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已经结束,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也过去了,紧接着迎来的就是立秋,俗话说立秋一到秋天就到。2 A& V1 q3 f2 K
0 j3 O U: L7 I4 w1 ]; m
+ g/ x! B) U. R* h& W
# ^! ~4 \, s( x2 r1 f2 q9 o
今年的立秋出现在农历七月初四,与往年的立秋日期有所不同,属于“晚立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秋通常会在农历六月末或七月初到来,而今年的立秋落在农历七月,这在历法上显得较为罕见。
( W8 W. T; e t: r6 _7 H( E7 ^6 B4 i" w( P
5 X3 V D$ s; m! L, ?7 ^民间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谚语:“七月立秋样样收,八月立秋把人愁。”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于立秋月份的不同看法。七月立秋那是预示着丰收,可八月立秋就可能让人犯愁啦。这句老俗语呀,体现了咱中国农历里对立秋时间的看重,也说明了这时间对农作物收成的大影响。
4 A8 q+ a& E) h8 ?
, I6 \& h. f5 a5 p
?& l7 E8 l5 o" | C& ]具体来讲,如果立秋在农历七月,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兆头,意味着后面的日子对农作物生长可好了,能迎来大丰收。可要是立秋在农历八月,那可能接下来的生长季就得面对一些难题,对农作物生长和最后收成可能不利,所以让人心里头不踏实。" p8 d; T' L6 A$ g
! ?0 L' Q S: p5 ` e& C; r2 a; W7 }* e8 [1 S2 n
这种说法是从古代传下来的,那时候劳动人民天天跟土地打交道,长期观察自然现象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总结出了这些经验。立秋可是秋天的开头,对农作物生长收成特别重要。要是立秋这天赶上降雨,那对正处在生长关键期的农作物可太棒啦,这时候农作物正需要水呢,经常下雨就能满足它们,让它们使劲长,最后大丰收。" W& @! `8 A7 k
?, J# a2 }2 S& E5 h9 }
* u+ {* g2 L& d反过来,要是立秋这天没下雨,以后的雨可能就少了,农作物缺水长不好,收成也就不行了。所以呢,“七月立秋样样收”就是说一个对农作物生长和收成都好的季节要来啦,“八月立秋把人愁”就是暗示可能会有麻烦,特别是对靠种地过日子的家庭,农作物收成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生活过得咋样。
4 s6 x8 L9 n) K4 Q0 u8 Z* W F! g" _# u, d
8 A1 z* B3 l' X7 [' Q4 F0 q& P古代人对立秋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认为立秋不仅是自然界阴阳转换的重要节点,还象征着农作物由生长转向成熟的转折点。而在现代,气象学家通过观测气温的变化来界定季节的转换,例如“候平均气温”——即连续五天的日均气温稳定在10℃至22℃之间时,便认定为秋季的开始。/ }! v9 T' e/ `2 e# T
& A7 V* F6 h2 K2 U: Z, V( p1 p7 N
+ `3 J% @) g5 [* G+ \% B立秋不仅是一个节气名称,更是一个自然界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当北斗七星指向西南方向,太阳黄经达到135°时,就意味着酷暑将逐渐消退,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在古代,立秋是农民们最为关注的时间点之一。因为立秋的到来意味着农作物开始进入成熟阶段,是时候准备收获,并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了。' |: N: s: K T; U3 ^' U
& }0 p2 t! {6 O/ Q$ O" \/ W- {$ t8 e7 G. v3 K) |" _! t$ J. a
现代科学将“候平均气温”作为季节划分的标准之一。当连续五天的日均气温稳定在10℃至22℃之间时,就可以确定秋天的到来。这种划分方式更加注重实际气温的变化,而非单纯依赖日历。- B% b/ `/ J% Y; T+ o G& k: T7 Q5 X+ [: `
. x2 O( d& ~6 d7 @
8 t% i! q+ B. L' k8 B+ ]! i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早晚立秋对后续天气的影响。早立秋时,天气迅速转凉,而晚立秋则意味着高温天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它说的就是根据立秋的时间来估摸秋季的天气状况。
4 ^! t! ^/ H t: n, X: c- k6 A) e
7 |, {9 k/ T+ P" Y) {0 F5 b
6 X3 v0 E! \7 h: ~2 n; r如果立秋的时间挺早的,也就是“早立秋”,那接下来的秋季可能就会比较凉快。为啥呢?因为立秋早,夏天那股子热乎劲儿就能快点消退,秋天的凉爽就能早早地让人感觉到。可要是立秋的时间晚,那就是“晚立秋”啦,这秋季可能就热得够呛,而且热的时间还长着呢。
6 W8 U3 V% K, r X% r9 e. G( k0 l" M" A0 e, ]6 |. I6 j, v% j1 u' w
' M% ], ^/ B3 i7 `2 H5 Q' w8 j$ ^& i为啥会这样?就因为立秋晚,夏天的热气不容易散掉,可能就会有一直高温的天气,热得都能赶上“热死牛”啦!还有一种说法呢,要是立秋的时间在中午 12 点以前,那就算是“早立秋”;要是在 12 点以后,那就算“晚立秋”。这种分法更能说明立秋时间对秋季天气的影响。1 ]! e9 Z# N" u; `! }& x
6 F9 J! C! t- \1 V& q6 o6 J0 l' @
1 l' {( e5 ?- w1 ^反正啊,这句俗语是咱们老祖宗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虽说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有不一样的解释,可在咱们的文化和民间传统里,它还是挺有意义,挺有价值的呢!早立秋时节,太阳直射点快速南移,地面接收的热量减少,气温随之下降。而晚立秋时,太阳直射点仍在较高位置,地面继续接收较多的热量,因此气温下降较慢,炎热天气延续。
; D+ v. K% X" H7 d
5 D8 d, G5 _* T Y/ d5 Z4 }( B
# M+ J" i; Y5 s7 R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地面的热量接收量。早立秋时,太阳直射点南移速度快,地面接受的热量减少,气温自然下降较快;而晚立秋时,太阳直射点移动缓慢,地面仍能接收较多热量,使得气温下降速度变慢。
+ ^" J% Y- s3 [1 A3 c
! r$ [) q2 r+ j$ M) P; Y! W: D3 _! W$ D9 `4 h
尽管有上述的一般规律,但实际情况还需要考虑具体的年份和地区特性。某些年份即使晚立秋,也可能出现凉爽的天气;而有些年份即便早立秋,也可能遇到“秋老虎”的袭击。面对今年的“晚立秋”,我们需要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持续的高温天气。生活上要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多补充水分,预防中暑。! u/ ~4 n" w; x/ J- x
6 \6 C5 B5 {: C7 B
k6 y5 v8 C9 @ S+ G, \对于农民朋友们而言,晚立秋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些挑战。高温天气容易导致病虫害增多,作物生长周期缩短,从而影响最终的收成。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如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选育抗旱品种,调整种植结构等,以尽量减少损失,争取有个好收成。9 ^4 `3 p- X$ }0 z9 E1 W
7 K+ g+ R# }, n# F
: m4 F l5 @. _' B, T3 @0 d, S- M
今年是晚立秋,立秋后炎热天气将持续。农民要加强田间管理防病虫害,可种抗旱作物、调整种植结构提产量质量。今年立秋在农历双日称“母秋”,天气热似“秋老虎”。还有“秋包伏”,高温会持续。另有“闭眼秋”“脱衣秋”说法,预示丰收但高温影响仍在。面对此,要做好准备并采取措施应对,期待丰收,关注气候,保护家园。
6 m9 }$ D+ O) A1 i, h
9 X2 P: \& w; l! ^4 Q) n3 B
" C* T2 w: z7 B& w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q" G5 y+ w7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