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学堂君想起最近的一次经历。4 i+ k# l2 O! A' Q6 E
北京最近连续下雨转凉了,刚准备穿上秋裤,妈妈突然打电话说:“最近天冷了,记得把你那秋裤翻出来穿上,要不老了有你受的!”
; A' U1 G% V9 h( a( S C. j1 I学堂君:“好。”( R8 T" ]5 |) M& k( V& c
内心:就不就不!
; t" O& ^# U, p7 p! g# _% z- h/ \6 j) I' o# b; E
b$ d! O( s7 |8 S4 h" v/ Q- P' C7 F: B
有句话说得好:“你叫我做我就做,我岂不是很没有面子!”7 ~3 f+ p G0 q, o' c' T: D, j6 l
当有人教我们做事时,哪怕他们的动机是好的,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也会觉得自己的自由被剥夺。- Y% G/ X8 M( t7 H# H. J: T& H( j
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拥有决定自己行为的自由,如果这种自由被威胁、被取消或者被减少,我们就会想要去恢复被威胁的自由或者防止自己的其他自由丧失,而这种保护自由的动机就被称为“心理逆反(Psychological Reactance)”。
5 e' l8 ?# [3 x$ V对于不同人来说,激起逆反的事情并不一样,就像学堂君不会觉得必须运动这件事威胁到了自己的自由,但有些同学就会因此而故意宅在家里。除了个体差异以外,物理空间、语言特征、维护自由的难度等都会影响心理逆反的产生,在这里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语言特征和个体差异。
& n2 D; |9 r, `4 B) Q6 v<hr/>各罚五十大板:心理逆反的产生原因0 t U1 Z. P0 z/ j6 t" ]
+ V7 s$ M, W7 H7 m' S1 语言特征
8 u# ~: C! }- Z# v- O) j( @ G; c+ a9 w
如果在下面几句话中选一个来劝说他人戒烟,你会选择哪个呢?
) l" N4 ~/ a0 b7 s' M) x( ?“任何有脑子的人都会认为,吸烟会带来极其严重的问题,你必须立刻停止吸烟。”
$ D: J) K% Y. q! f; e3 q, u
5 b# P3 ?$ [( f" ^: s# n8 |8 `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为什么不试着戒烟呢?”: _* z5 K2 [0 W+ D% K9 V
K* A- ?& I8 f2 |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吸咽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为74%,而不吸烟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仅为4%。为了您的健康,请选择戒烟。” 语言特征是影响我们产生心理逆反的重要因素。研究者发现,教条式的语言会让我们感觉备受威胁,上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必须”是一个命令式的词语,“任何有脑子的人都会认为”是一个对他人观点的嘲笑,“极其严重的问题”是一种绝对性的主张,这些都属于教条性语言。
2 A" e, y: h" {% g, r8 x
& U6 ^$ K) L* I/ @3 K
5 O; O' p# ~( k! K4 ]
那什么样的语言比较不容易激发起我们的逆反呢?7 ]; n' _0 @7 x1 R! ^3 a8 E. ?
一是在言语中包括对选择的暗示,例如第二条劝说,虽然实质上是表达应该戒烟的意思,但也尊重了对方的选择,保护了对反个的自由。6 L! I! l6 n& f F5 t4 y1 V
除此之外,强有力的观点或者公正、客观、具体的信息也会降低产生逆反的可能。第三条劝说就是如此,使用客观的信息和强有力的论点来证明吸烟确实是危害健康的,增加人们对信息的重视程度,因此认为信息是更可靠、更可信赖的。- u& B! ]4 i* \. _- @& v
2 个体差异
: r" i0 w0 V. b8 R6 H( H
: y# G' |9 `0 C6 F即使对于同一个信息,不同的人产生心理逆反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反应平淡,但有的人反应就很激烈,这种每个人固有的逆反倾向就被称为特质逆反(Treat Reactance)。6 h1 }3 l* U) e1 n# ?- i
一般来说,攻击性、自主性、防御性、支配性和冲动性越高的人逆反水平也会越高。高逆反水平的人会缺乏宽容心和自我控制,他们不关心别人,也不求被别人关心。
7 t7 r8 B2 D- n0 ^+ |/ X; ?此外,Burgoon等人提出,逆反普遍存在于那些追求自主并且自认为有能力选择他们行为的人身上,而那些对危及他们自由的事件不那么敏感的人就不太容易产生逆反。
8 B. h9 Z' E7 E k% g) e: R1 [<hr/>6 e& L8 C/ I0 ?
逆反了,然后呢?:心理逆反的结果, I+ l0 b4 V& f3 S2 ^* d5 A
3 B' f' t& J O: S4 m. E一旦我们的逆反被唤醒,我们就会想尽办法来恢复受到威胁的自由。主要采用的方式有以下三种。6 f" u' B; l; Q$ v/ }7 P
1 反向效应# a& f# l, J# K/ T9 R$ E7 h3 o
6 F/ q; ~6 |; X7 R# q
如果我们在网上发言,帖子被删,我们就会觉得自己表达意见的自由被威胁了,这会让我们感到愤怒,然后去发更多的帖子。这种做法就是“反向效应”的表现,我们直接强行恢复这种选择的自由,去从事那些被禁止的事情。
& U6 r+ W% C5 K5 F3 q* f" v2 关联反向效应
1 _7 ?1 f2 v/ P+ ~, w4 L" r( P) c' P5 Q
如果妈妈跟我们说,“不许再玩手机了”,我们放下手机,转而去看电视,这就是“关联反向效应”。这时我们不一定必须要去做被禁止的事情,而是找一个相似的行为来替代。“关联反向效应”最常表现在戒烟当中,被强制戒烟时,人们会转而去嚼口香糖来替代吸烟。8 c9 w% ]5 ?0 T/ Y0 E
3 替代反向效应
/ m; H0 O% z! \7 B; s" O% j" |2 I# C. E. `# d6 P4 I
如果一个人被禁止吸烟,但他通过观看或者鼓励别人吸烟也会恢复他的自由感,这种恢复形式被称为“替代反向效应”。“替代反向效应”和“关联反向效应”都是间接的恢复自由。
# R, v/ P' U; d5 \我们对恢复方式的选择并不是随意选择的,这取决于成功的概率、恢复自由要付出的代价和我们的逆反程度。当以直接的方式恢复自由的可能性较高、成本较低以及逆反的程度达到了足以冒险行使这一行为时,个体将以直接方式恢复受威胁的自由,反之,个体将以间接的方式恢复受威胁的自由。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妈妈不让我们玩手机,偷手机出来玩就会被一顿暴打,那我们就会转而选择去看电视来间接恢复自由。
8 I: N3 K N1 W" D( u* N7 E; y& U6 e6 n: g" [) F+ ]
1 H$ H' a. ]/ Y, m' l, x U4 \5 ?很多人会认为,逆反只是青春期时的一时不听话,但事实上,心理逆反存在于各个年龄段和各种社会关系之中。逆反水平高的人也知道,有时候别人说的话是对的,但因为那些话威胁了他们具体行为的自由,他们为了自由进行“抗争”,就会出现“我管你说的对不对,我就不照你说的办”这种现象。因此,为了减少逆反造成的不良后果,我们应该从两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逆反水平高的人应该尽量保持冷静,“三思而后行”;另一方面,劝说者应该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以免激起人们的逆反,导致事倍功半。
( e! p( _, L: M最后:单说父母,“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他们的观点可能是对的,却还要唱反调呢?“那我们都知道这个观点是对的,为什么他们还要重复呢?!”←这是很多人的想法吧,起码这是每次逆反的学堂君的想法……
, `# X2 a# } r& m' _* x可是很多时候,父母都是出于不了解我们是否能判断是非而给出的意见,他们好像已经习惯了指引者的身份。应该只有良好的充分的沟通才能够让父母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吧,逆反只能饮鸩止渴啦~( h3 g' G. ` {( E% [8 l
3 q. `8 R0 E/ }6 F. s# N* K8 S作者:河豚少女 | 编辑:纸鱼
- z o, c# G |5 y2 R相关原文:我不管你说的对不对,我就要跟你对着干 | 心理逆反(Psychological Reactance) 欢迎关注心理学科普平台@京师心理大学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出品,奉献百年积淀,带你脑洞大开。任何形式的转载请知乎私信联系。- {! E# G. |6 k. S/ ` d
参考文献:
z3 N( T4 Z& v3 c/ c, H[1]Brehm,J. W. (1966). A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 ^9 F4 I( ^8 S7 P' ~( n ^8 G[2]Brehm,J. W. (1989).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ACR NorthAmerican Advances.
0 A4 K; Z0 [ D& j& ~[3]Brehm,S. S., & Brehm, J. W. (2013).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 theory of freedomand control. Academic Press.
; ]1 A* F3 }& h; f[4]Miller,C. H., Lane, L. T., Deatrick, L. M., Young, A. M., & Potts, K. A. (2007).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nd promotional health messages: The effects ofcontrolling language, lexical concreteness, and the restoration of freedom.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3(2), 219-240.
( h: _* k0 w1 v# |5 ^[5]Quick,B. L., & Stephenson, M. T. (2008). Examining the role of trait reactanceand sensation seeking on perceived threat, state reactance, and reactancerestora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4(3), 448-476.. u4 l7 s" z7 B1 J1 P& q5 D& W
[6]Dowd,E. T., & Wallbrown, F. (1993). Motivational components of client reactance.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1(5), 533-538.
. B) k9 f: J8 k3 G; Q[7]Dowd,E. T., Wallbrown, F., Sanders, D., & Yesenosky, J. M. (1994). Psychologicalreacta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normal personality variables. CognitiveTherapy and Research, 18(6), 601-612.
6 L5 {2 U1 {- T1 V) }7 ~4 F[8]Burgoon,M., Alvaro, E., Grandpre, J., & Voulodakis, M. (2002). Revisiting the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The persuasion handbook, 213-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