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期黄金档期将至的节点,教培机构却噤若寒蝉。
% w/ C6 g e+ A$ F. h$ y! ~5 a) v
无论是电梯广告还是手机信息流,已经很难再见到夸张、撩人的校外培训广告。教育培训在经过多年的摸索、沉浮之后,再次陷入整顿的风暴之中。) b* Y H, ?1 P h/ U D; ^8 ~
- C/ j/ G9 e {8 F看似减负的背后,还有另外一只“手”。进入2021年中小学招生季以来,全国多个省市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公民同招”举措达到惊人的一致。最早是在2020年3月,上海市教委发布新政:明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施行电脑随机录取。
; e, v! W; _8 E
2 @7 {8 Q: |9 K- X6 L4 k8 r; }6 x这意味着,公办和民办学校进入公平竞争、共生发展的时代。过去,民办中小学因为可以先于公办学校挑选生源,部分名牌民办学校的录取比例甚至达到1:20,面试简历中甚至包含孩子(外)祖父母的职务、学历、毕业院校等内容。- d& i8 b+ `! Z4 y s; i7 q: r" R
+ `" N& J2 B. r \一定程度上,这给以往专注于“鸡娃”报考民办学校的家长卸下了重担。然而,“公民同招”也好,校外培训整顿也好,都只是行政调节的手段。家长们表面风平浪静,幕后已是厉兵秣马。: p9 Q4 a' f( e4 h
6 F9 k$ v' o% B4 [4 l* M
# n Z. Z. Y C4 @6 e5 B1 ]7 S& s
在暑期黄金档期将至的节点,教培机构却噤若寒蝉。人民视觉
/ P7 L0 b1 K; c" q0 J7 ], m; P+ V* y0 U% q9 {, p3 J% s1 j8 b3 |* T
鸡头还是凤尾?5 M" h' R) Z) u+ `
# ?8 t4 d, n0 X- N$ b0 l5 l/ ]& S
/ U8 z4 o0 v/ ]0 h' ?/ H“天哪,我家变成学区房了。”3月18日凌晨,家住上海普陀区的陈小羽(化名),抑制不住激动地在微信上跟朋友们分享道,难怪近期小区周边的房价开始异常上涨。5 S+ x. }2 f: Y2 p
) x9 R; L* A; ^7 \当天,普陀区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区校合作迈入新阶段。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在2020年11月建成,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陈小羽所住的社区居委被划进了招生范围内。但是,在正式报名登记幼升小划片信息出来之前,她也并没有放松。
' ~9 X; o7 p: s6 q7 Z( Z" f
2 d2 P) c; `" R* h2 N3 Y i9 @“本来我也打算去报民办,但是打听之后发现,今年变成了摇号。后来打听一下,发现还是有不确定性。如果摇上了民办小学,但是民办小学到民办初中时,还要再摇一次,还不如保险起见就上对口的学校。况且,现在中学的招生政策又变了,普通学校里如果是拔尖的学生,还是有机会的。”陈小羽决定为孩子选择更为保险的办法。
3 G7 A: T/ V4 m& V7 g4 s
; C0 G* v B2 R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制度,名额分配录取将合计占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总计划的50%-65%。这个旨在推动教育均衡的政策,给学区房的燥热泼上一盆冷水。$ [& P4 z- I- P0 b2 \7 [
" Q2 U% h: I$ S5 l
如此,是否就风平浪静了呢?观察了身边的一群家长之后,陈小羽发现,每个人的定位和目的都不尽相同,但是教育孩子这跟“弦”没有人轻易松下来。 w+ A/ f7 s, h5 h5 T
& o* J1 a- E: d' Z: M3 O3 b“我儿子幼儿园大班有个同学,钢琴已经考过10级了,完全是专业级水准。也有同学上了幼小衔接班,周一到周五放学都安排了课程,乒乓球、篮球、硬笔书法、英语之类的,每天晚上做作业做到十点半。这个肯定没法比,也不想这么去拼。”陈小羽透露,钢琴10级的小女生每天练琴至少两个小时起步,而自己儿子每天练琴也就不到10分钟。
3 T h! M5 ~2 `- s9 ]% S
+ F8 T6 } \3 u2 M" f. {7 m$ R显而易见的是,家长和孩子投入了多少精力,在孩子的身上都能真实体现。于是,陈小羽也给儿子报了国际象棋班,目前考级已经考到了8级。“当时没有特别去拼名校,还是觉得不想太大压力,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他在这个小学里好好学习,再加上校外的培训多花一些时间,就想着肯定还是有机会的。”
9 d( b+ G" U( s7 X5 C& \, Z3 k. M, z; g5 w9 R9 R
如此一来,择校的焦虑感没有了。但是,课外培训的需求也并没有降低。陈小羽细心地发现,在教培机构遭遇整顿风暴之后,儿子上课的机构也悄然在变。“过去的课后作业都在App上提交后,老师会在线批改。现在不用提交了,检查和批改的任务都留给了家长。”* x, \2 [4 k8 M' @. }
( J! r8 W/ h5 u% p! v, O6 q总之,表面的风平浪静之下,依然有暗流涌动。
0 q6 w) l& E$ N2 _: v4 M* x* j/ G$ b) o
快乐还是“鸡血”?& Y w% e5 \5 \9 X2 }
/ D& w; {- R k3 C
5 I7 j7 X5 |* x3 v8 {在过去,由于民办学校可以自主确定招生范围、标准和方式,使得它们可以不受约束地扩大范围招生,拥有招生自主权,被认为“冲击”了既有的招生秩序,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择校热”,也进一步制造了教育焦虑。8 f, L7 i: D9 x. Y4 b
4 V. v# A: R9 F9 X. c6 \+ e7 S
在“公民同招”之后,也并不意味着民办教育就此无忧。家住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张诚对此深有感触,一年前她们全家从外地搬到上海来,没有户口并不能上公办学校,于是,她想着选择一家满意的民办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过去半年多以来,张诚和丈夫没有少参加民办学校的开放日活动,带着孩子去和校长们深聊。但是,这个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 u1 X) R+ @4 q4 v- K( X
. J3 I* C" X$ T/ M“民办学校摇号申请,也需要提前一年去办理居住证。我有一个朋友因为房东不配合办理居住证,她们只能去外区上学了。”张诚透露,本来看中了一家新开办的双语学校,在开放日也能明显感觉到学校是因材施教,能发掘每一个小朋友的亮点。更加重要的是,校长一直在鼓励家长们,让孩子保持对于终身学习的热情,着重培养内驱力、目标感和行动力。
+ |1 G/ T1 t' H8 Q, ]( o/ n
" c w/ q9 f' l9 H( w) ]但是,最终她还是选择了放弃,而选择了另一家常规的、正统的双语学校。“你作为家长,你希望孩子快乐一点,但是又很害怕他一直成长在这种温室里面,是不是能够让他以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还能保持抗压性?”张诚的心里仍存纠结和顾虑,显然,她不并希望去一家新的学校试错。0 u+ x& ]' P/ f( x% V3 h* o
% k* F( G3 ^& a+ k$ _数据说明,有此顾虑的家长不在少数。近日,上海市教育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幼升小信息登记18.52万人,其中报名民办小学2.32万人。77所民办小学参加电脑随机录取,占民办小学总数的89.53%;民办小学报名人数与招生计划数比约为1.47:1,与2020年大致相当。$ g2 j* a8 P7 R
/ U& h3 O' e2 n. Q
其中,报名未超额的民办小学一共有24所,也就是这些学校招生名额未满或者申请人数没有超额,而让张诚放弃的那家学校也在名单之中。. f ]. R0 T) O1 a8 y, u
; z E) W F: \; y
在快乐教育和鸡血教育的摇摆中,张诚选择了后者。“你心里面其实是认可他的快乐教育的,但是真正要去放手的时候,心里还是会打鼓。我们在家里也讨论了很多次,那家学校校长是美国某藤校毕业的,负责整个课程开发,我们觉得理念很好。但是,最终孩子可能还是要走体制内考试道路,没有人敢去冒险,敢让孩子一直享受这种快乐教育。”
/ u- a) M3 ~$ E4 G/ }2 O' E4 v) @" H( C' }, M& \
在观察了身边一些朋友之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上海选择“鸡娃”的父母也有明显共同点:非上海本地人居多,通过努力应试后考入好大学,然后留沪买房、结婚生子,虽进入中产行列,但积累的资源,并不足以让孩子躺赢,属于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7 D9 t! n2 C4 c, r+ d
" o5 x" R& v1 {3 i加码的兴趣培训3 R1 F1 N) B3 g
. r) g/ ?2 j6 k" C
$ R" B7 k. |* K0 ^幼升小的徘徊告一段落后,无论是陈小羽还是张诚,校外培训成为必然的选择,尤其是在暑期。7 `0 [. }! v5 d/ e) Y6 Y. L! T
4 v# c' V/ n% J$ \) J事实上,早在2010年,“减负”就在官方文件中出现,彼时,监管的主要目标放在了公立学校内部的恶性竞争,强调学校在学业的各个阶段的减负责任,要求学校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不得增加课时或提高难度。
% Y) J* j u+ e6 y( b# s/ q; b3 e6 s
从2005年起,上海市政府不断刷新“减负”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学校不得集体补课,每次布置作业要保证学生能在40分钟内完成,取消百分制改为ABCD或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
1 L$ o* {( [6 U+ o! Y1 z! ?0 \3 b) ?& R9 @# d
这些都给校外培训的发展留出了空间。对于二孩家庭又大量补课的家长来说,报名课外培训既是无奈更是刚需。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校外培训中能学到多少东西不重要,主要是为了减轻老人的负担。“如果两个孩子不去上课,家里基本就是鸡飞狗跳的。让60多岁的老人带是非常辛苦的,而且也管不住孩子,浪费了很多时间。”家住上海市静安区的黄一敏数了数两个孩子每周的课程安排,围棋、钢琴(吉他)、跳舞、画画、跆拳道、足球、数学、英语……保守估计费用大概在20万左右,老大每周的培训费用便达六七千元。- U7 X+ M* I6 M. I2 q
2 S/ ]4 v* f v& t2 Y- D
但是,黄一敏也知道自己的安排并不是大多数家长的选择,无论是时间还是财力上都不允许。“之前在择校的时候,我也没有特别鸡血去选择离家远的民办学校,还是就近原则。况且,公办小学教育资源逐渐在平衡,虽然不是第一梯队也并不差。现在,小孩去上培训班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在家里的时间就是游戏和亲子活动。”0 u* a2 J8 c0 O3 O& _6 ^
1 n+ o: L9 ^2 K3 b与黄一敏有相同选择的家长不在少数。择校热在近两年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温,这得益于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的主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显示,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014亿元,比上年增长5.65%;其中,中小学教育经费总计超过3万亿元,占总经费六成。
0 M8 [0 Z0 Q. ^1 f
, k" f8 B( c2 X3 o: }在公办教育之外,家长们对于课外兴趣培训的需求也在提升。“像民办幼儿园的家长,会将钢琴作为一门基础的音乐课,在此基础上选择一门可以进入乐团的乐器学习。另外运动课程也是,一门是小众的单人项目,一定还会选择一项集体的运动项目课程。这些基本都是标配。”张诚颇有感概地分享道,但是她自己并不想成为这样鸡血的家长。& p8 k" k5 c2 Y, W- {7 T
" N" M$ L4 ?/ X& K% ?3 o w; d5 y当然,在贩卖焦虑方面,教育机构在过去多年一直在推波助澜。2020年上半年,几大头部K12在线教育机构招生增速普遍超过100%,学而思网校、作业帮、跟谁学在2020年春季的招生数分别为200万以上、120万以上、64.7万,实现了收入和流水的高速增长。% _1 d* C5 M, @3 g, J* ?. Z
2 Y) }8 [2 X% \
但是,兴趣教育的规模也逐年在增长中。艾普思咨询调查数据显示,教育培训四大细分市场按照市场热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兴趣教育、学科教育、留学教育、早教幼教。其中,兴趣教育细分市场总共包含75个类目,球类培训、美术高考培训和竞技/武术培训的竞争指数低、市场热度最高。
$ d! R) O) M* S$ @6 [9 s1 x( ~3 a7 b! v
教改仍在路上
3 h& H5 i" K) [" E7 Z9 ^1 y3 p1 A. K7 c0 b0 Z* D7 G: j
' S. j. h$ L4 {. R
采访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学科教育被监管严肃整顿之后,减少课外培训最大的阻力不在校方,而在于家长本身。只要重点大学和重点高中的入学机会是稀缺的,只要应试教育和高考的形式存在,家长对孩子的自主增负就不会停止。当高考的指挥棒没有变的时候,变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便很难大踏步地往前走。
& h* _* A/ k/ O! M" H0 j, q
5 W3 q' B5 h% C/ Y, y y4 X“退一万步说课外培训都关闭了,我可以多花点时间自己教我女儿,教到高三英语、物理、化学、数学都不在话下。”某企业高管王先生坦言了自己的担忧,多年前他作为市高考状元顺利进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对于其他没有时间和能力教育孩子的父母来说,一刀切地关闭课外机构也不公平,他失去了更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也没有了上升的通道。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曾经是高考状元的爸爸。4 j' T' }8 G& m/ E- t
9 t/ m! l/ X }% @
很多人冷眼旁观,觉得“鸡娃”的家长太过紧张,但是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觉到有多焦心。“原本我们也希望快乐学习,但是到了幼儿园毕业典礼,发现孩子比别人差那么多,别人家的孩子钢琴、古筝、小主持样样能力出众。在各种各样目光的注视下,很少能扛得住,多少会羡慕吧。”陈小羽认为,不仅仅是家长的要求,孩子长大之后也会更加在意自尊,看到同学比自己强也会难过。在这个情况下,需要大人帮他做选择。
% i- ?) ]+ k0 y" k8 h& f& V; l9 R3 `- {+ k2 ^ T9 X- ~
目前,“公民同招”的政策已在全国多地展开。对于家长们来说,无论是选择公办还是民办,都需要思考如何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快乐而又卓越的人,接受孩子不如自己,总是很难。而在教育专家们看来,民办还是公办都不是最根本的,更重要的是校长、团队、学校整个教育理念,是不是呼应了教育规律和儿童发展的规律。
( `$ u/ Z: C+ y* m# q
3 c1 c; b0 X! [! Q2 G0 r- L“教育需要专业能力,就像喂食一样,不是东喂一块西喂一块,凑在一起效果和营养就最好,还是需要专业厨师做这件事。像衡水中学的孩子们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涯,确实对学校很感恩,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考上了好的大学。但是,他并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失去了什么。”苏州相城区诺德安达学校中方校长兰天笑从事民办教育已经近二十年时间。在他看来,家长并不需要一进入小学,便决定孩子将来是出国还是留在国内,甚至是去哪儿上大学,这些无形当中都会增加焦虑感。不妨慢下来,平和一点,教育并不是非黑即白。
( Z1 q0 d# W' D4 T! D" v
6 d* |# k7 q3 V1 I7 b在他看来,“公民同招”对于民办学校也是好的开始,自己比过去轻松了很多。“过去因为资源稀缺,有些民办学校生出来很多稀奇古怪的标准来挑选学生,这个孩子是好还是坏?没有绝对的标准,这种挑选也是我们反对的。现在改为摇号以后,我宁愿去按盲盒那样去选择,不管什么样的孩子到了这里,我们就是专心专意把他们教好。”' ^2 I. n; h1 A) |1 {; W
, p4 z) \+ s7 {# M教育的内卷短期内或许很难避免。无论外界政策如何变化,家长们都应该更加理智、冷静去面对育儿之路。
- G% P! y" b9 E3 [5 ~( `9 A9 V( j. J) }; |; z' }; N+ j
“不要太过分注重自己的经验和常识,因为往往会产生错误。其实,我们学校70%的家长会关心,孩子的潜力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他能不能过得开心自主?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说明社会整体也在进步。”兰天笑进一步指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更需要以身作则做好自己,因为他们的问题会折射到孩子身上。
A) K" e+ m/ j2 D5 M- C
/ d( l- R5 A- d0 F0 O目前,上海市制定的长期政策还包括集团化办学,即名校成为名校集团,本质是缓解优质教育资源的供不应求。这一政策从2014年已经开始推行,某种程度上来说,陈小羽、黄一敏们都是受益者。3 x$ V6 x6 G* e Q
$ o, p6 y. S4 @& r& h
(应受访者要求,陈小羽、黄一敏、张诚为化名)) J2 g$ G# {- @* g+ ~
7 ], W+ q6 A. I* g5 _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