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曾被视为可再生能源的“宠儿”,被寄予解决气候危机的厚望。然而,近年来,欧美部分国家对风电的热情骤减,甚至出现风电场拆除的现象。 c+ k2 w6 }% k' z
与此同时,中国风电却高速扩张,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一半以上。为何风电在欧美被质疑为“垃圾电力”,而在中国却成为“未来的希望”?. x" @" }3 u) S9 [, C5 Z) }) ]
/ u5 e; C9 w% b, M3 ~" G9 B
) E! W8 B( O4 V0 O/ p% a欧美的风电发电为何不香了?! |8 j9 F: Y1 m) M ^
. y( {* n( e( O9 [3 L. p过去,德国和丹麦等国曾将风力发电视为环保改革的招牌,一心推动“绿色转型”。如今,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y( o- ]/ S" U5 N
说白了,风力发电就是靠天吃饭,但风实在难以捉摸。风小时发不了电,风大时风机又需停机保护。德国便是典型。
2 V, g/ U6 k" }+ t7 v1 f# h& Z1 A) @0 X" A1 O8 d( {$ D1 G
2 z0 i+ T- I4 }* c2021年的一个高峰日,德国北部风机发电量超出电网调度极限,弃风率高达30%,大量电力被浪费。而到了寒冷冬夜,风电不足时,只能高价进口天然气填补缺口。这种“靠天吃饭”的不稳定性令人头疼。
1 p1 e% Q7 I# b: P: r, h! u) [( V4 k6 @2 b; s+ E
0 a* m! X3 O" z5 _
除了发电不稳定,风电场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备受诟病。在丹麦,风电场的低频噪音让附近居民不堪其扰,甚至有人因噪音失眠。一位吉伦半岛的居民曾联合邻居发起请愿,成功阻止了超大型风电项目的扩建。/ ]' H: G& B+ ^7 ?
?9 W4 C4 {, \; ^8 w; [! n
- _3 F6 F% l+ ~景观问题也是一大槽点。英国北部的湖区被称为“世外桃源”,但当政府计划在附近开发风电场时,遭到了社区和环保主义者的强烈反对,理由是“风机破坏了自然景观”。最终,这个投资数百万英镑的项目被迫搁置。6 T9 J6 N/ A5 `: g
3 d- C7 l2 Q& Z: V, ^0 b/ t( |7 q: E3 A* K1 b I
此外,风电设备的回收问题也日益凸显。风机叶片由玻璃钢和复合材料制成,难以回收。美国2020年废弃了近2000片退役叶片,大量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成为“永久垃圾”。
8 A! _& ~1 P2 w7 A/ G+ H: g2 H! R3 y6 ]% W% c2 S, X* z- W5 R
# t+ Z) R$ Q2 h- [
经济性方面,风电项目在欧美高度依赖政府补贴。补贴减少后,高昂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让许多项目难以为继。挪威一些风电场补贴到期后,不得不拆除或转型,因为账目根本无法平衡。+ D" L3 X5 @6 `% i1 H
% L$ `1 f' x4 o$ J$ N7 c3 e
# G. J% n+ F' v3 G7 O中国的风电如何“反向爆火”的?( `% q" }$ \" _7 @3 e$ |4 h
' @2 p9 E! b* Z( \- z1 d& q9 U与欧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风电实现了“逆风飞扬”,成为全球风电的领导者。2024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88GW,占全球一半市场。中国是如何做到的?2 ^! J5 e& Q9 A2 J2 V+ i' }
6 Q1 i3 |! m. ]7 B c
2 L" Z. H& E% |' p0 h
曾经,甘肃酒泉因“弃风”被嘲讽为“风从西北来,电送不出去”,如今却华丽转身。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特高压输电技术,西北的风能资源如同“打包快递”一样,被远距离输送到了中东部消费城市。) B$ C) Z6 a2 m# G3 S
用一个形象的说法——“北京的灯,很多是靠西北的风点亮的”。6 d! k- I& {0 M- ~: R' {) w( @
# j( y! z! X0 A) F* Y1 ]( J4 C6 N
通过这一策略,中国的弃风率从2016年的15%+下降到2024年的不足4%,而利用率已经接近96%,在国际上也是领先水准。. e5 x8 _6 `3 W' c- T6 |6 X) l6 m
中国能在全球脱颖而出,还有一个关键:成本。一台风机的制造成本,从2010年的7000元/千瓦,降低到2024年的3000元/千瓦以下,甚至已经低于煤电!. m2 f! [/ S$ k I' R
) p. o; _; l4 p' h6 t
) C( q( t Q8 ^) k% O这种降本提效的秘诀是什么?两点:全球最完整的供应链,和一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依托这些优势,中国制造的风机不仅满足了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还成为全球出口的主力军。5 b, Q5 i8 b& B; z* {7 ]" _
数据显示,中国风机在全球市场占据了超过70%的份额。甚至有趣的是,这些风机还出口到了风电大国丹麦,这是多么独特的一种“角色反转”。' `6 k6 C: j# t4 V5 f
0 L3 @& ^( Q# c; F5 u! c9 \
`; _* Y+ e, d" x5 ~ O此外,中国风电与太阳能发电的“联手”也是一大亮点。通过“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风电与光伏发电互为补充,配合储能技术,实现了全天候、稳定的电力供应。6 T2 @# q D- D
宁夏同心储能电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白天依靠光伏,夜晚依靠风电和储能电池,几乎实现了“零间断供电”。' T0 G1 X. h% g3 x& k+ s
" C q% w8 x# I3 J. V6 o
9 j4 A7 o& t1 y. m' s
总结
) i1 \1 D/ r( _/ j- Y& r* b8 W+ p# @9 A: s, S0 N' o. E9 M( O& h
风力发电到底是“垃圾电力”还是“救世之星”?答案或许取决于谁在回答这个问题。欧美的困境更多是“先行者的代价”,而中国的崛起则得益于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和强大的供应链。* B3 \( e z. A+ q: s
未来,如果风电能够突破环境和技术难题,世界或许将重新见证这一绿色能源的巨大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