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广时评】低龄留学 如何让孩子的成长不迷失在跨文化的十字路口

[复制链接]
查看1763 | 回复0 | 2025-3-12 19: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3日讯 (山东经济广播记者 白婧伊)近年来,中小学留学生数量增长迅速。中信银行发布的《2024出国留学蓝皮书》显示,由于全球经济的影响,低龄求学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势,即高净值客群需求量迅速增加,求学需求的年龄段提前;与此同时,大批中产阶层家庭开始延后孩子留学的年龄段。这场“低龄留学潮”背后,暗藏青少年成长风险。/ g4 ]6 G7 c9 b# N

- q. T9 k4 a" V3 e4 l低龄留学热,本质是多重社会焦虑的投射。北上广深等城市的教育竞争不断升级,国内教育升学压力大和国内国际化学校内卷加剧,为孩子提早规划路线已经逐渐成为一些家庭的“共识”,这些有资产的、条件充足的家长会更早地计划给孩子留学。
3 T3 Q! S' l8 C. j! ?$ F" l) Z& @, P  y# S, m
然而,低龄留学群体面临文化认同危机。心理学“文化适应U型曲线”理论指出,青少年跨文化会历经多阶段,但中小学生三观未稳,此过程破坏性大,容易出现“文化悬置”,疏离本土文化又难融入异国文化。在课堂上,当国外讲述不同价值观和历史视角时,低龄留学生易产生文化归属感撕裂和价值判断混乱。加之部分家长忽视文化根基培育,导致孩子成为无根浮萍。
+ e% K8 }- |9 j% r1 o  O/ P( L$ }6 Y* |- q; ?! `" v: J7 F( |% L
针对低龄留学孩子在跨文化环境中的成长问题,破题关键在于平衡国际化与本土化教育。一方面,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要有意识地开展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帮其筑牢文化根基;留学期间,亦可通过线上参与家乡文化活动等方式,维持与本土文化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国际学校可设置融合东西方教育精华的课程,引导学生在跨文化比较中建立文化自信,在汲取多元文化养分的同时,不迷失自身文化坐标,实现全面发展。
, Z  M) r7 t" ~. O! y) x1 Z  o1 J. T# T& F) S! s+ Q5 I  y5 |6 m
低龄留学现象反映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望和文化认同焦虑。无论选择国际教育还是本土教育路径,教育终极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既要有全球视野,更要筑牢文化根基,如此孩子才能明确自身发展方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