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都不要了,那是脆弱吗?那是极致的绝望。1 F: h/ N' I A' |: B) \
. q. H$ q8 v9 n3 B8 o2 X
是个人,谁不怕死怕疼?要真是脆弱,那应该是一棍子打不出个屁,啥也干不出才对。
3 k3 F& S" y' ^能去自杀,说明这个人内心的痛苦,早已超越了对丧命的恐惧。
, x v' @' q$ H* x* H0 K而孩子的痛苦,从来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尤其在童年时期,和父母关系太大了。
6 X* y, ^$ h% F2 E父母对孩子的爱,分真假。* r' V5 u% [3 j) G; t
) V. e# \3 l0 M, _! e& U4 Y如果父母“真”爱孩子,那孩子心里没那么多矛盾性,他也会爱自己,他会学着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方式,自我接纳,自我安抚。
2 d- G9 k7 ~; U/ D, R孩子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在复刻父母和自己的关系。孩子对自己特接纳,特肯定,自然不会伤害自己。/ o9 J- | m3 }, @. p' k
这样的孩子手上破块皮就知道去弄个创可贴,受点挫折就知道赶紧给自己来顿大餐安抚安抚。
U: i& D! r; y; J! }如果父母“假”爱孩子,那情况就大不一样。
$ ~/ u0 G3 G6 M% e# Z什么是“假”爱?就是嘴上说着爱孩子,实际上是“有条件的”爱孩子。$ _+ q& _, }5 I1 @
他们爱“成绩优异”的孩子;爱“听话”的孩子;爱“懂事”的孩子……0 q9 d! ^; s% R( u8 T1 K
一旦孩子没达到这些条件,当孩子“考砸了”、“不听话”、“不懂事”……父母就翻脸跟翻书一样快,在那一瞬间让孩子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爱。
2 n% i' }5 } G0 X( p看看上面那个孩子的小本子里写的:“家不是依靠,而是用假笑应对的场合……”
9 T9 U% N5 ]1 Q% S8 Y看到了吗,他感到“假”。在这个家里,他自己都是“假”的。8 [! `+ m: q$ \! q5 f0 B+ r
当你让孩子当“演员”,就做好被孩子决绝“罢演”的准备
1 [2 T# z- b$ l, X( f
4 m; m8 Y9 i5 M A. Z& X记得《小舍得》里的颜子悠吗?& I& f0 z; Y& @& Z
妈妈一回家,立马把手上正在观察的虫子放一边,假装写作业;为了顺从妈妈,不得不放弃踢足球的爱好;为了配合妈妈上各种课外班,失去所有玩的时间……
$ M4 r) P4 ~5 Q+ W: D& F3 f他演了多年“妈妈眼里的完美孩子”,演技堪称影帝。
+ @/ F; F+ |0 i% w! ^% \但最后,他抵不过自己的内心矛盾,他演到出现幻觉,他疯了。他演不下去了。7 o/ p/ R/ a% |9 e9 [
如果一个孩子,每天回到家都需要表演一套假动作才能博得父母的爱,你觉得他心里是温暖更多,还是痛苦更多?
3 |! _$ P$ Y i原本天然的爱,一旦成了“有条件的”交换,只有孩子做的好,才被父母爱,而且这个“好”的标准,完全掌握父母手里。当爱随时可能因“表现不好”被“剥夺”,孩子该感到多么悲哀和无力。
: Q/ H0 ^3 K/ W! J7 l [他除了当父母的提线木偶,还有别的选择吗?
' d; i7 i0 {0 I8 h- \长期当“演员”才能在家里被爱的孩子们,一旦痛苦积累到一定地步,决定“罢演”时,大多会附带各种过激行为或精神疾病,以对冲他们内心的巨大矛盾。1 T2 `" G" T {2 @. y, C
自杀,对他们而言,是存在的痕迹
`$ i2 ]; }4 i. \
! k1 q2 F! ~$ b" Z当孩子每天都在扮演一个“假人”时,他对真实自我的渴望就会愈发强烈。
1 o0 s# ? U6 a这种强烈到极致的自我,却被深深的压抑在内心深处。# m/ q0 V! |2 [% N1 L! N" j/ w1 }3 {
谁被压迫久了,都得疯。7 g |& w5 I3 u1 p" e
那些压抑久了的树苗,总会在某个失控的缺口破土而出,然后肆无忌惮的疯长。" O% O( v$ V9 c6 q2 W; {- |; @& u% p. I5 x
每个站在绝望里的孩子,他唯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死活。# A `% T" _) T' v u
可他们又深知,只要活着,就不得不被父母控制。
$ _5 T' y8 H1 a" p于是他们决定死。
" H+ Z0 e; w+ s5 V7 o3 v; v; _死,在他们眼里,是他们主观意识存在过的痕迹。
/ {" d# @4 B, U& V. a3 [% v2 _至少,他们在自杀的这一刻,决定了自己的生命走向。! ^# Q, I6 ^ A/ N1 \
悲剧源于孩子太脆弱,成年人太大意?错!. a; h7 Y- D+ W0 j* y; _
- e6 G" k: W9 ^* k3 P
恰恰是自我意识强烈,想坚持自己的孩子,和对孩子无微不至,恨不得安排好孩子一切的“保姆型”父母,容易引发这样的悲剧。8 j% v5 P' g: J0 Y
与其说孩子脆弱,不如说孩子不愿伤害父母。
# U6 ~4 }3 Z3 n* d与其说父母忽略孩子痛苦,不如说父母太怕孩子痛苦。% Q& e% o" K0 N! f- n d+ I6 {) d
孩子想做些什么,父母怕他做错绑他手脚。
5 r4 m& e5 {, ]0 B/ I孩子尝试沟通无果,父母执着于不让孩子出错加大控制。
' o; A, t* h9 b& s- c孩子手脚被绑久了,如果就这么认命了也行,可偏偏有些孩子就强烈的心有不甘,而恰恰又是这些孩子,不愿伤害父母的好意。
4 L) k3 _& r+ u8 |- O; @4 {$ F& C5 t他想挣脱,想离开这种捆绑。# ?" s0 r) a1 C9 W0 @& D8 H
那你说,小小年纪的他,会用什么方式?
1 Q3 ^9 O0 `8 E9 `' d2 ~- e有的把自己孤立逃避和父母沟通,有的离家出走,有的以死解脱。
, B. ^0 D1 P. u; s8 S' ~" H( r父母心大点,多让孩子试错。* j' a1 o7 p9 H! ?9 h
3 K0 I5 G3 \$ M- p
不试小错,必铸大错。" h* X# p3 ?3 j- g
谁学走路不是从跌倒开始的?
) j( u) W. v3 b0 K' r你孩子学走路,你旁边叉腰盯着他,一跤都不许摔,摔了你就焦虑发愁生气,孩子压力得多大,就算学会了走路,心里也是战战兢兢的。
( l4 t* W0 o! h; ^5 W6 I等回头下个雨,来个地滑,他不小心摔一跤,就觉得自己完蛋了,就受不了了崩溃了。 \& b' `: } O3 T1 V
这时候你又跑出来说他怎么这么没用,这点挫折都受不了?5 w: g% u! `: W0 K- h* l- a
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问问自己对孩子犯错的承受力大吗?
( T" m- @+ Q3 p; I8 f" Q, z& v/ P父母是一场修行。& r: K0 F ^8 n& V4 v% f# F
你把心修大了,孩子才会勇敢面对大小挫折。: O, \! P9 C8 F) J+ t7 H s
你的爱无条件了,孩子才会感到在任何时候自己都值得被爱。/ ?* e* G) z# E7 \; f2 g! H
每个自杀的孩子背后,一定都有压抑太久又无力排解的伤痛和无助。
7 o; T: _5 `3 g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多培养他的力量感、控制感,给他一些他力所能及、符合年龄的任务,并且不看他完成的结果,在他努力完成的过程中,就充分给他鼓励。8 [" ] B- k- |
当孩子觉得自己是人生的主人,觉得自己有能力为自己负责,被允许做他喜欢的事,他自然不会滋生出想要结束生命的想法。/ m) o; h1 E! B$ F8 _9 H
活还活不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