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胤祉表面上不关心政治,实际上他的野心一点都不比别人小,雍正囚禁他,不仅是因为对老三的为人心里没底,更是因为他犯了雍正的忌讳。
+ Y: ~5 B1 b: B5 P/ X皇三子胤祉,是康熙皇帝众多儿子里相当出色的一位,他的文学造诣和书法水平极高,并且弓马骑射样样精通,就连康熙皇帝都曾对他赞不绝口。
( E8 l+ X3 F( G! [而在“九子夺嫡”闹得轰轰烈烈时,由于胤祉没有过多参与其中,所以在外人看来,胤祉好像不太关心政治的样子。 t& X9 P5 w& }5 |" R5 j4 c8 d. }
但实际上,这都是胤祉的精心伪装,他真正的野心,丝毫不比他的其他兄弟小。' O9 V( `* a' D
只不过,他利用自己的高情商以及高智商,采取了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式,来一步步地接近皇位。
7 Q% M& ^. W5 z ]比如,在最早的时候,胤祉主动向太子胤礽示好,维持与太子的密切关系。
- y8 ?" F x2 i3 R*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胤祉知道自己的背景不够强大,他的生母为荣妃马佳氏,与其他几个皇子的生母相比,荣妃马佳氏的娘家没有太大的势力背景,所以也就没有能够帮助胤祉的资本。/ W: J7 J4 C/ a5 w1 L
并且,胤祉序齿老三,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只是一个尴尬的皇三子,除了年龄大点,没有任何其他优势。 z' s5 A- d2 |8 {8 k0 q9 M
因此,审视了自己手中的牌面后,胤祉开始主动示好太子胤礽,并时刻保持着与胤礽的良好关系。. f/ P! U+ _3 f1 z: h7 b, N0 j
+ c6 ?; g) J+ f
$ O% Q- d4 \& q" n) l' Q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来如果胤礽将来登基,那么胤祉最起码先混个脸熟儿,不至于到时候被胤礽视为敌人,二来也能博取父亲康熙对他的好感,同时也能借机会寻找胤礽的软肋。! D5 G; }# ^7 o8 _
事实证明,胤祉的这步棋,在当时下得非常对,在康熙四十七年时,一个让胤祉无限接近太子之位的机会就来了。) h# L! p7 d1 x( R2 \; d: Q# p
康熙四十七年,在康熙皇帝带着众多皇子巡视塞外的途中,历来与太子不和的皇长子胤禔借机向康熙告发胤礽,指出他暴戾不仁,且纵容手下敲诈勒索大臣,康熙由此对胤礽极为不满。% Z: k: s4 L4 y5 X3 U
最终,康熙皇帝以“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为由,废掉了胤礽的太子名位。& \" n* y$ {3 Y+ \6 C; ]' e
而在胤礽被废之后,老三胤祉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毕竟他是康熙众多皇子中,较为出色的那一个,但要想登上太子之位,就必须先把老大胤禔扳倒。: k- p) `3 w# `! B1 R" ~
于是,借助当时胤禔上蹿下跳的机会,老三胤祉向康熙举报,指证胤禔使用魇咒太子胤礽,分明是有夺嫡之心。 ~; U1 S4 `& {- B& ]
如此一来,康熙皇帝自然对胤禔极为恼火,而胤禔也由此遭到圈禁而出局。) C0 F) R" @2 R K1 m5 H
老大被出局,老二被废,这就意味着,当时最年长的就是老三胤祉,而他平时的表现也十分不错,因此,成为太子的几率大大增加。
2 G& d* ]; M$ `! x; m5 D, _ \# n* r不过,当时的老三,并没有被对他极为有利的局面冲昏头脑,反而依旧是继续低调行事,把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的极深。
; \& h- J. k7 z& B7 g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父亲康熙是个什么样的人,也知道康熙对废太子胤礽并没有彻底失望,如果他在这个时候跳出来,那无疑会遭到康熙的打压,从而被迫出局。7 l/ U& y5 ?) p4 E" ~
所以,胤祉专心研究文学,并组织饱学之士编纂《佩文韵府》一书,用干实事的方式,来继续增加自己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u: o+ ^2 ^. ^+ V( L! b! H: @
把自己披上一件“文化人”的外衣,以此来让康熙高看自己,不得不说,胤祉这一招确实相当高明。. K. \! j8 j# H7 F1 c4 L
到了一年后,胤礽果然再次被立为太子,而在太子被废期间,不安分的老八胤禩,因为表现过于“突出”,遭到了康熙的反感,虽说没有被圈禁,但也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可能。9 o) u3 o* }/ T" j& ~; W
而老三胤祉,却因为“安分守己”,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赞扬,并在太子复位的同时,被康熙晋封为“诚亲王”。* w- N! o& r q `
只不过,胤礽的太子之位这次并没有做多久,在他被复位两年后,再次被废,这一次,康熙着实对他失望透顶。
' G$ D4 R7 H5 f# I; R- Y并且,在废除胤礽的同时,康熙表示,不会再立皇太子。
3 p G9 {+ e1 ^, I2 l7 O6 ^虽然康熙说是不再立太子,但也只是说说而已,毕竟大清朝将来必须得有皇帝,因此皇位以后也总得找人继承。0 W h; j( d; {: O+ J8 ?
因此,除去被出局和失去资格的几个皇子之外,剩余的几个有能力的皇子,都开始积极表现,力图让康熙垂青于自己。
7 {, S# @ R* Z% [" `+ E M而这其中,胤祉同样也是如此,只不过,他的方式与其他皇子不同,他没有像老四那样去处理政务,也没有像老十四那样去带兵打仗,而是继续潜心编纂书籍。
( C. e- x. r; }$ Z I- D仅凭这一点,就深得康熙的欢心,毕竟在康熙看来,这个儿子不争不抢,是个不错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这个儿子看起来“不掺和事儿”。2 f8 y4 P$ N, m/ T6 v
如果当时没有老四胤禛的话,那么胤祉就会极有可能被立为太子,因为当时的胤祉极具优势,他不仅是名义上的老大,并且文武兼备,不管是之乎者也拉弓射箭,都是一把好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 E1 l3 T+ t+ K$ M2 {2 ^只不过,康熙最终还是选择了老四胤禛,老三胤祉的夺嫡之梦,由此破碎。
8 j2 C5 p, x6 t1 e2 o: f2 ^. c; I! u9 o8 R) ]; S; n
, Z9 E0 }9 c6 @2 U9 l& M
但从老三在整个“九子夺嫡”期间的筹划布置来看,他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样不关心政治,相反,他对于储君之位,也是极为关注,只可惜命运没有垂青于他而已。
9 I* d/ J. p1 d' S5 P+ g而在雍正继位后,胤祉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H6 P' l2 y; Q7 Q; \7 h6 ]原本,胤祉以为,凭借自己多年来的低调表现,老四不会对自己怎么样,但没想到的是,老四刚一登基,就打发胤祉去看皇陵去了。# \# Z# ^$ _1 N8 x1 H3 C& F
雍正为何这么做?用雍正自己的话说就是,他被老三胤祉给骗怕了。
( ?4 m. T; b) f3 T也就是说,从根儿上讲,雍正知道自己这个哥哥不是个善茬,更知道他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人畜无害,反而是心机重得很。1 f( s0 _* P- t7 J8 a5 I# x5 c1 s
说白了,就是雍正对胤祉的为人,心里没底,为了保险期间,才会打发他去看皇陵。7 M+ v" I6 b! p3 u
如果胤祉自此安分守己的话,倒不至于在后来被雍正囚禁至死,但在之后,又发生了两件事,彻底断送了胤祉的生路。- f2 V; W+ A0 }0 x2 h7 R
第一件事,是在雍正六年,有人向雍正举报胤祉,说他仗着亲王的身份,向大臣索要贿赂,这件事被雍正知道后,斥责胤祉“无人臣之礼”,最终,胤祉的亲王爵位被削去,降为了郡王。$ S& v X. s; y" V" S2 M
这件事可以看做是雍正对胤祉态度的一个转变,只不过,还没有到收拾他的时候,毕竟当时的雍正很忙,正忙着收拾老八和老九等人。6 z* B, Y; o0 l
而过了两年,胤祉干了一件触犯雍正底线的事,终于让雍正下定决心,对胤祉开始下手。7 w3 C4 P, W; b u# a, @6 ~
4 a$ k$ v" h- w% i7 k* L. N
U1 n, ?/ }5 i( a3 _! s当年的五月份,雍正最爱的兄弟,老十三怡亲王胤祥因劳累过度患病去世,胤祥的死,让雍正伤心欲绝。' H0 r& o- b8 q- D% w' }; @
众所周知,雍正和老十三胤祥的感情,可谓是比天高比海深,从幼年开始,两个人就生活在一起,之后在“九子夺嫡”期间,老十三胤祥更是雍正的雍正左膀右臂。1 n0 R0 h4 C( Y/ W7 j5 {' L- g
毫不夸张地说,雍正对老十三的好,是恨不得把皇位分一半给他的那种,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时老十三的儿子,被雍正晋封为郡王时,雍正自己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还是个什么封号都没有的光头阿哥。
3 p) I( ?' i. R) P( a有人戏称老十三为“常务副皇帝”,就是在说雍正对他的无条件信任。" d. }- u( K1 T3 G
而胤祥的去世,雍正自然是伤心到不行,但在胤祥的葬礼上,胤祉不知是故意还是疏忽,居然迟到了。
: W3 W6 ]0 |" `! h0 e; w( u不仅是迟到,在胤祉姗姗来迟之后,整个葬礼,他始终没有显露出一丝悲伤的表情。
7 a1 A, R: R1 g9 w5 ~+ ~胤祉这样做,无疑是犯了雍正的忌讳,而在葬礼结束后,庄亲王胤禄等人随即上书对胤祉进行弹劾,雍正也借题发挥,直接将胤祉的爵位一撸到底,并把他和他的家人,一同囚禁在景山永安亭中。
! k5 h! u4 I/ @7 D% g* s可能有人会觉得雍正是小题大做,实际上,胤祉对胤祥的这般态度,已经不是第一次,并且,两次都是和葬礼有关。. |1 w' G# t$ m7 x. a# ^2 Z
在康熙三十八年时,胤祥的生母敏妃因病去世,作为胤祉来说,敏妃虽说不是他的生母,但也算是长辈,因此,按照当时宫里的规矩,长辈去世后,在百日之内是不允许剃发的。# u$ F% f2 |9 a
而胤祉却并没有遵守这个规矩,在敏妃丧期未满百日时私自剃发,为此,康熙皇帝不仅训斥了他,还将他的爵位由郡王降为贝勒。/ H9 ^+ G8 @& u9 n6 h
虽说当时康熙对胤祉进行了处罚,但作为和胤祥感情极深的雍正而言,这笔账算是记下了,也是因此此事,让雍正对胤祉的印象十分不好。 @- ?" p: k: [
而今,胤祉在胤祥的葬礼上不仅迟到还无悲伤之情,冷漠的态度,让雍正想起了当年他曾经干过的事情,所以,就对胤祉来了个新帐老账一块算。; C; t! |. D# X% m9 Q" H! \
$ s- h& p6 P) T5 r+ g) k) l% g( V: g: o3 t2 j' d5 Y* D
归根结底,雍正囚禁老三胤祉,是因为本身雍正对老三这个人就颇为不放心,也知道他在当年夺嫡过程中的一些手段,再加上老三在胤祥葬礼上的不良表现,更加深了雍正对他的反感,因此才会将他囚禁至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