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虎父无犬子”!
! f# c; t8 g! ]2 P5 o% t
( r2 p# U$ K2 Q7 \1 K这句话用在世界顶级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家庭中可谓是太贴切不过了!% P/ e# H- ?! o/ v
% B* ~7 Z; B% }- J1 c# \. @他和前妻杜致礼有三个孩子。而这三个孩子,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了这句话。1 T+ K( V6 `3 A9 B, N! ` a
9 N/ X* h9 F. \1 p; L
为什么这么说?
" ^# M# z' }4 v9 U3 ^
5 q( B6 m; b" u8 Y因为作为世界顶级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名字早已刻入科学史的丰碑,但他的子女明明有三个,却无人去从事物理行业。! U. J& ~2 `3 B8 B
6 P& d, S; ~! {, b有网友质疑“基因是不是失效了”,也有人感叹“名门之后注定活在父辈光环下”……
! }' t& h+ b" u- q4 E& Z \; ?/ B9 K$ u2 C$ g. I2 a# r1 z
但当你真正了解这三个孩子的选择,或许会忍不住“哇”地一声叫出来,因为他们的选择依然让你感到敬佩。5 |2 p- e h1 K. O2 ]& A
6 b* e. `: h5 Y- l+ z( v% b+ m) S
他们中有人用代码改写未来,有人跨界征服星辰宇宙,还有人用手术刀拯救生命于水火……
# q. s& `5 W& D7 d) j8 Y
! L v+ a2 r2 e7 F/ X) b' y' g7 j& h7 Y! Z% q7 i
长子:量子计算机的拓荒者
) e: v; R0 |6 ]0 M- ?6 `0 T# ^
( a& W0 u6 _0 C! f+ ?1 e9 f4 B杨振宁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是与抗日名将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 D6 W3 s4 n0 k: H) v
M% H4 t# q: g& S% Z, j
1951年,杨振宁和杜致礼生下了第一个孩子。
$ Z) o6 I8 m# ]4 b2 i7 G9 r. N. b: @) i$ Y$ M" h2 f+ a7 [
可以说,大儿子的出生便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3 `1 U& @. d5 D1 x% V
& L3 K8 J0 L9 t5 R" Z, @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他备受宠爱。
' T; M" m0 `2 C! K: S8 D; l9 Q4 C4 v; ^
祖父杨武之为他取名为“光诺”,听上去有点暗含“光耀诺贝尔奖”的意思。
4 O$ y0 _( k! z2 z
; F& k3 N$ i* t3 W; Q7 s8 S大为巧合的是,杨振宁在儿子出生后不久便一举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让这个名字成了科学界的一段佳话。" V# T& c& G; m1 r5 Q% i9 L7 Y
' |6 E- M: J3 |1 e* Q所以说,取名真的很重要。当然,这是后话。
. H7 b. t3 k' Q- ]7 K4 B( w2 E; x2 d7 @! C# h5 z
只是大儿子杨光诺的人生轨迹,却与父亲杨振宁的物理王国背道而驰。
0 N( A- j, B6 m3 O
% ?4 f: [ Z0 i' K# A$ h/ l9 i: H3 J f
9 j& g( `% t6 {# `9 t/ X$ K上个世纪70年代,当计算机还是实验室里的庞然大物时,这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少年已沉迷在计算机的世界中了。
% T O5 a! \) K' [# D6 {1 a( e* _* M) M2 z. x/ [
他在求学期间,恰恰经历了美国硅谷的黄金时代。, `9 S- u2 d% g4 t; Y- m6 z/ V
6 e2 w8 C; S; z( J他也亲历和见证了从大型机到个人电脑的技术革命。' `& K1 l: [) }$ R
; i t, o3 `2 u5 ^- H O/ d之后,他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计算机博士毕业。
4 ^6 x6 `& w/ N( s$ N b
3 s4 N: O, x4 G值得一提的是,他和朱光亚、丁肇中等这些著名物理学家都是密西根大学校友。9 c9 ^5 E" M2 x# C- k, X* H
. \1 _+ N' ]/ S3 @0 p- E7 Q( W如今74岁的杨光诺,可谓是量子计算领域的先锋人物。
2 J/ i8 I9 D; I* s$ s2 v. z6 i1 t0 b) X1 Z* O
他主导的量子算法研究被应用于生物医疗领域,曾帮助破解蛋白质折叠难题。
4 A/ z1 K) [% J2 `
* d' X4 t7 h( [# V0 T; s" l3 ^在谷歌量子计算实验室公布的“量子霸权”里程碑中,也有他团队的贡献。
' r- ~1 D2 [1 Z* y" b/ p" b {% t! [/ Y" T: J
' y: H8 O9 R' i" k! s, V2 A X. a' P
有意思的是,这位计算机泰斗的办公室里至今还挂着与爱因斯坦的合影——那是他少年时代参观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时留下的珍贵瞬间。
/ @. _% Q' H7 N) i次子:化学和天文的跨界者( U" P g n4 Y# h% p: c/ Y' c
R$ Q3 _) r) ?& Q0 \如果二十一世纪作为信息技术的时代,大儿子杨光诺可以算是“预见未来的人”,那么,1958年出生的杨光宇则是一个跨界的探索者。
7 F9 Y" g9 y% }6 a9 ^8 g2 c( ]1 u/ P8 l9 r3 |9 ? P8 S
有小道消息说,这个从小把《星际迷航》当睡前故事的男孩,曾用化学实验炸坏过家里车库。8 K# J! V8 d; `! S, Y
( u% M+ n- e' B) Y1 V& r
但长大后,他就将这份“破坏力”转化为神奇的创造力——他发现的“杨氏彗星”轨道模型,为NASA的深空探测器提供了重要参考。有资料显示,他还创建了一个“虚拟化学实验室”平台,让全球30万中学生在家就能做危险实验,这项发明被《科学》杂志评为“21世纪STEM教育十大突破”。
# @0 o- d/ R2 {. l
5 f' Q% N6 l& k3 v3 Y) Y$ }
0 p7 ]4 }2 k4 k' L( ~+ u. t0 s2 H7 ]* G
4 K& I R/ _+ _0 u( T& [" t2 k( Q还有资料说,他是美国J.P.Morgan的化学工业分析师,曾经在华尔街用分子式解读经济走势。只是在后来(也有一种说法是他在业余期间),他才化身成民间天文学家,用自家后院的天文台发现2000多颗小行星。6 U' J% z& V, y; y( }7 ~1 N
, u9 z" K8 O$ ~0 V) ~! |. x当然,化学和天文之间有没有延续性,作为外行的我们,也无法探究这中间的联系,只是羡慕他这种跨界的创造力和探索的精神。
9 J y1 B9 y& W8 d( _6 k* B7 X( l5 |% _
6 U, ]* O! a: K( E& O
, D: z+ G$ W1 G2 @1 ?# G小女:仁心仁术的无国界医生0 c+ i8 f1 Q. j1 L" e. l
~, g/ O1 g2 ^& ^' s( |5 Z4 _
当两个哥哥在科技的前沿开疆拓土时,1961年出生的杨又礼选择了更接地气的道路。
" u/ y' z" V2 v( N: r! n" g, J! N% X
% w% B- ~+ k! h8 o' ]" Z这个从小被全家人捧在手心的小公主,没有成为父母期待的艺术家,而是穿上白大褂走进医院。9 K/ F d1 }9 L+ x% _1 W- W/ h4 [
1 |: Z" w" U& `更值得赞扬的是,杨又礼没有在美国这样安逸的环境下行医,而是成为了一个无国界医生,走进了战地医院。
% c7 o4 a" ]# ~# s3 { y; Y' p' D
A* X( k( h0 r在刚果的疟疾疫区、叙利亚的难民营、南苏丹的武装冲突地带,都能见到她的身影。
3 v% e: u% I: h. y2 _9 i; s2 F t4 i ~# V j* i
0 A \ y3 |4 l k- Q8 H
+ [6 D, j! W5 D
据说,她能流利使用7国语言问诊,曾在阿富汗用当地俚语安抚自杀式袭击幸存者。9 d. c( Y& Q# w- K
! o+ s# }; z+ i5 Y( g9 l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爆发时,她带队进入隔离区,创下72小时不眠不休救治143名病患的纪录。; ^5 \) h: Z) Q
; r$ T, n! i) g3 z美国《时代》周刊为此将她的医疗队称为“死神面前的最后防线”。
8 h: r7 @! w' L- t9 n) t教育密码:不设限的人生+ t6 `- B" V3 f" |7 Y/ s( e
* ^' Y9 C# p0 t/ I; {9 Z K/ s$ O杨振宁的三个儿女,虽然没有一个选择从事物理这个行业,但他们始终秉承着杨振宁先生为人处事准则:高调做事,低调做人。8 y( M" l; n& F4 j! I0 Z2 R
& M% s7 n( W0 O9 B& p: c三个孩子迥异的人生选择背后,藏着杨振宁独特的育儿哲学。
. }9 X8 j+ {% b; E7 ], q. W1 L; i" W6 v! l
当长子痴迷计算机时,这位物理学泰斗送出的12岁生日礼物是一台打孔计算机。$ B- {# s3 e- `6 I5 Q: Z7 n
7 ^* N" o( }0 \( U# ]* c, H
次子观测星空彻夜不归,他专门请来天文学家到家中授课。0 p0 o& `& S1 X5 P0 T
/ A8 @( i1 w! P, F0 [( g$ ^小女儿立志学医,他亲自联系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安排见习。
3 U6 R/ J/ O, {/ y2 u' f
) s1 ]. e! @( |) h0 k/ _: H0 L“不要试图复制父母的人生。”5 _1 A4 [; v7 r, @7 v
' a) N2 h) i7 n* g5 M9 s+ g+ ^
l. c: h; Y" o$ [. C f3 ]8 O+ r! j/ ?; Z- F, c" |+ d) }
这句话被杨振宁写在每个孩子的毕业纪念册上。当外界质疑“杨家为何不出第二个物理学家”时,他笑着回应:“如果他们都学物理,人类就少了三个领域的专家。”
5 w1 B) g4 G! g3 ?7 _; W& C
1 K7 |' Z3 z0 U: Y2 o2003年杜致礼去世后,三个子女对父亲与翁帆的婚姻始终保持尊重。
( K/ r) K3 O! j6 W b& q, r% j# n1 z* [' l7 B Q
长子杨光诺曾对着媒体表示:“翁帆让父亲找回生活的热情。”/ s& Y6 D, A$ x# K- a9 g
) m- I. E6 e. ?6 s. b* d
杨振宁百岁寿宴上的照片也可以发现,一家人其乐融融。; _, K# ~( ~2 I# d+ ?) K* V6 `, Q8 m
4 [( A7 u- D. R/ q8 y) [! V杨光宇创建的“杜致礼奖学金”已资助137名中国留学生赴美深造;杨又礼发起的乡村医疗计划覆盖云贵山区23个县;杨光诺也在清华设立“未来计算实验室”。: g; u, p" Q7 ^3 T) d
' l$ f7 ~' y4 H% Y5 D6 f
3 c; ] \% y0 q# ]
" V, l1 C# O3 K* J, m当人们惊叹于杨振宁百岁仍活跃在科研一线时,他的孩子们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延续着家族精神。' j3 i) K# E" a4 {- h1 u3 [
7 {! V! y. N: l- {$ o
他们没有活成父亲的“翻版”,却都在自己的领域抵达了父辈的高度——或许这才是最成功的传承。
5 i" J$ a6 C8 }( Y+ J/ R$ o( `: k- a- j; `; b/ k/ k5 }
杨振宁给朋友写过一封信,里面有着关于教育理念的阐述:
- O9 Z- @' z% R" L* t; R" f1 H, S" O/ x
“所以,我要给您的忠告是:让他像正常孩子一样发育或成长,不要给予在数学和科学上施压。在他前面还有一条漫长的人生旅途,尤其重要的是,在心理学习上保持全面均衡的发展……”! i1 }' O( P# ^! j
$ p, x& `1 P& u7 @) G: A
或许,这也是我们普通家庭教育的最好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