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爱好者如何找到靠谱的声乐老师?

[复制链接]
查看6004 | 回复16 | 2021-10-8 05: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讲的东西是否听得懂,是否体验的到,是否立竿见影。
挖短木板谆 | 2021-10-8 12: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东西是否听得懂,是否体验的到,是否立竿见影。
浮华之后的卑谦 | 2021-10-9 00: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1,经常有同学说,老师,我应该怎么选择老师,选择流派?
2 k9 u$ f6 w) D* m' V一个初学者本质上是无法去判断老师是否靠谱的,因为我们知道现在流行教师行业里面其实鱼龙混杂。远的不说,就我自己知道的,某著名大v当年还是依靠咨询别人来完成一些基础教学的概念的。这些就不说了,可能我对这个行业持有悲观态度。现在这个社会存在很多种现象和现象的综合体,比如,有名气的老师,本身教学有问题(比如我的一个日本学生在日本曾找过的大咖)。比如,没名气的老师会忽悠,这个近两年很常见的,学了一堆理论而无教学实践的人很多的,比如,有名气的唱法流派下,各个老师都不同,所以你非常可能找了一个很好的流派但却没有遇到一个好的老师。(比如,S..莎啦啦天在下雨)这类问题比比皆是。所以,我推荐你找自己觉得喜欢的老师即可,或者如果找喜欢的流派的老师,尽量找贵的或典型人物。流派这个东西的本质都是发散和有损的,发散是可以有延展和结合,有损指的更多是不同的解读和理解。
! S5 z% M3 z7 ]! e所以真正可以判断一个声乐老师是否好,只能通过上了两三节课看看这个老师的讲课风格,讲课精准度,解决问题的方式之类的。其实只有你是个够细心的人,从态度方法语言多个维度是可以了解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方法的正确的7 P3 O( p5 u( H* I  P

* m, h+ N" y5 k4 c2,是不是每个学唱歌的人都要从气息学起?
" Q* E9 X1 ^) G: L7 m6 e1 h
/ ^: n  `1 g9 [0 F从我自己的基础教学来说,一般来说答案是肯定的,特别是自学的同学。这里肯定有同学驳斥,老师,我从其他的地方学起一样唱好了歌。这与我所说的观点并不冲突。事实上,在各种流派唱法百花齐放的今天,很多人抛弃了传统的观念,另辟蹊径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延展下来可能是一条效率更高的路。但,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教学方式从底层就注定了其局限性,而授课的局限性这个词是我最不希望在自己的学生中看到的。哪怕后面学生转向其他老师,局限性少的基础教学可以让他更加游刃有余的学习别的东西
  l5 j1 F  |; e$ Z! i7 A1 ]$ U: t5 ?3 {8 B/ H7 W. Y# h8 P) d
人发声这个动作是气息与声带的协调过程,既然是协调过程,我们当然可以从两者中选择一个做为动机并进行延展,这个本质并没有问题。但有问题的是,目前我们所见大部分的人都存在或多或少声带使用的不良习惯,这个时候单独强调声带闭合或减力是非常容易引起继发性的问题的。很可能你目前还可以,但消耗过大难以收支平衡后会遇到的问题就是声带损害。
  O. q: k4 w: A& q2 p5 c6 ?) Y0 F! q  E; V* f% e
所以,很多流派选择使用反射点(我是这样称呼它的)作为入门条件,什么叫反射点?声音就像光一样,从声带发出后总是要打向一个地方,我们形容它主要打到的地方就是反射点,比如打到硬腭,鼻咽处甚至腭弓。反射点是发声后产生的事情,但是却是最容易被感知的。比如很多同学说,老师我觉得我声音在鼻子这里,在后脑勺,在盆腔(笑),这都是反射点的体会。关注反射点的声音状态可以反向的指导发声点,意识不过多留存在声带,也可以减少力量。这也是一个途径。一般这个途径下可以以意识点,支撑点,挡气点来协作,其实很多方面与气息流派殊途同归,所以说教学并非只有黑白,我是白你就是黑,只要两者都有理论基础和实践成果,并具有可持续性就都是好的。我们要能接受并睁开眼去开放的看待所有方式。我自己的教学中,一般讲发声线段(看,我又造了个新名词,hhhhh,不过这只是我在概括一些东西用的,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并不宣传),发声线段指的是发声点与反射点的连接,个人拙见,如此去看待发声会更加方便学生学习。)(注:这里不谈声音传播中的衰减,也不夸张泛音的作用)
0 q; {7 a4 ?" l" a4 Z8 M* g( l+ @0 R6 k6 |
那,为什么我还是要从基础气息来授课?
& ?6 `, j0 \9 A8 {% w因为它具有通性的基础要求,比如我的体系中基础的部分大体分为三步来进行。
1 E  J4 ^, X: L, }5 C1,气量调控 2,气压稳定(酌情增加挡气点) 3,增压减压。
( w- `7 l* T& ~. ^5 n! h其实做起来也没有多麻烦,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辅助修正语言中的声带使用不良习惯。在这样的基础下去进行发声乃至咬字和共鸣的调整,声带与气息的对抗力量相对平衡。于是,各种个性化的东西可以站在这样的基础上稳定的输出。所以,如果你想把它当万金油也未尝不可,只不过教学的过程中,因目标和学生个体的不同,练习方法要变,练习的要求要改就是了。
+ g! p5 I8 z4 D; R这里会有同学觉得气息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事情,但就我所知,目前的确有非常的声乐专业学习者(流美民都算在内)是僵化的重复老师所讲的东西。不考虑气息更核心的作用,甚至在其专业层面,只关注元音训练,而忽略辅音的调谐,继承但不发扬。却也有很多老师(包括老教师)在不断的挖掘更新的东西。所以,大家不要觉得强者恒强,也不要觉得标定的先进会永久成为先进。每个今天都将成为昨天,对于老师而言,只能拍着屁股狠狠的追赶并钻研就是了。当然,传统最好的部分是教学的经验或者说是无审美偏见的教学经验,这类经验在教学中十分宝贵。3 d* L. |/ E( }4 t" e1 U
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从基础学起。事实上,这些年下来,我收了很多的不同流派学习过的学生,不同的人不同的短板要因人而异,并非大家都要从头学,也并非每个技术大家都要学习。
  ?8 |4 d- S3 ?" f: b3,经常有人问我,老师,我应该如何学习唱歌?我这里给大家说一下基础教案方向的定制。  u1 ~# W% P# a% _3 d) n3 h1 P* c
在这个时候我会问他,你有没有自己唱歌的音频?有没有想唱成的样子,喜欢的风格和歌曲,喜欢的音色?这个时候有很多同学就疑惑了,老师,我只是想自学。你问我这么多干嘛?
+ y0 W/ o& ^- A( @4 d其实,我是在获取数据来进行分析: 比如:学生唱歌的音频(学生基础音准节奏,基础的发声情况,基础的语感,基础的乐感,协调性),想唱成的样子和音色(通俗一点说,是为了获取学生对于声音的审美倾向),喜欢的风格和歌曲(获取学生音乐的审美方向)
8 \' i# {2 u! ~, ~- ^% T* O这些对于自学和找老师上课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愿景再结合老师的判断与修正,基本就可以大体定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向与方案。哪怕是自学也要尽量清晰客观的看待自己得情况来进行学习,如果没有分析能力,就从最基础的呼吸学起,这是没有问题的。
7 F7 ]# p3 A/ C" Q+ q% D4 c7 b2 _  U* F+ n9 E
4,老师,我想找有名的老师调一节课,会有进步么?& Q% o" N7 _2 v. ]4 _$ L% \
会,但是具体进步的多少是不可预见的。因为你自身的变量实在太多了,基础如何,是否同一个体系,模仿能力如何,理解能力如何这都是未可知的。
3 k0 p7 M, W+ D3 t
$ v$ |: K: W" \$ X! r- `- m5 C5,老师,为什么我练来练去还是练不成XXX(歌手名)的样子?" ?( D3 ~- h6 J0 g* z  u8 p
因为你们的基础参数(注)很可能差异很大,除非你的整体参数与这个歌手很接近或者超越,不然我不推荐向着每个歌手去调整。生来为人,为何不成为自己?
8 F4 u/ y2 l% D! E( L% }: G- t(注:基础参数:机能,音准节奏,乐感,语感,音乐素养,学习的唱法体系偏向,审美等)+ ?" F% s% o- k$ Q) w0 x

6 G  v1 q, e, {% i  G/ ]3 w6,老师,我没有时间练习怎么学唱歌?
0 r. ?  J4 n* l) C/ F那就不要学习。因为这些都是借口,我们大部分人都比较忙,忙于工作生活。但生活中有太多碎片化时间,你可以利用起来做学习。如果碎片化时间都没有,那推荐不要轻易入坑。
4 }) y( E" W0 }- w1 p7,选择老师有没有什么标准?
% H* o5 J: O9 c4 e  P% E* M* N- J* K就老师选择而言,如果你是一个学习过唱歌,或者半专业,专业人士,我趋向于从以下标准来
8 H% B6 Y' V9 b6 n* d: b 客观的审美。我们目睹许多老师对音乐和声音的审美是局限的,这是违背流行音乐本质的。流行音乐本就是有很强包容度的,我们不能因为喜欢某种声音而强行塑造学生,所以对音乐对声音客观的审美尤为重要。着也影响了教师教出的学员,只有审美不局限才可以让学员的发展和声音不局限,风格不局限。5 b' ^* w/ ^# v$ F! o
二 专业素养。这是个复杂概念,结合了音乐性和技术能力。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偏重于技术,丢掉演唱本身。这是我们目前见到行业内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另外一种现象则是过度唯心,抽象形容演唱,过度忽略技术基础的应用,这也是十分不可取的。教学一定要有设计感,与学生有足够的交流,对学生的音乐感觉,肢体行为状态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才能设计出适合的路线。9 O# g; |" J7 }4 d
三 沟通能力。音乐是个抽象的门类,形容与沟通尤为重要,这需要比较强的语言能力和经验。我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沟通环节里,我曾研习的音乐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O% V/ \0 ]2 _! O& v% M
四 设计能力。这方面最是容易出现问题,这也是很多同学发现自己的老师唱的不错或者讲的不错,但是自己进步仍然缓慢的源头。事实上,流行唱法的个性化已经深入了骨髓,其中因为不同的学员而去调整技术标准和方向是一个主要部分。无论是演唱风格,还是初期的判断,都需要老师能对症下药。不然的话,你就等于花钱听了专业讲座,毫无针对性。4 E6 L/ X0 ]5 e! [+ W- l+ i
五 技术更新能力和理论实践能力。事实上教师是个需要不断进步的行业。我们知道目前仍有很多教师维持在纯粹传统的方法在教学,仍然在坚持想学好流行就要学好民族美声。其实,这些都是已经落伍的理念。首先流行不需要民族美声的基础,其次在我教过的天津院,央院,武汉院的学员中有很多美声民族的学员,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去修正民美与流行方式方法的不同,比如共鸣腔体的使用,比如发声点的形态,比如高低位置的比例,比如话筒使用的准则。其次,流行的体系早已经成熟,因为与话筒等电声相关的合作,已经成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体系,像SLS,SS等等体系早已经融汇在流行教师的日常教学中了,但诸如此类的问题今天仍然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五种能力基本便是一个流行声乐教师最基础的要求了- X! a; \/ T" m3 B  p

# A* f2 |, V1 }/ Q& u( \: R" W这大体就是今天我要说的,更多的我想到再补充。
洋子308 | 2021-10-9 05: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一对一
/ F5 @, v" _% y( a* B  C6 |! l能模仿你的错误 并明确指出你的错误原因
/ o" j! q/ {# z, D7 \给你解决的方案 几节课内磨合好后有效 : i" b7 s; S) y% p  a  m
有完整系统的理论 ! h- `# S6 [2 o8 |% l; I
不是盲目的练习2 I$ K! e! K' t. M
4 h, b2 ]( i3 m- t! S% r
很关键的一点 不是告诉你你该什么样  n5 f8 p# x5 `6 U. O# ~
而是告诉你怎么才能到那样' M7 r6 J, m- Y, B  l4 q7 p
很注意细节
( i4 f- T4 q8 c: l! p, V; d* m让你发声没有僵硬不适 1 K5 ?/ K& L) X$ c- g' o  x/ g
4 I$ E4 X8 h' @5 S# e6 I
这样的老师就还行
蛋蛋姨妈 | 2021-10-9 14: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喽,
/ L& E/ L# j8 ~- H% z/ W2 ]) G  |我们唱功大学的总部就在北京,有机会的话欢迎你来体验1对1的私教课!
% t/ t) z1 `; ?$ `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去“唱功SingingKungfu”,了解哦!
我是L_T_J | 2021-10-9 22: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你想找又便宜又好的音乐老师,可以找我,但是我一般是带业余爱好转职业歌手出道的老师。我是利用业余时间来教学,所以不会为难学生。
桐晨烦人人n | 2021-10-10 07: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声乐费用挺贵,而且还得找靠谱的老师,否则方法不对会把嗓子都唱坏3 ?0 F- f7 W+ N% d9 G+ e
. ~0 [8 A& {: D- Q) H3 ~4 ]/ E3 N+ }
现在一般一节课200吧(至少),长沙这边是300
$ ]+ f  e- F, P& v3 D
/ T6 S/ G- T% s3 T) w" D如果你不缺钱,就去当地有音乐系的大学直接找到声乐老师要求上小课,很多声乐老师都是靠上小课赚钱,你只要找个好老师就行. a/ o7 r# O- I" o* Z% x

/ M8 A$ @) w3 ]( F$ j鉴别好老师的方法:上完一节课后喉咙疼了,挤了,就是方法用错了(声音嘶哑无所谓,唱了一节课肯定会嘶哑),如果觉得喉咙很舒服,唱起来有畅通的感觉,那这个老师不错,可以跟着他学了
安啦好梦即 | 2021-10-10 18: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市场上的两种唱法教学的倾向
/ `9 q3 a' S7 ?, F0 i 一是传统声乐:思想基础源于于意大利美声,侧重通道共鸣的松通,宏大,咽音勒合扇面较大。有以胸声为主,混声多用来模拟真声的音色的歌手,男如张宇,女如蔡琴。也有头声为主,混声多用来模拟假声的,如齐豫以及少数歌手。
- B. C8 _: y$ c) T  m       二是SLS:思想基础源于Seth Riggs的SLS,侧重声芯的线条表现,中高音域的真假声结合控制表现,咽音勒合扇面较小,混声多用来模拟真假声结合点附近的音色。如王力宏,陶喆,女声例如李玟,林忆莲都是有着明显SLS唱法倾向的歌手。1 I; B, @4 X" K  u0 |
        然而二者并不冲突,我们不难发现,乍似炫技方面很平庸的香港歌坛,就连普普通通一个电影演员,唱起歌现场的稳定度,歌曲的耐听度,表现力却是十分顶尖的。正是因为香港歌手有效的将二者的优点结合,根据自身条件取得了适合表现歌曲的优秀折衷。如,谭咏麟、李克勤。8 i  j  m; w( ?1 ?; b- U
        最后,有人嗓音的条件不适合二者,所以不能执着于这些,如罗大佑,郑智化,虽然嗓音暗哑缺乏细节,然而独有味道的表达却无出其右,形成了流行歌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3 H6 W; L* O# q0 J* t
2 ]0 G  F8 }5 A% g& v: `0 P) q
结论3.1:酷豆的声乐课,我将不局限于传统声乐和SLS的思想桎梏,结合您的先天单独打造。绝不能小马过河一样,以自己的先天条件和已掌握知识情况,去给你做示范,试图让你做到和老师相似的样子。要根据自己的先天,去开发那些适合自己的闪光点。
恋夫连很 | 2021-10-11 05: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各大院校找老师,有条件就去各地音乐学院,没条件就找正规院校学生,要实打实去学校找。! Z$ {* {) ~# {( a: F8 ^
社会上的培训机构简历十有八九都是编的,还有压根没怎么学过音乐,乐理知识音乐素养全无的人去教学,说实在的,外行人很难分辨出
睛盛电袋 | 2021-10-11 17: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机构都有体验课的,可以去上一节体验课试一下,看看老师的教法是否合适,看老师对你是否有启发~学习声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喜欢,找到一个好老师,加油坚持下去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