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跨过2024,耕耘与收获都化作珍贵记忆。这一年,我们看到困境儿童的生活得以改善,看到老年人更有活力,看到结婚登记的新人开启甜蜜生活,看到许多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回归稳定生活……让我们通过民政服务对象2024年生活发生的新变化,一起感受他们的收获与喜悦。
3 p3 s+ U8 }/ ^/ W: M兄弟俩感受到更多温暖与关爱 ! |+ L7 E% @7 h \' F0 x$ \) W
肖立国 4 {" ] U( K9 ~. B
2024年12月10日,河北省沧州市福彩中心工作人员驱车百余公里,来到海兴县张会亭镇北台村一个农家小院,走访接受福彩助学的家庭。这个小院的主人是一对兄弟,哥哥柳易(化名)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读大一,18岁的弟弟柳洋(化名)在天津打工。5 |6 Q5 Z5 G- I0 [) u# x; x
他们的父亲早年因病去世,母亲外出打工杳无音信,柳易和弟弟跟着爷爷生活。不幸的是,去年初爷爷又撒手人寰,留下兄弟俩相依为命。为爷爷送终后,柳易含泪返回学校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经审核,沧州市福彩中心将柳易列为2024年福彩助学活动资助对象。
! R! T( x" E0 `8 E 村委会主任李炳芳介绍,柳易的三爷爷刘国强(其爷爷的三弟弟)今年58岁,患有二级精神残疾,靠低保生活。为了给这对兄弟看家,他搬到了柳易家住。刘国强说:“我为这俩孩子守好家,让他们过年过节回来有个热乎炕头。”因此,刘国强也成了柳易和弟弟的牵挂。0 g# l! q" x5 f4 t. d3 |1 q5 q
“三爷爷是我们唯一的亲人了,他身体不好,我们哥俩放心不下他。”2024年8月底在助学走访时,柳易向沧州市福彩中心工作人员吐露心声。沧州市福彩中心将柳易及其家人作为重点回访和持续关注对象。入冬以来,沧州市福彩中心启动了“福彩送暖——回访受助大学生亲属”公益活动,为这些困难家庭送去关爱。
; l6 O' }: _* x9 C4 a$ d 到北台村回访这一天,恰逢柳洋从天津打工回家,他感激地说:“我哥上大学,你们送来了学费,现在还一直关心着我们。请放心,我们现在生活挺好的,哥哥在学校也努力,将来我们有能力一定好好回报社会。”柳洋告诉工作人员,他这次回来是取些过冬的衣服给哥哥送去,打工挣的3000多元钱也送给哥哥作生活费。
0 |0 P2 v+ a7 L “这是过冬的棉被,还有米、面、油。”工作人员将爱心物资送到刘国强和柳洋手中,叮嘱他们:“以后家里有困难,随时和中心联系。”
. \) I! ^& O. O. i2 p; t 爱在延续,福彩的爱温暖了这个农家小院。
, G5 U# ^8 ^" l9 |& y0 n3 t困境儿童晶晶变得自信了
; ]3 o5 u: ]% V% L杨义英 丁丹莹 ! Y" F, B/ X, T V* K
“姐姐,这是我的数学测试成绩,比上次提高了十多分呢。”前几天,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的困境儿童晶晶(化名)拿着成绩单,向前来回访的社工介绍。
; R/ S" M7 f. o- J+ s# O$ M/ }( a" W 晶晶的父亲智力二级残疾,一家三口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社工第一次走进她家时,她内向寡言,与父母的关系很僵,还有点厌学。
* G7 H9 \- k; O% V 为了更好地帮助晶晶,唯亭街道根据她的情况制定“学业UP行动”,链接社工站专业社工为她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 m: _) B5 A. J0 S
为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社工多次来到晶晶家中。慢慢地,彼此之间熟络起来。为让晶晶燃起对数学的兴趣,社工给晶晶推荐了漫画数学书,让她在看书中思考问题。经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晶晶对数学展现出热情。同时,社工发现晶晶具有绘画天赋,鼓励她以绘画表达情感。
9 `' [1 O) |. V" N 为改善晶晶和家人的关系,社工通过“房树人”心理测试了解晶晶的心理感受,并让晶晶的父母学习运用,亲子关系逐渐变得融洽起来,家里也有了笑声。社工联系的爱心企业也对晶晶一家进行帮扶,家里的情况改善了很多。
* o' v" G m" P* t2 W6 S 一个学期结束后,晶晶变得自信起来,在学校有了同龄的好朋友,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回到家中也会主动与父母分享学校的趣事。
; s- n& S3 _ P) ~4 t, a* N/ ] 唯亭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发挥“联”字优势,创新困境儿童基层服务模式,为晶晶这样的孩子送去更多关爱和温暖。5 W8 m! R* d% T
2024年,我研究生毕业了 3 Q& F3 n5 O9 l
晓晨
1 b' r4 k6 L1 i( M 我是一名在安徽省蚌埠市社会福利院长大的孩子,2024年最大的收获是研究生毕业,入职中国盲文出版社,到北京工作了。收到入职通知的那一刻,我立即与福利院的叔叔、阿姨分享,他们是陪伴我长大、给我父母般关爱的家人。
- n, J1 G0 o0 K0 ? 很小的时候,我就在福利院里生活了。虽然我是一名需要被特殊照顾的视障人士,但我从小就期待能够有更多机会去感受、认识这个世界。9岁那年,院里的阿姨告诉我,我可以去安庆特殊教育学校上小学。这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必须要独自面对生活,从洗衣服、打水等日常小事做起。福利院的阿姨们非常心疼,每当我放假回到院里,阿姨们总会仔细询问在学校有没有遇到困难,告诉我有难处一定要跟她们说。她们的关心让我心里暖暖的。她们还鼓励我要勇敢、坚强,只要有信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这些温暖的话语陪伴我走到现在。# W# p7 Z/ N5 z
在安庆读完小学,我又辗转去了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开始初高中的学习。那段时间,学习的知识难度逐渐增大,压力也越来越大,福利院的叔叔、阿姨鼓励我不要放弃。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确定了考学目标——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它是我国第一所高等特殊教育学院,也是全国办学规模最大、学科层次最高、专业数量最多的高等特殊教育学院。2 i# O; _& k5 [ i& r+ F. m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收到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录取通知书时,全院的叔叔、阿姨都为我骄傲和开心。
/ a3 t6 a- S8 y 在大学,我开启了丰富而多彩的生活,接触了体育项目——跳绳。和普通人相比,盲人的体育活动是相对较少的,很幸运,我的身体协调能力很好,适合跳绳。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学习跳绳并在全国跳绳联赛·黑龙江哈尔滨站比赛中连获3枚奖牌,还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上拿到1枚银牌。本科毕业后,我顺利考上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研究生,成为蚌埠市社会福利院走出来的第一位研究生。
0 g2 `9 g) J& M/ e7 E& n( s+ H 一路走来,是福利院的叔叔、阿姨还有老师给我鼓励,陪伴我跨过一道又一道坎儿。来到中国盲文出版社工作,虽然还有很多需要适应、学习的地方,但我会不懈努力。记得我的毕业留言册上老师写下的祝福:“愿你如晨之阳光,灿烂炫目;如晨之雨露,清新可人;如晨之兰花,沁人心脾。”未来,我愿成为一束光,尽最大努力,给他人带去奋发向上的力量。0 d! I% D; L! g( F4 m; ?
受助返乡的老董有了温暖港湾 $ J2 S; C: Z, g* T8 @
赖素华 赖鑫 钟庆鸾
9 ]2 I2 V) q" Z. [ 2024年12月走进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大由乡敬老院回访受助返乡的老董,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他和几位老人身上。老董静静坐在那里,眼神中透着宁静与满足。
$ i v1 E! n# S8 w7 J$ s4 T 为持续提升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推动源头治理和回归稳固工作取得实效,赣州市救助管理站开展反复流浪人员源头治理回访工作。老董就是其中的回访对象。见到回访人员,老董先是一愣,随后起身走向大家。( a' |1 @% E. J
2023年9月,在北京流浪的老董被当地救助管理机构救助,因为神志不清和表达障碍,一直无法确定身份。之后,在DNA 比对技术和赣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努力核查下,终于确定老董的真实身份信息。当年10月11日,老董被护送回赣州。赣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为老董准备了崭新的衣服,带他吃家乡口味的饭菜,并安排专业社工为其做心理疏导。老董的思路慢慢清晰,讲述了他流浪近30年的经历。而后,赣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护送老董回到老家。因为“失踪”时间太久,老董没有家庭,没有生活保障。于是,赣州市救助管理站和石城县民政局开展了相关协调工作。
7 X7 B4 J6 r# c 一个月后,赣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再次看望老董时,他已经住进了当地敬老院,高兴地把新办的户口簿、身份证和社保卡拿给大家看,崭新的户口簿上印着他的名字和地址。那一刻,他不再是无家可归的“无名氏”。
9 d$ C8 `8 w5 A$ {8 ?2 m& q& t7 n, s “来来来,这边坐。你们又来了!”最近这次的回访中,老董虽然发音不太清晰但特别热情地招呼着赣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他给大家讲述敬老院的生活,说到院内环境,还不停地用手指给大家看。“那边是院里的小菜园,我们自己种的,有很多新鲜蔬菜。”随着他的指向,工作人员看到,菜园里青菜、萝卜长得郁郁葱葱,这些都是老董和其他院民劳作的成果,也是他们生活的一份乐趣与寄托。看到有下棋、打牌的,老董又说:“我现在会和他们一起打牌,虽然打得不太好,但有意思得很。”
1 L# l- _; ~0 [6 M7 ^ 现在的老董,从一个流浪的“无名氏”,成为有着安稳生活、享受着社会关爱的幸福老人,敬老院是他漂泊半生后寻得的温暖港湾。% U+ {3 k. q$ m; B- v/ @9 E
焦老汉现在爱拉呱了
+ [ W. G8 ^9 R! b$ n李瑞美
% t( r4 b* [0 p, R% Q 焦老汉是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的一位分散供养特困老人。初见焦老汉,是为了帮他找养老护理员,那时已是初夏,可他家低矮的屋子却黑乎乎、透着寒意,落满尘土的杂物堆在眼前,让人无处下脚。焦老汉把我们一行人让到院子里坐,散落各处的垃圾压在一块块半截砖头下,风一刮哗啦啦响。满院开了花的荠菜中间有一畦歪七扭八的韭菜,从干裂的土里长出来,颇有一番“草盛豆苗稀”的意味。阳光下,他花白的大胡子和油腻的军绿色马甲非常惹眼,我开玩笑说他像个大导演。焦老汉局促地笑了笑,小跑着进屋去找袋子要把院里的菜摘下来送给我们,我们一番推辞后他才作罢。; t# B9 @2 m: ] P7 K5 y
后来又去了他家几次,看他总是穿着那件马甲,不过是干干净净的。我问他为什么不换件衣服,他笑着说:“你不是说我穿着像大导演吗,护理员一洗干净我就穿上了。”
% C! `: G8 `3 D 2024年夏季的一天,焦老汉打电话,邀请我们去他家坐坐。那时他家的房子进行了危房改造,屋里刚收拾好,窗户换成了铝合金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得屋内很亮堂。焦老汉高兴地告诉我们,屋里刷了大白墙。% v) |4 T# X% n
我们也注意到,焦老汉的小院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院里的凉亭爬满两种豆角:一种结出硕大、绿油油的豆荚,垂下来一串一串的,个个都有两指宽。焦老汉说这是刀豆,在东北种植的比较多,日照不常见,并讲了烹饪方法。另外一种结出的豆角只有薄薄的两层皮,成熟后是浅绿色,卷曲折叠,风一吹,像蝴蝶一样摇摆。焦老汉还在凉亭下支了一张小桌,左邻右舍围坐一起拉家常,只摇摇蒲扇,就凉快很多。
* b3 M# Z7 P; b1 J# w: ]$ i 满园的菜经过焦老汉的收拾,七八种深浅不一的绿色过渡、交织,自带一种鲜灵感。院里还有好几个泡沫箱子,里面都种了菜。焦老汉说,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换土防重茬,另一方面方便冬天挪进屋里防冻。- L, l" e2 f: a7 t
“这些芸豆是我特意晚种的,中秋节下来正好让护理员给我包包子吃;小白菜我早点种,嫩的时候做个汤喝,吃不了就送人……”焦老汉一一介绍着小院的菜。他说自己种菜主打的就是“绿色无公害”,只用了农家肥,生了虫就一只一只捉,就当是锻炼身体。& g' X( F" m8 z7 K, ?
邻居说,焦老汉现在爱拉呱了,也干净了,护理员帮着他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很板正,他都不舍得弄乱了。
/ q8 d$ k3 a/ a) v: Z 看着焦老汉的晚年有了保障,能够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我不禁感慨:幸福原来可以这么朴素、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