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进大厂
$ w' {3 m7 R* K
# n1 u' t3 w3 S" E6 S一直以来,网上对于大厂的吐槽和鞭挞就从没断过,比如加班严重,工作压力大,等等。
: A0 D5 Y4 F- F1 [" l类似或者相关的情况在很多大厂的确存在过,倒不是为互联网大厂开脱,也不是所谓的“精神资本家”,只不过宣泄之余,冷静下来想一想,这种现象还真难以彻底杜绝。: g: @ O/ [0 h
原因很简单,市场的竞争是始终存在的,而这些大厂所处的行业尤为激烈:产品在最短时间内上线,抢占市场,再快速迭代。
9 X( z2 c3 R5 U6 M)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 f Y4 x$ }$ ~) S你不快,被对手占据先发优势,落后就要挨打了。
8 c- n4 U1 S- Y( i) b别看你大,要轰然倒塌可能也就朝夕之间,所以,由上而下都贯穿着压力感和紧张感,尤其是一些快速成长的公司或项目。
2 |* @2 B8 K; E8 u有调查显示,从业者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长,全部都是在8小时以上:
' E. g4 g( ?9 n8 h3 \( S' k8 E5 T/ u: A) Y! b6 ?: \
# m+ A6 K* |9 _+ t5 a0 K! s9 v( {
但是另一方面,有付出自然要有相应的回报:3 b/ P/ v# r. ]" I
互联网从2016年开始就已经超越金融,成为内地收入最高的行业:
0 x' `+ @6 Y: F. n; Z
# } M8 G( h% f) Z7 c1 h/ c
4 W8 J0 v& F5 ~" y, P
; e# _3 E N8 A/ k8 @6 b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城镇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 n% A( e0 ^
& g9 |( ~! D( z' k* V/ g+ I) J 注:图片素材援引自:一条:互联网大厂生存现状:腾讯送午休,95后攒够钱就跑2 z- A4 [0 q8 {3 n. f
所以,你说为何选择大厂?
1 R; a) @ U" B7 f! e不谈什么梦想或是改变世界,哪怕是为了高薪资、漂亮的履历,以及为家人创造更好的条件,就足够了。
$ n' ]. P; b. D1 T. ?- _9 j很多大厂一毕业就能拿到十几万、几十万年薪,而同期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水平也就少的可怜的几千块。
+ a s$ Q2 a m' j; n0 w7 P9 I) P这点,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应该是心有戚戚焉,对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你而言,身处这个社会结构日益稳定的时代,进入大厂甚至可能是你阶层逆袭的最后一个好机会了,它不会卡你的家庭背景,环境相对公平,相对来说还是技术和能力导向多一些。其他一些行业或公司,前途和钱途都不如,压力却可能一点都不小,还有更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你去斡旋。 我身边就有不少农村出身,进入大厂,工作满几年后拿到资格在大城市立足安身的朋友。; r: E1 r& z- k: z* e2 ?3 s1 q
当然,要进入大厂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困难。
8 ]/ ?7 G* C4 m/ Y$ V3 d之前我有个粉丝朋友也是互联网公司hr,还不算事第一梯队的知名大厂,但是,她们的招聘门槛都是211院校起步,最好还是硕士,历经三四轮甚至七八轮的面试,层层选拔和淘汰。" W B' E+ W$ g* \. e
大厂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法则
/ i& q p% v8 E2 A$ b3 G- g$ |' k
$ q( e/ E8 [; {* h/ |即便是进了大厂,五年十年之后不同人的发展和境遇可能大不相同,这中间其实并没有太多智力上的差异,以我接触和了解的人群来看,其关键在于有没有做到以下四个字:
; k% H$ b+ ^! D0 \3 i熬 和小公司相比,大厂的一个重要不同在于它有相对成熟的体系、规章和制度,分工也会更细,对于身处其中的个人来说,也是有利有弊的。好处在于可以去接触系统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和流程,开阔眼界、提升格局,不好的地方在于你可能整个系统的一个环节而已,工作内容和范围有限,甚至个人发展都会受限。
. G5 G; {4 p/ s# |" e毕竟组织是一个金字塔结构,越是上面人越少,这种结构本身就注定不可能每个人都爬到上面去。这没办法,平心而论,一个成功的组织本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实际上,从管理咨询的角度来分析,一个好的体系制度也应当是尽可能摆脱单个人的影响,要是某个人离职组织就瘫痪了,那这是一个不好的组织。
. f" f% \# a/ s' Q a任何一个优秀的组织,哪怕是再怎么强调,而且尽可能做到“以人为本”,也不可能真正考虑和照顾每个人的需求和利益。一个成年人,成熟与否的标志,其实在我看来就是能否理性看待这个真实世界的运行法则,并按其中逻辑与规律办事。8 x- T, o9 I/ q' o, W, O1 \ _/ k0 r
所以,你去了一个大厂的话,如果你不是李一男那样的技术天才,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熬——老老实实、本本份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 ]' T9 \1 ? k9 d6 h" Q
这听起来很枯燥乏味,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据说有个大学生刚进华为就针对公司的管理制度和体系给任正非写了一封万言建议书,任正非看到后回复人事:这人有毛病,建议开除!
7 H0 I1 R+ i. A; i/ i5 {* }也不知道这事真还是假,但的确,初入大厂,切记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先在自己的岗位上好好熬一段时间再说。
6 K4 [' U, @% r% c成功的人懂得熬,失败的人懂得逃。, `4 n! _* o" O Y
钻 光能“熬”可是行不通的,你别看大厂很多身居高位的人资历老,就想当然以为人家是靠资历熬来的。这其中更关键的就在于“钻”。9 m8 \. `- \0 {- F3 r4 N
比如,阿里巴巴的彭蕾,自然说老资历,但肯定也不是光靠熬资历,她提出一个“三力说”——心力、脑力、和体力。
7 W( l. {8 |( u# `% p9 T1 j这个心力和脑力,集中体现的就是——钻。2 t9 k6 i- u5 H
比如马云,大家都知道,马老师最喜欢吹牛皮了。虽然说了很多不靠谱的话,但确实很多牛皮还真就实现了,这其中就有彭蕾的功劳。
8 g! U' x i% I) K什么“六脉神剑”、“孤独九剑”,说实话,马老师信口开河的时候估计自己也没有想清楚,但人家彭蕾愣是一条条琢磨着,把它具体落实出来。0 o- ]) a K/ ]8 B' y
这靠的就是不断的“钻”——去钻研、探究、反思、验证、调整和改进。
' w+ R' t' Q4 o5 T我一个朋友的朋友,京东数据的平台就是她一手搭建的。但其实过程是着实不易的。你要问她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她的回答非常简单:我会不断去和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讨论——第一次谈话,我是受教育者;但一步步通过复盘、归纳、总结,在聊到第N个伙伴时,我就已能够掌握全部框架。
7 y5 H7 Y: i0 a j我觉得如果我们能拿出中学时代那股钻研考题的劲来钻研工作,基本上任何工作不说大成,皆可小成吧。
$ t- a1 |% {) x, [$ x9 |; F8 o破 “熬”是基础,“钻”是精进,但这些还不够,依旧是在自己原有的一亩三分地。& T+ K6 Q3 m! y4 d8 J+ w
大厂很多分工还是比较细的,从个人发展角度,还是要在适当的时候“破”局,跳出原来的局限,去更广阔的天空,才能大有可为。
, K4 s: R) F0 N5 \$ @! c其实很多“管培生”,设立的初衷可能也是考虑到这点,但到底最后实际情况如何,不同企业自然有差异。
* K5 Y: N. n# n3 k- \- z) O我一个朋友,15年以管培生的身份进入京东,在经历了半年时间的轮岗后,定岗在了手机通讯做采销,大概做了一年半时间;然后接手创新业务,在一个闭环中要同时做产品、商务拓展、运营等工作。短短5年时间,就经历了多次转型,从2C采销业务,到创新业务,再到2B渠道业务,也从一个高绩效产出的个人变成了一个团队的管理者。
! \& V; n% Z0 }$ q* P. d我这个朋友说,他还不是京东最牛的,在公司有一个小姐姐,心理学的研究生毕业,加入京东后一直从事客户研究工作,工作4年晋升4次,在从一名小兵到客服研究团队负责人。9 D4 {1 S& a9 X3 j
确实像京东这些大厂,作为一家集团化运营的公司,内部员工包含采销、运营、技术、物流等很多岗位,跨度极大,本身也会请专业咨询机构设计不错的晋升和管理、激励机制,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招募、培育和留住人才很有帮助。3 M6 D9 L6 C* i2 g+ ^( m/ b& ~
如果有这样的机制当然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呢,时机适当的时候,要自己主动争取呀!
* B% R. u6 e" I8 ^ l1 o! X当然,这里的前提是做好前面的两点:“熬”和“钻”,同时兼顾后面的一点。. Z( X9 v% U' u3 V
合 “合”,是人合,与团队合、与上司和下属合,与老板合。' b: @: j( M! f& m5 D0 h6 @5 ~" C1 R
我们经常讲的“道德”,如果我们拆开来看,才会发觉其中真义。“道”是规律和本质,“德”其实是通“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3 O, I' @; e d+ F9 e! |$ L在职场和人相处方面呢。你要让上司得到尊重和支持,让下属得到反馈和辅导,让老板得到利益和企业的发展。1 b; O# i6 g0 h0 M, z
尤其地,你从一个专业或技术工作者,转换成一个管理者、领导者的时候,这点就特别重要了。
1 K; `* F/ ^( d7 B4 A: h: T5 k$ z我们每个人的本性其实是自利的,原始出发点是考虑我们自己的利益。
8 W9 ~7 ]) u x& V5 {这很正常,不用否认,也没啥可羞耻的。! }( j3 p4 e9 Q( R$ m+ L
但更多的时候,恰恰是为了实现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首先要去考虑和照顾别人的利益。' P# ^, l" \: \
真的,这不是什么洗脑或是精神资本家,只是一条最基本的规律——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想别人给你(报酬),你先得让自己具备价值,能够给别人创造价值。至于价值和报酬具体如何分配,其实都是可以谈的,实在谈不成,你还可以换一家嘛,甚至干脆自己白手起家。: Q$ V; p/ ?! p6 Q, z+ Z
不过哪怕你是自己白手起家,其实也逃不离这四字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