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马三立和郭荣起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是门里出身,都是“寿”字辈的相声艺人,都是有名的相声大家。
: Y3 N/ Y2 w1 W! i U9 Q' q马三立德艺双馨,被称为“相声泰斗”,马季更是说马三立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v9 H! p/ m8 B
郭荣起论传统功力,并不输于马三立,他的许多段子也都是经典,可他的名气就没有马三立的名气大。
3 k+ Y, [2 k7 t郭荣起是马三立父亲马德禄的徒弟,马三立只比郭荣起大三岁,两个人年龄相仿,又是兄弟,按说他们应该是多亲多近的,可实际上他们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可以说矛盾不小。4 _( {4 w" U1 E5 ^$ ?2 K
, R' U/ C- p ^4 Y
) ]9 n# K- S2 y4 ~- l( p" `' u
9 f2 H, R# a! z: p) z$ g7 Q! `8 G# l马三立(1914—2001年),回族,祖籍甘肃永昌,出生于北京。
$ P' {% ]: H0 d0 t6 H
% K& l; V4 e* r( h! u9 E3 D
4 W! e) F! X! j' s; a8 Y马三立
9 Y0 ?6 n8 T- q" e马三立出身于曲艺世家,他的祖父马诚方是评书艺人,靠一部《水浒传》养家糊口;他的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相声技艺是相当了得。
+ G3 P/ ~: z( R/ X; C8 |1917年,马德禄夫妇带着马桂元、马三立兄弟移居天津。
: T8 G% M2 T7 Q: C刚到天津不久,马三立的母亲就因病去世。马德禄办完妻子的后事,就已经是债台高筑了,他只能把马三立寄养到自己的弟弟家里,然后带着马桂元住到园子后台。$ \; j' W1 I/ b: t+ T5 L/ W$ S
三年后,马德禄挣了钱,才租了房子,续娶了妻子,把马三立接了回去,让他一直上学。
9 r _( v. x6 i$ {1929年,马三立从天津汇文中学退学,正式开始学相声,随后就拜到周德山门下。
. a' n9 R. o+ a4 T, m4 [# b. ]马三立在父亲马德禄、大哥马桂元、师父周德山的传授下,进步很快,一年后就出师随师父、师兄们撂地卖艺。3 w; ~3 V! R" [, O7 K
马三立还先后到营口、烟台、唐山、秦皇岛等地卖艺,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0 y( o; o. K: p$ Q9 Z) [7 f7 m新中国成立后,马三立加入到天津市曲艺团,和郭荣起成了同事。0 p% [/ W Q; t, O8 z" p
郭荣起(1917—1999年),祖籍山西太原,出生于天津。
9 m$ {1 k( U$ c
1 u+ M. W2 p( u) }& F! q( x
" K/ o, h. C, F) |) b: {" y' `* s郭荣起 & L& e+ e% l6 H' @( g+ ^ V, }
郭荣起是门里出身,他的父亲郭瑞林也是相声艺人。郭荣起和马三立一样,母亲因病早逝,马三立是被寄养在二叔家里,郭荣起是被寄养在外祖父家里。8 o8 q" _( f2 {
和马三立不一样的是,郭荣起并没有进过学校。
* [/ {4 w( Q" J2 C3 g8 J/ Q& x1928年,郭荣起被父亲送到马德禄掌穴的连兴茶社学相声,成了马德禄的徒弟。- H5 ^# e1 D+ c
郭瑞林一直在外地靠说相声挣钱,所以郭荣起就成了马德禄的入室弟子,吃住都在马家。; Z5 f$ U/ ?" v& S; `* E
郭荣起跟随马德禄学了三年,也得到了马桂元的传授,当然,马桂元脾气暴躁,没少揍郭荣起。
1 a# K5 h! o, m2 X- t7 b2 @7 v3 p郭荣起出师之后,就到外地跑码头,几乎没有回过天津。
+ ~- C" D1 ^/ @" C b3 X7 u4 A4 e郭瑞林去世之后,郭荣起才回到天津,然后进入北京启明茶社,和常宝霖搭档。
7 _, F/ `0 L- }% G, l. p( P新中国成立后,郭荣起也进入天津市曲艺团,和马三立成了同事。
$ l/ ^( A/ ~9 e/ A0 s, o- ~! f1 X- e8 }# r
( g2 z4 g I; E& P. ?3 V$ U W5 b9 D4 \/ P( E( d( _
马三立和郭荣起作为师兄弟,两个人本来没有什么矛盾,后来却因为别人传闲话,两个人有了隔阂。
# }- G$ h9 S- D. r5 r0 d: _' P) F3 o" ?郭荣起在后台聊天的时候,无意间聊到了自己在马家学徒的事情。他说自己在马家没少干活,马桂元还没少揍自己。: }. W! }% l) B5 n: i
有好事之人,就把郭荣起的话传给了时任副团长的马三立,传闲话的人都喜欢添油加醋,他说郭荣起说自己在马家受尽了剥削和打骂。
$ }1 l9 L. [& x% X* E* f马三立当然不高兴,要知道当时的学徒,基本上都要在师父干活;另外,马桂元脾气暴躁,马三立因为学相声就挨了马桂元的多次打骂,更何况不是那么聪明伶俐的郭荣起?; ?% [7 [. }1 ?3 a, u
有一年冬天,团里开会的时候,郭荣起把刚吸了两口的烟掐灭,然后放在了棉大衣的兜里,没想到,烟并没有掐灭,过了没多大会,就在兜里开始冒烟,坐在旁边的马三立看得是一清二楚,可他并没有吭声。
+ L4 c: w- b; _/ G
+ n- O6 d H" G" _0 i Q" o1 N8 ^& f/ Q/ s+ e- h
马三立、郭荣起 / S# k6 j% J% f/ I. W
团长坐在上面,看到下面冒烟,就问是谁的烟没掐灭,马三立赶紧站了起来说:“是我,已经灭了,没事。”
" [- l# J1 j/ c- G7 h# Y没想到,过了没多大会儿,郭荣起的棉衣口袋就被烧了一个大洞,郭荣起赶紧把棉大衣脱了,把火弄灭。 V$ U5 H9 ^& g, B4 Z
郭荣起说马家剥削,马三立故意让郭荣起的棉衣烧个大洞,两个人固然是一报还一报,可他们的矛盾却在加大,虽然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可也没什么交情。
& j" q% N& @5 I% e) X! @4 J改革开放之后,马三立、马志明父子遇到了一个难题:马志明已经30多岁了,可他还是海青一个。* ]4 ~! z1 s3 K/ w% o
相声界非常讲究师承,马志明虽然得到了马三立的真传,可按相声规矩,自家人不能拜自家人。. D- R6 N* n% M, t& c7 n
当时全国一共只有三个“寿”字辈的相声艺人,一个是马三立,一个是郭荣起,一个是福建的陶湘九。
3 _2 ~. h: I) P9 w马三立不能拜,陶湘九联系不上拜不了,郭荣起关系不好没法拜。# j) R+ e! r e2 @, Q
马志明拜师成了一个大难题。
0 Q9 f1 b/ V M( [" f: w
( c, b2 o+ E7 Q o- `1 t$ O3 Y+ U+ ?' Q9 P6 E3 D6 X1 e/ C
/ }, ]3 H6 y$ Z) Q- @7 n
1982年,侯宝林到天津拜访马三立,马三立的三女儿马景雯等人包羊肉饺子款待侯宝林。8 L9 L9 H7 a# C. j. K# M+ X
马三立和侯宝林是边吃边聊,侯宝林看了看坐在旁边的马志明,问马三立:“三叔,志明是谁徒弟?”
/ V" M0 \" ?+ w& s马三立叹了一口气:“你说他谁徒弟?我又不能收,陶湘九联系不上,郭荣起也找不着。”7 z* D3 _. t7 z0 ?& @
其实,郭荣起不是找不着,是没法找。当时是1982年,马三立、郭荣起还都在曲艺团上班。; ]+ T( z: @ `, b1 S# J
侯宝林多聪明,当即就说:“那我代拉师弟吧。”
0 b( i: K# e# E$ v* B/ F- V代拉师弟是相声界特有的一种拜师方式,就是师父不在了,由大徒弟代替师父收徒。侯宝林虽然不是朱阔泉的大徒弟,可他是相声界的权威,他当然可以代拉。
, U, ], W; a- G5 i- Q马三立非常高兴:“好,一言为定。”
5 d* u8 e) R7 k7 b/ i& N E/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不知道是因为侯宝林事情太多,把代拉这件事忘了,还是别的原因,反正4年过去了,侯宝林还是按兵不动。" a4 g' f" d/ h) m5 e& p5 ^3 Y
8 u2 t. N, y* _+ N' v
3 O* m- g# `5 m/ o! n0 O' b* s
马三立、侯宝林、马志明
4 N: R5 z) {6 o% `& x9 v1986年5月,天津举办“马氏相声专场”。马志明沉不住气了,他让于世猷跑北京问侯宝林,还承认代拉这件事吗。
1 c( v8 i( j& |% [/ m侯宝林当即就坐火车赶到了天津,代拉马志明拜到了朱阔泉门下。7 T: D% f( ?6 ?
如果马家和郭荣起没有矛盾,何必舍近求远,拖了4年才代拉拜师?
& {0 a1 ]1 W$ k& i# m7 N8 P% M这还不算,马三立在编纂相声族谱的时候,没有征求郭荣起的意见,直接就把杨少华写到了郭荣起门下。% w0 \( {: P0 [: ?# n
要知道,郭荣起在公开场合,从来没有说过杨少华是自己的徒弟。
5 E6 [/ N0 Z+ x: P/ T3 J' f到了1988年,姜宝林在天津举办收徒仪式。马三立上台讲话的时候,说郭荣起对父亲和师父都不好。- s9 T2 _, Y/ ~; h
我觉得在这一点,马三立先生稍微过分了。不过,这也从侧面证实了,马三立和郭荣起的关系确实不好。
! s# c. w) N. |( T; D@兰石读书习字:冤家宜解不宜结。我觉得马三立和郭荣起并没有多大的矛盾,都是一些小事。只不过两个人的性格都有点小缺陷,没有人愿意去主动沟通,两个人缺乏的就是沟通。有些事真说开了,其实也就没事了。5 b" c$ d6 i$ @! g3 b$ T
朋友们,你们说呢?欢迎留言交流。#相声界恩怨情仇##我要上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