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却能造出1000多架F35?歼20 产出如何?

[复制链接]
查看3526 | 回复0 | 2024-6-27 08: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 j& ?% [1 r- m
; f% h+ F" z: |: V7 x, M# g( p美国制造业空心化这么严重,为什么还能造出1000多架F35战斗机?
5 S+ c9 x' c: r' Z' H  U老美家的制造业市场分配份额,这两年是越来越“魔幻化”了。
  t  l% ~7 ?4 }$ S( P: D" Q传说中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迟迟无法形成规模化战力,伯克级驱逐舰不得不被延迟退休了整整五年。' C# \. @+ t2 S* X: x

% C2 j) R, _4 R6 L' u- O  i% x' T
为何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却能造出1000多架F35?歼20 产出如何?-1.jpg
2 I# ^3 \7 ]2 r0 g/ R) S! d  W/ ]) t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下饺子”生产的F-35,老美的生产线不仅自己够用,还能腾出工夫搞出口。
9 Y! t; I, x4 D  f( \同样都是军工制造业,“空心化”为什么没有影响到战斗机呢?& F5 Y$ {2 A& E! t/ A0 z
因为F35的生产根本不由美空军控制!
+ K3 P4 a; ^  \) L9 K& h; _9 k4 M+ G严重的制造业空心化
' s8 C, O+ ~2 n+ Y* _1 `' s0 V# \9 O$ i# h) u6 g0 s1 E- {; F
要搞清楚“制造业空心化”,就要聊一聊,欧美金融体系下的军工产业了。3 S% D; w, g7 ^! t6 P# P2 v3 t; q
2 l. E, S" \2 k
为何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却能造出1000多架F35?歼20 产出如何?-2.jpg
5 K( W' N; [9 S9 _- H
与我国军工产业国有化的制度不同,在美国,大型舰艇、战斗机的研发往往会交给私有公司执行。+ y0 ]+ C4 {! t& N' M5 B; r$ O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军方只不过是消费者罢了。
+ ]8 M9 p* P% a8 L从二战时期到苏联解体之前,这种模式既高效又经济,美军只需要提出自己的诉求,各大军工产业凭本事疯狂内卷。' I( @1 L9 K+ A+ V- ]
最终总能交上,还算令众人满意的答卷。
- s3 q, f. g0 V; u但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国会不愿再向军工产业投入太多的财力,原本有国家兜底的美国军工产业一夕之间要自负盈亏,大量小型企业只能倒闭退场,大型企业也被迫整合,好抱团求生存。& _0 Q! \. D1 p0 B! r* \9 L/ w9 k
' t: n& c* ~, `$ O
为何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却能造出1000多架F35?歼20 产出如何?-3.jpg

1 E' y. w* R' {+ F比如说F-35的制造厂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是洛克希德公司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在1995年合并的产物。
1 r3 y5 t& R; ]/ [合并只是开始,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润,资本家开始将制造业向第三世界国家迁移。9 _9 z0 @: m2 i& \- U$ l
原本强盛的制造业基础被不断削弱,美国境内不再具备完整的产业链,生产规模也持续性压缩。
. A; Z: A0 p6 R7 y! G8 A* k7 I这也是伯克级驱逐舰一直面临的问题,新款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零部件无法满足任务需要,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增加生产线分摊研发成本,以至于生产成本过高,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换装。4 M$ n; o' g8 Y1 d) j* S
相较之下,F-35战斗机从2015年至今总生产量超过1000架,平均每年生产100多架5代机。
" t, K# z( Q! w+ }, B! F这种生产速度对于美国来说简直有些“正常”的格格不入。
* O% }- _$ D. F3 w: A
' P; X( c+ ^6 Z0 v
为何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却能造出1000多架F35?歼20 产出如何?-4.jpg
2 z, E( ?# c4 m- c
F-35是怎样做到在严重“空心化”的美国制造业之中独善其身的呢?! S9 D& S" x3 v5 ~6 D; x2 A; c
千万不要被平均数蒙蔽了双眼。
8 [/ q# N8 C; S6 j; P. ?/ w4 NF-35生产规模看似欣欣向荣,甚至美国媒体还动不动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要进一步扩张生产规模。
5 m# G, U" }  _' C' h8 o' Y然而事实上在2020年,诺马公司总共生产了123架f-35战斗机,等到了2023年却只有98架F-35战斗机顺利达到出厂标准,不是说生产线磨合时间越久产能越高吗?
; {( Q- Q& ?  |0 p8 a# O: J+ `2 ^  J: i2 i  m( B* i; m" i
为何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却能造出1000多架F35?歼20 产出如何?-5.jpg
/ Y- N& o' Y; l$ C( V1 V8 u
不管怎么说,老美对自家军工产业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 `( p$ V0 e& E6 }  V1 M9 G2021年,美国空军提出将对目前服役的F-35战斗机进行系统化升级,整场升级预计耗时5年完成,总共耗费的资金高达106亿。
/ r. B8 s$ Z' {: ?9 H6 M  }8 O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项被美军命名为Block 4的战斗机升级计划,将对F-35进行高达75项重大升级,包括但不限于雷达与光学系统、电子战、人机交互系统等领域。
/ \5 g4 G. p3 e- m  }5 u& R
3 x# J# W9 b/ ~' u+ u
为何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却能造出1000多架F35?歼20 产出如何?-6.jpg

0 N# ^0 Z- e9 L2 H" q# Z$ ~乍一听是不是觉得一片欣欣向荣?
$ p  s* J3 Q& @& H可惜在2023年年底,已经推行了将近三年的Block 4计划正式宣布延期,原本5年的工期改为6年,106亿美元的投入也改为了165亿美元。
( ^9 T. [$ {  L5 {质量与数量二选一
1 I5 ^! m; [3 K6 n( Q8 ?3 E+ O5 g0 f2 a
前面我们说到去年美军宣布升级F35的计划延期一年。$ W6 B$ d! W( n; v- F6 V' ^0 ]
可能有朋友要说了,战斗机升级出现了问题,不代表原型号战斗机产能有问题啊?
' ?. m* a+ u% q1 N5 N4 j& ]即使F-35在2023年的年产量呈下降趋势,但毕竟我们中国也是在100架上下,没准人家是为了留出更多的生产力,交给升级后的BLOCK 4呢?
8 d0 m0 d, M4 M% E) U- U, T这种想法非常好,可F-35的生产质量就摆在那里,导致美军的军迷怎么挽尊都没有什么说服力。* |- V+ B5 V7 `6 M" X6 q
2023年年初,美国空军中将迈克尔史密特接受质询时表示,目前美国现役的540架F-35之中,只有53.1%满足妥善条件。! h; ^4 q: N* q
相较于2020年时的71.4%妥善率,同比下降了18.3%。
# o6 K; Y% `% ^8 A. ], B
3 R# c  M$ }3 ^8 o$ U1 R9 U6 v
0 C) p$ f; v- H& E3 Q& @) T, l
随着飞行时间不断增加,战斗机妥善率下降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事情。7 h4 a- D) p9 r4 J- i
一款现役战斗机理想妥善率大致可以维持在60%到70%之间。7 m  N  y; k. o. r
也就是说一旦发生战事,正在美国服役的F-35战斗机中,应该有60%到70%可以满足随时起飞的条件。* r) }& h+ w$ b/ [) Z+ O. c
然而作为一款2011年7月14日财政是交付给美国空军的五代机,短短12年时间,就将近有一半的战斗机无法随时顺利升天,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d" k7 G. o# N; v1 ^
“战斗机维护难”成了美国空军必须解决的问题,问题在于严格意义上来讲,战斗机维护与美国空军没有“直接”关系。+ s2 t# h$ A6 a0 o. R& _, A
  \. R4 X$ r7 ^; r! d
为何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却能造出1000多架F35?歼20 产出如何?-8.jpg
4 M" k6 k( G/ @3 E+ B2 u
举一个不太简单的例子,你找人定制了一款无人机,无人机的所有权是你的,但是零件更换与维修、日常保养全部都要找制造商返厂。) F3 ^! y6 _; z( ?
战斗机这种钢铁巨鸟更需要专人专机制定维修方案,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飞机工程师总数是有限的,想要对每一架飞机进行就诊,那么就必须进行长时间的排队。
/ ^0 b4 f3 Z1 I7 B  h更让人无语的是,老款F-35战斗机每隔4到6小时就要进行维修与维护,据说升级改造后的新机型可以实现14个小时再进行维修保养,乍一看延长了不少,但放在实战中似乎又还是不太够用。  T$ ^- {' a* h; b

2 h+ q( z$ L/ \! d3 j- F
) G5 I- }3 S9 X* c- T7 `2 g1 X
好不容易“排队叫号”等到了工程师进行一对一治疗,想要第一时间及时更新零部件,又需要翻过一座座大山。
4 t" J3 z0 X! [$ ]" f; Z因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往往会对自家组件进行一系列的分包,雷神公司有一部分,格鲁曼公司有一部分,诺斯罗普甚至于波音都可能是分包商之一。
, X- X% ^  [* s战斗机这种大型精密仪器,系统部件零零散散算下来六七万个也很正常,每一个部件的损坏都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_* x4 r5 ]4 K1 L
想要确定病灶本身就不容易,每一个小毛病想要对症开药都需要经过漫长的定制周期,也就是老美“财大气粗”,运输费掏得起,时间也等得起。7 T) M5 S+ g/ ~; S
4 B" c0 @* ]6 C7 O1 i( g7 m' z
为何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却能造出1000多架F35?歼20 产出如何?-10.jpg

# x( t7 u7 {/ ^8 o7 p1 }难道说美国军方没有办法自力更生,组织专业人员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吗?
$ H+ c4 B, Y) W+ a. p知识产权保护法与技术封锁条例并不是一纸空谈,飞机制造厂商对于自己的产品具有极高的解释权,如果美国军方强行进行拆解,很可能等来的是一纸诉状以及巨额赔偿金。6 Q2 b' _* [! @: n& z# c
歼-20产能为啥上不去' _  D1 P; s" K
- U. D$ X' J% n1 w% l) I
2017年11月,有外媒爆料,我国战斗机歼-20自该年1月份到9月份,只生产了6架战斗机,这种生产速度完全无法满足现代化作战的需要。! p5 k% v: }$ ~4 g( q

& k- C4 G, e4 j% ~4 A( p9 C5 L
为何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却能造出1000多架F35?歼20 产出如何?-11.jpg
$ c1 ^2 x6 g$ T
F-35生产能力下降,是因为各大军工厂商生产力有限,美国军方又没有办法直接对军工产业进行干预。. E# a. l1 }2 ~: l/ ]- S: a
我国军工产业大部分都是国有化,零部件生产链又几乎100%实现自给自足,为什么F-35年生产量尚且在百架上下,歼-20年生产量满打满算却只有几十架呢?
5 \9 {! S1 H4 e7 ^* b1 |: L实际上,直接这么比较是有失公允的。
* u3 Q8 U: i- c0 y$ L我国首批歼-20于2016年12月正式交付,将一条刚刚运行投产的生产链与稳定运行十几年的生产量相比,本身就缺少了一些公平性。
  T2 B9 l  B. S, K1 r
* M5 S. Y& Y. Y- P* L
为何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却能造出1000多架F35?歼20 产出如何?-12.jpg
2 r; o0 E; _5 R+ G
再者,歼-20与F-35所处生产阶段完全不同,在歼-20刚刚服役的时候,所搭载的心脏为俄制AL-31F航空发动机。
, Q  E0 G9 c+ h& D6 w7 R这款发动机是我国战斗机的老朋友了,歼15、歼-11身上都有他的身影。
" ~- y. P3 F# Z+ I4.95米的长度,1.3米的宽度,可以为其他战斗机零部件节省出来更多的空间,12.25吨的最大压力推力,虽然说算不上世界第一梯队,倒也算是勉强够用。( }( [7 O1 `% H: r6 u
只可惜,第四代涡扇发动机放在五代战机上还是有些强人所难。/ G4 _3 ^8 m/ U7 m! ]# }
因此,早期的歼-20由于发动机能力受限,一个个被迫患上了“心脏病”。0 V- H9 ]( c& g5 _) }+ p

2 U# q- j6 w5 e
为何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却能造出1000多架F35?歼20 产出如何?-13.jpg
* N* K# h5 ?! `; j+ R( i2 O
后来,涡扇10C闪亮登场,14.5吨的最大推力足以让歼-20应付绝大多数问题。
8 @% Z2 v: m3 j- v至此我们才能自豪地说,歼-20实现完全国产化,并且相关技术已经走向成熟。
; _" b) i5 `+ t+ x7 j2023年,涡扇1-5正式亮相,每一个发动机的最大推力都可以达到18.5吨,相较于第一代直接提升了22%。
' ^9 f, d. U- s$ S5 U' ~由此可见,此前数年歼-20的研发与生产一直“在进步的路上”,与一路冒进、抓紧生产相比,我们选择稳扎稳打,率先解决手边已经发现的问题。
. U' w) w; B0 T0 s( ?3 g$ H  {( ?( L) m2 t* Q, b) @
为何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却能造出1000多架F35?歼20 产出如何?-14.jpg

) c  p. c9 @: }, }$ S* [此外,提升战斗机生产速度想方设法搞一搞生产线、加班加点总归是可以的。8 o, w% ^4 P" c; w
但是想要筛选、培养一个合格的飞行员,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
% l4 }  [% Z# V6 Y! {坊间一直有一种说法,一旦战斗机失控,再无抢救可能,飞行员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全自己的性命。
; B' G. a3 T- k3 [7 c; p首先肯定是因为要以生命为重,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即便单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培养一个合格飞行员所要耗费的时间与经济成本,远要比制造一架战斗机贵得多。
4 _  S, a. U2 g这种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开战斗机不是开车,只需要上几个月的驾校就好了。
; m& z  B% F" g- i2 p, r6 i+ S飞行员除了驾驶之外,还需要对火控系统足够熟悉,了解飞机的运行系统,并且具备简单处置的能力。* X  i: S5 W* n- ]1 A- Q4 ]; v% x
8 ?4 z6 y7 U' b$ I, Y& i3 Y& b# x3 K
为何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却能造出1000多架F35?歼20 产出如何?-15.jpg

- _2 L9 K" `& B5 H: V将歼-20与F-35的生产能力摆在一起,本身就不公平。
0 F5 b: F4 ~$ B7 Y0 s! r至于两者的生产能力究竟孰强孰弱?* k" T. M5 j" |$ o! S  y
想要获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还要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5 a% c2 D/ A9 {# [* r但我们也实在不必用一些不恰当的类比,来灭自己的威风。
! I( t: v8 W3 a: V5 {0 j% c6 o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1 u  {  U+ B0 {1 R+ i* ?
参考文献:/ ?  p7 c- P! _

    * t4 a" t! d$ G. E9 Q, C! e- _
  • 中国军网:“阿利·伯克”号“延迟退休”,美海军驱逐舰“后继无人”, Y) e. x+ t- L+ k9 }
  • 中华网:惨!被美军拒收的F-35,已经快没地儿放了
    9 x/ i+ f7 a" V  V7 j9 y: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