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如此精明之人,为什么在天京事变中居然轻易被干掉了?

[复制链接]
查看1475 | 回复0 | 2024-6-18 01: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秀清算不算得上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尚有争论。
* h) {9 _, m5 E但是,杨秀清绝对是绝顶精明的人,这是毫无疑问的。
4 K' z) ~( ?$ H& Y* F7 o$ v  Z& k然而,天京事变中,如此精明的一个人,在其实力最雄厚的时候,却率先被轻易干掉了。$ P2 Z+ q1 `) h
这是怎么回事呢?+ z! N+ V' m# R) N* j0 f: Z( Z! k
绝顶精明的杨秀清( G8 W- K$ P2 U' w- _
1 _: N1 H9 |. z/ Y
太平天国时期,无论是大清还是太平天国,论精明,有一个算一个,都比不上杨秀清!! I6 E5 e: I+ I2 v
1、惊人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5 p& M( i1 ?4 Z& p
说起杨秀清,第一个“著名事迹”就是“天父下凡”。
3 u, E& m; f3 J  ~1 A! U9 D) l  _* H* Q5 H( ?/ {% d
" p/ x7 P, ]/ v6 a& j& K% C/ g
“天父下凡”这样的把戏要玩得溜,关键不是跳的时候舞姿多优美,关键是“台词”!关键是要掌握足够多的信息!( m  n$ {# ^5 D4 ~
否则,就算跳得再炫酷优美,说出来的事情牛头不对马嘴,那早就穿帮了!
3 I: z/ L+ o  {2 z( k杨秀清“天父下凡”玩得溜,自然也是因为他真的可以说出让人觉得“你怎么连这个都知道”的惊人之语来。
6 [/ _% m8 a' _7 ^( ~7 x/ X最典型的一次,就是“周锡能事件”。8 |1 ]' ?* o2 ^* f1 I% D1 }
太平军驻永安时,周锡能降了清,假意回到永安,暗中活动,准备与清军里应外合。
9 F* \; ?  H; U6 i9 h- H- |& G' a2 o" V  t. _. z
杨秀清如此精明之人,为什么在天京事变中居然轻易被干掉了?-2.jpg

2 `6 ?. n  n1 N$ P1 t& E
. u$ k6 S# A3 F; g- v0 q然而,周锡能的一举一动,完全被杨秀清掌握。! x0 l, V) C/ }
杨秀清随即“天父下凡”,以天父的口吻,把周锡能等人的企图,甚至是一言一语全部说了出来!
2 B0 w4 G1 ]7 q) @! P1 k: N周锡能当场就惊呆了,在最后被处决的时候,还现身说法,表示“天父”真是欺不了···
% k9 F+ e1 ^3 W) F由此可见,杨秀清掌握了一套无孔不入的情报系统,对一切洞若观火!
% U$ Y: Y/ O3 E! m, l8 K2、善于借力。  l& T& j, J5 p1 R7 L6 |( M" K
杨秀清的另一精明之处,在于他极善于借力。
$ }* d, w) w/ y6 H我们知道,太平天国资历最深者,是洪秀全、冯云山。
2 A4 \( j8 Z- c! L其中,洪秀全一直是个”偶像“,早期拜上帝会的实际工作,基本是冯云山一手搞起来的。
$ y5 S$ s9 u- X1 ]. D# V) j就连杨秀清、萧朝贵,也是冯云山发展起来的。
, s/ H1 _- k# U, p不过,杨秀清、萧朝贵,还是把冯云山挤了下去,又把洪秀全嫡系力量压制了。; [1 [! ]% c* W5 d
其中,杨秀清看起来并没有做什么,
, |5 J- Q& d. o; d所有排挤冯云山、压制洪秀全嫡系的行为,皆是萧朝贵借“天兄下凡”而为之。
% o- _: ], H/ X- Z5 G, C7 F# A' b! w! s0 r9 S
杨秀清如此精明之人,为什么在天京事变中居然轻易被干掉了?-3.jpg
" [% o6 k2 D4 j( A5 O, e% n
而杨秀清,当时看起来也被萧朝贵压制了。
( \. j8 B7 ~) U+ s- t& e5 t然而,等到萧朝贵干得差不多了,杨秀清再挺身而出,迅速就压制住了萧朝贵!
% [# o* e+ x% Q4 ], Z: t' j可以说,杨秀清的精明,是全面的:他不但有无孔不入的情报来掌控一切,又有微妙的手段来操作形势···
/ q+ t; b) u# j% r* p+ J而在天京事变前,杨秀清又有一波操作,使自己进一步巩固了形势。
3 ?2 D0 W1 O& z3 ?4 g8 @% G! ~1 n+ p天京事变前,杨秀清对局势的精明控制9 d" w5 h( _' {9 G! e

# }* Y3 M; x* a# ]( D& l$ U在太平军初入天京时,诸王皆在天京,一起在中枢统领全局。北伐、西征皆委托其他将领指挥。6 x3 F  C9 Q) ?- a
然而,赖汉英之类的人物指挥不利,杨秀清遂只好开始派石达开出征。
& K5 [1 \% z  W6 ?因此,很长时间内,杨秀清坐镇天京处理全局;韦昌辉负责天京防务并协助杨秀清处理全局;石达开主持西征···这成为一个常态。. T2 L$ L2 C' g# H& m0 U/ a
不过,为了防止诸王长期统帅固定的兵马,固化“山头”,杨秀清又多次频繁进行调整:比如,主持西征的石达开常被调回天京主持天京防务;而秦日纲又曾代替石达开主持西征···8 e0 ~& A" K- W; B! p+ ~+ `
在太平军打破江北、江南大营后,天京之围得解,杨秀清决心进一步巩固、强化其地位。
2 H" a1 U' f( f9 R' C+ u7 t& E2 G0 \( m# `5 {
杨秀清如此精明之人,为什么在天京事变中居然轻易被干掉了?-4.jpg

; v5 e% F# h" @, M0 d9 L. B在“逼封万岁”前,杨秀清下令:石达开到湖北主持军事;韦昌辉到江西主持军事;秦日钢主持东征。8 a: [; H3 N1 P7 O4 C2 ]  L
如此,看起来,局势对杨秀清更加有利了。5 J4 ]# |+ @  M' E$ u% o8 v; U9 ?
1、天京城内,完全由杨秀清主持。, x' D# l& i3 `4 B+ M5 W# m: K& ?1 D
在此之前,杨秀清总领全局,天京城内的防务或由韦昌辉,或由石达开主持。, z4 T! `+ o. z* |1 U6 r. v' W
当时,清军就在天京城外,自然需要强有力的人物主持天京防务。4 ~& ^' n- H) l) l5 g
如今,天京之围已解,杨秀清遂让诸王全部出京。1 B6 V; @1 x0 e$ x# X
如此,天京城内,再没有任何强有力的人物可以威胁到杨秀清了!
" Z& W; y0 \7 z. \7 I2、诸王皆难以形成“山头”。3 C, s' `) f& x
杨秀清的人事安排,又防止了诸王形成地方山头。  T# W/ t( U1 S' P7 _% r
+ l. J4 i+ o8 S1 \
杨秀清如此精明之人,为什么在天京事变中居然轻易被干掉了?-5.jpg

3 U5 \* A: R  V& @) M& U) W; d0 M. s& K
韦昌辉在江西,其所节制的,是黄玉琨(石达开岳父)等石达开系的部下。
8 h) `. b0 L; S- h# }1 X! Y石达开在湖北,其所节制的,是韦俊等韦昌辉系的部下。6 J) Y9 `7 u9 C$ L  q
秦日纲在东线,其所节制的,是由原天京驻军为主的部队,也多非秦嫡系。  e% _* D! R' ^- I
如此,在外诸王,皆难以对其所统部队调动如一,无法率其所部来威胁杨秀清了!
; e. a7 r8 C$ I一番操作,杨秀清既加强了对天京的控制,又使诸王在外也无法对自己构成威胁···
; R& z( t& e' o杨秀清,确实是个精明的家伙。
+ B/ N3 L" b/ w5 N5 \8 \2 G1 V如此精明,怎么还是迅速就被干掉了呢?
$ [" ~/ U8 ]3 g5 B* G8 V: G得罪人实在太多,防不胜防
1 j* P+ Q7 V. Q  Q3 Q8 b' M* U' n4 E
杨秀清确实精明,如此,没有任何一王可以对其构成威胁了。
: o# \0 P. e- k) L, ]/ p" A可是,他大约没有想象到一种局面:如果诸王联合起来对付他呢?那该如何是好呢?( @0 X; Z+ @+ d  K" c
而事实上,杨秀清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局面。
9 o5 u3 T" F; v/ n此前,杨秀清得罪了所有实力派人物!& w6 l7 ?: n, p; Y& K6 p; p
尤其是”牧马人“事件!1 Y4 w( [- ~- d! V6 P& s
此前,杨秀清主要收拾的是地位与其最接近的韦昌辉,逼着韦昌辉杀了哥哥,又曾杖韦昌辉数百···但是,对石达开等人,杨秀清还没有去打击。3 f" c3 Y( Q  {! U) U, n5 M8 w6 g
当时,替秦日纲牧马的人,见到东王的同庚叔时没有起立。  L+ w$ Y- d) A) Q& [
东王大怒,把他交给了主持刑罚的黄玉琨(石达开岳父),让黄玉琨杖责牧马人。
  |% Q* [' x5 f, `/ i黄玉琨觉得:牧马人这个罪过,用鞭子”抽“几下就好了,没有必要打板子,就好言相劝。) H8 x! f/ w+ f# M! j9 ?
杨秀清听说更加愤怒了,就要把黄玉琨也问罪!
' r5 m4 _) M0 ]: K: `5 f黄玉琨脾气上来,辞职不干了!
3 I' W( e& c+ [( t% ]6 A. u秦日纲、陈承瑢也觉得杨秀清过分了,也一起以辞职相威胁!2 R% x0 P9 D. ~+ F
跟杨秀清抬杠?1 w+ t: o& u3 ^" {  e
杨秀清火气上来,把他们交给韦昌辉,下令:黄玉琨杖三百,陈承瑢杖二百,秦日纲杖一百,牧马人五马分尸!# @: u) J! d0 a, g

) a- ^( j: R: K# W- J
杨秀清如此精明之人,为什么在天京事变中居然轻易被干掉了?-6.jpg

. Q+ ?+ X7 Z" \& m# V3 H这一下,石达开、秦日纲、陈承瑢,这三位大人物全部被杨秀清一次得罪光了!
- c7 E% I$ O5 e$ W9 R9 D; K加上同样被杨秀清杖责的洪秀全、秦日纲,此时,天京城内所有大人物,全部对杨秀清不满!
% p0 X* K! |. u- Z9 l2 j如此,防不胜防!/ C) w4 k4 t6 ]2 B9 m
群起而攻之6 W' A+ V" S0 K  \
0 ~! E: i% c! ^4 N
此时,诸实力派人物,皆集体对杨秀清不满。
! |( E0 V2 Q+ ^3 F$ z关于最后的诛杨行动,主要有两种说法。
3 b( _9 r; X; a9 L* u1 U8 [1 W3 B% S第一种说法是:洪秀全被逼封万岁后,秘诏在外领兵的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入京诛杨。& {3 g) D" L, S( g
按照这种说法,所有的实力派皆参与了诛杨行动。只不过,在湖北的石达开距离天京比较远,还没等他回天京,韦昌辉、秦日纲就把事情办完了。
$ P) |2 Q6 N  e1 ?4 z* ^第二种说法,是石达开自己没有参加诛杨。
6 M$ d) u. Q, f5 h( A但无论是何种说法,韦昌辉、秦日纲与洪秀全结成了诛杀杨秀清的同盟是毫无疑问的,至于石达开,虽然其立场尚有争议,但至少是保持中立的,没有站队杨秀清。
9 V% Z& A" ^  ~: i! k  r杨秀清精明地将诸王与其部队打乱,但是,诸王却形成了诛杀杨秀清的同盟!
3 [7 T% {- L6 ~! T7 i% N如此,防不胜防!# q: j& [! t/ O  n
更严重的是:杨秀清又忽略了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军权的人!2 U% l& D4 i. H9 G3 Z1 \
漏人:陈承瑢4 L% V2 c0 U% X/ W  N7 N
5 v2 F9 L( z5 Z6 e$ M
被忽略的人,就是陈承瑢。1 y$ [6 w& q9 K

/ s, T8 R2 Y$ ?3 z7 O/ ^/ u. \
杨秀清如此精明之人,为什么在天京事变中居然轻易被干掉了?-7.jpg

- \+ l9 H; I" k- _& {0 y, b
* J1 L9 x( H% J$ O5 K这个陈承瑢,早期是将领,虽然识字不多,但有谋略。1 o3 k7 K0 B, ]! A: @
入天京后,陈承瑢一直在天京为官,虽然官至佐天侯,为朝内官之首,不常领兵。
, G/ Q$ x6 r4 A2 ?* {因此,杨秀清大约也认为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威胁吧!
8 n0 P* U* I1 h- `0 V4 N6 K然而,陈承瑢却能够起到关键作用!
1 K& n7 E  N5 k2 s" V2 A1 T: I8 e  b1、地位高。
) \  P' z$ a# x* e: }6 L4 r佐天侯陈承瑢,当时的地位仅次于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胡以晃已死),在胡以晃死后,其地位排第六!
  N" A+ ~% [+ p/ a. [在天京城防系统中,佐天侯是除诸王外,唯一可以发放出入凭证的一个!
4 d/ w( _1 l! [2 R4 i0 _2、信息中心。
# E8 |" h) f9 O杨秀清总理国务,而陈承瑢的工作则是为东王上传下达。' s% T9 V1 i1 E" Q, O* p
上传下达,搞好了就是上传下达;搞得不好,就变成欺上瞒下了!2 V1 t7 X6 j6 i; C) u: \/ P+ a' ?* ?
杨秀清确实有强大得情报系统。
, w, D5 [# {! n/ o! q可是,陈承瑢这个上传下达的关键节点,至少可以在短时间内是杨秀清”致盲“、”致哑“。
' W/ y! v) V5 ~: e$ k5 ]0 o4 \8 I杨秀清很精明,“人盯人”,但是,却漏了这个看起来没有什么实力,但可以是其短期“致哑”、“致盲”的陈承瑢!
8 `" f! |6 ?% g: t' P( I/ F; M诛杨行动3 p. Y8 k2 H& T+ y+ o

! m5 O; o6 S4 B韦昌辉虽然统的是石达开的部队,但身边好歹还有3000亲兵。! ~0 \# s* L% T" T& b
韦昌辉在江西打仗打得非常垃圾,连战连败,大约也是心思早就放在天京了!" M' w* i& e0 t8 y# N8 m: u
1 Y) }5 K: q( o- p( H5 Z7 T

" w) ]% d& R; L, \0 Y“勇而捷”的秦日纲也有亲兵,而且距离天京极近。& F5 T4 U) W& X- m; R' Y+ [9 r
不过,仅仅如此,他们不要说杀杨秀清,就是天京城也进不去!. y8 I  N! T0 e- k) m
所以,要入城诛杨,关键要两点基础。+ [( }) ^! W8 B: y: S' E
1、韦昌辉的信息基础。  w+ {  E  X8 D# O
虽然韦昌辉被调去了江西,可是,韦昌辉曾经长期负责天京城防。$ j3 T9 x+ M1 C9 f; T$ T
所以,韦昌辉们有条件通过内外联络,了解到天京城内外当时的兵力布局,并“规划线路”。
" u6 E! E& Y  J& b8 P  W$ \- ^天京城可以俯瞰外面的塔楼,就在北王府!) B: T+ z# [0 e: v* ^0 j
2、接应兵力。
3 L( M$ P( j) X/ E0 V% ]虽然杨秀清控制着天京,但天京城内,仍有大批反感杨秀清的人。8 @( h0 K" h9 }
比如:许宗扬、石镇吉。, G8 m! C" A( D; V2 K, H+ K
这两个人,都是北伐军援军的将领,不过半路率军跑了回来,受到了杨秀清的处分,心怀不满!
+ w8 C: P# x: _% n" D" p2 {此时,石镇吉率领2万军在天京,是洪秀全的“支持者”,石达开的胞弟,并曾在韦昌辉手下立下战功。
7 [  C: `/ b3 O0 b( }显然,石镇吉、许宗扬,皆可作为内应。
" z0 {1 L/ C9 H: U. n! O3、陈承瑢。  G7 G! b$ m3 l! L* H
最后,不要忘记,那位可以发放出入“凭证”,并为杨秀清上传下达的陈承瑢。  M% }  N0 u4 F/ ^
陈承瑢上传下达变成欺上瞒下,就可以在短期内是韦昌辉等人的军队以正常出入的身份,隐瞒过杨秀清的情报系统,进入天京!
9 [+ L0 i, e0 O, F接下来的诛杨行动,有两种说法。
) `" @- A$ O" q" V) m一种说法是:韦昌辉、秦日纲进入天京,立刻扑向东王府,直接把杨秀清弄死了。
, w; j. Q1 o0 o& |- T另一种说法是:韦昌辉等人入京后,先找到了洪秀全,然后企图以洪秀全的名义招杨秀清来;杨秀清不来;韦昌辉等人才率兵攻杀杨秀清!
' B. O+ Q0 C$ T! u7 l' ?两种说法的来源,皆比较权威。
6 k" ]- D  G0 z$ x
; G: n# n$ [. r1 O/ d
杨秀清如此精明之人,为什么在天京事变中居然轻易被干掉了?-9.jpg
/ q8 Q/ k% B+ }9 j2 U9 M
个人以为,第二种说法似乎比较离谱。7 V3 Z2 H8 d! f. B& m
如果洪秀全可以直接招来杨秀清,直接动手弄死杨,那洪秀全自己就可以动手了,何必非要叫韦昌辉们来呢?
/ W4 x! P* R6 ]# S何况,如果引起了杨秀清警觉,发兵攻杀,凭韦昌辉那3000人又如何能打得过呢?7 S9 N; c4 v9 W
因此,个人以为:第一种说法更加靠谱。韦昌辉、秦日纲在陈承瑢的接应下,秘密进入天京,然后直接扑向东王府,结果了杨秀清!
( b4 V1 c; d* U; ^3 @7 t4 f" {. @9 p* P
- J3 t- C- G2 y4 a' e  X
杨秀清,不可谓不是一个精明之人。* G" t: \8 L0 ?. ~' h: m. Y( H% ?1 f% S
只是,其飞扬跋扈的性格,害了自己!
- I. z) s- M/ E“逼封万岁”也好,争权夺利也罢,东王要竞争的人,是天王!+ E" h/ e' [2 S& k- r
9 c4 W1 f% Z0 M# x+ q. }+ w/ n
杨秀清如此精明之人,为什么在天京事变中居然轻易被干掉了?-10.jpg

: V' ]% o5 a9 P' H$ H! w天王虽是领袖,但本无才情,并没有特别的魅力。
, n7 g% U! p3 Y0 `& |- m( S- t后来的韦昌辉、石达开,也并不那么忠于天王!9 Q  z* [, K7 J% }; O
所以,东王如果不那么飞扬跋扈,人家其实未必会站队天王!
) s4 E2 N1 B& a8 f" x% i) [/ m' B而且,东王得罪北王、翼王、燕王,也都不是因为什么绕不过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利益之争,而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5 [, p" w, x" a8 M/ @5 W
因为这些小事,东王非要耍威风,结果把所有人都得罪,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2 }; V4 ^7 A# L2 @$ j: k# E/ g
如此,东王虽精明,到底是防不胜防呀!! c1 f$ B, s+ C- ^
杨秀清,精明能干之人,有谋略有本事。
8 @$ {2 Z! }: R: H3 n% i但是,缺乏帝王气度却争帝王之位,身死名裂,何足为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2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