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 q: R* l! j5 h6 h) W) L3 q! ^李嘉诚 , I3 B( r( @; ?9 {# s( M. V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自从3月4日,知晓李嘉诚要把卖港口给美国公司,香港政府就一直与长和集团进行接洽。如今20多天过去了,距离长和集团与贝莱德集团签署交易协议仅剩6天,公众迟迟未能等到有关事宜的进展信息。
0 Y9 q0 ^4 l K/ e# ^# f2 \) g5 ~8 S& F/ V& G( V
- S6 B" g. |! p$ k/ S2 P甚至连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外媒也等不及了。
# t$ a, W4 ?) E2 J9 g于是,3月2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发布会上,法新社记者就长和集团出售海外港口一事提问。看来,老外期盼吃瓜的精神劲头比咱们还要足,因为早在3月18日,这名法新社记者曾就同一问题提问过。
9 N: T! c( V/ t6 L9 E0 Y两次提问得到的答复一致。郭嘉昆说,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的正当权益的相关行为。
' @% [' a) Y. `3 q& I+ b8 {
- Y+ y3 ?# O6 V) L% E) J; [# m+ l" \
郭嘉昆 ; L1 d0 n2 W5 U/ s
小编发觉,即使今天法新社的记者不提这一问题,也有其他媒体会问。因为最近两周发生的一连串事情,让大家对李嘉诚的态度从质疑到愤怒。; d; u' u8 K1 x& v$ |) R. j
据《联合早报》报道,香港某房地产代理公司总经理陈某称,长和内部有人联系他,给他提供了一些材料,让他于3月12日在相关媒体上发表专栏文章,为长和出售港口事宜辩护,告诉公众地中海航运公司集团总裁阿庞特才是主要买家,淡化美国人为卖家的印象。
0 o. ]" J2 K: f0 ^$ n大家注意这个时间节点--3月12日。
7 A+ Z: T" E* p! m9 |5 n香港《大公报》发布第一篇时评文章《莫天真、勿糊涂》的时间是3月13日。% y( ?. u& @6 C& ?( A r
) P- x1 }$ j$ }0 i1 r8 Y$ Q8 L
, ?0 G9 i: N) P
大公报 " Q/ h, j& e+ d. m1 f% U# e
这说明了啥?这说明李嘉诚早就知道长和集团的港口交易会引发公众关注和审视,所以他先要找人“打提前量”,为了尽量降低风险。$ p1 ]' L. v" W. B! z
但是李超人显然错估了公众澎湃的爱国热情,以及大众对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高度敏锐与关切。
F5 B* [, }% G0 P除了上文以外,3月15日,大公报发布了《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文章以霍英东等爱国企业家为例,质问李嘉诚“是否还记得国家给予的发展机遇”,暗示交易可能存在非商业因素。
6 Z6 u% t! I# V+ c3 |" L+ d4 k) E; E/ J3月17日,大公报发布《饮水思源有担当,背靠祖国谋发展》,文章强调港口作为“关键基础设施”的战略价值,若被美国控制,可能通过“差别化收费”“调度算法优化”等手段挤压中国航运企业,暗示收购方可能配合美国对华供应链“软封锁”。
6 r5 R: V. y, x0 A, }3月21日,大公报发布《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文章援引《反垄断法》第26条,指出即使交易未达申报标准,若损害国家利益,市场监管总局仍可介入。文章警告“交割即违法”,呼吁长和“悬崖勒马”。同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发文批评“商人无祖国”论调。
1 ~8 m% e2 e3 ~8 ^- q9 T3月26日,大公报发布《勿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文章向李嘉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长和“立即停止交易”,并列举三大后果:. b; J1 D& f E6 U, p' @2 ]+ g% ?6 ]
①中国海运成本可能上升15%-20%;
. l6 s: g7 x# U! g* c B②“一带一路” 倡议在拉美推进受阻;
6 N6 g# j* |5 j7 w③香港企业国际形象受损。$ k3 @$ }0 [' `9 j6 L. Q* u& T
3月27日,大公报发布《急售运河港口予美资,专家质疑“非一般买卖”》,文章引用商务部研究院专家观点,指出交易“在商不言商”,长和放弃320亿元国资收购要约,反而以290亿元贱卖美资,存在“主动让利”嫌疑。
/ f: s+ Z3 M+ ^. g$ r6 ~面对香港大公报的“五连问”,李嘉诚不是反思自己的行为,而是找“枪手”制造舆论洗白白。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公众对李超人“出离了愤怒”吧。! _. n I; A# u( u
* T* {9 D+ X$ ^
& o! @0 I; f, B) E0 ^港府与李嘉诚沟通
# q: w* p' g9 x3 ]$ p! ~* Z按理说,商人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李嘉诚及其实际控制的长和集团,在出售港口经营权的时候,并没有采用全球招标价高者得的方式,这才是该事件的重点,如果李超人采用了公正合理的方式,中国企业不愿去竞标或竞标不成功,那国人也不会怨谁。
3 g! A# G) g2 P$ u3 K8 W% h更加讽刺的是,3月23日,当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出现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时,很多人天真地认为,李嘉诚回心转意了,专门让次子去探探高层的态度。这是多么可笑。/ c% @3 w# ` l0 N" N& `3 _$ l
( i0 a7 c0 n6 i7 e
- @8 H* w, ]) d. B/ b李泽楷以中方企业代表身份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 ]# W/ }6 H8 X; y9 R- V2 S% d按照长和集团与贝莱德集团的约定,4月2日正式签约。此次传出了原有计划不变,李嘉诚要求公司加速推进协议进度的说法,惹得香港市民联名抗议,超10万人签名要求特区政府介入调查。
$ e+ W/ u7 k8 [; v, r+ H; P李嘉诚的行为是在“逼迫”港府亮出杀手锏-强制退市。政府的耐心即将被消耗殆尽,彭博社星期四(3月27日)引述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报道,中国要求国有企业暂缓跟与李嘉诚及其家族有关联的企业开展任何新合作。' w+ N; I$ u# \% R6 b' R
3月21日,当被问及若有机会是否有意收购长和集团相关资产时,中远海运老总朱涛回应:对一切战略资源都感兴趣。事实证明,并不顺利。
+ q9 Y" ?0 e- P: b留给李嘉诚的时间不多了。
/ ?- x0 a/ D" V* E7 O#外交部回应李嘉诚集团出售海外港口##商务部专家:李嘉诚在商不言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