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从红圈律师事务所离职?

[复制链接]
查看1776 | 回复20 | 2021-10-3 18: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某红圈在职,从实习到工作快三年了,正在放弃边缘挣扎。真心觉得对于有志于长期做律师的人来说,红圈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选择,团队、老板比平台更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X8 W( S" y3 U' |假如你获得了一份红圈的实习offer,我以亲身经历分享一些避坑的点,如果实习过程中碰到了,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就及时止损。
: h8 v1 z& Q. t3 }$ ^1、工作强度超出承受范围。这项在红圈所几乎是无解的存在,也特别需要辩证的看待,因为但凡红圈业务强的团队就几乎没有不忙到飞起的,给的工资也确实高于同龄人平均水平。在这种大环境下,更需要你非常明确自己的底线在哪里。表象是工作强度大,实则要看清整(你)个(的)团(老)队(板)的价值取向。虽然7/24 standby已经是大部分律师作为乙方的自我修养了,但是当你的合伙人或者senior认为这都是理所应当的时候,那窒息感可是加倍…具体表现可能是当你11点多拖着疲惫的身躯刚进家门就在工作群里被@“现在讨论一下吗?”可能会在周五下班前非常自然地跟你说“这个不急,周末弄好给我吧~”可能是你鼓足勇气写邮件合理合法地请个假,老板回复“不耽误工作就行。”可能会在半夜两点,因为你微信没有立刻回复而发飙。可能是一整个小长假一天都没有休息。可能是你已经同时在为四五个项目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又被要求为一个新项目做投标文件…当你所在的团队有这些现象的时候,希望你警惕,不要抱侥幸心态,大概率你未来的日子只会get worse,因为这样的团队必然是崇尚工作狂精神的,压力自上而下传导下来,他们并不care你的死活,你作为一个人对吃喝拉撒睡的基本需求在客户的需求面前都不值一提。而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吗,现在或将来(可以参照你们合伙人的生活状态)?职业生涯是长跑,趁着年轻拼一时可以,两三年甚至更久还熬得住吗?6 w; i  }5 g5 a" L
2、同事、上级律师在工作中给你带来严重的不适感。这项配合前面说的工作强度问题,可以说是绝杀。正常来讲,律师的职场人际关系不至于太复杂,前提是大家都踏踏实实做事,不搞些有的没的。不论你的senior是故意的刻薄、欺下媚上,还是单纯的脾气不好日常凶巴巴,都会让你本就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你想想,光应付工作都累的喘不过气了,还得帮关系户背锅擦屁股、被senior冷嘲热讽人身攻击,这日子还过得下去嘛…还得格外小心打着“教你”的名号的隐性的pua,因为很可能刻薄你的这位senior确实能力强,说你也说得对,但是so what?一个在高强度工作环境中磨练了一两年的人从工作习惯到专业技能上,对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都是降维打击。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很难,职场人都得学着管理自己的情绪,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了?你当然也可以想办法做好向上管理,不至于工作不下去,但是未来几年你会长期处于这种不舒服的状态下,并且,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会成为恶龙……: k9 I* }$ c7 E, B+ z
3、学不到东西。这个情况分两种吧,一种是团队本身业务专业度不够(红圈所也会有),或者人员结构不科学,没有中年级律师,啥都得自己摸索。这种进去工作一段时间的话,应该还是比较容易发现问题的。另一种是和工作强度大有关系,可能你的senior每天也忙得没时间好好带人,团队也没有一个好的培训机制,却莫名期待你无师自通。你一个junior每天8-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都埋头在大量的dirty work里,可能你觉得你一直做的挺好的,可过段时间冷不丁就会被diss“怎么连这个知识点都不知道?”这真不是学生思维,法律实务的东西有时候没人教就是不懂啊,想主动学习也得有时间啊,做过的项目得复盘才能真的有所收获,而有几个人在极度疲惫的状态下也能在仅有的休息时间也保持自律去学习呢…碰到这种情况倒是可以努力挣扎一下,但如果是体制问题,无力改善的话,也建议换个环境会比较好。
& T, m1 z& C6 ^" k+ ~, u2 G' I$ \以上都是一些主观的感悟,可能有点消极了…对各位还在憧憬红圈的学弟学妹们,真的要强调一句,找工作是双向选择,不要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弱势的地位。在职场上,对于不合理的加班要求、无理的diss,完全可以用适当的方式怼回去。幸运的话,你会发现怼回去了也不会怎样,别人至少知道了你的底线在哪里。而如果老板真的为此而不待见你,相信我,价值观不合的地方也不值得留恋,强留互相都不爽。
利利刚来悍 | 2021-10-4 03: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红圈在职,从实习到工作快三年了,正在放弃边缘挣扎。真心觉得对于有志于长期做律师的人来说,红圈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选择,团队、老板比平台更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5 [  _+ _! \, M: K( E( |: M+ }
假如你获得了一份红圈的实习offer,我以亲身经历分享一些避坑的点,如果实习过程中碰到了,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就及时止损。
: A* o; o7 B& w3 \6 Q7 N1、工作强度超出承受范围。这项在红圈所几乎是无解的存在,也特别需要辩证的看待,因为但凡红圈业务强的团队就几乎没有不忙到飞起的,给的工资也确实高于同龄人平均水平。在这种大环境下,更需要你非常明确自己的底线在哪里。表象是工作强度大,实则要看清整(你)个(的)团(老)队(板)的价值取向。虽然7/24 standby已经是大部分律师作为乙方的自我修养了,但是当你的合伙人或者senior认为这都是理所应当的时候,那窒息感可是加倍…具体表现可能是当你11点多拖着疲惫的身躯刚进家门就在工作群里被@“现在讨论一下吗?”可能会在周五下班前非常自然地跟你说“这个不急,周末弄好给我吧~”可能是你鼓足勇气写邮件合理合法地请个假,老板回复“不耽误工作就行。”可能会在半夜两点,因为你微信没有立刻回复而发飙。可能是一整个小长假一天都没有休息。可能是你已经同时在为四五个项目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又被要求为一个新项目做投标文件…当你所在的团队有这些现象的时候,希望你警惕,不要抱侥幸心态,大概率你未来的日子只会get worse,因为这样的团队必然是崇尚工作狂精神的,压力自上而下传导下来,他们并不care你的死活,你作为一个人对吃喝拉撒睡的基本需求在客户的需求面前都不值一提。而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吗,现在或将来(可以参照你们合伙人的生活状态)?职业生涯是长跑,趁着年轻拼一时可以,两三年甚至更久还熬得住吗?
9 L3 D. O& i) q8 S3 Y2、同事、上级律师在工作中给你带来严重的不适感。这项配合前面说的工作强度问题,可以说是绝杀。正常来讲,律师的职场人际关系不至于太复杂,前提是大家都踏踏实实做事,不搞些有的没的。不论你的senior是故意的刻薄、欺下媚上,还是单纯的脾气不好日常凶巴巴,都会让你本就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你想想,光应付工作都累的喘不过气了,还得帮关系户背锅擦屁股、被senior冷嘲热讽人身攻击,这日子还过得下去嘛…还得格外小心打着“教你”的名号的隐性的pua,因为很可能刻薄你的这位senior确实能力强,说你也说得对,但是so what?一个在高强度工作环境中磨练了一两年的人从工作习惯到专业技能上,对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都是降维打击。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很难,职场人都得学着管理自己的情绪,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了?你当然也可以想办法做好向上管理,不至于工作不下去,但是未来几年你会长期处于这种不舒服的状态下,并且,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会成为恶龙……- ]( R* U( G0 t+ p/ B5 Q
3、学不到东西。这个情况分两种吧,一种是团队本身业务专业度不够(红圈所也会有),或者人员结构不科学,没有中年级律师,啥都得自己摸索。这种进去工作一段时间的话,应该还是比较容易发现问题的。另一种是和工作强度大有关系,可能你的senior每天也忙得没时间好好带人,团队也没有一个好的培训机制,却莫名期待你无师自通。你一个junior每天8-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都埋头在大量的dirty work里,可能你觉得你一直做的挺好的,可过段时间冷不丁就会被diss“怎么连这个知识点都不知道?”这真不是学生思维,法律实务的东西有时候没人教就是不懂啊,想主动学习也得有时间啊,做过的项目得复盘才能真的有所收获,而有几个人在极度疲惫的状态下也能在仅有的休息时间也保持自律去学习呢…碰到这种情况倒是可以努力挣扎一下,但如果是体制问题,无力改善的话,也建议换个环境会比较好。
2 b/ x- Y0 h% m以上都是一些主观的感悟,可能有点消极了…对各位还在憧憬红圈的学弟学妹们,真的要强调一句,找工作是双向选择,不要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弱势的地位。在职场上,对于不合理的加班要求、无理的diss,完全可以用适当的方式怼回去。幸运的话,你会发现怼回去了也不会怎样,别人至少知道了你的底线在哪里。而如果老板真的为此而不待见你,相信我,价值观不合的地方也不值得留恋,强留互相都不爽。
北漂的蜗牛俺 | 2021-10-4 09: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原因:被合伙人画的饼喂饱了;被低三下四的工作体验气饱了;被无休无止的加班搞废了。, R& C9 @4 p" F) j! P9 D
所谓的红圈所,不管外表多光鲜,工作看起来多高大上,充其量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红圈所的普通小律师仍然也就是个打工人,没必要给自己加太多“法律精英”、“律政佳人”的title。但是有些红圈所的合伙人却以此为原料画起了饼,张口闭口就是:“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有挑战性的,是精英法律人做的事”;“如果你想成为有出息的法律人,就应该来这里工作”;“只有那些没太大理想、追求安稳的人才会去选择考公务员、做法务”。然而这套说辞竟然还能被很多人所接受,尽管他们每天做的事就是在网上摘商标专利、做网络核查、翻工商调档材料、整理底稿,但是不排斥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正在成为人上人的道路上奋步向前。. U' E) q* [6 V" P1 \
再说红圈所的工作体验。真做过IPO、并购这些非诉业务的就知道,说白了就是个服务行业人员而已,券商、投资方、标的公司的人员可以各种对你颐指气使,你还得陪着笑脸说“是是是”、“好好好”、“您说得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非诉业务里律所的内卷太严重了,低价竞争、赔本赚吆喝的事早已是屡见不鲜。你无法想象为了保住客户资源,合伙人可以要求下面的人卑微到什么程度。我之前做一单IPO项目的时候,合伙人给我们团队所有成员开会特别强调,在项目上受到券商和拟上市公司人员的任何指责、刁难时,无论对方是否有理,都不允许直接和对方发生冲突。他特别强调,这就是保荐人的“机构优越性”。既然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为何我不去找一个有“机构优越性”的地方待着呢?
' S' f1 E% d9 m+ L: e最后说红圈所的加班强度。别看红圈所表面高薪,其实它比其他工作高出来的部分都是你本应得的加班费罢了。每月2万+的起薪确实诱人,但是作为小资本家的合伙人,它实质上是用这些工资把你囚禁住,然后压榨你的每一分剩余价值。你自己受不受得了这种工作压力是没用的,有句话叫“合伙人觉得你工作还不饱和”。别以为自己年轻还能扛,有些身体损伤是不可逆的。即使你身体天赋异禀能扛住一年两年,那三年五年呢,十年八年呢?你能扛多久?你的身体允许你任性到多少岁?
5 ^7 e) t' l! L; Q8 k, B1 J& i你可能经常会听到师兄师姐甚至老师教授跟你鼓吹,说红圈所是留给努力上进的法律人的,而公务员法务是留给贪图安稳的法律人的。但是想在红圈所立足最终成为合伙人,靠的是你能加班、能熬夜、能吃苦吗?错了,靠的依然是你承揽业务的能力,是你有没有业务资源。这些资源,是能通过加班获取的吗?是因为你的勤奋吃苦感动了世人,所以都来找你做业务吗?大家都是成年人,别相信这些童话故事了。! H! _8 U: D8 a3 d
在这样的地方工作,到底有什么好留恋的?是外面找不到同样薪资的工作吗?我看也不见得,更多的可能是红圈所的光环还是能给从业者继续带来一些除了薪资以外的精神吸引力吧。
  m2 J4 z: p7 e" K但是一旦你想清楚你真正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去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光环的时候,从红圈所离职的选择,应该也就不那么难作出了。
未来方程式副 | 2021-10-4 11: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板。
% u$ Z1 ~3 B# Q% f$ S) U  F
* y" y# U3 T/ t2 N' Y表现如下:4 O3 A0 ~# f9 T6 @
+ D+ m$ S  z/ f0 E
1、 巨婴。不会自己写邮件,不会自己接入电话会,当然了,更不会自己改文件。律师当秘书用,秘书当保姆用。& T8 S3 e: Z8 A* _( }/ n+ M

$ N9 t" X& p7 D2、 没有基本的为人修养。对客户各种谄媚,对律师、对小par、对HR、IT等人员,各种颐指气使。对实习生张口就骂,对IT人员简直就是当作自己的下人。只要她想实现的事情,都要给她办好了,只要有任何事情不顺了,一定是我们背锅。老板痛骂大家、告状等各种事情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每个人听到这些事情的反应都是:这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反正是无法理解她的脑回路。甚至对比自己业务水平和业绩不知道好多少倍的合伙人,都是一副:我有个活儿,你快帮我处理下,今晚给我的语气。【呜呜,红圈所里,业务好涵养超好的合伙人也有很多】$ r9 j7 W7 R; _, T' Z- u" S, T

* ~' F+ w  V" b" d# a3、 智商不高。逻辑不清不楚,经常别人解释N遍她才能够拎清楚,而别人一遍就明白,然后懂了之后还怪我们没有讲清楚。对律师经过认真调研的东西一眼都不看,就开始说我们错了,如果试图争辩,就会被噼里啪啦骂上一个小时,中间包含各方面的人身攻击。/ m5 G) K& j( v, j7 s" h7 F

9 }2 B2 y: h( z1 d- h1 L# B2 P4 C4、 业务水平惨不忍睹。很基本的法律基础知识都会错,更别提自己做的业务了,简直是在骗钱。4 ^: G0 w( L+ i+ L" [
, q/ `; _8 i6 G3 d7 X/ w
5、 为了赚钱不择手段。说人家的项目是自己做的,说的绘声绘色。其他领域的活儿不会分给其他部门,都交给手下律师做,不会怎么办?寻求其他部门的free advice。# T' Y' v: `. \, U: p! T

1 X! X/ `( M3 @6、 对手下的人进行人身攻击。从知识、穿衣、学历、长相、年龄各个方面无死角嫌弃你。其实她本人呢,呵呵了。
9 l. @. S, g) j/ r1 }7 z3 i  J3 m. m% a
7、 永远迟到。干所有事情,特别是与客户开会迟到,而且很多时候就是故意不想早去,觉得老娘可牛逼了,还跟客户说堵车,客户缓缓地说:这个点京郊周日也堵车啊…但是哦,如果我们转接电话晚了30秒就会骂你没有时间观念,明明自己迟到了大家出于礼貌没有先开始,还教育我们要随机应变不能冷落客户。! F$ Q2 D) F" k5 f8 ?2 Y# O. ]
1 ]3 S# Z3 j+ e& J7 M! m7 G: @
8、 情商为负。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在大庭广众下跟别人撕逼。送过期的东西给手下的人当礼物。聊天没有一句不是尬聊,总能随时把天聊死,当然我们还要微笑地继续聊下去。
. z9 U1 I* M3 o+ J) P: i- E# Z0 ~. _9 g0 l
9、 跟着她干活每天累死。其实老板业绩没有很高,但是我们每天都很累每天都要加班,每周都会生一次大气,为啥呢,因为老板很笨,跟其他老板讨论半小时就搞定的事情,跟她要讨论3小时*(2~3次),讨论的时间也并没有有效利用,一半时间是她在打电话玩手机,然后八点下班了觉得自己是女强人好厉害啊,留我们继续修改到下半夜,修改的点都是老板的圣旨,再tmd没有道理也要变得稍微不sb一点体现到文件上。在正常的工作流程下,可能就是四点发给老板,五点讨论完,六点老板自己修改完,发给客户一份完美的文件,律师也能学习很多。1 a2 P% e3 L! z. I4 ^9 L
5 _+ o# L4 Y8 }* p  `
10、跟她干活啥也学不到。其他组可能两三年就很厉害了,因为人家上班干的都是正事儿啊,有老板带啊,但是跟着她X年,并没有学到什么,做项目都是乱做,反正都是一锤子买卖。1 A+ m, N  T7 S% D6 n
4 H( E1 r9 j4 \9 w2 K# ]$ n$ d
律所是一个很专业可以提升自己的地方,当然,律所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即使是在红圈所。每个律师都有自己的生存方法,有的律师真的是不管你的死活的,希望大家不要看到红圈所的offer就直接接受,多做做尽调。最后,仍然有客户和小朋友受其迫害,感觉很伤心。4 a: t: K# G5 n
' I5 R1 w5 N' \. x0 }
针对大家的疑问 为啥能当合伙人 回答如下:* j" r( T, ^/ j
# B8 g5 U$ G8 B8 [1 g2 C
关系。
8 r! H& L- b- A) P' G# i) l! m) J$ c7 x8 ]
关系不错,但属于好牌被打烂的那种。升par之前据说还是会自己干活的。
/ C/ l& H7 N% A" H0 b  r1 N, U- N$ |' B) k: c/ ]: Q
而且,在红圈所当了par,还是能够吹嘘一下的,pitch的时候拿所里的项目说事情,而且有些客户没用过几次法律服务,没做过多少项目,不是法务部的就更不懂法律了,听老板吹嘘吹嘘说自己给五百强做了多少项目就真的信了。尽调没看出一些问题,不出大事儿,不也就这样了吗 ...
膘题佛 | 2021-10-4 14: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个字,回归生活2 a# u, j3 I$ q; d- f
中年级律师(4-5年):
, l8 e% O# s0 g以前红圈所:顶着红圈的title光环,外表光鲜亮丽,出入最中心的CBD,办公中英文混杂,都是投融资、收并购的高大上项目,围城外的人很羡慕。实际上呢:每天10-12点下班是常态,周末工作几乎必然,做着千万级、亿级的项目,最后大头都是合伙人的,挣个60w+。毫无生活可言,还累坏了自己。* u2 {/ I8 `# ?: R' z2 K1 L$ Q
而出来在一线大所:中年级直接变成合伙人/高年级。虽然办公地点没以前繁华了,可也是CBD,没了红圈title,但也是有名的大所。项目不高大上了,但是自己可以独立接案源了,一个案子、项目挣个2-10几万,一年照样挣到70w+,相对的是每天8点后可以不工作了,周末随便玩,还能做做副业,刷刷知乎。- ~6 T7 v/ ?" A6 q; V
代价有吗?当然了,红圈所坚持下去做到合伙人,可以带团队做创收千万的“大项目”,眼界、平台、成就感都不一样。但是我等俗人,小富即安,挣个百八十万开心生活就够了。
; {3 Q# _) p  ^8 y8 `请问你选哪个呢?
德豫亲王桨 | 2021-10-4 19: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加上我自己实习的一个经历,奉上供各位一乐。
# T& u% b# G! H& w3 h: tboss是北京某红圈所从事跨境诉讼业务的女par,各方面的特征与本问题中的几个回答如出一辙。* z( D( }0 q, E/ j; d8 g9 r
1. 装逼。分到她团队的时候,第一次见面说要考核我,随口说了一个案子,就给5分钟时间思考,不许查任何资料,用英语回答。我回答完了后轻蔑地表示“英语在我们这是垫底的,要是你一面是我就不要你了”。一开始我也在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基础不大好,后来实习的时候看到她组里的高年级律师给外方同事写邮件,开头第一句:I am very pleasure……并且,实习的时候参与的所有案件,以及通过邮件查看了团队近一年的案件情况,发现她这个所谓的跨境业务团队,90%的案件都是国内案件,剩下10%的跨境业务,承担的多为接洽,翻译等边缘工作。
/ ~7 s9 G% W& x% w% k2.  脾气臭。新人培训的时候技术部门会介绍所里一些资源,但我登录后发现没有权限,咨询培训讲师后被告知需用邮件向主管该事务的合伙人申请。我写好申请邮件,出于礼貌也抄了boss。主管合伙人答复说目前所里政策尚不支持实习生开通。boss看到后气的不行(应该是折了她的面子),团队聚餐的时候故意拿过来说我这个事情真是太愚蠢了!一看你就是没有任何实习经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告诉了她自己曾经的工作经验)!戏剧性的是,1个月后,技术部门群发邮件通知:发现实习生有开通xx数据库的需求,经商议决定为所有实习生开通访问权限。
. S) S2 k7 F4 i  b$ P4 n其实我在进入到她的团队之前,也打听了该团队的一些情况,得知boss会因为一些小错动辄辱骂之前的实习生,例如“没有脑子”,“太看得起自己了”,“做律师就不能有尊严”这样的话。所以我自己遇到这些状况时心里是不意外的。& }: C1 u- `" ~. c: O
3. 专业水平差。毕竟是高贵的合伙人呢,没有多少直接在她手下干过活的机会,但是有一次看了她给客户做常法培训的ppt:前面一段介绍了一个特别高大上的案例,一个海外家族信托发生的纠纷,虽然案情描述的特别简单,但是能够判断出里面涉及了比较复杂的法律关系。boss解析该案给的意见是:针对中国法院管辖该案的情况,我们的建议是在海外再提出一个诉讼,争取拖住对方。喵喵喵?# Z# Q+ B! _) o; T* t1 ~& v
我自己在该所实习结束后的一个体感是,此类合伙人在他们读书时接受的法律教育是比较落伍的,那个时候我国各项法律均不完善,比较精细化的法学理论也没有大规模的引入,像鉴定式案例分析,请求权基础理论他们根本没有学习过,与请求权基础息息相关的诉讼法理论(诉讼标的、证明责任分配)的储备也基本为零。他们依仗的是实践经验,靠多年的资历和既往的成功经验成为合伙人,但是对法学理论还停留在过去那个年代,对学院派做法呈现出鄙夷或轻视的态度。( L6 P4 R" Z* D$ T* Q. v
而我在后来也接触了一些善于学习或者心胸更为开放的律师,他们非常注重理论的学习,尤其是跟学界的互动,从这些律师写的文章中就能感受出来,大量引用理论文献进行说理,而不是仅仅陈列法条和案例。目前中国法学的教育也在进行改革,法学教育不是在乌托邦里大谈利弊,而是将法学作为一种技艺进行训练,最终培养出来的新一批法律人将带动司法实务和律师实务的革新。我觉得,能够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的律师将会是占据未来诉讼业务的市场,freshman在选择团队和boss时也可以将这一条作为标准。
平面设计图麓 | 2021-10-5 04: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提了离职,正在做交接工作。
2 `% t; q+ t% c' t( K正式提离职之前,我想了很长时间。如何跟老板开口,也想过很多种说法。! K" ]. v* H8 ~+ W( `! S7 H
(其实我个人不太喜欢红圈所这个说法,但是既然这种说法已经被广泛接受了,那就尊重现实吧)
; p! Q# @& V& m5 R; W4 O' O3 o+ v8 \在老东家干了四年,业务上成长很大,学到了很多。当然了,我对团队也是有自己的贡献。
/ O- E: P3 J% u! }& J我觉得个人和单位(团队)应该是合作的关系(现实中肯定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自己的心态上应该是合作关系),双方有共同的目标,那就能合得来,个人贡献自己的知识、精力和劳动,单位(团队)提供薪资、平台和成长空间等等。各取所需,这是比较良好的状态。
; P' x3 }8 X$ c) D9 W; J前几年我和团队之间就是这样的状态,我能够为团队提供有价值的工作,团队能够为我提供良好的平台机会、成长空间,以及某些年份还可以的薪资。( e# B% e1 V: r2 ~! C
但是每年的情况都在发生变化,双方的付出和获取不总是能够达到平衡——或者说一致。当这种平衡或者一致被打破的时候,我认为就是我该离开的时候了。9 \2 v( n( l3 H7 y+ S" F
说实话,决定离开的时候,我心里也想过很多,跟大多数离职的人一样,肯定会对工作强度和薪酬的不匹配有所不满,但是后来我想了很久(一两个月,算很久吗?),逐渐的还是把薪资这个事放下了,当然我不是要熬鸡汤说薪资不重要,是因为已经到了这一步,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再去纠结每个月应该多几千少几千,没意思。回顾过去的这四年,工作中的快乐占大多数,无论是跟老板还是跟同事,相处的很愉快,彼此都有付出和收获。
* B& Z5 z$ a3 Q4 [离开红圈所,我没有再跳去另一个红圈所,而是决定自己干提成律师(因为红圈所大部分还都是授薪制的,除非自己当合伙人),关于律师和公司法务的选择,我也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做律师,跟朋友一起合伙干,但不再做工薪律师,而是自己开拓市场,自己做。' F& O( Q6 o9 }( g) E
所以,我离开红圈所并不是为了每个月多拿多少钱的工资,而是为了去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去自己做一点事情。# L4 S- f$ z8 e( ]0 Z) n& r/ P
做出了这个决定,想明白这些事情,其实很多东西也就释然了。以前常常会因为工资达不到预期而纠结,现在过去这个阶段了。奔向一个新阶段吧。
123461873 | 2021-10-5 06: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答一下。
; H2 m2 C1 y( Z( L5 E8 E# U曾经在魔术圈,做资本市场业务,也做点银行融资业务。) P* S9 Y$ V) [+ S
那是我回国后第一份工作,因为高大上的名头选择忍受无尽且不定时的加班。( g1 |* I( a6 L% g( {; f8 S" D5 m
坚持了几年因为看到这种工作的上限,觉得意思不大,所以离职。4 b' y* ?& E& @+ }
总体来说,红圈、魔圈、白鞋,都是最高端的法律圈。进入后,你将参与最高端的法律业务。但是请谨记,绝大多数律师永远无法进入交易的核心圈层,所以带着光环及早离场是最优选。
  J$ [+ ]# W6 X5 I5 Z& Q5 w" Y以上。
碰到恶人了侔 | 2021-10-5 11: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红圈所是因为前老板是个SB,且带给我的负面影响是接近抑郁。离开了前老板,才发现世界如此美好。
8 I3 f$ {; w, E4 S红圈所的平台是很重要,但是一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老板和完整的团队更加重要。虽然不论在什么恶劣的环境下,总会成长,但是成长痛苦、艰难、缓慢。
9 c; k8 Y8 @9 K8 L1 w6 A5 S+ x别人眼中的前老板:修养?不存在的。业务能力?不存在的。情商?负的。智商?负的。
( Z; M$ l/ }# J6 Q前老板眼中的自己:I'm the best partner,I'm the best boss, I'm the best!
& k1 Y7 ]3 \/ a( n! U) m, X特别提醒各位应届生,作为求职市场上最为弱势的群体,入职前一定要做好尽职调查,不要傻乎乎的去了,却被短期简历不好看、等待户口解决完毕(ps户口很重要,为了户口忍耐也是值得的)等一干事情而套牢。. b  `# u  {/ w9 P, R* H
另外多说几句,很多大所所谓有一定资历的合伙人(升par有个至少十年八年)对于人才完全是不爱惜的,甚至觉得发的工资远超过律师的价值,甚至觉得我雇了你就是你的衣食父母。然而,这些合伙人奋斗起步赶上了好时候,没有现在的高房租、高生活成本的压力,要知道大多数红圈所普通律师(工资高的个别所除外)还过着为工作奉献了大多数时间、但工资在扣除房租后收入还得精打细算的人生。假如,合伙人真的把自己的律师当人来培养,关心大家举步维艰的生活,估计也不会有那么高的跳槽率吧。很多时候,不是年轻人不踏实,而是合伙人就没有给年轻人踏实干下去的任何理由,你待我如何,我便待你如何,这么简单的道理,活得年纪越大反而他们越不明白。
爱情废材642 | 2021-10-5 12: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们来看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哪些元素呢?我理解主要就是工资、同事关系、未来发展、工作强度,可能每个人在看待这些因素的时候侧重的比例不同,比如有个人更看重工资,就不在乎其他的方面,但衡量一份offer是不是值得take,一份工作是否应该赶紧辞职,大体就是这四个方面。那么红圈所在这四个方面怎么样?8 T* V- p& a' q5 t/ Q
1. 工资——对于entry的小朋友来说是大幅高于市场水平的。以一线城市为例,当一些local律所还在拿1w以下的工资打发助理的时候,红圈所就普遍开到2w以上了。虽然比不上外所,但可以说也是相当有吸引力了。但做了3、5年之后到了中级律师的阶段,红圈所的工资涨幅其实是没办法跟上市场的,可能一个中年级律师出来做独立律师,或是转型到公司做法务,可以在降低工作强度和压力的情况下拿到更多收入。因此红圈所普遍的情况就是中层律师匮乏,青黄不接,助理一大堆,合伙人也有很多,但就是缺中年级律师。——收入问题是大部分中年级律师从红圈所离职的直接原因。
$ W3 U2 z) P3 W* x! M( [8 c8 `; [8 k2. 工作强度——这里其实要分非诉组和诉讼组。通常来说诉讼组的工作强度会比非诉组小一点。非诉律师有时候真的是7乘24小时永远都在stand by。相比之下,诉讼组每天搞到8、9点下班,虽然周末也经常被骚扰,但已经是很好了(仅是本团队的情况,不排除有其他工作强度很高的诉讼团队)——工作强度高,是造成的一些身体情况较差的律师或是希望将精力的重心主要放在家庭的律师们从红圈所离职的主要原因。
/ m* f( z) ^. I2 k3. 未来发展——其实在这么高的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下,一个人是很难再有多余的精力去学习提高了。因此你所跟的团队和老板是你提高业务水平的唯一方式和来源。如果你非常有幸遇到了一个业务水平高,且愿意传道授业的合伙人,那你的水平提高会非常快,由此你的未来发展也是不可限量的。当然,红圈所也有很多人员流动性非常大的团队(原因各异),由于无人可用,一个新人可能晋升非常之快(注意title的升级并不代表能力的升级)。
+ u. V$ @* Q! z% P# N; F- ~4. 同事关系——由于人员构成相对年轻化,人员素质也较高,红圈所的初级律师之间一般不会有勾心斗角之类的事情,有些同事之间的关系还非常好。红圈所人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是上下级之间。从我周围的例子看来,80%的红圈所的低年级律师都是因为老板的原因离职。这不是因为现在年轻人吃不了苦了,而是因为理念上的根本差异,而这种差异是没有办法调和的。
) r+ v  s' D+ m  ^0 U- @* u/ Y不止一个人曾和我说过,在本所工作,就像在政府部门里工作一样,官僚主义盛行,完全不符合现代企业的治理方式。其实这个主题下面的回复中,一些老板所表现出来的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都是基于一个大前提——这些老板也是这样子混上来的。他们在做助理、做初级律师的时候遇到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了合伙人以后就变本加厉地回报在手下头上。并且他们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能理解自己当年可以受的委屈,可以吃的苦,为什么现在人的受不了要离职?1 f7 ~6 P& G* n* t3 X1 c5 Z
要知道在以前,律师事务所都是奉行的“学徒制”,合伙人和员工的人身依附性是很强的。武侠小说里面徒弟怎么伺候师父,助理就要怎么伺候老板。现在在位子上的很多合伙人们,思维就还停留在那个年代,把人当佣人使唤,颐指气使,乱发脾气,随便人身攻击这些情况无非都是这种落后思维的表现方式,并且他们还认为员工的离职是对自己的背叛。属于道德品质层面的问题而不是人才的市场化流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年轻人们对这些早就不买账了,他们所要的是一个更公司化、制度化的现代企业,而不是一个“师父”,更何况这个师父还不一定是有水平的。这就是矛盾的根本点。
, v8 h$ u+ `2 S) g) Q! v国家现在大力推行法治社会,而作为法治社会推动者的律师事务所,竟然还在实施着人治,这不得不说是巨大的讽刺。但是好在老的始终会被新的替代,也有越来越多的律所和合伙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相信未来这个问题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 `% H& I/ j4 l! U; P' I
最后,我想回答:一个脾气暴躁、法学功底不够、业务水平不高、情商为负律师是怎么当上红圈所合伙人的?靠关系靠资源的当然有,但毕竟是少数。至少我们的这位女par,我观察下来是没有什么社会关系和资源的。正如上文所述,红圈所最缺的是中年级律师,如果一个小朋友可以熬过了工作压力最大的初级阶段,又抵御了中级阶段外面的诱惑,到了第7、8年的时候,你会发现同年级的人就只有你自己了,恭喜你熬走了所有的竞争对手(不要以为熬七八年很简单,你想想你自己7、8年前在干嘛就时间知道有多可怕了)。这个时候如果你伺候好了你的“师父”,让他觉得满意,你就可以做红圈所的合伙人。当然这是一个没有自己案源的合伙人,因为你的案源都是你的师父分给你的。等于说你必须把师父的马屁给拍好了,你才有案件做,你才有创收。我们这位女par合伙人做了5、6年了还是如此。她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去impress她的师父,说得难听点就是媚上欺下。既然她的收入和专业水平、和手下人、和法官甚至和客户的办事人员都没有半毛钱关系,她自然也就不会真心去尊重这些人这些事。3 Z1 u$ K! y$ P6 b$ |1 m" b
希望即将进入法律行业的小朋友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擦亮眼睛,不要被红圈所的名头唬住。也希望已经在坑里的同事们不要对律师行业失望,这样的老板现在虽然不少,但我相信会越来越少,最后归0。
% W7 Y% z: C  _+ K3 J——————————————————————————————————————————————————! L) u- Y% w. n& l/ |
我看本问题下面大多数的楼主都是匿名用户,大概是怕自己被有关人员报复,或追究什么责任。我之前出于此类担心,也选择了匿名,但是时隔近一年,我找到了新工作(另一家红圈所),也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我还是把匿名取消了。因为这个就是我在上一段工作经历中体会到的最真实的感受。现在看来其实这些总结有失偏颇,并不是所有的红圈所和所有的团队都是如此的。8 y; p0 V0 S  w0 _9 ?3 f4 g; O
甚至有时候还挺想念这位女老板,其实她作为一个朋友或者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长辈来说,还是挺可爱的,只不过作为领导实在是有点……后来我才知道,女合伙人像这样情绪化的也并不少见。
, n7 ]5 Q6 l9 W! T* |. L3 R虽然在当时离职的时候很不满,但现在冷静思考还是挺感谢这段经历和红圈所这个平台的。但愿所有的小伙伴们可以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