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正当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打下大半片江山的时候,曾经不可一世的“最高领袖”蒋介石正带领着他的残兵败将一路退到四川重庆,当时各界都认为蒋介石将以四川崇山峻岭的天险保留一息“命脉”,即使要再退守,顶多也只是退到海南岛。' D* c/ z0 e ^) f" w9 v( T
. V+ V9 E* E3 r! T) H- y/ {5 k, y: Y# b: o7 k) O* y# ]3 A
事实上,蒋介石当时的确有三个备选地点,准备孤注一掷,顽强退守。这三个备选地点分别是西康、海南和台湾。8 [: A$ a' R1 a* M4 C7 E
可是很快,蒋介石就把西康省从自己的备选单上划了下去,因为他发现四川一带的军阀已经溃烂到毫无希望的地步。倘若靠着这些酒囊饭袋来替自己严防死守,那早晚都得被人民解放军抓了俘虏。3 k }, n' B- l# h: {1 J' ?
西康是没戏了,蒋介石只得把目光放在了海南和台湾这两个海岛上,毕竟这两个省份都有海峡阻隔,选择作为死守地,可占地利的优势。: @- }0 t; {3 ]
令人如此头疼的二选一,蒋介石仍旧是拍了板,这个中标的省份叫做台湾。
2 ^" E2 }6 m, `随着蒋介石的一声令下,台湾就成了国民党的收容所。可是蒋介石宁愿就这样两手空空的逃去台湾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老人家还惦记着故宫博物院里的那些国宝呢!
% H- P; k! ~2 h对于故宫博物院里的那些国宝,蒋介石自是不甘心留给共产党,俗话说,先下手为强,蒋介石就把这一招耍的极为漂亮。当时运抵台湾的文物共有2972箱,总计608985件册。其中清宫档案、善本书籍等图书文献计有567,891件册,器物书画合计63,150件,都是文物专家翁文灏等人挑选过的精品,绝大多数为国宝中的瑰宝。" n2 U4 @$ Q) Z/ P5 ?& U$ o+ T4 U6 [
9 S! ^9 b9 D( G- P& F/ A4 P9 |
" t- A: b, |0 y" v; C: Y
在作出退守台湾的决定后,蒋介石又把目光盯到了黄金、白银和外汇上。1949年1月10日,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有库存黄金390万盎司以及7000万美元的外汇和相当于7000万美元的白银,共合计约为5亿美元。在蒋介石的指挥下,这笔巨额财富由海军舰只全部抢运到了台湾。
% m. U% j' T4 Y3 G8 W' K* X随着国民党战局节节溃败,眼瞧着自己的身边已经人才凋零,而且退守台湾也需要一大批有声望的文人墨客来支撑门面,所以蒋介石决定做拼死一搏,随即他便着手制定了“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9 J/ z3 ~5 n$ K4 q4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并经由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的贡献者等等。' q. e- j5 {6 z+ t% y/ ~
在败退台湾的时候,除了掠夺国宝和金银之外,蒋介石还带走了国民党大部分的残兵败将。
L- ~; n* \ H3 s7 M在这些残兵败将中,蒋介石的家底只剩下了约30万的部队,基本上都是留守在地方的部队,这些部队在得到下令去台湾的时间,立即从附近的城市和乡村中抓起了壮丁,大批20-30岁的青年被抓走,共计有100多万人被带到台湾。" `7 x' Z7 X& N; C/ X
另外蒋介石带到台湾的还有10万左右的海空军,当时周至柔指挥的空军,兵员约8.5万余人,各型飞机400架,但缺乏维修的零件,真正能作战的仅有半数,汽油储存量两个月;桂永清控制的海军,官兵3.5万人,舰艇50艘,但实际发挥战斗力的海军攻击舰艇,不及半数,且零部件缺乏。其条件极其艰辛,四五个士兵拼挤一张毛毯是常有的事。
2 J! ~ l2 H( [) m6 \尽管蒋介石事先做了一系列周密的部署,可等他真的踏上台湾这片土地的时候,他才猛然间发现,原来台湾的形势甚至比海另一边的大陆还要错综复杂的多……
* \. a! ] M$ G6 y小档案7 P7 B5 H7 `5 F. w `9 k: V8 m
8 x, y D6 i \. ^9 w& F9 ]
# i- ^! c# o+ c* b* U/ J5 r一座小岛,浓缩北半球生态精髓;一颗宝石,孤悬海外撩拨心肺。
0 J0 c* `3 J: p) b这就是中国台湾。
8 F! U v1 o: Z! F% g行政区划6 ^: T" R& s8 N( }/ C0 {) b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公里)、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兰屿、彭佳屿、赤尾屿等。+ d0 G! b# w7 C& u
台湾现行行政区划上(2010年12月25日起实施),总共有22个县市,分别是: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基隆市、新竹市、嘉义市、桃园县、新竹县、苗栗县、彰化县、南投县、云林县、嘉义县、屏东县、宜兰县、花莲县、台东县、澎湖县、金门县、连江县。
3 @4 N2 Z b6 M$ t+ j$ r- S风味肴馔& h4 b. k' q! O: f r- x. H# f
类似闽、粤,但加以变化而有台湾特色:佐料常用沙茶、咖喱、花生酱等,甜味更重,多用清汤炖煮。风味小吃品种极多。台北新店碧溪潭香鱼,基隆豆签羹、“甜不辣”,桃园石门沙锅鱼头,台中菜根香原汁牛肉,新竹“贡丸”,嘉义“四臣汤”和香菇鱼翅羹,台南“棺材板”(油炸包馅面食),高雄六合夜市贝类海鲜及“山河肉”(大山鼠肉)等,都使人垂涎欲滴。
C: w0 U" Q& K4 p. s地方文艺( _' `( T5 w, H1 F2 w6 u# p8 T9 Y
闽语区有褒歌、采茶歌,粤语区有客家山歌,较通俗。而南管则较雅。剧戏多承闽、粤,有梨园戏、高甲戏、粤戏、皮影戏等。少数民族文艺绚丽多姿。
$ A5 _( t( g9 X, l地理位置, p! |" I4 }2 R8 q. t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它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 W0 f) f2 D3 ?( }& I
由于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不光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C {: @8 l$ S) H/ b
人口统计) W2 o' R8 X8 m8 E' ^9 R7 [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台湾常住人口23123866人,其中男性11489285人,女性11634581人,人口密度是638.9人/平方千米,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10年间平均年增长率为0.4%,增长趋缓,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为平原多于山区、西部多于东部、北部多于南部、城市多于乡村。
3 l0 j8 s! v5 f# O) w; _# r1 `0 x6 F5 K* D
6 a! Z1 ~4 Y# Y: j: R/ B- Q: z台湾居民中,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8%;少数民族占2%,约50万人。根据语言、风俗的不同,台湾少数民族分为阿美、泰雅、排湾、布农、卑南、鲁凯、曹、雅美和赛夏等9个族群,分居全省各地。
+ { I( M* r$ W6 o: p台湾大事记
) S/ G) H0 i( N" R5 z. y约3万年前,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左镇人”从大陆东南沿海到达台湾。+ h Z0 e% J( _: {
公元前15000年―公元前3000年,台湾台东县出现标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征的长滨文化。0 R/ m& J6 G2 y% [
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以新石器时代为特征的台湾大坌坑文化出现。% g9 [- w- T6 H B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台中县出现牛马头文化。
& x6 k9 S _! y5 u1 f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00年,台湾屏东出现鹅銮鼻文化。3 J# T8 N- y) y6 \
公元前2500年,台湾地区出现与大陆文化有密切渊源的新石器文化“凤鼻头文化”。4 G" ]: |! f" k; U, {& s
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年,新店溪、淡水河、台北盆地出现园山文化。
0 Q% [1 V+ s" g230年,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余名官兵“浮海求夷洲”。
: |; a) b& L$ y k/ b U2 D: \607、608年,隋朝将军朱宽两次横渡台湾海峡,到达流求(台湾)。
: M: ]& W$ b& r0 f) v610年,隋炀帝派将领陈棱及朝请大夫张镇州率领兵万余人到达了台湾。& {: r# j# O# z2 T1 N$ A
1292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员到台湾“宣抚”。
4 f4 T8 L2 H8 [2 P @8 W6 T1403―1424年(明成祖永乐年间),郑和率领船队曾在台湾停留。
' G, J% ^" H( D& ~& ^) F$ f* ~1616年,日本军阀政府派船进犯占湾,遭到明军重创。
' Q% ~, n. R+ o1624年9月,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 {- T: {4 s7 t+ W7 R% c+ g8 L$ R
1662年2月9日,荷兰人退出热兰遮城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
0 {, `7 V- ]- i5 I4 u1684年,清政府决定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并明谕台湾隶属福建省管辖。
3 Q! a2 X5 J' j' G: r4 o1867年,美国入侵台湾,当地军民奋起还击,迫使侵略军退出台湾。
- B7 b( z, G t" k$ a6 _1 ?1 [1874年4月,日本侵入台湾,台湾军民英勇抗击。
0 T$ v0 J0 e$ B+ e0 D' m) U1875年,台湾行政机构增为2府8县4厅,统治台湾澎湖全部地区,并把原地名鸡笼改为基隆。5 ]$ s8 C: @! S2 U# r
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军重创。
! r7 w1 J$ h+ t1885年10月12日,清政府改台湾为行省,刘铭传出任巡抚,台湾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就此拉开。
0 e4 g; p! k! G5 [1 E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4 |8 T C8 k9 s6 l
1895年6月17日,日本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在台北举行始政仪式,正式建立起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3 Q& P4 \& h& d0 _, j, E1945年10月25日,国民党政府在台北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台湾正式回归祖国怀抱。
4 R+ ^4 c, F& W+ \( C- ^1 Z+ @1949年12月7日,中国国民党宣布退守台湾,“政府”迁至台北,海峡两岸再度隔绝。5 U7 ^6 q& W; t! A0 E
1953年,台湾开始实施第一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 J9 b% I2 A! ~$ W" Q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有限度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 e# T4 P4 r0 f& k
1991年11月21日,成立了处理两岸民间交流事务的中介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