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教育 抓改革 出人才

[复制链接]
查看7254 | 回复0 | 2025-3-6 22: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光明日报评论员0 B9 t6 O* H( |; R

& w1 @% r  b6 |- M- ~! V$ J& x3 j“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 T" K0 o/ F# Y+ y4 }- M' Q: Z" |! W/ I/ k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揭示教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大价值,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7 F+ E. C/ o( l: Y+ [1 p& a" C# t
回望这个春天,中国科技发展气势如虹。从DeepSeek的横空出世,到春晚舞台上智能机器人的精彩表演,再到充满科技元素的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全球……一项项令人自豪的成就,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至关重要!8 Y; T$ U) U  o- J9 L  u  o
: }- S  E. r$ j# B" I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要靠教育。我国科技和人才发展的实践生动证明,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进一步发挥教育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1 |6 ]2 M2 G5 a& }. F
7 p) ?8 b9 k1 Z- W+ p. n
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从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2 ?) a6 C; P% L) h: j
9 Z& V  p& X- Y- E! L! |! s$ _% d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教育综合改革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双减”持续推进,“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少;到高等教育阶段高校办学布局、专业设置、评价体系不断调整优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日益强化;再到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构建,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为实现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效提高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能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
; F% o" g; G8 N
2 s* X- u- {* d3 G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 U$ B4 W6 O+ F; M. u1 Z$ A! m1 x/ q- o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只要我们以科学的理念为引导,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 I% j0 M# G6 G& z/ t
$ _9 l$ _- e; `! ^3 G5 R《光明日报》(2025年03月07日 02版)
' o9 Q' s# O$ t/ ?( K3 ?
( k. |& R, {* b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