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尴尬瞬间:在公共场合,肚子突然 “咕咕” 作响,紧接着就是一连串“噗噗” 声,响亮得让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8 R8 Z, H# Y o2 N9 H; Q" F c
从中医的角度探寻根源,肠鸣、放屁多这种现象,往往和肝郁气滞、脾胃虚弱、湿热中阻这三大因素脱不了干系。
# T X% k+ T& c; E1 Y
5 u( p6 d. S7 p2 Q" |- J% W; a( L8 Y9 I1 A) r: ]5 e
一、肝郁气滞
8 g( T( [: }" m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当我们长期处于情绪不畅、压力大的状态,或者总是被负面情绪缠绕时,肝气就容易变得不舒畅,进而形成气滞。肝气一旦郁结,气机运行就会受阻,这时候脾胃的运化功能也会受到牵连。胃肠道原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可因为肝气不舒,“工厂” 里的气体就开始增多,频繁放屁的现象也就出现了。这类患者常常还伴有腹胀、肠鸣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腹痛、腹泻,尤其是在紧张焦虑的时候,这些症状会更加明显。" M4 x* o0 K' e
调理之法:
) }& N) B3 h4 Q- ^8 g; M' j4 K" \9 h经典药方: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能够疏肝理气、活血止痛,让郁结的肝气顺畅起来;逍遥散则能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从根本上调节因肝郁引起的各种不适。. a% G7 W0 z! P3 h
情志调节:保持心情愉悦是关键,别让精神压力长期 “霸占” 你的生活。可以多听听舒缓的音乐,也可以参加一些有趣的娱乐活动,和朋友一起欢笑玩耍。, w) c/ ^. O. f! b/ ?
中医针灸:针灸太冲穴和足三里穴能起到辅助作用。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针灸它有助于清泻肝火;足三里穴则是养生大穴,刺激它可以调和气机,改善肠胃功能。2 q% z! f2 g ~5 M. }3 J: ^
6 r7 }. b9 k {+ E* W
5 ]9 e$ Z- ` ^6 F二、脾胃虚弱. i, v* p, ]% y7 C8 _
脾胃虚弱在中医里常见,它的形成大多和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有关,长期患病也可能导致脾胃虚弱。脾胃一旦虚弱,运化功能减弱。吃进去的食物不能被充分转化吸收,水谷精微就会变成湿浊之气在体内积聚,肠道里的气体自然也就增多了,放屁频繁也就成了 “家常便饭”。这类患者通常还会有腹胀、食欲不振的情况,大便也常常是溏稀不成形的。$ M4 L2 H3 @5 S$ o" z
调理之法$ ?0 F L9 z6 A& n6 ?
中药调理:参苓白术散和补中益气汤是不错的选择。参苓白术散能健脾益气、渗湿止泻,帮助脾胃恢复运化功能;补中益气汤则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增强脾胃的 “动力”。7 M5 \9 i H8 [
饮食调整:要避免食用生冷寒凉和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给虚弱的脾胃 “雪上加霜”。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山药,它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小米则能健脾和胃,这些都是调养脾胃的好食材。# F7 p1 v4 A5 q2 F, e& \4 P1 T
中医推拿:推拿中脘穴和足三里穴能促进脾胃运化。中脘穴位于上腹部,经常推拿它可以增强胃动力,让脾胃更好地工作。$ A. K* h; F* p0 k6 m& b
% r9 Z$ E$ r. \, a: o8 X
: Q A# u8 H1 r- H" C3 `
三、湿热中阻1 y9 c# w+ E3 H+ g" Y1 i
湿热中阻指的是湿热邪气在中焦脾胃积聚,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气机不畅。当湿热在体内蕴结,浊气不断产生,再加上肠道被湿热熏蒸,气体越来越多,放屁不仅频繁,而且气味很重。这类患者的舌苔通常是黄腻的,还会伴有口臭、口苦、口干的症状,大便也常常干结不通。
; p' g H7 D! m& x6 c4 h0 w调理之法
, f4 p- q% M! O8 c" L i3 Q9 I, h4 ~药方选用:黄连温胆汤和葛根芩连汤可供参考。黄连温胆汤能清热燥湿、理气化痰,清除体内的湿热;葛根芩连汤则能解表清里、清热解毒,有效改善肠道的湿热状态。
0 M+ N) q& |9 a( @; b运动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也很重要,比如散步,既能活动身体,又不会给身体带来太大负担;太极拳则以其柔和缓慢的动作,能促进身体气血循环,加速湿热排出体外。
- p: `7 c! U5 r: T0 ?) Z了解了这些导致肠鸣、放屁多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调理方法,希望大家都能关注自己的肠胃健康,用中医呵护身体,让这些问题不再找上门。
2 M% j, P4 k6 Q' G3 e#脾胃##肠鸣##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