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概述* f/ q+ Y6 x5 D1 w% t
+ O$ |* Z' u' I$ y4 `1 Y8 m永嘉县是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北岸。该县东邻乐清市和黄岩区,西接青田县和缙云县,北连仙居县,南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永嘉县的总面积为2677.64平方公里。
3 l" K+ K! X+ E9 z9 _" G& C3 K( h: R2 s% H% [1 f
7 i& b3 s3 ~ O+ i
永嘉县 ' z' m& d$ T* t* N
永嘉县的地形以东南沿海丘陵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该县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属于雁荡山脉,西部属于括苍山脉。县境内最高点是1271米的大青岗。
- a$ v! P& t% H$ g0 N3 n7 d% u- W8 ]# _1 h
" `; j' w* V6 Q0 e& `8 _9 J! Q% W
永嘉县 , _! f0 @) |3 ~/ U E! d( C2 Y
永嘉县历史悠久,建县已有1800多年。汉顺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建立永宁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称永嘉县。该县不仅是温州的历史和文化之源,也是中国文化旅游大县和中国千年古县。
/ R& ~; ?$ r* G; ]; m
( R* E( i3 z7 e
+ K( V# M0 m: ~* m永嘉县 桥头镇 $ ^: ^9 v- |( S9 H+ V6 ^1 W8 [1 B
永嘉县历史
8 l4 H8 b3 ?! }- _$ A, J: x8 D6 S- q! ~: V4 n
夏商周时期,永嘉地区被称为瓯地。秦朝统一六国后,该地区被纳入闽中郡。汉初,越王勾践的后裔被封为东海王,都城位于东瓯,即今天的永嘉地区。汉顺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置永宁县,这便是永嘉县的前身。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永宁县改名为永嘉县。
% i. ]( A. `- ]6 M7 L5 T& _, D
+ A; ~/ c ]- Q* G3 E5 C
. e8 _1 ]( R3 w/ b; ]9 ?* s4 w永嘉县 岩坦镇 林坑村 $ s2 f- D8 c x; |- _0 D" `3 ]. K
永嘉县古迹: c) @( e1 t7 P
8 s* ^2 }6 |: ]8 g- L5 T: P2 z绿嶂太阴宫壁画(清代),位于东城街道绿嶂村。3 p; I3 [! f" D; N) Y
孝佑宫(唐代),位于东城街道浦东村。+ I+ Y1 b6 H$ i) s, S+ p
赤岩殿(清代),位于东城街道峙口村。
* A$ P( Z# ~( t1 K: D胡定侯墓(民国时期),位于南城街道中西村湖头山。
4 y3 B( k5 ?. y1 S, V4 B中兴陈氏宗祠(清代),位于南城街道中兴村。& U+ f3 b) x5 g9 N1 C$ \2 t3 Y
R A1 s* k3 ^+ ^( r& F% Q9 ]8 C' \. t. X, l
孝佑宫 , o4 `) J" {3 Y8 T7 S4 k
正门山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北城街道中后村正门山。% t' P. `2 c% r; ?7 w0 {
潘希圣墓(南宋时期),位于北城街道柯师塆村。2 v: |$ F. I: ?; V
龟山塔(明代),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龟山。
8 Z2 l# g3 ]% R/ u# Q蛇山塔(明代),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蛇山。* R/ u0 h8 O3 X8 J( G; f, n7 G+ H8 i
砚台岩摩崖题刻(明代),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蛇山。
9 d2 x, o. D7 E+ T p5 o% r) z
" g) b ~. `( C7 z' o/ R6 C% D3 Q% J& N) ?$ [- o7 q
永嘉古村落之黄岗村--隶头古村!
5 k) I: _9 p/ s2 |1 u! t: V6 X5 c屿塘山古墓葬群(晋-南朝时期),位于瓯北街道清水埠社区屿塘山。
/ W3 G! Q4 j+ D% D3 V8 I屿塘山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瓯北街道清水埠社区屿塘山。! D: V" {3 V6 g0 S2 G8 d3 y# _5 y
林壶峰墓(明代),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大坟山。
, f- M. }5 _, x! W: ?2 h3 X礁下航标灯塔(民国时期),位于瓯北街道礁下村。6 m6 O0 J- o$ P J9 S# k
林增涵、徐庭植双连墓(清代),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岙儿山南侧。
/ J- _- W `3 r; m0 ]5 p& B: y
, Y% e s- P! [* m/ ~
, x0 q/ \3 c- n/ D" ]! {礁下航标灯塔 ) c8 p: B. t, a. p. r
隆平寺(明-清代),位于黄田街道上白岩村。
9 ]0 f2 z1 z- K8 t0 n- @/ ~坦头窑遗址(唐代),位于三江商务区(街道)龙下村坦头坟山,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7 L' H0 \! I! j启灶窑址(唐代),位于三江商务区(街道)启灶村南岩洞山。
" ], d) l4 y# Q5 x, R; z0 V东蒙山道观摩崖题刻(清-民国时期),位于乌牛街道山下村。+ X* w: T$ w7 [ C9 Q* h
眠牛山窑址(元代),位于桥头镇下近村眠牛山。( u3 H. f- l0 C+ w+ l
- P3 W; p. @- I/ d p, K0 S! {6 \! V2 R5 x- R: b" T
永嘉 丽水古街
2 ]. k; W8 O# y6 F7 k) Y+ W8 K5 X. ^钟山窑址(元代),位于桥头镇溪心村钟山。3 _: E3 [8 M# z% w0 Q. F& { P
叶德修墓(清代),位于桥头镇洛溪村寿桃山。1 ^* d. u# J: v' K8 \
戴溪墓(南宋时期),位于桥头镇石马岙村。
3 d; k" s) F3 h詹氏祠堂(明代),位于桥头镇詹岙村。4 U9 ?) a- c4 _3 P+ [
戚定宁墓(元代),位于桥头镇洛溪村包山。
0 s% V. U) g" t5 _- \0 u) d6 T+ m" }5 v
, C- d! @1 {1 S' s永嘉县 关蓉古村中的关蓉亭 A- _! t; J3 r ?
叶朝玑墓、叶文和墓、叶朝煒墓(清代),位于桥头镇桥头村谷堆山山腰。6 L- V; h3 Y9 ^ \% K
桥头殿前山窑址(宋-元代),位于永嘉县桥头镇谷联村殿前山南坡。
2 L7 h8 @" j+ g( B永嘉县历史名人
I9 S% m6 g1 Q2 v/ t% l6 e# u
" {6 }$ j* C2 Q谢灵运(385-433):刘宋时期的名臣、佛学家、旅行家,曾任永嘉太守并创立山水诗派,被称为山水诗派的鼻祖。
0 d/ z: |6 V# w. T1 n! B/ | C( F6 a: o/ a, ~8 l, B
: I8 N: x K) C5 p+ l( Z# _" r谢灵运 # S5 ]8 x! i8 o& h% A: n/ x
丁昌期:温州“皇祐三先生”之一,建立了经行塾、醉经堂书院,推动永嘉学术发展。: E$ i8 S1 n' w! N% p
周行己(1069~1125):字恭叔,学者称浮沚先生,建立了东山私塾、浮沚书院。
7 k( F, F9 Q7 H; Q郑伯熊(1124~1181):字景望,是永嘉学派三大支派之一的创始人。; X I& }3 a5 i4 y8 e
薛季宣(1134~1173):号艮斋,被称为永嘉事功学派的创始人。, X0 h1 \7 I+ {% t& X
" x( d8 O: o1 h4 T- Z
( G, I. I9 B* D8 m8 k: A' A4 L2 A郑伯熊 % {, g5 [8 ~7 ~" ?3 e! e' T I5 }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学者称水心先生,奠定永嘉学派的理论基础和学术地位。' o& x y8 @: ^ s+ A- Y
潘柽(1131~1209):字德久,永嘉四灵诗派开创者。
# V+ n6 t0 F3 t3 Q! [: y薛师石(1178~1228):东嘉诗社成员、四灵诗派人物。
& |: O, Z* R; }. K8 h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南宋诗人,永嘉四灵。
0 u1 @1 J. l3 J. ?. ]" |3 z; f- j$ i. L
* b2 e* e8 \' e- F0 }3 }" d. I0 q# M/ I$ |& i
永嘉四灵 - ~' G4 S L! u. v/ }% ?' n2 P
永嘉县旅游资源
' C O6 m% ~# {) s% _ ?+ v+ D! L2 A' w; i
楠溪江风景旅游区,以水美、岩奇、瀑多、村古、林秀而著称,是永嘉最亮丽的名片之一。
7 q2 t- u5 O) n8 a# G- a+ N* H石桅岩,位于永嘉县鹤盛乡下岙村,是一块高306米的浅红色巨石,形似船桅,有“浙南天柱”之誉,是楠溪江最不容错过的景点之一。5 ]" s) U$ B7 {
) Y. Y2 w: T/ g4 d. a
5 g# T6 A, ^2 t6 ?3 m+ G
楠溪江风景旅游区
+ {6 ^) A# B3 f大若岩景区,以奇峰怪洞、飞瀑陡崖见长,主要景点包括道家第十二洞天福地陶公洞、浙江第二大瀑布百丈瀑等。1 j# g6 g9 t1 D
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世界珍稀楠木的保存地,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和天然药材资源,被誉为“浙南第一天然药王国”。2 P+ G- X2 K" A) E+ b2 |
/ e |% G( F) C& S( f* c
0 ?3 x6 y) N8 n; w0 e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
5 M9 V' L7 T7 g6 I其他还有永嘉书院、石门台景区、苍坡古村、芙蓉古村、竹筏漂流、蚱蜢舟漂流、蚱蜢舟文化馆等。
; c# X2 S d% T) _$ V, \; K# v# g永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D/ |" r0 Y" E3 m4 n" T* i6 v' N
. y1 w! p' ~7 N0 \
永嘉昆曲:中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属于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代表剧目如《张协状元》等。: i( V/ U, ]- d. i; ^8 z( Q
) M n( c8 X: f, ?7 @! j/ e
; t; w( V' d" N. g& @2 T永嘉昆曲
& L8 O7 y4 }4 K永嘉乱弹: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是一种以古、原、稀、美为特色的戏剧形式。它主要演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保留了其原真性,并在永嘉县应界坑村、巽宅镇等地有传承。 z+ ]& P# N# J ?$ C
溪下马灯戏:这是一种主要流传于溪下乡的传统戏剧,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溪下马灯戏的表演包括马灯列队出行、走阵等。
" A" m, \% h9 B
$ c j1 r3 j- y) V8 a
! V& I) V& e! {3 i/ c溪下马灯戏
: H; d* P5 h C/ K* ^) S L: C温州莲花:一种用温州方言说唱的曲艺形式,表演形式为二人对口。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唱腔音乐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Y* N4 }1 I1 V
永嘉花鼓:也是一种以永嘉方言演唱的曲类,由一人一边演唱,一边用锣鼓伴奏。
9 s& n9 q0 ]$ d$ D; F此外还有:芙蓉鱼龙灯舞、杏岙布袋龙舞、温州南拳、钩绣、瓯绸纺织技艺、永嘉馄饨制作技艺、溪心羊肉膳烹饪技艺、戚氏蒸馏配制酒制作技艺、鲍氏黄疸病疗法、耳穴按摩法、点茶习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