0 c) x* t; Q# r/ D, R, o8 A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基本属于第五层了,那么按照需求理论,必须先满足了下层的需要,才会产生更高层级的需要。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有自我实现的目标,那就要先满足他前面四层的需要,这就是地基。: F' z4 b( c1 U7 ^
生理的需要对于关注教育的阶层来说应该都不是问题,但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却往往被忽视了。! Z3 ]3 P2 i" l$ ~3 ]: V1 w9 b8 ^
如果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经常吼孩子,甚至于加以打骂,他们会有安全感吗?如果父母整天对孩子说你考不上高中你这一辈子就完了,他们会有安全感吗?* i6 R; n. p0 ]5 I- G" [! Z
如果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就整天长吁短叹,一副你对不起我,你给我丢人了的样子,孩子能感受到爱吗?没有爱的家庭(也包括班级),孩子会有归属感吗?/ s: t0 {# ^* c$ s' N
如果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不重视他们作为个体的感受,凡事都是父母安排,把它当成机器人,我输入指令,你执行就够了,那孩子能感受到尊重吗?一个从没被尊重过的人,如何懂得自尊?人因自尊而自重,因自重而自强,因自强而自律。没有自尊的孩子,很难学会自律。
6 o3 j3 t' Q+ H, `$ `: _1 e. _这些都是孩子好好学习的心理基础,你看不见它们,但它们一直都在影响着孩子。没有这些基础,孩子根本就不会有追求更高理想的需求。而理想,正是学习的势能,理想越高远,产生的动力就越强大。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就没有内驱力,只能被人推着走,父母又能把他推多远?% C  V' u+ o' k# C/ T5 {7 x
有了心理上的基础,还需要生理上的基础,那就是专注力。想学,先要坐得住,低年级儿童成绩的差异,绝大部分来自于专注力的差距。所以别急着背唐诗学算术,先把孩子的专注力保护好。
4 F( `* J# ~6 I* o- B. s5 J# d, m我说的是保护,还不是培养,因为很多时候专注力是被家长破坏的。小孩子玩的时候是最专注的,但是这种专注经常被打破:宝贝该喝水了,宝贝该吃东西了,这个不能碰,那个不可以!孩子的探索行为被家长撕扯的支离破碎,注意力不断被分散。同时被破坏的还有孩子的好奇心,这也是学习的原动力。
$ D; ?. ~! @9 u孩子的专注力天生也是有差距的,这是客观事实,我们先要接受,然后才能寻求改变。很多家长会把孩子注意力的问题错误地归结成孩子的态度问题,实际上,这并不是他们自己可以控制的,他们也是在被基因和内分泌所支配。家长要做的是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而不是一味地上纲上线,打击孩子的人格自尊,这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
8 ~7 t+ U1 t: f) r专注力也是和兴趣相关联的,学习不专注的孩子可能打游戏就专注了,因为他喜欢啊!喜欢就投入,投入了就专注,所以我们要想法让孩子喜欢上学习,这就是常说的培养兴趣和快乐学习。非把上学弄得像上刑,就别指望孩子能喜欢,更别指望他们能专注,他们心里只想着怎么才能逃脱。
+ `2 J' H1 z5 P0 ]" m2 _基础除了深度,还需要广度,金字塔的高度和它底座的广度密切相关。所以不要只盯着语数外,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见识多了,体验多了,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要等到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才去想:“我这辈子到底该干啥?”结果十几年寒窗苦读争取来的选择机会,就这么被随随便便的浪费掉了。这样的孩子,分数再高也是懵懂的,因为他的人生没有方向。5 T/ |9 k5 O+ P
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从什么所谓的幼小衔接开始拉开差距的,而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的积累。这些才是将来支撑孩子学习成绩的基础。
/ S# x+ r. {5 [也有朋友提到,培养学习兴趣太难了。确实,“培养”学习兴趣很难,但“挖掘”学习兴趣就要容易多了。
, {- D3 W& C' W" ]+ A培养,是以父母为主,无中生有。% ]  d1 s5 ^4 s4 a
挖掘,是以孩子为主,因势利导。
. r: K1 r2 b" H& U) {: E3 D9 _这也是如你所愿还是如他所是的区别。
+ i2 S0 O$ G( c0 W, Q不要担心孩子的理想不够高大上,随着他们能力的提升和眼界的开阔,他们的理想和目标会不断调整。但是,理想变了,目标改了,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快乐,学习到的知识,经历过的体验不会变,这些都将是孩子终身的财富。
' h- a. p% z$ |' T) q4 U/ \最近回答了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可供参考:https://www.zhihu.com/answer/1949795919
悟空丶2017 | 2022-1-12 00: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有过一个统计,具体的数据找不到了,大体意思就是清北的学生,他们的来源高中有非常明显的集中度,但这些学生的初中集中度就不那么明显了,而他们的小学,已经没什么规律了。这其中还有很多清北的学生出身于不知名的乡村小学,虽然我们无法得知他们小学时具体的成绩,但我相信学生的水平肯定是和学校水平密切相关的,这一点想想学区房的热度就可以理解。而这还不只是一座城市內学校之间的差异,而是全国范围内的差异。小学阶段,学生几乎没有自学能力,论家庭教育乡村小学的学生更是完败,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绩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并不妨碍他们最后一起走进了清北。(加粗字体为1月13日增加,主要是评论区对上面一段提出的疑问比较多。关于清北学生小学成绩的统计无从获得,所以只能从侧面去分析,如果不认同这种分析的,可以跳过这段,并不影响后面的结论。这不是论据,只是个引子
! U: I  q& y! f0 ^% j* V. w+ G小学的成绩,对将来的影响其实没想象中那么大,真正影响孩子前途的,是学习带给他们的感受。小学成绩不好,还不足以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但是,如果成绩不好给他们带来太多负面的感受,导致他们厌倦甚至痛恨学习的话,对他们未来的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
# [& x! e. m' U$ l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学习感受。很多人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家长更是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成绩不好,父母感受非常糟糕,他们主观地认为孩子的感受也很糟糕。他们认为必须把孩子的成绩快速提上去,才能挽救孩子,就开始各种鸡娃。可是你越逼,孩子的感受就越差,就越不想学,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破裂,孩子自信心被摧毁,失去安全感。真到了这一步,孩子就已经被毁了大半。其实相比学习成绩,小朋友们更在乎的是家长的接纳和认可。提倡小学不要过份强调分数,不是号召大家不管孩子学习,而是要避免过份关注成绩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毕竟成绩领先的总是少数,大部分人是普娃,得提前做好心理建设。: R/ B( q3 O6 B$ f6 A) Q/ |7 J
孩子的身体、智力、心理发育都有早晚,早期出现差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越是成绩不好的孩子,越要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这是损害控制,不要让暂时性的成绩阴影扩散到孩子的心理层面,只要他们还保持身心健康,不抵触学习,那么就还有逆袭的机会。: b: U/ ~) R' Z# q1 e) b
这不是说小学阶段就完全不要成绩,成绩好更容易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学习感受,更容易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大部分小学时成绩好的会把优势延续到初中甚至高中。但这是天赋,是可遇不可求的。你让普通孩子跟着刘翔的节奏去训练跑步,他不仅达不到刘翔的高度,还会伤及根本,以至于连终点都跑不到。跑不过“刘翔”没关系,我们就享受奔跑的快乐好了,不求碾压别人,只求战胜自己。不要被别人的脚步打乱了自己的节奏,只要不断向前,坚持到终点就是胜利。
6 |. ^. k% P* B3 i一个普通人去跑马拉松,一起跑就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你甚至可以领先专业运动员,但是你坚持得到终点吗?小学就是教育长跑的起步阶段,你全力以赴,肯定领先,但透支了体力,很容易倒在半路。
9 j! r5 l+ B6 d6 l7 M所谓小学成绩的欺骗性,不是成绩本身有欺骗性,而是有些取得成绩的方法不具备可持续性,时间久了自然原形毕露。一方面父母主导的下的努力,很可能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而土崩瓦解。另一方面,如果你小学时就已经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到了初中学习科目的数量和难度大幅增加,你的时间和精力却已经加无可加,自然就会导致成绩下降,偏偏这些孩子已经把所有精力都用于学习,别无所长,所有的自信都来自于优秀的学习成绩,一旦成绩下降,很容易受到打击,自信心受挫,学习积极性下降,陷入恶性循环。而另一些孩子小学时成绩没那么突出,但是他们有充足的娱乐时间,在学习时间上有潜力可挖,心态上也更从容,成绩就可能逆势而上,进入良性循环。
/ P) o0 C1 A! c4 j0 p7 h) U为什么越是重点学校招生时越是看中特长?其实他们在乎的不是你会不会拉小提琴,而是要看看你的成绩是发了几分力的结果。能报重点学校的都是成绩优秀的,差个一两分在能力上没什么区别,但是在取得差不多成绩的同时,还能分出精力培养几项特长的就差别大了。我们本地初中有个特色班,大市范围招生,每年几千人报名,报名的基本条件就是成绩全优,经过多轮笔试面试筛选,最后只录取一百多人。开学后老师统计班级学生的特长,最后结果是一个班40个人,坚持学习两年以上,达到一定水平的特长一共是一百四十多项,平均一人超过3项。这些孩子的特长绝大多数今后也就是个爱好,根本不会成为职业。学校看中的不是这些特长本身,而是其背后体现出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力,至少进了中学,还有大把的学习时间可以挖掘。
% s$ R( N- U4 C0 k: w小学成绩的欺骗性,本质是家长在自己骗自己。把抢跑的优势当成天赋的优势,高估了孩子的能力,盲目追求过高的目标,制定了超出孩子身心承受能力的训练计划,再以高压手段强制实施。看不见孩子的痛苦,听不见孩子的呼救,最后把孩子给练废了。
8 I4 R$ _. u9 E$ Z同时也要避免另一种极端,就是迷信小学成绩的欺骗性,以为啥也不干,到了中学就会自动翻盘,这是白日做梦。; W( a( z' d+ W% T
中学里翻盘的案例有,还不少,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别人已经开始盖房子的时候,他们在往下挖地基。看起来早期比别人进度慢,但一栋房子最终能达到的高度,不是看你砌墙的速度,而是看你地基的深度和广度。小学成绩的欺骗性,正是来自于这些隐藏在地下的基础差异。$ p# c. d4 f; V& I* F
———————————————————————
: @8 ^0 v( ~- x! G评论区有几位朋友问到:前文的最后提到了挖地基,那什么是地基,要怎么挖地基,我把答案也贴在这里,方便大家阅读。
* e, g+ }/ T% \* k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
( U! ~$ M; A  M$ W& m3 \5 E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基本属于第五层了,那么按照需求理论,必须先满足了下层的需要,才会产生更高层级的需要。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有自我实现的目标,那就要先满足他前面四层的需要,这就是地基。6 l, B  w# }* m2 C9 u) K5 W1 N$ g
生理的需要对于关注教育的阶层来说应该都不是问题,但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却往往被忽视了。
+ E7 K5 f  A8 t0 d% ?* U6 R0 e如果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经常吼孩子,甚至于加以打骂,他们会有安全感吗?如果父母整天对孩子说你考不上高中你这一辈子就完了,他们会有安全感吗?" W) H( ]2 p; t4 T# a: v
如果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就整天长吁短叹,一副你对不起我,你给我丢人了的样子,孩子能感受到爱吗?没有爱的家庭(也包括班级),孩子会有归属感吗?9 P3 U% A+ z1 n- W  T
如果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不重视他们作为个体的感受,凡事都是父母安排,把它当成机器人,我输入指令,你执行就够了,那孩子能感受到尊重吗?一个从没被尊重过的人,如何懂得自尊?人因自尊而自重,因自重而自强,因自强而自律。没有自尊的孩子,很难学会自律。, L  G6 B0 y% Z
这些都是孩子好好学习的心理基础,你看不见它们,但它们一直都在影响着孩子。没有这些基础,孩子根本就不会有追求更高理想的需求。而理想,正是学习的势能,理想越高远,产生的动力就越强大。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就没有内驱力,只能被人推着走,父母又能把他推多远?- o8 @* g* C' @9 w
有了心理上的基础,还需要生理上的基础,那就是专注力。想学,先要坐得住,低年级儿童成绩的差异,绝大部分来自于专注力的差距。所以别急着背唐诗学算术,先把孩子的专注力保护好。
) c5 q% o# {* k3 H% q) Z6 a我说的是保护,还不是培养,因为很多时候专注力是被家长破坏的。小孩子玩的时候是最专注的,但是这种专注经常被打破:宝贝该喝水了,宝贝该吃东西了,这个不能碰,那个不可以!孩子的探索行为被家长撕扯的支离破碎,注意力不断被分散。同时被破坏的还有孩子的好奇心,这也是学习的原动力。
' F* e& C& F2 {! K. ]' ]6 g; k孩子的专注力天生也是有差距的,这是客观事实,我们先要接受,然后才能寻求改变。很多家长会把孩子注意力的问题错误地归结成孩子的态度问题,实际上,这并不是他们自己可以控制的,他们也是在被基因和内分泌所支配。家长要做的是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而不是一味地上纲上线,打击孩子的人格自尊,这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
" t) ~( P2 N5 x" e专注力也是和兴趣相关联的,学习不专注的孩子可能打游戏就专注了,因为他喜欢啊!喜欢就投入,投入了就专注,所以我们要想法让孩子喜欢上学习,这就是常说的培养兴趣和快乐学习。非把上学弄得像上刑,就别指望孩子能喜欢,更别指望他们能专注,他们心里只想着怎么才能逃脱。- P1 `; S' r2 H" O$ q! V2 G6 m& z! j
基础除了深度,还需要广度,金字塔的高度和它底座的广度密切相关。所以不要只盯着语数外,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见识多了,体验多了,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要等到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才去想:“我这辈子到底该干啥?”结果十几年寒窗苦读争取来的选择机会,就这么被随随便便的浪费掉了。这样的孩子,分数再高也是懵懂的,因为他的人生没有方向。
0 Y* f3 X  C) B1 L( ^) W3 B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从什么所谓的幼小衔接开始拉开差距的,而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的积累。这些才是将来支撑孩子学习成绩的基础。
: s" P5 @. A( o: {/ S也有朋友提到,培养学习兴趣太难了。确实,“培养”学习兴趣很难,但“挖掘”学习兴趣就要容易多了。
2 ]7 @0 U6 {0 Y  @3 |+ u培养,是以父母为主,无中生有。
) `5 K8 x9 Q+ u; ^挖掘,是以孩子为主,因势利导。2 p) ?- l( A& M$ f* C% F0 V
这也是如你所愿还是如他所是的区别。
; I: x8 G6 l" O# T% D2 D' T, \不要担心孩子的理想不够高大上,随着他们能力的提升和眼界的开阔,他们的理想和目标会不断调整。但是,理想变了,目标改了,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快乐,学习到的知识,经历过的体验不会变,这些都将是孩子终身的财富。
  R6 V7 x# Z' T5 k5 p% ?最近回答了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可供参考:https://www.zhihu.com/answer/1949795919
宏心物语憾 | 2022-1-12 09: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接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同学小学阶段作文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偶尔还会被当成年级的范文。但从初中开始,她的作文成绩逐步下滑,虽然不给她拖后腿,但泯然众人,再也不是她的优势项目。0 x" A! o, }/ p8 P1 {  T$ ?, E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按道理,我们的写作水平一般是很难下降的。. G" [0 l3 L6 j* n* p  ?5 L- R/ }
我找来她小学阶段的几篇作文,我发现,这位同学的作文被老师“圈点”的地方特别多。语文老师批作文,如果遇到好词好句,便会用一连串的红圈标画出来,以示鼓励。
  z- G. _" A8 `. M- r从小学作文来看,这位同学属于语言方面的“早慧”选手。在许多同龄人还抓耳挠腮凑字数时,她已经能够很熟练地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虽然比拟都略微老套,但没有病句,表达完整。
' C6 M0 k/ e3 t$ ], q- J3 a% |* K再来看她的初中作文,语言方面并没有退步,但为何分数却不可同日而语了呢?
2 k  D; |3 b2 p5 f; }1 \这其实就是我们作文学习中的一个特点:随着年级的升高,文字本身对分数的影响越来越低,思维品质对分数的影响却越来越高。
. y' i# k4 ]# p$ G0 N9 d% x/ P这个规律,其实跟我们的语言发育规律是一样的。* J- I( E7 \; Q6 d4 ?" X0 Y# u
我家老大刚刚入幼儿园时,班级小朋友有的说话特别清楚,有的句子只能说半截而且很含糊,差异很大。这个时候我们家长注意的往往是:你能不能把音发清楚,把句子说完整。
( d2 `6 }- L" v9 \$ C但现在一年半过去了,小朋友的语言水平差距已经不大,大部分都差不多,基本都能发音清晰,表达清楚。这时候,(除了特殊情况外)我们家长几乎不再讨论孩子们的发音问题,我们关注的是,他们表达的内容本身。
- c6 o4 X; A; ^* ]! Q: E" g0 ?: R' b在作文表达中,同样如此,有的孩子小学就能写很漂亮的排比句,有的小学阶段却连比喻和拟人都用不顺手。但在升入初中以后,“写漂亮句子”,慢慢地就能成为一个越来越普及的技能,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把比喻和拟人用得贼溜。8 q: O! A! S0 |9 u. P/ F
所以,当这位同学再写出“豆大的汗滴顺着脸颊滴落”“我的心脏如小兔一般狂奔”(我随手写的,并非同学原句)这样的句子时,审美疲劳了的初中语文老师,再也无法像小学语文老师一般把这种表达作为一个可贵的能力而进行圈点。
- G7 V0 a2 O, N! b( s那这位同学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因为表达的俗气吗?. O4 _2 `. f( A7 M: w
并不是。表达的俗气并没有给她添彩,却也绝不会造成因此而扣分。/ b1 R( m% Q4 O$ U
她的问题出在,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事,她都浮于表面。能够把一朵花写得很漂亮,但当需要从写景上升到抒情时,这份抒情总是敷衍;能够把一个场景写得比较完整,但当需要写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感时,我看到的却只有比较空洞的词汇。
+ |$ ]* U' u1 U) V# h  u# @在她的文字里面,我看不太到“她”的真实想法,看到的都是一些套路化的表达。
' h% o3 L) Q. I7 L当我引导地问她,你看到这个景或事,你心中有什么感想时。她的回答往往是:没什么想法。
( U  ]/ Q$ Z$ Q# ^3 }9 ^如果我再问,那你作文中针对这个景或事所写下的想法从何而来。她的回答往往是:从书里看到的。( v" |. b8 h/ A* v5 [5 N! L% T! a
后来,我与她一起鉴赏一些作品。我发现,只要我问某个从文章中间段落抽出来的句子的作用时,她的回答总是:承上启下。4 u! Y( o+ W/ `" i0 n. d! @
有一些确实是这个用处,但很多情况下,却并非如此。
2 ]" D0 ?8 {1 U# {* t至此,我似乎明白了她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个学生是一个认真学的好学生,但在这个认真学的过程当中,却忘记了“思考”的重要价值。不管是解题方法的具体使用,还是对生活中接触的人景物,都缺乏独立思考。- `5 Z, M! q8 H5 t8 h* O
在她的小学阶段,语言的早慧以及囿于小学作文的整体水平,“缺乏思考”并没有被发现和意识到。但当“漂亮句子”带给作文的加持退去后,思想贫乏的问题终于暴露了出来。
- O- W+ \: _0 @: v6 y" ?0 \这个问题是初中才出现的吗?肯定不是,只是在小学阶段,“思考”没有进入到作文考试考查的范畴罢了(或者说程度比较低)。如果一直保持这种思考的真空状态,我很担心高中需要写议论文,当思维品质对一篇作文起决定性作用时,这位同学将面临怎样的困扰。9 @8 F& r- t% s/ [- `3 X, c" y
我这只是一个个案,不能代表所有小学突出然而初中掉队的同学。但我想它给我们的重要提示是,我们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要去有意识地警惕一下,漂亮的成绩后面到底有没有被遮盖的学习能力或者习惯的短板,并进行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比如让孩子们从小开始就养成思考的习惯,在接受知识输入时,能够对知识,对身边的事物多问一个“为什么”,也许会在高年级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T9 F8 q+ F, v; ]$ f+ f: `4 Q————————
" m! t& M1 s9 M+ K( M5 N9 [1 J我的公众号:一吨语文
1 s: `+ C: |8 f3 J: F+ g, |5 ^/ r: N- R更多作文学习干货
' I0 X1 S# @4 V————————————
9 z6 n$ n  \  R& h针对小学及初中低年级的同学,我们可以通过日常对话等潜移默化的方法来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进行一定的思维训练。方法如下(出自我对如何让孩子爱上语文的回答):- Q1 [9 X: ^1 K  l' w
如下是经常在我课堂上出现的对话场景(对话对象为中学生,已做模糊化处理):! J1 J: w4 o; k" b5 `
我:“这位主人公为何会做出如下的举动?原因是什么?”5 E; |4 {+ ?6 F0 G! e# i2 R, C
同学:“责任,信念。”8 w8 f4 Q* r3 |0 k
我:“很不错,方向是对的。请你更完整和详细地陈述一下自己的看法。”7 P4 x  b2 h2 u+ ~2 `" t0 @' d
同学:“责任意识和信念。”. R! E( F, E7 O# d4 }
我:“可不可以阐述地再具体一点呢?”
2 N) u7 H6 T9 F同学在酝酿几秒钟后,会说出一两句完整的话,但意思却偏离了“责任”与“信念”。
这不是发生在一个同学身上的个案。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S3 B' Z$ S+ j( \
我常会思考,为什么,这些同学明明能够理解文章,能够用比较准确的关键词(比如“责任”“信念”)概括出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但在要求详细地阐释时,却无法用完整的语段来表达自己呢?
) e! c, k/ e3 n# c当我鼓励他们去向着明明正确的方向(即他们自己总结的关键词方向)去进行完整表达时,他们却无法用准确的话语来表达自己,好不容易表达出来的语句却并不符合自己的初衷,甚至完全走向了其他的方向。9 f( X$ g4 y& W0 R2 F; w, D
存在这个问题的同学,在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上,还有分化。有的会在书面表达时,能够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有的在书面表达时,仍然容易陷入混乱。后者,看他们的作文,总有一种特别遗憾的感觉:围着关键字眼一直在打转,极尽挣扎,就是说不到点子上。
& _6 _$ M- k9 i( R理解没有问题,表达成为了他们的掣肘。: h: N/ t3 ]" S
当我们一直以书面表达(主要为作文)作为评判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唯一标准时,却疏忽了,书面表达的问题可能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而要解决书面表达的问题,追根溯源,我们发现,它可能不仅是简单的一句“孩子不会写作文”,而是“孩子不会表达自己”。
+ c" Y, e8 H* `  c" C; g如上的分析与这个问题的关系在于:我们许多人,包括部分老师和家长在内,将语文的理解太狭隘,将语文等同于“字词句段篇章”。“口语交际”环节,很难进入到大家的视野。而对于低年级的同学们而言,“口语交际”其实就是行之有效的表达训练。: h, e/ k, u' W$ P* T
同样是语言学习,当我们拿起英语课本,背诵单词短语时,我们能够很明确地判断“我此时此刻在学英语”。但语文学习呢?几乎与我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根本无法分开。) H6 L5 q2 ^+ L7 l- L- |& |
举个例子。
" y' L3 W! d4 e/ Z* C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学生作文。这位同学做公交车,路过某个地方,等红灯时发现一个招牌写着四个字“阳光不锈”。这位同学面对如此意味深长的四个字感慨良多。当绿灯亮起,车往前开出去后,这位同学猛然发现,这个招牌完整的字眼是“阳光不锈钢”,顿时觉得俗不可耐。  K! `) F' N2 w) D3 a) I" o9 O
这是不是语文的学习呢?+ k7 v9 \& V5 A' E9 Q4 U0 c
“阳光不锈”带给了她文学的审美,“阳光不锈钢”的大反转又像一个文字游戏让她体会到了语言的狡黠与多变。
7 W; s* v5 f! h; U- p7 \+ H* H% I这就是语文的学习。! H) p( w) H( |, }+ v9 h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在日常中,我们与同学们的每一次对话,只要留心,亦可以是非常好的语文学习机会。
# e  e" }  E8 ^' m- i比如,我们可能会出现如下的对话场景:4 _5 |8 {! U% X7 _& l* E! S
家长:今天运动会好玩吗?% e# ?7 l) M) m
学生:好玩。
) x+ i4 f$ Q- Z- P' }7 r1 G家长:都有什么好玩的?# U# @# J! }" ?, n6 w/ `
学生:额,都挺好玩。
“都挺好玩”,典型的概括。能不能举例子呢?我们引导着同学们去详细地描述一下让自己觉得好玩的事件。+ `" i, J  X2 q2 r
家长:“你给我详细说说呗。”6 I1 n4 M) O" B: x* Q: r
学生思考一会儿后:“没啥好说的。就是挺好玩。”
. a+ o( {. g0 o) q+ V- l  e2 K+ M家长:“具体的每个人都干啥了呢?你把你几个好朋友都干啥了跟我说说。”
$ f4 b4 g7 ~- U3 O7 c- P) j学生:“小王调高没跳过去,摔了个大马趴。小李跟我一起跑接力赛了。小张跑长跑差点累死。对了,小王摔倒的时候,我还去扶他,他还不让我扶。”
此处的思路略微有点跳跃太大。这时就需要我们帮同学们顺一顺。
: I% y7 J/ k! H- H
家长:“小王这件事很有意思。但你还没说完小王就去说小李小张,让我有点乱。咱们好好地先把小王这件事聊一聊。你再给我讲讲,他为啥摔倒,干嘛不让你扶?”
我们为何要鼓励同学们详细尝试小王摔倒这件事呢?目的有二。一是训练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二是帮助同学们观察生活,观察生活其实就是在积累写作文的素材。4 {4 }, |" x5 u0 ^" `
划重点了。这就是在积累写作文的素材。/ |* x& e& v, N4 v5 P. [& \3 z3 Y5 h7 P% |
说到这里,我岔开说一句题外话。我接触的不少同学,在小学阶段都进行过这样的一个工作:背素材。有的是背作文书上的,有的是背诵媒体上的,不一而足。
2 P: t0 d" D; A* H当我们苦于千篇一律的“运动员表现了奋勇拼搏的精神”“我们班级展现了团结的风貌”这样的空话套话满天飞的作文后,在整天要求同学们写真情实感时,是不是要想一想,在要求孩子们“背素材”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将他们指向了一条并不明智的作文学习之路?8 l. U$ d+ N) Z$ V
我们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求同学们“真情实感”“我手写我心”。在他们还比较幼小,没有足够的观察能力去观察生活,观察自己的情绪情感时,我们作为老师或者家长,就应该肩负起帮助同学们去观察生活,去发掘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责任。/ n/ j8 e6 ^3 S9 D+ \
这就是生活处处是语文。只看我们这些领路人,愿不愿意花心思,去进行这样的“教学”。5 N9 C3 }1 a! f9 l; C5 R9 i) o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喜欢完成任务的。最好的教育肯定是春风化雨。在不知不觉中,让同学们进行了一轮“综合性”的语文学习。; H- D8 @- @. Z, M' G) j7 T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甚至超越了一门学科的属性,机会成为我们作为人的一部分。我的这个回答,并没有解答如何让孩子喜欢上语文的问题。但我想,对于我们低年级同学的家长(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读者)来说,也许,我们可以先试着改变自己对于语文的观念,然后再潜移默化地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并不意味着对语文系统学习与阅读的否定,勿杠)也许,在我们的努力下,孩子自始至终都不会爱上这门学科,但至少不会妨碍他掌握必备的语文能力,并且考一个理想的分数。% [7 }; P! l, q/ f" q
——————————————: N6 ^3 N7 x8 K7 G& i7 X
公众号:一吨语文) `* U( ~' L; b+ X7 O0 r
更多语文学习干货
# J# `: T9 b8 J1 T, m0 O————————————
mcfcmzg512973 | 2022-1-12 16: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在初中刚工作一年半的数学教师,特别想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p  P$ j: _: U/ }0 R: [
首先,我认为小学的成绩确实有很大的欺骗性。因为,小学的知识大多数是机械记忆和重复练习,只要勤奋一点,再加上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就能得到不错的成绩。在这个阶段并没有考察到学生的思维是否灵活,思考问题是否深刻!即使到4.5.6年级的数学会稍微表现出一些,但是并不能很明显的把大家区分开!这也是很多家长在孩子升入初一后,面对第一次月考,孩子成绩的突然下降,会质疑,我的孩子在小学可以考90多,在初中为什么会考7.80分甚至不及格呢,是不是老师教学有问题?
0 r- N( }+ T8 l) p/ e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小学可能以记忆,观察为主,并没有很好的锻炼到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到了初中做数学题就要考察逻辑思维,做题要有依据。这里举个 :比如试卷中给你一幅图,看着是正方形,但是题目中并没有说,它是正方形,那大多数同学看到后肯定会说它是个正方形,当你问他们为什么认为是正方形,他们异口同声说,看着像或者觉着像!哈哈!数学可不是用想当然来解题的,这就说明了大多数同学不懂得逻辑思考!如果能快速的做到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很容易跟上来的,但是遗憾的是一些同学初一一年都没有做到思维方式的转变,致使自己越落越远,心理备受挫折!3 r) ~! W! L! Z* v
所以,如果我是一位家长或者小学教师,我可能会在小学阶段更加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这些习惯主要指:阅读习惯、写作、书写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这里可以是一些简单小问题,重在培养这种方法)、简单的逻辑思维、分析自己、梳理自己,做计划等这些习惯!据我的同事讲他们家孩子的小学老师,会给他们布置很多抄字,抄计算题这样的作业,因为小学会很早的把新课学完,然后复习,而复习时,教育部门不让买教学资料,在没其他教学资料的情况下,老师只能让孩子反反复复的抄!这样不仅让孩子讨厌学习,还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不爱动脑子的做题机器。当然这并不是某个老师的问题,是整个大教育环境的问题。所以,作为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删除一部分重复作业,让孩子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比如锻炼身体,社交等等!这里,还需要家长和老师做好沟通,避免孩子没按老师要求做作业而受批评!那为什么说,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阅读,书写习惯呢,因为阅读,书写这些都会成为未来升学考试的软实力,比如语文,会需要较大的阅读量,作文既要字体好又要文笔好,这些能力并不是短时间突击就能升上来的,需要日积月累。另外,你会发现,小学字写得好的,初高中依旧写得好,然而小学写得不好的,初中很难再改变,一是没有时间,而是习惯已形成很难再改变。我的课代表,因为书写从初一被我说到初二,依旧没有变化,孩子思维很活跃,解题解的很好,但是字体龙飞凤舞,需要在一堆字里找答案。我多次劝诫他,你这样会吃亏,他也明白,但是很难再改过来!
$ O* _- e* B& g9 p# Y6 B7 O二是智力真得蛮重要的,也会有性别区分。班里,有些学生,学数学真得不费劲,有时上课睡大觉,下课自己看看课本,依旧得高分,思维非常活跃。有些学生,思维呆板,再加上初中数学课进度较快,课上跟不上,课下不积极问老师,导致越落越远。这里,想告诫那些智力平平,学习被动的同学,一定要主动起来,主动问老师,问同学,尽量把问题在课上解决。初中那么多学科,我们是很少有时间再在课下解决问题的。
6 G2 {5 p. P& W6 J5 I三.小学时的机械重复学习会使很多孩子宁愿抄100遍单词,也不愿思考10道数学题,这是思维上的懒惰!每次中午巡班,你会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是在抄语文课文,副科段落就是在抄英语单词,很少有拿出数学来做的,因为他们认为思考太费脑子了,不如机械的抄轻松。但是,真正爱偷懒的孩子恰恰是那些爱思考的孩子,宁愿想问题,也不会去抄那么多文字。所以,有时候你会看到一些同学很认真,一天天的坐在位置上,写啊写,仿佛很努力,很感动人,但是成绩出来却很糟糕。我们不能做一个做题的机器人!
% `6 L' `" ~7 M* r四.在小学时,我们就应该刻意的培养孩子的分配时间能力和学习效率。培养这两种能力一是为了让我们变被动支配为主动管理,让自己从繁琐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二是为了迎接初中多学科学习做准备。
- ?( Q6 a& m7 g# F0 a, O, K五.送给那些智力平平的普通学生,其实一个班里80%多都是普通学生,做有效的勤奋,主动学习,不要等着老师发现你的问题,而是要主动找老师解决问题。为什说,要主动呢?很多孩子在小学时是班内前几名,老师可能会青睐这些学习好的学生 ,目光会更多的放在他们身上,但是现在不同了更多来自其它学校的优秀学生聚集在这里,原来可能优秀的在这里显不出来了,老师也可能会因为学生的增多注意不到你,这时需要大家摆正心态,自己主动一点,任何时候都要主动,走向社会也是要这样!另外 就是降低对自己的期待,一小一小步的完成自己目标。曾经,我们班有个女学生学习很勤奋,经常问我问题,考了几次成绩都不理想,她觉得以自己的表现不该这样。后来,有段时间她不再来问我问题了,我还很纳闷。再后来,又考了一次还是不很理想,她发微信给我,老师我这次没考好辜负你的期待,下次一定会考好的。我一下子反应过来,原来她那段时间没来问问题是出于愧疚,觉得没考好对不起我。从她的微信中,也可以看出她很急于证明自己,内心很着急。于是,我回复她,不要着急证明自己,不要对自己有过高的期待,降低目标,一步一步的来!有时候,我们为什么会有挫败感,是因为当我们的期待值与自己实际所达到的水平不匹配时,所产生的落差感,这一点在刚升入初中且在小学表现较优秀的学生中表现较明显。所以,开学第一课,我就告诉学生,不要对自己期待过高,降低目标,脚踏实地!
人品太次郎乱 | 2022-1-12 18: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真的。而且我负责任地说,人的每一个阶段变化都会发生巨大洗牌。) m0 F( C' G* g+ o6 j7 t. c
小学到初中就不说了,几乎是完全洗牌。初中到高中也要洗牌,中考考得好的人高考不一定好。) S% k% @4 Y# Q: s5 E
到了大学也要洗牌。我认识很多高考市状元甚至省状元最后两证都拿不到。, h3 A: D6 u- H: w+ K
本科到硕博也是洗牌,擅长考试的人不见得能沉下屁股来做科研,我就属于这种。我喜欢与人交往,喜欢做pre,喜欢“急中生智”,科研对我来说太枯燥了。
. ~; q) N1 P. e学校里到社会上那更要洗牌了。学习学得好的,到了社会上浑浑噩噩啥也不是的,大有人在。7 U- J3 f, j8 E, {  _+ Z
你问我这背后的成因是什么,我没法说,只能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荣耀永远都属于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得不到一次。你能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取得光荣,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 q2 e- S- Y  ?: z% A6 t1 i3 J大自然基本上不会让一个人赢麻,除非这人穿越了。因为赢了一次,就幻想自己理应无限赢下去,不一直赢就不应该,这种人十分可笑,下场也会很惨。$ i4 P' ]& D2 ]- R. U+ B; m
大自然就是一个自动洗牌机。你赢够了,让别人也赢一赢。
7 K& G. L0 P+ j% R* U! V你问我为什么?没有为什么。你可以选择体面地接受向平庸的回归,也可以不体面。
3 c: |4 I  |4 i那样大自然会帮你体面。
无止境游走靡 | 2022-1-13 03: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我们做老师的都知道,只有家长还感觉自我良好。
5 P0 B/ w0 x1 J很多在小学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进入初中之后会快速地调队,成绩下滑其实是一件非常正常的现象,我是一名小学在编教师,我认为小学和初中是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小学的成绩并不能够代表他们以后的一个学习水平。
/ F! y9 k7 {" {) e/ e' g1 L" \# ~4 Y9 v5 j) ]& a3 r, L
小学的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到了初中就会有很多的学生掉队,是真的吗?-1.jpg
, ^8 U' C' e, v1 {5 P" p( \第一       小学识记类知识较多,初中需要加强理解
; D$ g9 j1 ?4 N) U5 @4 N小学从各科来看,总体上背诵类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小学主要就是语文数学和英语,语文的题目当中多数都是直接古诗词默写或文章当中的经典句子,数学也就是几个固定的公式的运用,英语单词和句法,只要学生将老师布置的作业,比如字词的抄写课本的背诵公式的默写等等,都能够去按时的完成,并且及时地进行复习,对于试卷上面出现的题型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但是等到了初中之后,比如我们语文上面的阅读理解题,它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的一种思维能力,包括辩证思维,对整个文本的总结,以及知识的积累等等,不再是学习那些固定的知识,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分数,学生思维模式还没有进行一个转变,他的成绩就会进行快速的下滑,而且进入初中之后,他学习的科目变得更多,学生也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所以一些小学生中的佼佼者进入初中之后,成绩会快速的下滑,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 A3 @: @, r; A! k第二       小学只要好好听课就不应该有差生的出现$ P1 z4 K% g" i2 P2 I% x
我目前是一名小学班主任,其实我认为只要学生你上课不要开小差,把我们老师所讲解的内容都可以去学会,我认为是不存在差生的,他们的成绩都可以达到一个90分及以上,部分同学成绩比较差,七八十分,我可以肯定他们上课一定没有好好的去听讲,而且在课后也没有及时的进行复习,家长也没有进行督促作业,平时也是完不成的,小学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容易考得好成绩的时期,可能你整个学生生涯考得最高的分数就是在小学了,我们小学老师是特别抓上课时间的,因为如果上课的东西你们不能够当堂课的消化,指望学生在课后再来学,那真的是很难以去达到。. d! a# R" d5 h4 t% q
第三       小学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j3 j! W# Z1 ?/ n0 O# s
为什么当你进入初中之后,你的成绩会快速下滑,是因为小学六年,你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在课堂当中记录笔记,你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只要没有家长或老师在后面督促你,那你就是一个没有轴心的圆,到处乱窜,学习上面没有任何的方法计划性,所以我经常建议我们家长去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晚上需要看新闻联播,每一周可以去阅读多少字的书籍,定期地完成固定的写作篇目,能够养成一项兴趣技能,早上养成背书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为他们初中乃至高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8 B+ m/ U! ~8 a8 u' y1 R8 q- a
第四       希望部分家长有明确的认知4 w$ U& z( W2 K6 I) J
最后我希望我们的家长可以对学生的成绩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我们身为老师是学习过各种的相关理论,对于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以后的学习情况,其实都会有一个大体的估计,但是家长并不理解,仅仅看他们的小学突出成绩,就认为他们的孩子以后会考上清华,北大是什么给他们错误认知的勇气,我经常会告诉家长,请他们配合我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他们会以我的孩子目前成绩非常好来进行搪塞,那以后学生初中成绩下滑,我觉得是有很大可能的。
我有孩子从小学到初中,恰好经历过这个过程,来简单说说。
$ e, J+ T9 {/ |+ \6 g+ f( l/ C小学的成绩确实很高,大家差距不大。好多学生都是满分、满分的。因此,学生成绩比较密集,排布也比较紧凑,也拉不开。
+ C9 x# x5 |8 J5 T1 x) z到了初中,随着学科增多,难度增大,这时候,想考满分,就很稀少、罕见了。! R/ L! S4 x% r/ ?. h3 X) q, u
学生成绩开始拉开距离。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到了初二,就更明显。
! y  s* S/ y0 Z这里也不能说,小学成绩就有欺骗性。小升初的考试,是没有升学压力的。因此,都是达标性教育,本来学科就少,又没有那种强烈的竞争,因此造成这个成绩密集的现状。和孩子无关,和义务教育体制有关。0 N/ h, r+ D) k( v; |' j' t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九年,到初中就结束了。中考,是摆在孩子面前的平生第一道坎。这个竞争就很激烈了。
+ _9 i" {* q6 R) l/ R$ q中考是竞争性考试。因此,学校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6 y% l( l+ p7 R- f7 q由于竞争性,也拉开了孩子们成绩的差距。
  F2 S2 f8 C# f: @: g不知道我这么解释,是不是能理解。
细识仅苏 | 2022-1-13 07: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小学成绩的欺骗性主要还是跟学校有关。! M; b* a1 Z1 w. j0 U
有的小学为了让家长开心,自主命题时,刻意出的十分简单。- S* G$ ]2 t% X# R. w5 m7 I
然后到了期末考试,全都是满分或者接近满分的。
' v1 h; n3 \4 M, u' d. C造成一种虚假繁荣。: D  K( _: W( H4 \- R# H$ d
认真学了的,也就是多几个满分罢了。
* r+ J6 z& `2 }" [没认真学的,感觉自己也都90+,也都是接近满分,家长也挺骄傲的。% h" k* W1 e6 J3 q0 ]7 e
但到了初中,由于很多地方都不是学校自主命题,而变成整个区一起出题了。3 {) {: X) ]6 ]. w6 g& T- ]2 V7 G: D
然后问题就来了,就会有人掉队了。7 i- P" Z2 ?2 M. J
那些掉队的,是上了初中,才开始掉队的,还是小学时,就没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只是被那一张张“接近满分”的试卷,给掩盖了呢?
( P5 L8 V/ c4 A' a6 P! Z8 p5 i6 c9 P7 ?# J
你有哪些给高中生推荐的书单? - 王之葵托利的回答 - 知乎 4 o# ?3 B  P  G3 x. Y
你有哪些给高中生推荐的书单?如果要给 00 后大学生列个书单,你认为哪些书值得推荐? - <em>王之葵托利</em>的回答 - 知乎, n$ e0 U& U0 K5 W6 ~5 k0 C
如果要给 00 后大学生列个书单,你认为哪些书值得推荐?
啊飞447 | 2022-1-13 08: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真事。7 u$ i. Y1 k4 L9 v
50吨的大货车拉一吨货,和两吨的小货车拉一吨货,大货车显示不出来一点优越性,远没有小货车灵便快捷。
* c, I2 m; E, D) u但是当货物增加到5吨、10吨、20吨的时候,小货车就直接趴窝了。- U5 X+ k" S0 Q" K5 N! K# G6 j& F
小学时候的知识少,智力好的学生显示不出来优越性。到了初中、高中、大学,知识越来越多,智力不好的学生就逐渐跟不上了。; |) X- v2 r  [+ Q
我这是宣扬天才论?
* G1 {. i5 x* a. t本人只想揭示真理,不想欺骗。天才确实有。! ?+ v% G4 y) R1 J
不过,要知道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是有用的,天才不是只有一方面的天才,各方面都有天才。& x$ ~  R( U/ P" s+ a7 k
有人是数理化方面的天才,有人是体育天才,有人是音乐天才,有人是下棋天才,有人是画画天才,有人是体力劳动天才。各有各的用处。. X: e" k! {$ r
把所有孩子都朝数理化文史地上赶,让他们都取得好成绩,显然违背天才的意愿。所以很多天才被埋没,也有很多假天才鸠占鹊巢。这个社会制度不合理。- y* R  h' t" N$ b) E: ]0 Q7 h, a
真正合理的制度是公有制,人人平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平等,各行各业的收入都差不多。宰相、村官、厂长、科学家、演员、工人、农民的收入都差不多,这样就没有人争着考大学了。智力好的可以考大学当科学家,当管理人员,智力不好,但是身体棒,手脚麻利的人,上完中学就可以参加体力劳动。砖到砖的地方去,瓦到瓦的地方去,各就各位,各司其事。因为收入差不多,没有人会争着考大学,都往大学里挤。这样考大学的人竞争也不激烈,学习会很轻松。
: K" S' c. B& _3 P3 _) b而私有制里,看不起体力劳动,学历高的收入多,把人都朝大学里逼,赶鸭子上架,甚至逼出人命,是不合理的。
2 S6 E0 a! L* q有人要说,公有制不合理,我十几年寒窗苦读,凭什么和泥腿子的收入差不多?要知道你十几年寒窗苦读的时候,那些泥腿子也没闲着,他们一滴汗摔八瓣给你生产吃的喝的用的,比你还辛苦。况且你的父母兄弟姐妹孩子,他们不一定都是高学历,让他们的收入和你差不多高,减轻了你的负担,你不高兴?
123459572 | 2022-1-13 10: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为初中生,身边甚至有同学小学三科稳90,初中不及格的。
* R+ @% }5 g3 }. V0 M* p事实上,小学与初中的教育是脱节的,小学的辉煌并不能代表初中的成绩。这一点在语、数、英三门上体现尤为明显
* R, s6 u3 e( U3 n8 A  J" |7 X1 U就如小学的语文阅读理解,无论是从文章的深度,还是出题的灵活度,都和初中大相径庭。当升入初中后,教研员们显然是更希望对学生进行一种语文素养的考验,这并非是日常努力背课文,背套路就可以得来的(所以很多初中生即便很努力依旧取得不了理想的成绩,这就是他们还在用小学的思维模式应对初中)
0 i" `# N5 g' S其次初中对学生的自觉主动,认知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就像初中的数学课老师会十分强调预习工作,通常课上的40分钟便是高强度的做题或者评讲,不像小学的老师是一口一口嚼烂了喂给学生。这就需要学生拥有自学能力,以及课余勇于向老师提问。4 Y& p/ o5 `3 c# U0 [3 s8 q# ]
而且一味地说初中的课程难度提高而导致成绩下降是很片面的。与其说是课程难,倒不如说是学生们在小升初时自己心里对初中学习做了太高的预判,而导致开学以后面对初一十分基础的考试时也会以初中课程难度提升为借口自欺欺人。! f2 c. v1 ?: U  Z9 t
<hr/>怎么办呢?2 @% g) ^4 T! h

4 a1 f, l7 W% r- V8 p* r

    & o' Y7 R5 r2 [6 Z6 W
  • 在课堂上要学会记笔记,懂得抓重点。初中不像小学,老师并不会刻意地把板书写得密密麻麻,工工整整。许多内容老师或许只是上课随口一提,却是一个考点,所以上课要认真专注,以听为主,同时简洁迅速地记下笔记(请注意!笔记是给自己看的,不是为老师记的,一定要记自己所需要的,不必把笔记记得十分花里胡哨,这样反倒喧宾夺主,复习时不方便阅读)                    这里推荐康奈尔笔记法、三色笔记
    9 s4 A; u5 c+ [, G- c
  • 课后一定不能只局限于做作业!要在完成作业的同时针对性地对自己的薄弱知识进行巩固。' t6 C, Y# |: v! U6 ^
  • 不要让课外班充斥自己的周末,留给自己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用于提高和休息。
    ! R6 }3 I/ A* Q* F, i% D
  • 当面对自己不掌握的知识点一定要敢于厚着脸皮去问老师,最好是刨根问底的那种。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问老师很丢脸,容易被老师骂。但是不要被老师的“两面派”迷惑,其实老师内心其实十分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主动提问思考。我自己就是初一开始每天利用午休在数学组找老师解决问题和提高,这样日无一日,年复一年虽然会多糟些“批评”,却比别人多学了上百个小时(而且据我所知数学老师因此在背后像班主任死命夸我 XD)
    3 R% `; z* }' p* y6 a! p: v
上述的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稳定成绩,下面是提升自身学科素养,精神素养的一些方法/ c6 g. F* b5 n9 T; c! {
0 ~4 _/ @8 D1 m: |5 Z2 Y

    . E. t$ h  w1 C% l. S
  • 多和老师和父母沟通,要知道,长辈可比我们早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他们的人生经验远比我们丰富,有时你可能无法理解,但是当你迷茫的时候Just do it!. M- `( g  [+ e% m. y' T, s
  • 保证主课成绩稳定的同时注重副课,其实初中的副科老师几乎都是专职教师,对这门课程具有极深的知识,他们有时所输出的课程比应试的主课更能有所启发。就比如政治课,美术课,音乐课: o' Q/ e6 y. `: e) Q
  • 多读书,多读好书。读书不在于多,在于精,吃透每一本书才是关键。初一可以多阅读散文提高写作(记住一定要摘抄摘抄摘抄,还要背下来背下来背下来,做不到就逼着自己做到,将来的你会感谢现在的你所做出的努力的)这里推荐作家林清玄,史铁生,朱自清,季羡林。
    ) ^4 H/ Q; t+ \1 d
  • 利用课余时间多多感受自然,做一些随笔。这既是写作素材的积累,也是提升审美的好方法。
    5 B$ G. v! m% M. l
  • 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自己的爱好。8 V9 I8 E: k$ a$ ?* K% z
  • 推荐一个APP “看理想”,里面的内容绝对能够惊艳你。) t6 @2 p3 E! E" L0 b
什么?你不够自律?做不到?
% e! S7 [$ k3 S8 B0 z4 r3 c- Z+ ?/ I7 J9 i, k  i5 w, c7 a

    & o4 }2 }  k9 c6 ~% j$ J2 Z  V5 }
  • 每天坚持做一件小事(随着时间推移可以增加到两件,三件),做到了就给予一个正反馈,做不到要给予一个惩罚(不能是不痛不痒的)& D. N4 d! X( u) \- m" c; f
  • 抽空锻炼。锻炼其实培养的是一种你操控你身体的能力,这种能力同样适用你的大脑有效控制你的欲望) o7 c; i" _6 e$ C& H3 B
  • 制定一个年度目标,并且把这个目标拆分成月度目标,然后拆分成每周目标,列一个必做的To do list(派人监督,可以是父母,老师)
    ; v0 w$ Y$ F: h
  • 做作业远离手机!!! M. I7 W3 G$ x) p! N
<hr/>总结
; s4 f$ u8 c/ B8 x9 h) r; a& m' u6 e0 V0 y
有感而发,顺着问题的“Why”而引出了一堆的“How”。这都是我初中生活以及老师教给我的方法的精华,或许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但相信一定能够对你有所启发9 a. F9 ]7 S7 ?# E: Y" ~
最后,作为一个学生,也并不图这个回答有多少经济收益。如果你认同,只希望能点个收藏,给个赞同。让这个回答帮助到更多的人。
* t) g8 U% E- L<hr/>
3 [( ]/ m0 s- {) l; K$ Y& _往期精彩
( l4 U# b- t# i' B- l4 |
! D) C- [& a/ ]' J. O* \9 |& B6 d0 m0 U除了看书,还有哪些可以拓宽视野、提升自我的高效方式?一年级孩子学习不好,以后会好吗?父母经常打击孩子好吗?为什么?孩子的自律真的要靠家长逼出来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