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娃的那天就想着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可孩子上学后似乎没有不想孩子优秀的父母,但优秀只有「鸡娃」一条路吗?

[复制链接]
查看2794 | 回复20 | 2021-6-13 23: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幼儿园,同龄的孩子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群里各种拼音,识字思维,英语课,相较而言现在的孩子没有我们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童年,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多的是辅导兴趣班,大多数家长会跟风,别人的孩子都会自己孩子不会,肯定多多少少会焦虑,甚至网上总结的各种娃的类型。
清新绿茶园 | 2021-6-14 04: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在传说中的“鸡娃重灾区”——北京海淀,任教于高中。5 t5 [# W- F! V6 i8 ]/ s: o1 ~) x
想说说我三十多年来见过的最成功的一例“鸡娃”。: H7 t9 e* Q/ t6 ]
那是我前几届的一个学生。$ V* j( m* C# H9 p3 {+ t1 V
在这个孩子还特别小的时候,大概三岁左右,父母就发现他对历史小故事有特别的兴趣(因为孩子的姥姥姥爷很爱讲)  v& x4 A- k+ S1 Y8 h8 e1 J
这个男生的父母都是高知,但都是对历史并无特别爱好更谈不上擅长的工科生。在偶然发现了孩子对历史故事的“偏爱”之后,他们夫妇开始一起读史书。
* @/ \3 N. q2 \& c" _: v在读的过程中,他们把书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人物传记,一点一点改成孩子能听懂并且会有兴趣听的故事,讲给孩子。
4 r/ B, V, ~* m2 }8 j- G6 l- R6 P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工程巨大,第一道难关就是“古文翻译”。为了保证准确性,也为了自己理解得更深入,以便能更好地改成故事讲给孩子,他们并不直接看译好的白话文,而是自己借助古汉语词典,加上请教单位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事,一点一点译。白天要上班,下班也要工作及陪孩子,所以他们做这件事大多是在夜里。边读,边译,边改,边讲……男孩的爸爸有一次和妻子说:“咱俩现在可以再去考个古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了。”. i! y1 s, W9 n5 p, ?. b
孩子上小学后,他们开始带孩子逛博物馆。
& h2 u' a% r2 m; R. o  B8 U带孩子去之前,爸妈先去。有时一起,有时是谁有时间谁就去。
$ P' t) k9 O  z5 y1 q  Q. @: }他们带着笔和本,一件展品一件展品的记笔记、请教工作人员,从开门到闭馆,能记多少就记多少。
, s/ J3 \7 S1 q+ t回家后,再根据笔记,一点一点查资料,再转化成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背下来。3 ]+ t$ B' V0 z' h6 @! b
孩子第一次去博物馆是七岁,而这件事,在孩子五岁那年,他们夫妇就已经开始做了。
) q) V" D! W8 Y: h7 D1 A* j包括皇家园林或其它有历史意义的景点,也是如此。
6 X* y2 T" B7 S9 T不止北京,还有外省市。别人出差,闲暇时间都是休息或逛景点、寻美食。而他们夫妇,每一次出差所有的空余时间,以及每年一次的“二人旅行”,基本都是带着笔、本儿,泡当地博物馆或历史性较强的景点。
+ ?2 o+ ^; d: z+ C% q3 n9 G* q如此,带着孩子去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从容地一点一点讲给孩子听。每一个博物馆,每一处景点,孩子都去过很多次。因为每一次去都只能讲一部分,孩子当然听不够,于是就需要反复去。
- m( ^. t. y$ l- e* e( Z这里插一段题外话。有一次出差,在当地一所博物馆,遇到一位带着厌学的儿子出来旅行的父亲。父亲细致地给儿子讲解每一件展品,甚至吸引了一些陌生人“旁听”。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肯定是历史专业的,我想起那个男孩的父母,心里觉得也不一定。不一定是历史专业出身,但一定是一位用心的父亲。
) n# d3 l9 y4 _* m% s! b: `6 X说回我的学生。2 d( l$ t+ b& E
在同龄人大多都在上课外班、兴趣班的时候,他跟着父母泡博物馆、看人文景点。他被父母讲的内容吸引,在向父母不断提问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会推荐一些相关书籍给他,然后三个人再一起读书,一起查资料……
6 Z' f5 e  _! @! }3 Y. o- }9 n% G2 ^! O他在一次作文中讲到这些经历,他说:“爸妈讲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次“解说”,都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太有意思了。”0 P# T( k& J7 S* X6 f/ l
学习的过程是有紧密联系性的,并不是说,他喜欢历史,就只一门心思学历史。爸爸妈妈注重兴趣的引导,也不是完全不关心其它科目的学习。任何事情都不能单一、极端地去思考。最关键的是,这个保持并追逐热爱的过程,让他真正意识到学习的意义,也不知不觉给予了他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j$ \0 N9 u3 p8 P! v' Z
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某名校历史专业,目前的志向是读博士,一生研究历史。
6 B! f( N) A6 ^, s+ y4 }人,一定是对生活、对世界,有足够的兴趣和热爱,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去探索。而学习的目的,则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热爱生活,以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b# Q! G) {! n9 N' m; h
你可以说“我做不到这样,我没有时间,没有能力……”,但作为父母,你有没有尽最大能力支持和保护孩子的热爱,或者为此去不断努力呢?
" _0 b" K  w8 V你说这对儿父母“鸡娃”吗?也可以算。因为竭尽全力地支持并鼓励孩子热爱自己的热爱,也可以算一种“打鸡血”。0 X/ n& C" Z2 Y) h( g: F) d
只不过这种“打鸡血”,以尊重和适度为前提,大人不焦虑,孩子不痛苦,双方都很快乐。1 z, a* {! ~6 t1 w9 C9 g" X* b* e! `
做父母,最忌讳的,就是把“学习”和“快乐”放在对立面,无论是以任何形式。
: ?1 _1 R* k7 j0 d* D7 x1 `; c不当的“鸡娃”是一个误区,但一听家长重视学习就立刻炸毛,同样是一个误区。
+ e% o4 i4 a" c# M快乐成长,并不等于放任自流。
9 E: k% V% X! {& s我总是和我的学生说:“无论如何,学习还是重要的。如果你们觉得,好的父母,好的老师,就是可以随便你们玩儿,完全不管你们的学习,那可真错了……”1 i7 _0 `5 U9 T+ p
人生的路有很多,这没错,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不重要。天才当然是极少数,但如果我是一个妈妈,我所能接受的“普通”、“平庸”,是你尽力之后的自然结果,而不是你每天玩儿、根本不学的自然结果。/ h" i, M/ ~" ]- r
学习不好没关系,但前提是要努力认真地去学。. }( E6 U- z0 }6 T5 z
而作为父母,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的是,学习是为了丰富自我,是为了探寻热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更自由地选择生活。
% ~( F3 W* K5 E: f- L+ a这才是能够让一个人愿意去努力学习、努力探索的最大动力。他能意识到,学习是为了我自己。5 R. y$ @8 [' L. S. c' u
为了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不断努力,不断坚持,不断探索,克服困难,一路向前……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才是相对深层且持久的。而每天玩儿的那种快乐,是肤浅的,短暂的。人在成年之后,角色多了,身份多了,各方面压力都逐渐变大,这时候可以适当追求一些简单的、肤浅的快乐。但在年少时,如果过度贪恋这些眼前的快乐,则可能会阻碍我们的成长。; Z, e6 B* S4 K- ?2 j( s( ~. ]& X
而这些,是要让孩子自己真正意识到的,不能是单纯由大人们去说教。5 S# Y% i& Q) n* X% b
如何让孩子意识到这些,如何观察并让孩子自己也看到他们的“热爱”,如何支持、鼓励、引导孩子为了自己的热爱不断向上向好……这些才应该是“鸡娃”的重点,是父母要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对孩子的了解,自己去做的功课。+ G$ W+ o; q3 ]6 x6 e$ t- {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人能手把手给你一个教程,也没有任何人的育儿经验可以完全照搬。如果你说“那我做不到”,那也别要求孩子。, k) z& Z" P" g) Y3 H
总结前文——4 b. [9 m( R% p
“鸡娃”的误区,一是对孩子缺乏尊重,二是不适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R) X5 C- u2 A" R+ u7 b; Z3 Q
我们对孩子的一切支持、鼓励、引导,都应该建立在他们自身兴趣与热爱的基础上,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重视和保护孩子的感受。孩子尽了努力之后的结果,无论好坏,父母都应该欣然接受。而不是说,孩子的能力只能到85分,父母一定要100分。. r) v1 E% Y, m( Y- Y- O
我从出生到工作都没离开过海淀区,如果我以后成为妈妈,也会是“海淀妈妈”。我一定会是个重视孩子学习过程的妈妈,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一路长大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爸爸妈妈“重视学习过程”这件事而感受到压力。但愿我们父母子女一场,彼此都能快乐,都无悔相遇。
& U; e/ B) Q% i/ e! ]5 U+ A不过,如果我的孩子以后兴趣在理科或者地理,那恐怕作为理科白痴和地理白痴的妈妈,就得“挑战极限”了。但愿我的孩子也能欣欣然地从容接受妈妈尽了最大努力之后的结果,毕竟也是生死之交,大家都不要对彼此太过严格。
斯特朗佩莎谫 | 2021-6-14 07: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也鸡过娃的家长,不过就鸡了三个月,我发现了鸡娃的真相,并且改变了我的鸡娃方向。并且我非常庆幸自己发现了这个真相,及时调整了方向!!!!
, Z& R3 X! g% l5 U鸡娃,很多人觉得就是刷题,超前学,提前学。我也进过不少鸡娃群,获取了不少资源和资料,也学到了不少方法。但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都不同,因此,有的方法我孩子也有效果,但有的并没有。
8 O. q+ ^0 \& V" `0 [在日复一日家长和孩子都挺焦虑的鸡娃中,我慢慢发现了几个真相:
8 i, Z5 @: A: a0 x1 超前学适合于学习能力非常强,比如智商很高,天赋异禀的孩子,大部分孩子,能吃透对应年龄段的内容,注意我说的是吃透!!不是学过!!!已经不容易了。4 l  u+ T% r9 C7 d
2 普娃超前学,看起来可以,但实际上,根本没吃透,过不久就忘了,跟没学一样。但是这个过程普娃也是很辛苦很累的,自己心里其实知道学的不咋地,爸妈还不依不饶的,觉得自己不上进。要是光没学会也好,关键是也损害了孩子对学习的喜欢。日复一日天天都是充满挑战的生活,孩子受不了,慢慢就厌学了。9 ]  \" q/ S: s' V6 }8 |# O+ d
3 鸡娃其实并没有错,只是方向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单纯的日复一日的做题,做12年,这苦别说给孩子,给大人三个月就抑郁了。* G* B* T5 p0 K( N
4 高级别的鸡娃,鸡的是体力(运动能力),自学能力,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而不是刷题。
7 l% {. R/ C% N. H' b% ]; n5 鸡娃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学习好,而是让孩子尽快形成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探索能力。学习十二载,培训班难道也要上12年吗?想想都可怕。
  v, X! B1 E# K8 S<hr/>想想看,每天给孩子找学习资料,带着娃日日夜夜学习,整整十几年,你害怕吗?
% j- C8 w+ ?  S2 T" P所以,真正一劳永逸的鸡娃,到底是鸡什么?我个人觉得,也是最近一直在做的几件事:0 S% N2 H0 B3 h( i% ?3 f' Q& d
1 体能:可以简单理解成体育。现在孩子的户外时间很少,上下学车接车送,到家吃饭写作业就睡觉了。体育全靠一周两次体育课支撑,这远远不够。真正让孩子有能力支撑起未来越来越多的学业的,是自身的体能和身体素质。
( ?: Q) F6 z& R2 S: M  E我跟海淀爸爸学习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早晨走路上学,他家是跑步上学。海淀爸爸的孩子三四年级的时候,跑10公里完全不是问题,体能好学习也特别好。看看周围不少体育达人朋友们的孩子,都是三五年级的时候三五公里不是问题的。因此现在我带孩子早晨坐公交走一半路,剩下1.5公里走路到校。
0 u& n* a3 T- p8 @# J% \& I& j* k差不多要40分钟时间,这样户外的锻炼每天增加40-60分钟时间,孩子也在路上看看花花草草,认识了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景色。: i% T# z9 l2 w, d5 q
此外,还有各种体能类的兴趣班和自我锻炼,比如骑车,骑马,搏击,滑雪等等,我发现孩子体能上来了,特别是每次运动完,学习效率也更高,出去旅游走走逛逛也完全可以走远一点的路,旅行也更加开心了。
; f: W+ w# F6 j2 p2 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个很难说明白的东西,大部分家长也不懂不会。我给一个简单的方法,带孩子一起阅读一些思维方式方面的书籍,一起精读,分析。同时课一买一些益智类的游戏盒之类的。
# R" M" X9 c9 o* j3 D- H这两套书重点推荐一下" p6 R8 g( V/ g0 E# d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75902937022111744">
) Q- d, D0 C; x& Q4 n$ Z
* W3 q* g1 l! r! A  t# E, \3 学习方法与自学方式:. U2 s% u7 R9 Z0 o% a% x( L
很多家长说,我也不是学霸,我怎么知道好的学习方法呢?我个给大家支个招:1 s8 `# X, q' ?, e+ v  a' M
1)进入鸡娃群,学习优秀孩子和家长的学习方法,获取爸妈们一手的学习咨询和资源,比如什么教材什么课好,比自己试错成本低的多,看看大家的高效学习方法等等。各种一线培训班的学习体验,哪个适合什么样的孩子,试错成本大大降低,太省钱了,直接就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牛娃家长经常做分享,随便说几句顶你自己研究三个月。
9 ~7 R; }) p8 y. a2 ?! ]& h1 t还有各种团购啊一起买书啊,都是牛娃爸妈精挑细选的,给自己孩子用,进步飞速,自己也省钱省时间省力气。3 R* j" N# W& u* @, D* j5 p
2)找一些高考的学习经验的书:这本书不是孩子看,是家长看,剥茧抽丝,找到合适自己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尝试。4 Y& a0 @1 l% |8 D
这里也推荐一本书
7 h' S! M8 C4 \0 Q- f8 T7 e4 探索与解决问题能力$ \; v+ D, C( W0 h) z+ M) D# O
简单说,提出问题,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m. y! i& |4 N/ e6 Q
我的做法是,每次看书孩子会有很多问题,写下来放在框子里,孩子上学后我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和视频,晚上孩子放学回来看,一起探讨。比如最近我们研究的内容是“树木如何变成木地板的?”
( p, S2 x# B/ g# j7 P孩子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提出新问题,也是如此解决。
# w  I# c/ J4 i有条件的话,孩子可以吧整个问题做成一个思维导图,完整的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思维结构。% z" y6 h$ x* g" j
但这个过程一定要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家长感兴趣的,也不要中途打断孩子探索和思考的方向。不要觉得自己认为什么更重要,要尊重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过程。; A; I' v4 f# o2 Q( I; U4 i: u# N0 c
. A: R: x0 p: ^$ w! B  i9 J# I
* r$ c0 \' k# d5 N; {% g# L: @
一定要知道,真正的的鸡娃,根本不是刷题,而是方法。天才儿童很少,但每个优秀孩子的妈妈都一定是有方法的。
3 _$ v0 U" o& b+ s' c当然,有人说,看到优秀孩子自己压力大。其实人生不就是如此的吗?职场没有优秀的同事吗?
+ B/ Z: @/ h- }; A7 i4 Y7 B- r: U人生处处都有比自己强的人,无论的孩子还是成年人世界。但面对高手,向他们学习,学他们的方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才是正经事。
2 `) B& W- Q% j很多人要问:学习好长大一定会出息吗?不一定。但大概率上还是不错的。好成绩并不能管你一辈子,但学出好成绩的过程所练就的能力与品质,比如:坚持,忍耐,不怕苦,自律,自控等精神,才是管你一辈子越来越好的核心所在。
一声叹息呜呜钟 | 2021-6-14 16: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就是优秀的孩子吗?我们评判一个人是否优秀,会从这个人的品质,能力,工作,家庭,为人处事各方面来看,为何「学习成绩」成为了评判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 F$ k. v# F, R' h6 D% P新闻不是很多吗?某大学教授性侵女学生;某公司高层与未成年发生性行为。。这些人在未被曝光丑闻前,光从外表看,难道不优秀吗?这些人曾经一定很努力学习,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但学习成绩好,考上好大学,并不代表这个人就一定是优秀的,分分钟还是个披着羊皮的狼。
5 L' B: f. D- S; H. @0 T) j作为父母,我们要着重培养的难道不应该是一个孩子人格的健全吗?如果一天到晚,只想着「鸡娃」,娃就一定耐「鸡」,「鸡」了就一定能成为「牛娃」吗?! k2 V' ^; q( Z% u# R  M; l
我自己的孩子也在上小学,虽然居住在海外,但国外的华人圈同样有「鸡娃」风潮,别人家孩子也是奔跑于各种补习班。我家孩子还是健康快乐最重要,家庭学习氛围从小养成。
, d3 z1 C/ K3 ^: @以下是我的几点建议:
5 {' w' D5 p0 ?' ^
    父母应该首先认清自己的能力,不要盲目跟风,过早的逼孩子学习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可能会导致孩子将来厌学。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可以推从玩中学,例如通过一些简单的亲子游戏来做数学启蒙;通过绘本和动画片来做英语启蒙。现在网络资源那么发达,父母可以稍稍花点时间就可以找到很多有趣又能帮助到孩子学习的资源。
    $ o! ?& {; u+ {; `4 @- |5 t3 K
捡树叶同时学数数,学颜色,学形状
4 d' q. Z. N( P) X
! ^6 Y' x5 d3 u- R9 o6 m
# U1 d5 Q/ @/ T: F
! B) @( H9 o/ q8 n3 u0 Q4 s0 G
- h1 N! Z* x* H7 I( b% u. |2 S; v5 E* F为什么会有彩虹?通过好奇心学习。
' ]4 f; J/ D7 M( @7 B, {2. 通过观察来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有些孩子很喜欢搭建积木,那么可以购买一些相应的玩具来培养孩子的立体空间感,动手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有些孩子喜欢画画,那么就可以通过画画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 c% H1 ~9 Q: ~8 `: t& r& p! M. p0 H
3. 在家里可以营造家庭一起学习的氛围。让孩子耳濡目染,学会玩的时候专心玩,学习的时候专心学,劳逸结合。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应该从小开始重点培养。5 K: C6 h  `3 D- @: `
4. 学会温和的与孩子沟通,尊重是双向的。我们要先给予孩子尊重与信任,孩子才会听取和相信我们的建议。
1 x' P' @$ x& n我家孩子目前三年级,在学习上属于非常自觉的类型。从小我就鼓励她自己写下今天的时间安排,里面有玩乐的时间,弹琴的时间,学习的时间,她自己做主,我是她的小帮手和陪玩小伙伴。我也时常提醒她:“健康和时间是最宝贵的,我们要珍惜。” 作为妈妈,我希望她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有收获。她将来是否优秀,是她自己的人生,作为父母,我们尽力就好。
$ J9 Z+ @1 K/ ^) d. ]( E<hr/>更多育儿分享:) Q) t- g5 W/ s0 ?, g% z: X$ X" _
怎么才能教育出一个自信的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觉得最好的教育观念是什么?什么是有孩子之后才知道的事?
第二名无所谓 | 2021-6-15 00: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不健康不快乐的根源,在于父母不优秀还非让孩子优秀。  l0 `3 o1 `8 C. B
你肯定说谁的父母不希望孩子优秀,他优秀受益的是他自己,他优秀了他才能幸福,这不是为他好吗?
5 c; I- h; h8 P" B  c1 P: i打住,够了,根源的根源暴露了——为他好,是很多孩子不幸的开始,是很多家庭不幸的开始,正是它看似充满了爱,所以才不会引起警觉,相反还会因此肆无忌惮,反正怎样都会得到理解,这才是它真正可怕的地方。
" \  V# a5 E9 \' R/ P( X( G结果就是无限恐怖轮回,父母不暇自哀,而孩子哀之;孩子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孩子而复哀孩子也。, o* B" O" S/ _0 h& Y2 O/ d" n7 v
即便父母优秀,也没权利要求孩子必须优秀。
带墨镜的小男孩 | 2021-6-15 11: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优秀是最好的解决方案。5 x( I2 a& _6 `$ o0 p% F1 c( p
孩子可以直升上层社会,避开不必要的竞争,俯视众生。" _7 }3 \) V9 u) M3 x

5 ~  k; f# X7 ]/ _. c: [* R. x7 s! {; X/ M
之所以“鸡娃”是父母还不够优秀,且还不死心。0 K$ t! J/ B' Z* z* a, p
其实鸡也白鸡。
+ }7 b! u3 O& h9 U+ C1 h$ Q反倒在鸡的过程中扩大消费,钱流向上层,上层更巩固。
- b+ i( P* R7 F/ v上层越巩固,越是铁板一块,鸡娃成功的概率反倒越低。
3 s5 j! E' V4 e' Y还是《武林外传》的经典桥段:姬无命被吕秀才绕了进去,“到底是谁杀了谁?”“是我杀了我。”# Y1 x& c5 t7 q3 w4 V
你们奋力鸡吧。! B+ p/ `; ~* K* p' M* o

6 q5 [) P" n$ Q/ T. d( v. D- H* V& Y3 E3 Y' e# C. K/ s
赤贫不婚不子省略一切烦恼,
, L2 ]# t1 @9 ^低产养娃顺其自然尚可苟活,
$ a9 x1 e/ F" G; G高产育娃一步之遥行有余力。
8 D$ S3 q& F# Y8 j; e唯有中产鸡娃前景渺茫生不如死。
平安75 | 2021-6-15 19: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个蛋孵出小鸡,8 }# d9 h# H0 }, P  A7 L# r
然后盼着鸡窝飞出个凤凰。
& ~6 e% C: ~' @7 c7 n1 R% ]9 k我爸妈是这个操作,
6 T$ u! R- v  l: l  R) j) _佛系放养。
4 g' v6 C' i. L% s- D3 _' J! @相比之下,# s0 [: v, f; L/ G" ~
我比不过他们,
% j0 G: W, Q5 D+ w: f4 X8 z我也做不到完全放养,- P0 P) P& z$ c- q7 D0 g8 Q% ~
但我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 V* L3 ^7 Q) T0 m# @+ f, |
孩子实现他自己的梦想就好了。
1 b3 S  F) C  ?, w) o( R  X, P  J/ A; p; z: s- K

8 W# o8 f2 X( V5 F这事儿,+ x5 l: w% p4 D! l* \3 {
我看开了。
" G1 L: U: [+ y& w) L, Z& R, i: `身边大都是北京985的小伙伴,
) K- n" c8 ?; E4 x5 H: F% w  s我跟人家比,
3 T& f# M3 d) r9 H( E从小就是渣渣,
. K& k2 d6 Z5 H$ a2 Z. f; k不论家境还是双商,0 E/ v3 K& N8 S& b+ m7 L  s
没啥比得过的。, |1 _# |) x) e9 B3 k2 x6 }
+ o! ^$ J+ G4 |8 n4 y
5 \; \4 e6 {0 j% B: M3 l6 D
泯然众人的我,
" n. Y7 O6 \$ ?% ~生了孩子大概率也泯然众人,; `  w2 o8 h# X. ~! e) I
我自己都卷不过,) y6 d$ ^% \. w8 u, `' V: y
何况孩子啊?
没量心拐 | 2021-6-16 01: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为一个二年级孩子的妈妈,非教育相关人士,打从心底里特别讨厌“鸡”这个字。
- i* a/ z* Q! k5 z5 p1 h2 z因为,“鸡娃”意味着,你把孩子推上了一条加速前进的道路。在这个加速前进的路上,不允许他放弃,不允许他懈怠,不允许他有自己的想法,不允许他偏离你规划好的既定道路。
9 L8 p% l* x& |% m+ z8 @
4 i5 V" b1 i4 H
1 y& F  `. x9 s, g孩子说:“妈妈,我不喜欢上这个兴趣班。”家长反问道:“这不是你自己选的嘛?既然是你自己选的,就得继续读下去。人不能随便放弃。”这样的对话,几乎随处可以听到。我身边的爸爸们、妈妈们,当孩子流露出任何一丝想要放弃的念头,都会被父母直接扼杀。0 [0 s' c# @/ _

1 C6 T* r# z9 I# m
3 ?9 c2 v0 o0 o; s& j, ~/ A( T& h我的孩子,在上幼儿园中班时,班上几个妈妈说一起去试听某个线下英语机构的兴趣班。我问了孩子,孩子一口答应,于是我就带着孩子,跟着她的同班同学们,一起去试听了。试听下来孩子也很喜欢。于是,现场大家说要不就报名了吧。我也就给孩子报名了。
5 ^; l" v# @1 u& h& [但是,三次课以后,孩子说不喜欢了,原因是:1)听不懂外教老师在说什么;2)助教老师一直要他们坐的端端正正的,她觉得受束缚;3)觉得课堂不好玩。: Q- j; B8 R1 G& a0 T
我觉得孩子的理由挺正当的,于是就找到机构老师,说打算退课。机构老师和我们班的妈妈,当时看我的表情,向看到了外星人一样。她们一致对我说:“XX妈妈,你怎么可以这么半途而废呢?这是给孩子做了错误示范啊。你要积极鼓励她,帮助她继续学下去。”“XX妈妈,你也太随你的孩子了,这有点太宠了吧。以后上学怎么办?她不想去上学,你也任由她吗?”
* g. p: t2 {3 K% U, p, a说实话,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心里非常的不舒服。因为,她们把我和我的孩子,一起放到道德制高点上进行批判。仿佛我就是一个溺爱孩子溺爱得完全没了边的妈妈,仿佛我的孩子是一个任性到极致的孩子。
, Z5 J3 N7 v% X' k8 P% d* |因为劝说我的人太多,包括我的家人,也认为我不该随便给孩子停掉这个英语兴趣班。所以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即:让孩子继续在这个兴趣班学下去。于是,随之而来的是每次上英语兴趣班前的拉锯战。我要求她去上,她哭着不要进去上。
& h# z. C( ^; T+ I拉扯到一学期的英语兴趣班结束了,我终于松了口气,孩子也松了口气。因为我不用续报了,孩子也不用被我逼着去上英语课了。$ w5 R( `  s+ r' z/ J  C7 g
但事情还没有结束,孩子由于那一学期对于英语的体验太差,导致她之后各种抵触英语,直到现在才慢慢缓解对英语的坏印象。
1 W: Y2 N/ C0 q2 z所以我一直后悔当时的立场不坚定。7 \: f; y: t6 e
谁说放弃就一定是半途而废呢?* O7 ~9 G* m. C# X6 k8 V6 X7 q
放弃,何尝不是,对自我的负责,对自我的认清呢?孩子提出放弃,代表她觉得现阶段自己不适合这个班,也不是真正感兴趣这个班,为什么就不能放弃了呢?
) P) B6 T. y3 W  \2 ?0 a$ v那这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强迫我的孩子在任何一个兴趣班里必须坚持。% p, v0 |7 P1 e" i4 D' [
我只是会尽量选择小课时的班,假如她不喜欢了,我们随时能停止,避免经济上无谓的损失。
! r3 @. R  U. @" F0 y当然,这次事件也带来了一个好的效果是:我的孩子,每次选择她想参加的兴趣班时,都会很谨慎。会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是不是真的喜欢?是不是真的愿意坚持?
) e! D: a! }4 N2 y4 \- ]& |2 v( W8 b所以,我们现在参加的兴趣班,数量非常非常少。参加的,都是她自己真正喜欢的。比如画画,她学了好几年,每一次续报都是她主动要求。8 A' s0 ?7 u9 T0 R) `4 E
但即便她喜欢画画兴趣班,我也认为,那也只是一个培训班,一个技能培训班。她真正热爱的画画,是闲暇时随手的涂鸦。她能专心致志地伏案画上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周围任何发生的事都打扰不了她。这个随意的画画,才是她真正的兴趣所在。6 N) c$ Z1 u2 R; u$ S# w  u

) f4 c: Y- k! z% ~: v; r; J& s' x; i
所以,本质上,兴趣班都是用来迎合家长的,而不是真正用来激发孩子兴趣的。* R) F. m3 l2 D: E$ m0 r
因为,兴趣不是靠培训班来激发的,而是在生活中因为观察到或者体验到某个生活情境而自然而然激发的。. |2 z* D7 K) S4 }
所以,你以为孩子头几次就喜欢上某个课,是因为真的喜欢吗?
/ h; X- d9 n( v; ?5 Z错了,那只是一种假象。可能是她对于这个环境的新鲜感,或者是体验课时老师刻意表现出来的轻松愉悦感……,这些种种的假象,让孩子在头一次课或者头两次课里,表现出她很喜欢的这种假象。
! ]- K( a* v0 k' B9 X! Z而父母误以为,这种假象就是真正的喜欢。那么,当孩子一段时间学下来,发现这不过就是个枯燥的学习课,是披着游戏外衣的学习课,孩子就各种抗拒了。而此时,大人却打着“这不是你自己选的嘛”的旗帜,逼迫孩子继续坚持学习这个兴趣班。1 a2 b2 t8 Y- K
更何况,还有同伴效应:& O9 @+ y# F  T
比如父母们经常会说“你看,你的同学XX也在学,她怎么那么要学,你怎么就不要学呢?”
2 W+ h3 o0 ]  O) `8 x% A再比如父母会说:“你看XX跟你一样,一开始也不要学的,现在不就学的很开心吗?”
3 g7 P3 y1 x$ A* s% h- O还没有独立的孩子们,在此刻是没有话语权的。他们所有的抵抗,最后都会屈服于父母的说教,甚至拳头下。最终,他们只能被迫接受必须继续去上兴趣班的结果。; O, C9 J8 Q& s- S8 h
而父母呢?可能还在庆幸:幸亏我坚持住,没有让他半途而废呢。1 D* O  Q8 ?( i& s8 u4 v6 I! ^
至于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欢?who cares?$ n& D2 V. q& S* }3 k. v. r
+ R. w% k! Q) X* I/ {9 J* p; p9 D
5 \8 B6 H8 \! H0 A" c" [
所以本质上,现在的兴趣班,都不能叫兴趣班,而应该叫培训班。2 q( A  ^( u& U* C+ A! j, }
因为,这些兴趣班都是用来培训技能的。而这些技能,是焦虑的父母们最喜欢的。' A9 Q9 I8 f; R2 j; b; o/ I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这些兴趣班,是迎合了父母们焦虑的需求。
$ B" v# A) E5 z& }! B4 D6 t1 \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跟不上别人的进度,未来不能变得很优秀,* g9 }: v1 K9 l& ~! i0 `
所以,需要赢在起跑线上,提前去参加这些各种名目的兴趣班。
, {- n  Z+ i- M2 L, [5 Q8 Z' \, v$ k4 Y

, T: X, y1 `* w" i  ~比如,你的孩子喜欢蹲在地上观察蚂蚁,这就是一种兴趣。0 J# Z: n# R. x
这种兴趣需要你去激发吗?根本不需要。
9 E- \" t7 a( \9 Y9 j甚至于,你还会打压这种兴趣,因为你觉得是浪费时间。
/ k% [; S* j, J1 }7 l  n之前不是还有个段子吗?说是牛顿要是生活在现在,可能就发现不了地心引力了。
; s& A* ?: o# |: F* B! U( ^因为他躺在苹果树下发呆的时候,就会被父母们喊道:“快去做作业,快去上兴趣班。”
1 T; s+ _# _  H: }1 r3 I- r+ g* N- v6 J/ c5 y

% ^0 G$ C6 K1 Y- u0 `所以,孩子们真正的兴趣,早就被父母们忽视了。7 w# I" v; `# b5 t+ ~
父母们真正在意的,是那些看起来貌似有用的技能。* C0 }+ T9 g  S, t4 S2 x
所以,一边说着,要给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一边又焦虑着要给孩子不停报各种兴趣班,美其名曰说孩子喜欢,对孩子有帮助。' F$ Z. K& I7 I. v9 r
一切都是焦虑使然。# s. v' N, D$ f5 H
你焦虑,所以你看不到孩子的潜力,看不到孩子的真正兴趣。
8 @6 Q+ W& n3 N眼中只有:我的孩子,万一以后不如别人怎么办?万一没有这些技能怎么办?  r  U' q2 g% V/ d9 F

4 R. G% h' _# i, f) S& w! g1 W9 [3 R6 |0 ], A
说个好笑的事:一二年级小学生,语文课经常写看图写话。看图写话是学语文必经的一个阶段。学校里老师会教,日常的作业里也会有练习。- k, q: M3 J/ a: w
如果孩子不会看图写话,或者写的不太好,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
) B0 @! \) x8 \/ V2 x  J# b6 P比较合适的方法是:1)跟老师沟通,看看如何提高。2)教孩子看图中的细节,然后帮她理清思路。. y. z6 q$ b9 k  |
慢慢的,孩子遇到看图写话,就不会有困难了。- }6 q! r; {' \3 D) f
但你们知道吗?现在专门还有兴趣班,是针对看图写话这项技能的。线上线下都有这种兴趣班。我的一个朋友,甚至极力鼓动我带孩子去参加这种兴趣班。说让我别耽误了孩子。/ E% I0 c0 @7 t' k# z- o: D% z0 |0 O% G
你看,现在市面上的培训班,已经渗透到了孩子学习的方方面面。( I" ~& `0 L1 n* l( [$ M6 U
而报这种兴趣班的家长还不少。
' h) Q5 q+ P, w1 g, _' e家长们也不管报了兴趣班到底有没有用,反正报了就能缓解他们的焦虑。! `# _" n% D1 E7 Y. u) j

8 m$ X8 C( h; V& v0 a+ Y: Z. P, [( ]9 U
所以,我认为,一切带着“鸡娃目的”的给孩子报培训班,7 h% |$ @* `. o7 T# E8 f2 Y
就只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而已。5 g0 c* v( e( |& {
对孩子,根本没有多大的帮助,甚至还会起反作用。
0 T# |% S( q  K4 t4 @& {; r# Z7 o
1 x5 K2 H9 I& z, f3 b2 u5 m" A/ e# \: A
归根结底,家长们对未来太保守,不愿意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未来。9 d) }/ h: N5 V, f6 R
所以拼命鸡娃,让娃赢在起跑线上。# n2 w9 x5 Y! e3 _) O! [0 C
, `2 \, G; D0 F; v+ r- n

7 A+ j9 k* D0 U0 C/ o4 G8 l你现在能预测:等他们长大以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吗?
. b) T5 L6 g2 u) _' `; A' ]0 M* a会产生什么样的职业?又会消失什么样的职业?0 e/ k, m, z4 ^- w1 ?
你肯定猜不到。
/ n6 L% F( l) i' K* K- m( e. c3 ]正如你的父母也猜不到现在这个时代,完全不是他们以前想象中的这个时代,一样。
6 S. E9 l6 O! J! \" a" G+ X; [5 [* A3 n% V每一代人都会受自己所处时代的眼界局限。
+ O1 T! L5 M  }4 y0 n/ A% {既然知道自己无法预测未来,那么,请给孩子一个更加宽松的成长环境:
) h9 R& ~) B5 e7 m. u给与他们真正能体会兴趣的时间,允许他们可以放空、可以发呆,可以不要这么的追赶,可以不用这么的争分夺秒。$ S% I6 f0 }: b( {3 [
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决定权,可以自由决定想报什么班,不想报什么班。
7 x9 L% i1 A4 x/ x9 m( y" v" @1 u" g! k3 D
% p& X0 v5 g6 @: v! F( G
对于父母来说,把这些花在兴趣班上的钱,存下来不好吗?1 _2 [; v7 Y* G
孩子们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干嘛要在早期的兴趣班上浪费掉?
+ |  r6 X! F) k" Z" I% |1 a" x: T对,我觉得现在很多兴趣班,就是浪费孩子的时间,以及,浪费家长的金钱。
9 H: \# Q& Q1 K只不过家长被焦虑蒙蔽了双眼。
% j3 }& H2 {# d' e5 m
3 b! [5 n! V; A/ O# B' }! b! d% U, b. g! r4 A
哪怕这些上兴趣班的钱,存下来,给长大后的孩子,一个试错的机会,! ~4 p/ o& e& W6 o
都好过现在随随便便挥霍在跟风的兴趣班上。
一星陨落 | 2021-6-16 03: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站在“被鸡”孩子的角度来谈论。1 d  I- g* b5 g+ U5 {. K
这个问题里的「鸡娃」可以说指的是狭义上的鸡娃,即抓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各种升学指标。
5 t& G' H3 F( ^我身边就有一个被“鸡”大的朋友,看到她到大学为止的简历堪称完美,各种奥数比赛大奖,英语各种比赛的证书…堪称于「别人家的孩子」系列,那会儿和她聊天的时候说的一段话让我记忆颇深:* x. i8 d# z3 I- u! W; A6 w% q( I3 o
“我曾经作为一个普娃,求学阶段充分享受到了鸡娃给我带来的红利,步入社会后,又花了极大的心力和金钱,来弥补鸡娃带给我的后遗症。”
她说在她成长的路上,父母非常在意她的成绩,被迫她学会了自己“鸡”自己。有时候仅仅一个眼神或者一声叹息,她就知道,得,下次英语考试不能低于140分。1 B1 w; Y5 P9 q
其实孩子对于自己的学习能力的感知,是远远高于父母和老师的。很多时候孩子在学习方面表现得投入跟配合,不一定是孩子享受学习,而是心里有父母,不忍心让父母失望,也害怕自己让父母失望。- k$ e+ s4 R2 i2 k) }8 F5 W
但一旦考上大学家长停止「鸡」娃以后,可能会迷茫、脆弱、动不动就怀疑自己,结果压抑已久的叛逆冲动全面爆发,当她考上了名校以后,各种翘课、看动漫、考试不过……基本上都干了个遍,最后被朋友们拉扯着才回到正轨上,顺利毕业,踏入社会。2 ?" {, K. V. Y0 _
所以我认为就算「鸡」娃,也是有时限的,顶多能「鸡」到孩子学业结束,毕业后的人生,家长无法在保驾护航。
  c. D% S# t8 Y$ G# P2 G+ P孩子步入社会之后,过往成绩的好坏,跟他过得是否幸福,并没有那么强的关联性。我们教育孩子应该要把眼光放长远,放到整个人生的长度,为孩子以后顺利步入社会,做好心智准备。/ m" q; u) A' }& f! e2 d- g+ x
过度鸡娃的后遗症6 b5 y  z& o1 B
! s. }% ~) h7 n. D
当孩子独自面对社会的时候,后遗症就开始全面爆发,被鸡的孩子就像是一个牵线木偶,当你撤掉手中的线的时候,她就会不知道往哪里走,该如何动。1 _7 c7 D$ Z1 E5 P, V
❤️迷恋成就# ^5 k# p& g# `* [

- `# k4 Y( V0 n1 p/ g当没有父母在后面给孩子提要求的时候,那个习惯于被鸡的孩子,做事的动力基本上来自于外部成就的吸引和内心的恐惧。她会非常非常的在意成就,也会对别人的反馈耿耿于怀。
' p+ Q! F) E  \+ }2 \, m- n: S( N我这个朋友入职后时候就一直在做一件事,别人说什么事情好,就去追求大家都夸赞的那个指标,比如她非常关注KPI,本能的去追逐第一档,迫使自己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0 h1 S" {# ^3 p' s0 X  n0 A
后来就因为过分的在意外在成就,变得心浮气躁,老想快点拿到结果,在做事的过程中,非常难沉下心去关注,更别提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了。
: P4 H  _' _$ q) ^让自己妥妥的陷入成就陷阱里。3 u5 e' u. m- v: Y3 p$ b. [
❤️内心空虚
5 b; D; N" Y7 |3 i+ s- Y3 B2 e
; u# \* Q7 ^0 V4 H% b对于学习我一直都是主张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因为发自内心的渴望对于一个孩子的人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被鸡的长大的孩子,她很有可能对于内心的渴望非常不敏感,她觉得她的内心永远充满着不确定性。! b4 P; \/ b; E0 I/ E) t( M. H3 X, \
然后她就开始把所有能做的事情列清单,一项一项的打勾,完成以后找到成就感,所以又回到追求成就的陷阱里去了。1 M' R# k2 G$ m7 D0 Y  ~
有段时间她觉得自己缺乏兴趣爱好,去参加各种“兴趣班”,瑜伽,健身,画画,做手工等等。但是坚持了一下又觉得没有什么变化,觉得在浪费时间,就逐渐放弃了。, I3 y7 Z) Z) e1 c0 y! _9 u7 E
所以在她内心里一再的给自己机会去探索自己的渴望,结果就被内化了“投入产出比”打败了。/ s& Z+ W: |; c2 ]0 S, Q0 `* h
❤️浮于表面的亲子关系, M. n$ t4 s0 k: ?5 }; K! B
/ O# @0 ^; e' o6 k7 A
过度鸡娃会让你跟孩子的关系早早停留在表面。
5 P: p& m" T- S& T, J, {) _+ d很多的家长都觉得自己非常非常爱孩子,就是因为爱她才会事事要求孩子达到优秀,因为大多数家长认为等孩子大了一定会知道自己的用心良苦。
- |$ c/ a: l& q8 i* T0 h$ H6 o你也许会收获一段母慈子孝的和谐关系,但是孩子会慢慢的将心门关闭,不再向你袒露心迹,不会再试图让你去了解他,不会跟你讲她生活的细节,你们的关系在她离开你的鸡娃范围后也很难在建立起紧密的联结和支持。
5 Z; r: ]2 ]' R! b0 v因为孩子越大,越难去毫无保留的信任你,一个没有体会过被无条件接纳和爱护的孩子,长大后也很难拥有信任父母和爱他人的能力。1 A9 r/ s) L$ T! T1 l1 p1 }4 u
就像《小舍得》里颜子悠说的“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这毕竟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勇气说出这句话。% W: G6 i6 Q8 o  _8 b- e2 P: L
养娃的第三种选择: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
' w& O# D/ R/ L6 Y# o, B/ @2 R
3 r% O! s5 m' y& S所以我觉得在养娃的路上,除了鸡娃和佛系以外,还有第三种选择就是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
! F8 z* j4 f) U6 d* U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美国新型教育学者戴安娜·塔文娜在《准备》书里的一个观点:9 V" N: L2 ~- [# P5 r9 k1 X
父母不能只教孩子如何考上大学,还要培养她们应对未来变局的技能。良好的习惯、求知欲、通用的技能和对未来的规划这四点,对孩子们未来是否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有娃的那天就想着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可孩子上学后似乎没有不想孩子优秀的父母,但优秀只有「鸡娃」一条路吗?-1.jpg 根据这本书和日常养娃体验,总结了3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6 l% t2 f4 B) O7 c- |6 q❤️自己育儿的焦虑要自己消化。
2 }2 Y* }1 X) L% V5 U" K, G1 d4 B* `# ~0 ~9 r7 K5 j
最好的办法就是精简身边的信息源,远离鸡娃的源头。比如一些打鸡血类的公号。用看这些公号的时间还不如多看看靠谱的育儿类书籍,用更高的格局,看待孩子的发展和教育。) ?6 b# I5 W0 O$ P9 H
❤️做孩子的哆啦A梦
2 ]3 H4 d0 d6 l! Q+ X
* r3 A$ P; L8 H+ |2 _0 ^7 |我童年最喜欢的卡通就是哆啦A梦,即便里面的大雄有时候傻笨笨的,有很多的缺点,哆啦A梦从不嫌弃他。我非常想做一个哆啦A梦一样的妈妈,去接纳孩子的缺点和脆弱。
! }& M. ?  o0 X# u3 h7 y" W* b1 G不管孩子遇到什么难题,只要他想要我帮忙,我就会带着他一起去找方法,不管他在学校受到什么困难和委屈,家永远是他的避风港,有温暖的安慰,也可以自由在在的做自己。
, Y( z/ z$ L' {* P( ?❤️做孩子跟成绩之间的缓冲带
- N) E; s' P0 ^
' r' o7 k# n4 z1 D" x# F% Q现在的家长和孩子面临的现状是:
6 ?6 M$ `) n/ v& l% s2 Z好的教育资源就只有那么多,升学一定存在残酷的竞争,所以成绩就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F# l" q: ^4 A3 N2 i$ w
我并没有办法去改变这个现状,但是可以尽量的和孩子站在一起,比如和孩子一起思考成绩和学习状态,陪孩子一起去探索适合他的学习方式,尽量去平衡孩子学业与个人志趣之间的冲突,给孩子争取出自主探索个人爱好的时间。
7 o; {" o) o; l- ^& U5 f  J/ J  `可能这有点理想主义,但是我想表达的就是——给予孩子内心的支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 `3 a0 K( ?* a9 E5 I/ A2 R写在最后的话:/ H, X2 z6 V3 w. u/ B3 }* M: P- d
( v. j+ s, ?; Y1 N- i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想干什么。这样的自主感是非常宝贵的礼物。父母的鸡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牺牲掉孩子去落实内心渴望的时间和空间,也就间接的牺牲掉了孩子的自主感。
% e8 T/ k$ t0 h* n长大以后孩子很有可能就忘记「自主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了,接着就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寻这种感觉,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很难感受到幸福。
: D9 v$ s& B! l: G因为幸福其实就是一种对自我的良好感受:
* w" p% O& y/ {2 ~0 S
我知道自己是谁,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知道可以用哪些方法去获得我想要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重新去审视孩子现在的成绩和未来的幸福之间的关系,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应该去关注哪些保护孩子自主感的做法。
& C; i: E. }& Y3 p8 J" _孩子只要是努力过后的结果,无论好坏,作为家长都应该去欣然接受,不要过分的去强求结果,也别用成年人的眼光和规则去「绑架」孩子。
0 N3 J. P+ D1 B+ b' M7 B7 ?0 r毕竟,在孩子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我们只能陪着他们一小段路,未来还有那么长的时间,需要他们去面对。
5 c  o! c; L. r0 |' K+ V: k1 V
我是 @宇小暖 深耕育儿教育领域,家有萌宝和大提琴演奏家的队友,是一个爱分享,爱记录生活小美好的正能量妈妈,育儿领域原创作者,视频答主。欢迎关注我哦!点击下方可以查看更多育儿相关内容(^_^)
育儿干货(新手爸妈必看):硬核育儿干货5 a" u+ k( A+ o
童书绘本:宇妈绘本精选
. E% f1 O3 `: [/ s: H好物推荐篇:小暖好物推荐5 G' O3 D6 j! g, H4 {; ]
音乐启蒙&教育:宇音教室
/ X2 E, Z1 o/ C! A❤️码字不易,点个赞再走吧!❤️3 k& l& I- p3 m# b. a8 V
@知乎亲子
阿邱in | 2021-6-16 10: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也是一名陷入鸡娃的家长,伴随着孩子要准备幼升小,特别害怕自家宝贝进入一年级会跟不上大家,落后于同学!所以以拔苗助长,笨鸟先飞的心态给孩子报了珠心算、拼音、练字班等等一些提升文化课的辅导班。0 l7 [6 Y9 U1 n  [/ v; `
后来听身边的朋友说小学阶段要注重好培养才艺,我又带着孩子学习钢琴。一到放学就是带着孩子赶场各种辅导培训班,周末还去上钢琴课。看着时间一天天流逝,真的非常担心自家宝贝跟不上,自己整个人越发的焦虑。
; ^9 _  i; ~0 U5 D+ n最近《小舍得》热播剧不是很火吗?我一路追剧下来,越看越感同身受,看田雨岚和南俪鸡娃,结果一个出现幻觉,一个离家出走。我开始思考自己这种行为真的是为孩子好吗?希望孩子领先在起跑线,不能落后在其他孩子后面,却一直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3 I+ j6 R  J" f- d9 d
但优秀只有「鸡娃」一条路吗?我现在也想明白了,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优秀,但不一定要开启“鸡娃模式”。超前去学习一些东西,有时候是会增长知识,可孩子未必能接收得进去,也许会适得其反呢?所以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对方向,正确引导孩子学习。比如在学习上会开始引导孩子自主阅读,幼儿园放学后,我会和她一起阅读半小时,然后让孩子给我介绍一下,这样可以锻炼好孩子沟通阅读的能力。
4 S* w1 i* b% u0 {' E想要孩子优秀还是要培养好孩子的学习意识,学会自律。都说小学靠爸妈,初中靠老师,高中靠自己。那我们处在第一个阶段,肯定要好好引导孩子,端正他的学习态度以及培养好孩子做学习计划,这样才能让他更好的学习有所提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