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校本教研转型升级

[复制链接]
查看8937 | 回复0 | 2025-3-16 00: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本期关注:校本教研2 i9 j/ a0 @. Q/ t5 A! j
) p3 [- L/ w2 M$ I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作为培育“大先生”的土壤,应通过高质量的校本教研,为教师营造学习研究氛围,搭建专业成长平台。然而,当前部分学校校本教研存在“形式化”或者“可有可无”的问题,教研活动多停留在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常规层面,缺乏深度与创新性。集体备课实则为“签字会”,评课多是“客套话”,教师参与热情不高,难以真正提升教学质量,亟须通过教育家精神引领注入新的活力。5 n' o. s8 e3 F5 o- m0 U
. V; Y* d- b: w+ w2 q$ l
在校本教研中践行教育家精神,将其作为“文化基因”,引导教师“心有大我”,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用心教书,培养教育情怀,激发教育智慧。比如,可以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创设“教学沙龙”研讨、组织教学创新实验等方式,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教研活动。& U5 j( C/ G7 |0 B) N) I

4 B% `4 X4 g1 e8 \1 `在新课程改革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校本教研需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比如,打破学科壁垒,建立跨学科教研共同体;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精准化教学研究;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研模式;鼓励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
% b- Y, n" i1 \$ {. _" ^7 q+ z8 \" `3 |
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教研中,需要构建新型教研文化。学科教研组活动可以设立“教育家精神践行分享”环节,鼓励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课题研究聚焦真实的教育问题,如“课堂教学如何教会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教学观摩要走出“表演课”的误区,开展常态化课堂观察与诊断;备课组和教研组定期组织议课、赏课活动,让教研活动回归教育本真。$ D  s4 U" S. O5 ~* ~. ^4 n8 X3 s

) l5 i: x& y+ ~7 `! E总之,将教育家精神切实内化为每一名教师的专业追求,外化为具体的教研行动,可以让教研聚焦“真问题”,让教师成为“研究者”,这将真正引领校本教研实现转型升级。& f1 n; l/ e+ i! T+ f/ @' U7 J
) U( O1 x9 W( G. b. {; A2 r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四中江东学校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3 U6 q' N9 U: X' ?/ b
# R1 }4 w- o& H$ f+ T0 B
《中国教育报》2025年03月17日 第04版" l. m5 M- m5 S# t
: z! ^' }/ X: A( c! T. ]. ~2 U
作者:邸士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