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那个国家的航天员想要在太空中出舱活动,都需要借助舱外航天服的支持,否则所有太空活动都只会是一场空谈。) r+ e: S2 g- f! z9 @ h& |
而截止到现在,即便是一些国家的航天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全世界能够自主研制舱外航天服的也还是只有中美俄这三个国家。
( H+ n y: _9 r# B$ X: y+ G4 y- v1 h- H
那么,各国的舱外航天服究竟有着怎样的区别呢?为何彼此之间航天服的寿命指标,差距会如此明显?
6 @- A5 r$ x6 @, G% U' j! v1 w1 X( G. G" c2 X. ]% _
7 {- v7 ~3 c3 C2 x% s& w9 c0 {
“飞天”舱外航天服
3 V# a: ]0 S& Q o美国EMU舱外航天服
: P L5 Z0 ^# V% T0 _ ~) W, }: S
# v' T1 S. u) K) @9 x一般来说,航天员在外太空中都需要三种航天服,因为不管是在舱内还是舱外,航天员都需要特定的航天服才能开展行动。
- A3 h t. R8 _, R" r1 d# l3 F
% T" q: k8 b4 g5 x+ a其中,为了能够让宇航员在舱内的日常生活中变得更为灵活,还需要舱内常服这种相对轻便的航天服。
5 O5 q, h& _7 B: T4 H8 I" R! j也就是说,除了舱内航天服与舱外航天服,舱内常服也是不可或缺的。
. o# _, r/ h. V9 I$ z0 O
4 B/ K: j. o& o7 @" f+ _+ i- t. O) N
“飞天”舱外航天服 # `& m+ A+ ]' m0 D# K
( D9 j0 C7 h, \$ Q
但在这三种航天服中,功能最少的舱内常服无疑是最为便宜的,特别是和要求极高的舱外航天服相比,两者的造价差距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Q( f0 m6 Z; r! @ B$ z
就拿我国空间站举例,在舱外航天服的价值能够达到3000万元的情况下,舱内航天服的价值却只有10万元左右。% d+ ^: C/ u) R2 a1 H+ n
x3 Z1 C$ c/ J2 Z9 Y/ c) m这样的差距,也是不难让人意识到舱外航天服的重要性!. R$ c/ i. R, }2 e% u
0 U3 J" S6 ^* P0 o5 \, u
& G$ A3 i( T$ f0 }NASA自研的下一代舱外航天服 & J7 e; q0 G3 c# i# x( V: g
而对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来说,他们的舱外航天服则要显得更为豪华一些,据悉,最新一代的xEMU舱外航天服,仅一套的造价就将达到5亿美元!
\) h/ J. z/ C2 @: m5 f4 ~ O% d9 }: x5 k
对比下来,我国那价值3000万元的舱外航天服,完全能够用“非常便宜”来形容了。- X* m- p$ R v: p! k
* E6 A/ Z ~1 ]9 y0 c3 B& A9 t不过,既然有着这么高的造价,美国的舱外航天服就肯定有特别之处,否则美国还不如选择进口我国的航天服,来满足国内对舱外航天服的需求。
2 G( t0 s6 u% Q5 a9 K6 S& L2 k* j* U$ S! {
/ T: d* p+ J K5 B4 v1 H; pEMU舱外航天服
- \$ c) K; @7 N- m! |# t5 M- s7 ~1 Z+ s d0 T0 G: e$ s
事实上,和中俄相比,美国对舱外航天服一直都有着特殊的要求。
* E# L' [' v/ |& e$ c在其舱外航天服被统称为“舱外机动单元”的基础上,美国的舱外航天服除了航天服本身还要清一色配置喷气背包,以此来为航天员提供一定的机动能力。6 n1 E6 |" c# {% A
" H* Z' \( z" M5 B* S$ \- [这一点,绝对是中俄两国的舱外航天服所不能比较的,而除此之外,在极高的造价面前,美国对舱外航天服的寿命指标也有着很高的要求。1 k* W/ o3 a3 |* R/ ^
) V$ N( \% b/ ]/ i# H
" g( c# V: `% K$ R6 S1 tNASA自研的下一代舱外航天服
) U% m% Q% x+ [- x9 I& W+ |% z. A) p, S i' H
除了能够满足100次航天任务之外,还有着长达15年的使用寿命。
* E2 M, C$ t' t. Q5 H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EMU舱外航天服每完成25次储藏任务,就需要带回地面进行一次维修的基础上,美国的舱外航天服是具备“重复使用”这一特点的。( s# |) O b) z% G2 s7 H# r; m6 Y
" O2 g, M) N) B
所以,即便是美国新一代的xEMU舱外航天服截止到现在都还没有研制出来,此前剩下的舱外航天服也还有4套能够使用。
7 U; b% G# P6 |6 i3 s
0 c# R( _$ t1 H- W2 W5 {7 W& \& M+ f7 @9 u1 Y) N
以上信息来源:中国载人航天2024年6月13日“各国舱外航天服知多少,一探究竟” - }: p. Z% d0 a# S" p' ~# r. @2 M
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
0 l, C9 y6 e+ |4 L" T2 O8 D% O6 o
与中美相比,俄罗斯当下航天事业的发展明显受到了些许的局限,但就算如此,先后经过6次改进的“海鹰”舱外航天服也依旧有着其不俗的表现。& H* A4 y T' `! r; S; s
如果要追溯到“海鹰”舱外航天服最早诞生的时候,那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就能够看到该国为实现月球计划,所推出的最初版本的“海鹰”舱外航天服。% R0 O1 f q# j% i
8 p e! x6 ^, }! G! b
但由于后续登月计划所出现的变化,最初版本的“海鹰”舱外航天服并没有被真正生产出来。4 ^9 n; c7 r: X
; b' \. C6 g9 M. ^( @
7 M# V0 E' R! [- @“海鹰”舱外航天服
9 I' ?, V! a9 V直到上世纪70年代之后,最初版本的“海鹰”舱外航天服经过一系列的优化,造成了“海鹰”D型舱外航天服的问世。
0 v/ v8 f) d( K$ R' g/ ~. c( T
在此之后,“海鹰” DM、“海鹰” DMA等各版本的“海鹰”舱外航天服,陆续出现在人们视线之中。
- D3 S/ o, @( r而在最新的一次版本更新之后,俄罗斯的“海鹰”MKC型舱外航天服也是早已今时不同往日了。) y( b* K8 g. g4 m' S# f) p
( B0 A$ A3 T9 t. e9 K# R
/ D! c/ S' w# e“海鹰”舱外航天服 1 A' c- ^- D: S! V2 y1 I
' q; B8 O/ D0 U3 m* Z5 \
原本由橡胶材料所制成的气密层材料,直接就改为了实用性更强的聚氨酯材料,这样一来俄罗斯舱外航天服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极大的延长。8 x. S+ r" a; |
. }/ Q4 P' C1 b+ k( a! C
可即便如此,俄罗斯的海鹰航天服所具备的寿命指标,也远远无法和美国的EMU舱外航天服相比。
# F* g1 |8 ]! f2 Z. A在出舱12次就需要面临报废的前提下,一旦使用寿命结束,就只能被装进货运飞船里在大气层烧毁。$ y9 S7 F# S2 q2 N' N0 ?) z' d
( w+ ~2 }' D5 w3 F" ]; Q# _) Q$ f
以上信息来源:中国航天报2021年9月22日“顶级高奢服装揭秘:5亿美元舱外航天服很不简单”
$ v9 O7 o4 U" G$ Y6 `+ o3 a+ g中国“飞天”舱外航天服5 C0 }& A- a1 p# l) y
. x" R4 V: y$ {, s俄罗斯的“海鹰”舱外航天服与美国的EMU舱外航天服相比较,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胜在造价便宜上了。# [% V% v& P, B. {- j
而我国对舱外航天服的研制,显然并没有美俄那样充足的时间,最早在2004年7月份的时候,我国才正式立项并启动了舱外航天服的研制。
. n: e# a( a9 X* X* T
6 U3 F) }0 T" X z这样来看,我国与美俄的差距绝对不是一星半点,但好在我国的相关研究始终进展的非常顺利。
5 d0 t; p2 A5 e u3 A( s! Q5 H2 y- h' _1 K- U+ q. s) P
6 {# }4 C6 h N) \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
* B: y4 n- y4 t3 h& m, _# u. l. z4 _, T
仅仅在4年之后,也就是在2008年9月27日的时候,神舟七号的航天员翟志刚便身着第一套“飞天”舱外航天服亮相太空!
$ V6 O2 L8 r1 j X( [2 c+ U5 M0 Z; \, p! a! j
可以说,我国如此快速的发展,就算放在整个世界也难以找到第二个。
8 L* i9 u; Q7 D6 w/ W但这还不算完,等到2021年的时候,就连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也正式完成了出厂。
1 G0 t. C" c! |# {
% b+ k; k- k( l
, F: [) B& M% D6 F: ?“飞天”舱外航天服 2 A' n2 v8 Q- F7 M" p
而在造价3000万人民币的成本面前,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对外声明的使用寿命为3年15次。
8 X" r! h, I, d/ Z V( _8 P- l0 R8 O- I. @; u, R9 a* V3 a
这对比美国的15年100次,明显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但让人意外的是,这样的使用寿命远远不是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的极限。
9 K. x& B' K! n3 |" E# Q+ \9 f6 H0 v2 q
在今年3月21日晚的时候,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和宋令东,再一次身着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圆满完成了第三次出舱活动。
6 v9 X# \1 V3 v2 \" v2 P, P) O2 w8 F: f# _- X
- W6 d- x6 e; l; A, D: j
“飞天”舱外航天服
; v2 K+ d1 ~! l" y7 u% j$ M2 V. V7 o需要注意的是,将这一次数加上的话,我国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已经保障了19次出舱活动,这远远的超出了原本15次使用次数。9 t, P2 d, s4 v* @. ]3 L6 F- L# ]) J
0 y1 |$ y2 j6 Z: p* r4 l目前,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的极限依旧充满着不确定性,而等到它的使用寿命达到之后,最后面临的结果将会是被放置在天舟货运飞船的货舱内。5 k* Y* T/ \8 r) Z* A8 K/ g
& V2 j+ c9 `, B* Z9 y" a" T等到经过大气层时,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将会伴随着高温化为灰烬。, b* R, ]) R. T; @
3 {: g0 t5 t6 G/ B4 V- o7 O! ~* x0 F
! X/ [5 @8 j! ?
以上信息来源:北京科协2024年3月11日“飞天”舱外航天服约3000万元,却不能带回地球,原因是啥?”
4 I1 P, Q) v. ]6 G$ B9 P' t2 X+ L q! h( o2 o" O7 A4 o2 z
这样看来,当下只有美国的舱外航天服能够满足重复使用的要求,但在其极高的造价面前,如此特点究竟是好是坏呢?: W# ?) o- [9 Q
毕竟在去年6月份的时候,正准备执行太空行走任务的两名美国宇航员,还一度面临了舱外航天服漏水的情况。
7 R" z* C3 I& ?3 n
$ S8 V) K/ d5 f4 j+ Q( H
; @6 c: a- B O4 K$ B2 i7 g! u- k准备出舱的美宇航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