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8 T" l+ d5 [8 J% u% g武汉学院傍晚风景 4 y- p) I. m' J- n% [8 S' v8 F
# M. C# x1 E8 H Q4 r: W+ F2 Y民办高校走向何方?在各类不同状态的高校中,目前来讲,很明显的,有两类高校一定跟社会的本质需求相契合,培养的学生都是社会所需的。
8 U5 x+ Z& E% {; A
$ V- F6 [: ]( G. \" M: W- k4 z一类是顶尖的名牌高校,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学,在国内起码是“一本”以上的重点大学。社会的精英几乎都在那里培养,包括各行各业的专家、专业人士、骨干、管理者等。" h' \; t2 ^5 n7 C4 R- W# d
6 Y4 v [6 O( \8 D第二类就是提供知识性蓝领的职业培训高等院校,可能从国内来讲就是高职高专。社会大量需要知识型蓝领,由于基础民生性、基本生产性的服务在社会中是广泛存在的,这种海量的社会需求也会永续存在。武汉学院的出路到底在哪里?9 [. `: Z6 ?" N9 x) G
5 h: J# \; } C5 ^
老师和学生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
5 Z/ N8 o" N& j3 k% D) D
+ L8 D' L1 P6 t从历次沟通中可以看到,武汉学院的学生有一个特点:自强。我们年轻的老师也有这个特点。因此我们的思路是:创造自强的空间,然后全心自强之。学校的举办方和管理层摆在这样的一个位置上:努力创造学校的发展空间。全体师生摆在这样的一个位置上:在教、学、研、用的领域,自爱自主自立自强。
( W# j5 T& @4 B [2 m( ]
* |) `5 R; B) i" H1 }# ^0 gNo.1 ( e& Q3 I w2 N- z6 S
& ]/ d: ~- n4 ]( M( S
明师
- h+ d9 D: C$ ]3 p' M( P: T" u
" I# f5 h$ F/ ^3 N) h% O5 J武汉学院要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我们的教师队伍要培养成什么样子呢?把老师培养成有名的大师吗?有名气的不一定有真正的学问呀。我们重实质不重形式。我们培养的老师,应该是有实学、有智慧、有能力、有师德的明师。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有“学”,对自己的品行有“修”,以身作则,学生都愿意跟着你。明明白白、智慧通达,你用赤诚之心办教育,你就是明师。' v6 k8 G, i1 V( t& N3 a8 i
4 G, j; {) L% a, G+ j: |3 T. W8 v: H/ Q5 @
2017年度陈一丹奖 & o+ A* Y9 S" T
6 [$ d$ X l6 S, f" w) N8 ~, h我们学校非常看重对教师的培养,就要培养自己的明师。学校需要引进教师时,首先不是看他是不是一位名师,而是看他是不是一位明师。至于明师日后是否享有声名,成为名师,无须我们去操心。有福分的,自然水到渠成;无福分的,就算名气不来也会坦然处之,因为你是一位明师。 p1 \4 t7 s) Z
# m. L7 K8 F9 w4 _4 t2 Q$ i
我们学校的核心财富就是一支明师队伍。明师不为学生回报,不为个人名利,出于教师的天性,时刻贯彻的就是用一颗赤诚之心办教育。“丹心育桃李”是我们的教学风气。$ a/ W' G& i$ w( }: A P% L/ f% }
9 a" ~# J* e$ ?
No.2
: L4 R* _/ N( G+ s+ F
) g( s- [1 z M) ?/ o明生- s4 \" Z( n, _0 {* ?! h
4 ?0 e# M* | Y0 v( z
明师教出明生,我们的学生跟着明师走,自然就会成为明生。何谓明生?我们把学生培养得自爱自立、明德懂理、有思想有智慧,这样的学生就是明生。3 L# |* y. Y+ L. h5 D) a: S1 X
+ q0 H$ c" }7 n" l学生在成为明生的过程中,我觉得用经典的“学而时习之”这个学习态度最为合适。“学而时习之”,老生常谈了,但是借此我想谈谈一些体悟。$ l" j! j3 w5 F
) J( Q& S2 ~- J/ m* |- f以前老师教的时候,我当时理解“习”是“复习”的意思,但复习很累,怎么会有乐趣呢?我还自己理解复习可以让考试成绩好一些,复习起来可能就快乐一些吧。后来知道这个“习”是“练习、实践”的意思。你学了滑雪就去体验滑雪,学了骑马就去体验骑马,还真是有乐趣。学了一个技能,应用它就能体会;学了一个人生道理,应用它就开了智慧,无疑都是莫大的喜悦。$ E9 B# j- S( p/ E/ W+ \, E
2 i3 k6 S2 ?4 u s# ^
1 z& R* V' x3 q( ]; {
陈一丹给学生拨穗 % g: b/ N) U0 c% C! p$ f2 ^
1 V3 ~+ v/ {/ V1 `0 T5 y j$ }
“学而时习之”是《论语》的开篇,《论语》是“大人之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一本重要的治世经典,第一句就告诉我们要以这个态度去学习经典,受用不尽。8 }3 l) w/ c3 c+ w
J' K1 y: h/ v" p- G" ~
“学而时习之”,“时”表明要时时地应用,经常地应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再于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这就形成了学习的闭环,检验学习的效果,使之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习惯。8 E: Z% r# j+ i( I2 R; R+ ~* O
5 k9 e# M7 V0 R4 j: R/ C$ C7 y“学而时习之”是上半句,下半句是“不亦乐乎”,“乐”同“悦”,是指发自内心的喜悦。该句采用的反问句,就是要反问你,需要你自己体会。你自己真正学到了、习得了,才会有真正的喜悦。/ ]6 f" ]0 b& h/ y+ V
1 e4 I3 G; {5 X* @3 f! c我们的学生在“解行并进”的实践中体现的学风就是“学而时习之”。我们创造这种氛围,创造这样的平台,让学生可以“学而时习之”,树立“解行并进”的人生态度,以这个态度对待学习,走向社会之后,同样以这种态度对待工作。
+ ]1 p/ x/ c- V5 v# Y
, X0 ?* V' Q" z4 b9 D( o$ W1 DNo.3 0 w6 i6 s. U% J* x
. R, s( S- R+ F8 @( Y
明校* O, w" O8 _ b) D, F
+ [3 i% T3 Q8 J# j" D培养学生的老师是明师,老师培养的学生是明生,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我们的学校自然就成为一所明校。! H0 g& b& S0 v- l$ S
! e$ Z2 _- c: a6 E: ?; w) R
作为民办高校,如何成为一流的大学、出色的大学?我们要明白和坚定自己的道路,重实质不重形式,培养出的老师是智慧通达的明师,培养出的学生是自立明德的明生,师生矢志创建的是受社会尊敬的明校。: D% r7 c. J$ ?6 L: z' t d
* k( x( z* v2 O# J; ]- b成为最受尊敬的民办大学: ?4 z; e" u3 b" L6 k
2 v1 d( u3 ]* P4 `" |- Y
我们处于一个不够好的时代,但幸运的是,我们也处于一个不断变好的时代。我们应该有客观面对的态度。; E: b( ~( J7 n: M5 e4 a
/ L4 n0 z2 `/ p从企业发展来看,回顾20年前,或者更早一些的30年前,也就是国有企业非常多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刚刚盈利,那时候民营企业很脆弱,生存的空间很小。改革开放30多年,民营企业一步步走了过来,每一步都是很艰难的。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当时就是孕育创业、孕育民营企业的一个机遇。那时诞生的企业中,产生了联想、华为、腾讯等一批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非公办的企业。今日的社会环境,也给了民办大学一次发展机会。
; {4 x! k- z4 _. j4 v$ T" V. H' [/ l
我们知道,很多成功的大学之前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也需要时间的累积和人才的汇集。在这个时间点上,既有国家政策支持民办教育,也有我们学院自主转设向前发展的机会。我们都不要辜负机会的孕育,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2 |9 [9 g2 v* V# ^
7 {; A" z0 }( H2 _; c/ p) H4 R- u( T
' o1 q( X: o& W" `% G
6 q# ~! Z$ W6 I4 t' v* H
. @8 i) K2 v7 p7 {/ G: ]5 X
我们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举办方、管理层和师生们共同去实现理想,追求愿景。我们要树立一个怎样的愿景呢?我想起了我和我的伙伴们讨论腾讯愿景的场景:是成为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吗?是成为实力最强的互联网公司吗?都不是的,我们的使命是提供给用户像水和电一样的互联网服务,给用户创造价值,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 d2 ?9 c+ t# o# l3 B3 L( N
5 J+ T; ~- p5 @5 a) x1 P9 Z我们的所行所为,要得到用户、员工、合作伙伴、股东和社会的认可和尊敬,这才是检验我们的目标是否达到,检验我们是否偏离通往目标的道路的标准。所以我们在讨论和制订腾讯的愿景时,愿意把“最受尊敬的互联网公司”树立为愿景。8 Y% C5 q6 M1 a$ [8 ]7 E1 p
, n' x p: [! Y$ F2 U- l同样,百年大计的教育志业,需要艰辛付出,需要创新突破,需要代代积累。既然我们的使命是“明师、明生、明校”,我们需要寻求内在的东西,致力于教育实质的提升,得到老师、学生、社会的认可。一批批走向社会的毕业生给社会贡献了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愿意把独立学院通往民办大学之路的愿景树立为“最受尊敬的民办大学”,吾辈以最大努力践行之!/ j( ]4 j# R- X2 E N
0 Y, }/ {3 T3 A p8 n+ ~- B$ t
《武院纪语》
2 ^7 R7 O" E; l7 Q9 x- W! p
7 W$ p' u3 y, U3 }, P5 r文\陈一丹
8 H$ ^7 n2 M3 i- M" b+ Q+ u; j# }6 {% @( [" d' W
推荐书目
4 S4 L+ X: r5 s2 J: p
- B% V# T/ m- w6 \& ?0 ~& H- N
! }, @, Z: y: e) [
6 l' ]: r7 @) l" X作者:陈一丹5 {. v+ N8 M0 `$ x, Y* S
3 K& o Y3 Q* U
定价:48.00元
& a7 D' z j* \" y' w
) A( R$ b; a- X" b e$ W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H( w: g0 J0 ^; I: }1 a, n" A+ Y( q6 \6 L1 E! a3 j
教育一词拆开来,是教加育。教育教育,恒在教学,重在育人。本书结集了陈一丹先生从2010年到2020年在武汉学院“陈一丹奖教奖学金”颁奖典礼和2013年到2021年武汉学院毕业典礼上所做的演讲,这些演讲有关教育、有关修养、有关为人、有关处事,既寄托着陈一丹先生对所有获奖学生、毕业生的期待与厚望,也凝结着陈一丹先生这些年来,在教育领域内实践和思考的回顾和总结,具有积极正面的导向作用。! Q! }5 ? `2 K+ X3 m) G8 g0 Q; m
& n3 ^# ^$ u) }- _: i
! Y+ ]+ U6 W6 [; s$ K0 x% p
7 r" R% P/ \/ I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H7 d% a4 N3 }6 @4 z# ~/ A.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