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9 k9 l+ z& A! c% X4 p1 J
前言
- R* E% ?1 s8 R! b( E
# `. E7 `2 G$ ]+ o. u最近几个月马克龙政府很“安分”,除了在电动汽车关税事件上找存在感之外,这个国家似乎一直在平稳运行。. x- f/ u5 e3 J% \% |! B( v% |
但就在12月初,法国政府突然“内部爆雷”,一夜间反对党联合起来对总理进行倒台弹劾,且迅速获得通过。
( A. B3 ^; Z2 L. b总理被强制赶下台,法国政坛瞬间转“危”,马克龙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 Y- G8 j1 p. S5 a; L关键节点上,中国拿到了来自法国的大额投资,对我方又释放了什么信号?5 U. I5 k. v- T: H$ ]9 H, h" n
+ M# Z c2 E8 l" R, y- O1 k, F
+ A; L) z" U. l E+ p( Z9 E2 L
说到法国这次“爆雷”的原因,还要从其邻国德国开始说起。3 F" Q: w. Y# j+ q5 Z; {3 K0 k
难民危机还没解决,疫情席卷欧洲导致欧盟很多国家已经经济发展很不健康。
' Q" v2 x: U0 Z3 V偏偏疫情结束之后欧洲又来了个俄乌冲突,这场冲突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欧洲。
" H- k3 p6 h5 \4 z/ T其能源上涨导致企业纷纷迁厂跑路,政府不得不采取巨额的补贴才能将其勉强留住。
4 ^' t. |- z& f3 f' E不过就算是在补贴之下,还是有一大片企业撑不住破产或者裁员,政府税收财政严重亏空,又要承担军援、补贴等,国内财政入不敷出。
* j, } Q8 V l8 J' X去年12月,德国政府就被披露出现了一大笔债务黑洞,至于是如何来的已经无法深究。
* n* F- q1 B7 c/ A' k) d' A德国朔尔茨政府立刻采取两项措施:缩减补贴和支出,以及扩债借钱。6 B0 R* E, q( e# e" e
前一项在社会上已经引发了民愤,导致朔尔茨支持率降低到14%。
/ O' D2 |; m0 Z- t今年借债迟迟得不到批准,导致执政党总理和财长反目成仇,后者被直接解职。3 u3 _' t4 O" |& ]
德国总理朔尔茨即将面临不信任动议,也是咎由自取。' d$ D. V$ G" u8 N
( A5 o% m& S( g! d9 ^* H5 g, d0 x7 ]- O! R7 ?' L. X0 i" K
邻国法国和德国的情况差不多,实际上从去年马克龙开始改革养老金法案起,已经显示出法国财政出现问题,这些欧盟国家经济条件普遍都不好。" x# {- G; ^' |, T
本月初法国总理巴尼耶也效仿德国,开始推出价值600亿欧元的增税和减支措施。6 ?, U# b1 i% i2 G- V: n
这个问题上法国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现在不想办法开源节流,那么他们的财政崩盘就会越来越快。; }' m# C# z) I, }3 N6 \, i8 [
所谓的改革一出台必然就会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更何况是如此大的改革法案,巴尼耶之前也没有试水。2 R1 K9 ~( S2 z1 u6 e. h
他的举动直接激怒了议员们,于是反对派左翼政党一商量,趁着出台法案之际直接对巴尼耶发起不信任动议,试图推翻政府。2 E: ^ q# _) b
原本法国媒体认为这项动议只是“警告”性质,因为上次法国总理被议会弹劾下台,还是62年之前。/ f% c) d6 n$ l- ]
弹劾需要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票”,反对派必须齐心协力。
% u$ g8 L4 X4 U! a法国内部如同一团乱麻,左右翼想联合起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的分歧很大。. {/ G4 d/ ?1 W" s1 ?
偏偏到了最后奇迹出现了,不信任动议得到了极右翼党勒庞主导的“国民联盟”政党的支持,于是法国议会上下出现了“联合反对”的奇观。
# T3 H, r4 v* F12月4日晚,半个多世纪没有先例的对总理弹劾案结果出炉,巴尼耶被赶下台。# w+ M `4 K1 M7 ?/ C
后续总统马克龙拒绝辞职,只是表示会任命新的政府,但经此一事之后,法国执政党倒台已经是下次选举的必然事件了。
/ w7 F x% `# L/ r; T) }9 _& @9 S8 G$ R) P* Z1 v5 t7 a
- v" i! {8 m7 h( E4 z
回顾法国政府倒台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其一就是马克龙根本没有搞好经济,瞎折腾让法国的财政亏空无法挽回。: X C& Q9 W5 r2 F8 D# h
这说白了也是全欧洲的问题,不能怪到法国头上。
9 ] i8 `4 l! K& A9 i7 C O/ h但他们和德国的共同原因就是没有手段能挽回困境,现在一直到了国库开始出现问题又准备亡羊补牢,可已经晚了。' q- L: q" T6 Q7 o9 f0 f
在这件事上,法国绝对是属于有机会但没有把握的一类。+ g2 c$ k8 i8 f- y1 x+ T
马克龙在2023年访华,访问中国时得到了礼遇。2 @* @3 m, k$ I6 w+ D% w) t. { J4 [& P
法国商界利益集团注重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带来的实际利益,积极推动政府改善对华关系以拓展商机。
5 T h7 L" z! s& u/ ]/ J) F但回国后法国政治势力受意识形态影响,开始强调所谓的“人权”“民主”等价值观念差异,对中国采取批判和强硬态度。& W2 @+ D: h# k( F/ }
并且在国内舆论场中制造话题,影响民众对中国的看法。
5 q6 g" A; P7 k& d' q" J }马克龙政府需要在这些不同的国内政治声音之间寻求平衡,以保障国内政治的稳定与和谐。
+ I6 t! r" v+ R0 g在选举政治的大背景下,马克龙对中方也急转直下,以至于后来又开始耍台海问题,导致中法贸易出现危机。/ S3 R0 M! l( ` W) z2 u& I( G, ~
- |2 w& a5 p( ?; ^0 h. _4 w% e
) Z3 ?( c/ [8 F6 V第二个问题就是法国所谓的“独立自主”战略失败。
9 P/ x3 T E+ G& [- u 去年打着贸易独立的旗号,推动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事件。7 j5 m& a0 F/ I, P% s' m
法国与中国在汽车贸易领域存在逆差,大量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法国市场,对法国本土汽车产业的销量和利润产生冲击。/ W6 z" O3 Z9 h
这促使法国政府采取措施限制中国电动汽车,以试图改善贸易收支状况。
H+ b5 \* h! o法国期望通过推动对中国电动汽车法案,为本土汽车企业争取时间和空间,加快向电动汽车转型,提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0 `' q8 j9 E( _但他们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
, x& O6 z/ P) b: f! }1 \0 [本质上来说,法国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希望在欧盟内部发挥领导作用并维护自身影响力。4 m( H) b6 D! h
推动对中国电动汽车法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其对欧盟产业政策的引领和推动,增强在欧盟决策中的话语权。
& J: [- C( W! C: H2 L; b) ~' H6 M但法国所谓的“独立自主”没有改变任何路线,仍然跟着美国一直反华,出现犹豫和摇摆,担心过度亲近中国会引发美国在经济上的施压或报复。; F) q. `% G9 b, }: j/ u
从而影响法国在跨大西洋经济关系中的既得利益,结果自然是将经济搞得一团糟。8 M0 ?* j, O# V0 ]' Q
) K( M/ N; C$ _2 j$ {. H, w/ G
& G [8 v: h! C7 [4 g, ^7 g! g
不过也有一条好消息是:* S( G) f0 `- Y3 b
近日法国最大的医药健康企业赛诺菲宣布将在中国投资十亿欧元设立新的生产制造基地,这是该公司在中国的最大一笔单笔投资。
3 `& L! z/ z# ]2 z7 D# {3 i$ ]+ O正如之前所说的,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 F9 @& B" `9 A& @& C6 d% w8 s: L0 l
法国在贸易、投资以及科技合作等诸多经济领域与中国有着广泛的交集,是法国企业投资的不二之选。) q* r2 ^5 E7 A2 X s
现在已经有法国企业“觉醒”准备绕开政府的宣传,找中国来投资的,同样德国也有大规模的投资涌入中国。
1 [ ?( V& i2 C$ D3 x5 M这种潮流是欧盟政府所难以阻挡的,资本的逐利性嗅觉会更加灵敏。
! l) P$ C* Y- K( L" Q" O! N
3 E' t" o( B2 |8 e$ t5 U
! o$ h$ i5 D9 K- b# U% m7 `7 p参考资料- M8 {4 n. w3 z6 M
6 V) E, v. D7 Y- A R《法国医药巨头宣布对华投资10亿欧元》环球时报
$ c( P; Q% I' W9 c6 F《欧洲股市六连涨 投资者放眼于法国政坛危机之外》新浪财经$ O: o) v) Y0 m7 [6 A8 ^# T& G
《中间派受到两翼夹击,马克龙又失一位总理!》北京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