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人指挥失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转移作战。
\% j; T- P" ]: b( S& @在长征过程中,“飞夺泸定桥”是一次关键战役。 o, F7 [# j2 s8 `9 \+ I8 l
当时,前有刘文辉的堵截大军,后有薛岳的10万追兵。
" C h! M- v n4 U$ X6 J如果不能夺下泸定桥,可以说红军将会在此地重蹈石达开的覆辙!2 \. `! o/ n5 }0 a# A1 q
生死存亡之际,我军悍不畏死,飞夺泸定,最终得以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b8 M0 t. {6 P% Q
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敌人不干脆把泸定桥炸了,这样不就一了百了了吗!, q+ \' g4 X# ]( b* w1 e5 F
) m2 ~; J& y; n0 R9 ?
! _3 y3 F6 z1 m要知道,如果没了桥,我军几乎不可能渡的过大渡河!
" U9 W& F/ C( D" x9 s其实,当时的蒋介石就是这么想的,在此地盘踞的军阀刘文辉也一度有这个打算。
6 W8 m5 q; Q9 ~( k5 f8 t4 Y然而一开始他们各自心怀鬼胎,皆有盘算。
' \' R1 J% m9 ~3 y5 D等到后来想炸桥的时候,又没有成功了!, k2 y( w5 Q. A9 Q
以前的大渡河上是没有桥的,泸定桥是康熙皇帝登基后,亲自下令修建的。
+ I' P6 ?! L0 e0 F+ R在大渡河上建桥,其实是有政治意义的,它是为了强化中原王朝对边地的控制,所以康熙皇帝这才亲自过问了建桥一事。
1 R0 [ _2 `9 e. n8 f9 O1 i6 m2 h( ]1 u% l5 q8 |$ ?
3 y. \& Y7 V. H
有了皇帝的命令,最好的资源被集中到这一地区,可惜这里还是太险了,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就是在河中央竖立桥墩都不可能的。7 a, b) J4 z! w3 O7 x% I
因此,工匠们想出一个主意,就是用铁锁连接两岸,然后在铁索上搭木板。! _$ X( a5 ~* E* e& z9 [
就这样,十三条铁锁被连接起来,这座桥就被命名为“泸定桥”,从这个名字上,你也能感觉到康熙的用意。7 P8 e4 T1 N& ]1 L* Q! M& N% ^3 U/ o
到了太平天国后期,石达开因为洪秀全对他的猜忌负气出走,几经辗转,决定入川割据,入川途中就经过了安顺场,那时候叫紫打地。+ c" l3 l, |6 e) W( V' f% Z8 ?
石达开联络当地土司,送上礼物,请求对方放自己一马,可土司选择了接受清政府的任命,截断前路,再加上当时高山融雪使河水暴涨,致使石达开因为渡不过大渡河而兵败被杀。
; P* W. |, `9 U大约72年以后的1935年,红军长征到这里时,又遇到了和当年石达开类似的困境。: o: ^$ r2 d( A' B5 w
1 {( }, Z" |- S# @# W) q
0 N' o) D9 {! R5 H7 Q
在红军长征途中,蒋介石的中央军一直尾随着红军。
; `$ k) D: l1 u' M2 T% A中央军的目的其实有两个,一是消灭红军,第二个是找机会收编一路上的地方军阀。: p2 R, z/ s* n# o
为此,蒋介石先搞定了龙云,然后派出各路顾问团到各路军阀那里,名义上是帮助围剿红军,实际上就是接手指挥权。
" l; @8 Q3 W! G! Q在红军入川之前,蒋介石其实控制不了四川。3 @& g1 y# f* K% H7 A
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的时候,国民政府以为日本要全面侵华了,预演过一次迁都,那次跑到了洛阳,还进一步打算跑到西安。5 S3 n# d/ T0 `0 e" X7 P. x! h! ~
结果日本人由于内部黄道派与统治派斗的如火如荼,协调主义者的残余尚在,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就没有发动全面战争。# X; x/ c7 r; |, U# A
国民政府跑回南京后,觉得西安太残破了,不如重庆,但重庆的问题在于四川军阀没有收服,于是蒋介石就想趁着追红军收服四川军阀。
! ]6 S/ \1 U& o1 s3 |" z7 W4 p就这样,蒋介石来到了刘文辉盘踞的地区,刘文辉和蒋介石的利益不一致,事实上,这帮人和蒋介石从来没一致过,这是国名党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6 t* u, \: `' i2 x+ ^6 s$ O* r( c" m; v1 t+ i0 ? n
U/ f/ q) ^2 w; L蒋介石希望刘文辉把桥炸了,这样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 ~5 z! j2 c6 k; @& C% [$ s
可刘文辉认为,自己还要在当地待,他的利益与本地是一致的,要他为全局牺牲自己,不可能。
; S! k0 Q4 g% I7 y; ^1 ?在他看来,红军也好,中央军也好,都是他生命中的过客,只有那座桥是永恒的,代表了他的利益。, x- Y0 d+ O3 c- q9 v& _2 J$ K
等红军和中央军都走了,自己还要继续过日子,因此,他向蒋介石表示,自己不愿意炸桥。9 q* J" N" X$ L. T6 Y# ^
蒋介石此时还没能彻底收服四川军阀,不想提前翻脸,就容忍了刘文辉的想法。; d& y# r5 E) [ Q' H
不过,刘文辉确实也不能啥也不干,就真的礼送红军出境,那和蒋介石也无法交代。
$ o$ P' ~, t. @3 U1 a3 f刘文辉的折衷折衷办法是:桥我们不炸,但可以把桥上的木板拆了,只留下十三条光滑的铁索,再在桥头架上几挺重机枪,这样就是对面有千军万马也过不了桥。+ |% Q( c2 o: \2 `
为了以防万一,刘文辉还给守桥部队下了命令:如果红军进攻猛烈,那就直接将桥烧断!
6 A" k1 k, y3 Z' i2 g6 u- a9 o- L# D, s1 y: e
9 ]% N; n$ g4 R
蒋介石听了刘文辉的想法,认为这样也行。& `$ G, ?7 Y2 J! U0 X2 u% |
确实,如果按刘文辉的想法,红军真的没有办法夺取泸定桥,冒着重机枪从铁索上爬过去,其实是做不到的。
/ p9 k. e% v( @) F但红军是怎么办到的呢?这得益于红军的巧妙战术规划。
8 ^6 f7 k5 h8 q2 r3 U' y `红军不是从一边夺桥的,而是两路夹击,大渡河虽然险,但不是完全不能过人,可以用小船渡河,只不过这种方式只能用于小股部队,大部队和重装备不可能。
9 ^) P9 r: [$ p* h$ A! J红军选择以红一师一部由东岸北上,以红二师一部由西岸北上,两面夹击泸定桥,而红军大部队在对假装强渡,以此佯攻掩护主力。
" k/ G- W1 `/ P* ?就这样,两支小股部队历经千险成功渡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守桥的国军发动了攻击。: T1 E* W4 y4 s+ m" J5 @5 r& H
那头打响之后,对岸的主力部队也迅速强攻,快速用准备好的木板树木搭好了桥面。% V- ~& K( ^. r) t! q/ z
泸定桥上的守军被红军悍不畏死的气势吓得四处逃窜,哪里还能想到刘文辉之前下的烧桥的命令!6 {" B6 M: A5 ^& R: W7 @
1 k+ W% w! J' ^$ i4 c/ t$ p& J
因此,泸定桥上没有发生太激烈的战斗,红军就迅速夺取了这座桥,保证了日后的胜利。2 }2 X, L4 u. u# M; F
红军悍不畏死的战斗力和从令如流的军纪,给刘文辉留下了恐惧和深刻的印象,他由此认定,蒋介石是打不过红军的。& \& g% f: \; r& ?
在这之后,刘文辉暗地里一直与红军接触,了解红军对他这种人的接受程度。
1 ^: B/ X s" v5 ]1 J$ q# y抗日战争结束后,内战很快爆发,眼见国军节节败退,刘文辉果断发动起义,使解放军和平解放了西康地区,这又是“飞夺泸定桥”引起的另一个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