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马不吃回头草的下一句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有好的发展、好的机遇,为何不回?
% A; h8 ^ g! J4 q5 E! {
0 o( r) X a* i) C3 A6 q7 }9 z
" K: |& Z' T- `5 p; t4 P
5 \. n5 a/ n5 I/ }) u8 K5 F# p离职的原因不外乎四点,想升职、想加薪、想转岗、跳槽去的公司前景更好。如今想回来,也不外乎这四个方面,给升职、给加薪、给转岗、公司竞争力强。
, B" [7 Q3 }$ Z) P5 J/ S都考虑回老东家了,其实也说明外面的其他机会提供的条件没有旧厂好,至少也只能说是不相上下。既然如此,老东家不计前嫌,个人需求得到满足,回归就是一场宾主尽欢的重逢。
0 s9 m/ J3 @' @; e/ g& f( U, a' ^" U" ~
( r$ c3 r" Z7 s) `% W4 }何况互联网圈的人员流动性本来就比较强,实力强劲的大厂也就那几家,来来回回的选择,回巢发展的可能性就更高了。就连不少大佬们,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从腾讯离职又回到腾讯的侯晓楠,从金山出走创办小米的雷军,也重新回到了金山进入了董事会。
3 X, v" y! X' v0 j& c这一点上,大厂和大佬们可比普通人看得开多了。5 C+ f5 K' f' c, N9 ?! J$ b
像百度不就迎来了技术大牛们的集体回归热吗?李彦宏还公开表示,“随着AI推动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众多前百度员工重新回归。”8 e5 {: }7 h# _3 f
原谅我见识的少,见过炫耀技术的,见过炫耀营收的,但是却是第一次看到有CEO炫耀众多老员工陆续回归发展的。这操作可还行?
2 V& e* W: a2 e D其实真正知名的有底气的大厂,都不会去计较员工曾经离开去拥抱过别的企业。他们更看重的是,你如今的价值有多少,你的潜力还有多少。
, `# [1 b1 o/ p3 R' ^8 {一方面,员工基数比较大,计较不过来,也没有必要。不是有句老话说,“有多大心胸做多大事业”。另一方面,也是爱才惜才的表现。员工出去,历尽千帆,归来还是选了老东家。这说明什么?那就是“信任”。信任企业未来发展的好,信任企业能够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也信任企业对员工的对待。这是对企业管理的赞扬,更是“我们可以让好马愿意吃回头草”式的炫耀,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家公司在企业文化上的成功之处。
7 E/ w' H3 p# X1 M0 D
" r1 k4 M# Q4 c6 _7 w
6 T* Q ]$ I( `4 g6 P那么再来说说实际方面,也就是从利益的角度看,为何会有回巢热的出现。
9 C3 }( s. \. q6 [- I3 ~2 M4 F U一、从个人角度分析. U+ x ~, x) L( u7 i& T! p
节省了相关工作上手的时间,对原业务熟悉,对公司风格了解,对周围环境适应。也可以缩短和领导的磨合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新的群体中。消耗的隐形成本大大降低。' F& y3 I) k* Z; Y% I
有旧的同事和朋友在职场,相对来说,培养新的人际关系消耗的精力要比去一个全新的企业少很多,可以更加专注在业务上,推进工作上可能遇到的阻力也小。
: `. S2 Z5 q6 v而且,要知道,只有好马才能吃得到回头草。公司愿意接受老员工的回归,其实也是对老员工能力的信任,对人品的肯定。所以在薪资待遇方面不会吝啬,更加容易达到心理预期。4 N3 ]' G8 p8 p0 M
工作起来,有了这样的信任,也更方面展开拳脚,不用重新去获得领导和同事的信赖,也更容易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
$ L6 [3 q$ J* {1 h$ ?6 t6 p0 B二、从公司角度分析
0 K" C- w- D+ ]& ]# `6 f节省了人力成本。培养一个新员工,并不容易。要让他了解自己企业与其他企业行事上的不同,如何更好地按照本公司的要求工作,让他有集体荣誉感,有归属感,还要跟同事们相处和谐。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是成本。" s2 C$ |. u' M
但是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就可以省却上述的诸多烦恼。因为是经过深思熟虑二度回归的,所以会比一般的员工更加有归属感。在快速适应的同时,节省大量的培训成本。
, T Z1 }- E$ C4 Q而且因为曾经在这里工作过了,所以对于一些问题的出现,也能够比较适应,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情绪。反而,因为在回归之前做过心里准备,抗压能力更强,对岗位更容易珍惜,行动力也更高。* f( D, ~( S0 d, ^' X
特别是有能力的管理层人员,经过在外面磨砺的一段时间,感受过不同的企业风格和做事方法,他们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能看到企业积病已久的弊端,又比新人更加了解企业的情况,和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利于推进改革,又不会太剑走偏锋。2 q/ t2 o- |- t9 L) k, _
正是因为这么多的好处,所以实际上也有很多大公司,愿意对那些离开的精英在合适的时候抛去橄榄枝,主动邀约。像知名的麦肯锡公司,就颇获离职员工的好感,把离职员工的花名册称为“麦肯锡校友录”。这是宝贵的人脉财富,是企业的,也是个人的。; Q! G2 G# B8 D( ?5 v, i6 p
1 ?; h( M8 J8 S
0 K' k( q% q# R; x( k3 D如果看完这些优点还有疑虑的话,不妨再来看看一个知名的真实案例。$ N) q) c2 O/ f7 H1 |, a q* A
我一个熟人接触过的某位技术大牛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国企,因为技术过硬,大概六七年的时间,就逐步升到了关键岗位就职。
$ }7 e. I' y; B6 ^" Q/ ~后因工作原因接触到了百度,喜欢百度简洁高效的工作模式,当时又处于互联网浪潮,在看到光明的发展前景后,毅然决然的跳到了百度。, v7 P5 O3 V) c8 v
后来百度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大概是出于个人发展的考虑,这位大牛离开了百度,去了一家创业期企业,人员不多,大概只有200人左右。因为相信云技术和AI的未来,所以在新公司主攻研究云,是的,就是大家知道的那个云。
: A% [) L% p( A, X# |7 M- O% c可以说离开的这几年,这位大牛对AI心心念念,百度对大牛也是旧情不断,所以2020年年初,百度主动出击,找大牛商谈,想要邀请大牛回归。那时,其实还有另外一家创业公司也在挖角大牛。
$ j; d' C, e) `$ Y+ t! a: N! g怎么说呢,到了大牛和大佬们的这种成就阶段,薪资已经不是第一考虑的因素了,双方合不合得来,价值观和对未来期许的一致性才是最重要的。
4 M( D# }- Z- [2 V; o尤其大牛在国企、大厂、创业企业都呆过,这三种公司的风格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 M9 l( o. ]! X" ~国企大家都知道,规矩严,条框多,做事要讲原则。这样的结果就是,员工不会太过于肆意妄为,压缩了试错成本,出不了大错,却也很难快速的取得进展,有利必有弊吧。
; V- b4 f3 r. ?$ z1 {- N创业企业呢,胆子大一些,冲劲也够足,颇有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气势在。不过毕竟是创业期间的企业,资金方面会有所顾虑。
. k4 d M$ h+ m7 v- ^8 A+ q# D大厂,首先现金流是足够雄厚的,这就决定了对试错的包容性比较高。但是大厂对个人的要求也比较高,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压力会大一些。毕竟良好的工作环境、优渥的薪水,高成本总是期待着高回报的。
' F) L) \- W: p+ }+ A像大牛这样在业内沉浮数载,力求上进,依旧渴望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人来说,他所处的那个阶段,最需要的不是企业的胆气,也不是领导的信任,而是足够的支撑实力,和一定程度的决策权。AI研发真的很烧钱,百度出得起,也愿意放权让大家去尝试,这是第一。5 X8 m: r4 M9 S: n: h
第二,百度的文化氛围他更熟悉,“简单可依赖”的企业文化也是他个人认可的理念。简单地说就是“做人要简单,做事要厉害”,也可以翻译为“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有朝气,愿意迎接挑战”。这是百度对高管的要求,也是大牛对自己的期许和要求。
) F3 `" V- Y3 U第三,作为技术型公司来说,百度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从不吝啬,愿意给员工提供试错的机会,这对他来说是最需要的。1 E6 ?' n$ y9 ` Y
他想要的,百度都能给。所以没有经过太多的挣扎,他就回归了百度,主要负责百度云这一块的业务。! M0 K) [6 ]* H) ]& t* ^, n8 `
从结局来看,这就是一个双赢的决定。百度迎来了一个技术大牛,大牛有了满意的工作环境。不仅他如此,那些近两年扎堆回归BAT的人,其实大多都是如此。关键的是,你是否真的拥有让老东家同意你吃回头草的资本。
; I: O1 f! Z& Z( z/ COffer这件事,企业肯给,个人肯接,这事才能成。说白了,这就是个你情我愿的事,何必在意他人的眼光和什么鸡汤谚语呢?一个好的机会,比什么都难得。
2 `# a: G. @4 `" D, c成熟的企业要有容人之心,成熟的个人要有度事之量,两者兼备,那就是和和美美,握手双赢,共创未来的佳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