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

[复制链接]
查看1843 | 回复0 | 2024-5-26 08: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车展结束了,这届车展不但在国内火出了圈,也是史上吸引全球关注最多的一次。10天时间,外国观众来了2.8万人,外媒的报道也是连篇累牍。

2 x; A% p2 T! T0 }6 S$ s0 d. s! D) H* q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1.jpg
& a8 z( l% }  Y1 ]
那他们是怎么看中国汽车的?有哪些角度清奇的看法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哪些包藏祸心的建议,是需要我们警惕的呢?

% F, l( [, P9 `5 [( H5 y
另外,印度媒体一向思路别致,他们的报道又说了点啥呢?
, D" o+ E* ]( B
在外媒上冲浪了两天,对这些报道简单分了个类:

, ?7 q' w! G2 j9 |
1、赤裸裸夸奖型
! ?) j4 y; Z) j, F# F7 i  h7 s; K
2、针砭时弊型
6 @  h: v# x  K7 [+ s/ i1 X
3、包藏祸心型

8 K$ e+ F7 E  s( b
4、胡说八道型

! f0 ]5 o, @6 q
5、气得跳脚型

0 h; s5 g. v) {- n+ w
6、找不到重点型

& l- j' h$ G7 J+ b/ n. g( b# ], u0 U
下面咱就分别来看看。

+ Q. N8 B- e# t5 k, l. j7 m
赤裸裸的夸奖

) A. `) s( u+ ?; s/ Y
外媒有个特点,你不行的时候,他根本不理你;你行了呢,他们也承认实力。

( _( D& w5 S) F5 z9 w' n. |2 S/ a" G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2.jpg
+ k2 X6 c. L3 h' j) R) A# k
路透社标题:
1 [& c' [6 G5 E( d" T
中国最大车展,展示全电动未来,本土品牌占主导地位
; `: s5 T% H8 S1 D4 w& d0 N1 `
比如,一向双标的路透社,也承认中国品牌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 ^/ U! R" @2 y8 j/ G6 |' G9 p1 Y2 I1 r6 g4 s2 e, j" Q  L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3.jpg

9 _/ K9 f6 X" j2 C( p6 e
日本经济新闻标题:

& @6 M  r% l4 n" \6 W
中国车企在IT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日本企业难以独自对抗

% t; }4 p- F9 C9 Y* k9 Q# w3 O
日本经济新闻更关注中国汽车的IT化水平,毕竟这是目前日系车最大的短板。

5 P6 c, T" m6 c5 s( ]6 D5 w
- K. J. x/ Y9 ^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4.jpg

  N2 q7 Y5 m9 }) k1 f( _& y. l
纽约时报标题:

9 H0 D. t2 \3 n5 u+ J
中国电动汽车不断进步,令其它竞争对手担忧
, r+ _% q7 g3 R" ~0 t+ Y
纽约时报在承认中国汽车进步的同时,也还得提一下对他们的威胁。
5 P. ?5 n; X6 x! M1 F7 a* T
9 [) @: w* E  K3 @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5.jpg

- n3 _0 ]# Q# I, x1 c" k: }  f. u8 s: C
美联社标题:

" t* s" `' N7 R5 O7 @  r9 U
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北京车展上,重新定义汽车作为生活空间
8 C" V" d. I; X( P
美联社说:“中国车企似乎在永无止境的重新定义汽车”。夸奖的同时,还带着点酸味。总的来说,对欧美媒体来说,这些已经算是难得的正面报道了。
6 ~+ N3 h# K1 E# l- v
7 |. R, t( }/ m: F3 E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6.jpg

+ y$ V& d$ C" y& v4 n# G7 h8 ]
俄媒标题:2024北京车展,欧洲人的悲伤
0 v% A: `: b4 M6 Y. ?
被欧洲针对的俄罗斯,在夸赞中国汽车的同时,也不忘嘲讽一下欧洲车企。
4 o5 e- Z* v2 N# Z8 w
另外比较有趣的就是我们宝岛台湾的媒体了,偏蓝的媒体不吝溢美之词,比如这个:
6 U  p$ R; p3 [: R
: O% _7 g$ t1 Z- H1 J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7.jpg
$ ?" I/ j$ t/ u
而偏绿的媒体基本上集体失声,对这届车展没什么报道。不过对这些“无脑黑”的绿媒来说,闭嘴可能就是他们对中国汽车最大的肯定了。

4 ]2 G- o$ I4 }7 i! T: b
针砭时弊型

* ?# z* I4 \# I! C7 F
当然了,也有一些媒体,视角比较毒辣,报道直指我们面临的很多现实问题。日本经济新闻和路透社都关注到了中国电车产能过剩,导致恶性竞争。
% @' Y8 y4 f# C+ G" j, U

, K8 C; I2 A7 {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8.jpg

; D! _) J2 _7 h* n
标题:中国电动车供过于求,产能利用率50%,价格战正在加剧

& `6 C) V5 R2 K4 e( B: w. v
平时我们的媒体关注的基本都是各家产能有限,比如小米SU7需要30周才能交车;特斯拉也要一个月左右;甚至7.98万的秦,在一些4S店也需要等车。

& o$ Q% @0 l( n- |& H
但其实产能不足的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产能严重过剩。在汽车行业,工厂开工率的盈亏平衡点通常在80%左右,但目前中国新能源车的产能利用率只有50%。既造成了极大浪费,也加剧了恶性价格战。
8 }2 q, X, L3 @& X  C$ M4 M
另外说到恶性竞争,还有外媒关注到了,参加北京车展的中国品牌有100多个,但是其中绝大多数的新能源品牌市占率都不到1%。

/ n5 r" L+ }5 m6 @2 y& t0 h' Z, ^+ `: Q( j& [* ?3 ^1 }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9.jpg

: H2 S4 @6 q: g4 J# a" u' j# v
也就是说中国新能源品牌小而散,其中绝大多数难逃破产的命运。对企业来说破产也就破产了,但这会让无数车主售后无门。
( f9 ]0 S4 \$ Z* b, b8 c
当然了,这其实也是个发展的必然阶段,在油车时代的早期,在欧美也出现过品牌林立的时代。是随着后来不断的兼并重组,才变成现在几个少数的汽车集团的。

9 K0 P! @2 V& C1 X( D$ W7 ~
不过外媒这些提醒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如果不给市场带来增量,我们其实不需要更多品牌了,产能的重复建设也要尽量避免了。
3 K! g0 u: I! ~/ {1 B' y
包藏祸心型

/ _# R" \5 ~( b6 H* ~" V/ N% M
如果说上述两个报道还能算是提醒的话,接下来这个说法就指定是包藏祸心了。包括英国金融时报在内的多家西方媒体都提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在电动化和智能上,中国确实领先了。要想追上中国最快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不过就加入”!

4 a, A  W# t+ K; k& Z
2 o2 r: d( O# E" L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10.jpg
  g5 N2 _0 l3 o% p' K. q) ^

2 M1 \$ e& P4 A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11.jpg

* a: K7 w1 E1 U
截图来自《金融时报》

+ u5 F  ]) e: i) L8 s; L! T1 @+ T
翻译软件翻译,仅供参考

8 z/ |/ @& g5 N/ A/ ^
我们欢迎正常的技术合作,但外媒这种说法很显然就是想通过合作取得我们的核心技术。想想美国对我们的技术封锁,想想我们跟外资车企合资了几十年,仍然拿不到核心技术,外媒们鼓吹的这种合作显然是居心不良。
# @, I2 p( u, U; `7 A/ h% F  {/ y
另外,中国很多新势力车企现在面临亏损困境,急需外部融资,而外资车企往往财大气粗。但我们要谨防外资车企趁机低价抄底我们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技术优势。
0 ^3 q! L7 @; Z& f
胡说八道型
# k: n+ E6 _* m& U: i# Z$ ?; b- Y
除了这种包藏祸心的,还有不少胡说八道的,论调主要是说中国电动车往海外市场低价销售,正在破坏原有的市场秩序。
+ ?( S( K* y7 p7 i- M# D. ~
最近外媒关于中国产能过剩,往海外低价倾销的报道非常流行。这说法是从美国财长耶伦开始的,然后西方国家的政商媒体等都在炒作。正好赶上北京车展,于是这种论调就和中国的新能源车结合到了一起。

5 V! n/ w8 R5 B. A. J' ?( P# w1 |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12.jpg

4 G. p2 D# l5 k" c$ ]6 p% j- @4 M" g% a7 N+ j' {* L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13.jpg

. S. g/ N+ `* {5 `. I' J
截图来自美联社
+ q' ~' X4 L! ]! D1 ?2 a6 u
翻译软件翻译,仅供参考

; N8 z. W  X" ^# a+ J3 a3 p
对此,我们的官方已经给过明确回应了:
8 ~$ |/ j: X" a0 u: }+ l% a
* w# Y( y. u1 _5 e% j8 z
) y( N8 N5 x$ u
前面说过了,中国新能源车确实面临一些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问题,但这只是我们自己发展节奏的问题,说我们冲击世界完全是乱扣帽子。

' r: N+ w; p/ K& ]
欧美日韩的车企几乎占据了全球汽车市场,合资品牌在中国几十年里也占据了主导地位,也不见说他们产能过剩了。如今中国新能源车初露苗头,出口刚见起色,就说我们产能过剩了,这是典型的双标。
/ @& H% e" |4 g( b* j
另外,他们还不承认中国电动车的发展是因为我们的技术进步,一口咬定是政府的不公平政策,对本土企业进行了补贴,才让中国车企有了强大竞争力。这套说法其实并不新鲜了,当年污蔑华为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 @: T6 Y, T0 `9 W1 m# {. s$ m# J
气得跳脚型

2 d0 |4 M+ E: ]5 B
气的跳脚的主要是印度媒体,不过他们气的倒不是中国电动车的蓬勃发展,而是在车展期间,马斯克访华了。

  c* B1 i4 {; {$ n5 }1 B6 T( e+ Z# S  j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15.jpg
+ q6 E- c# x" X5 F, H+ Y+ P7 d
标题:推迟访问印度后,特斯拉CEO马斯克抵达中国

5 m) ^' z( _9 \( N* v. C1 b/ a
为啥马斯克访华印度会这么气呢?因为马斯克本来是原定于4月21-22日访问印度的,并且据称已经安排了和印度总理的见面。

- k* @" I7 [3 Y$ `% F
印度一直希望拉特斯拉去印度建厂,这次访问可以说是印度各界翘首以盼的。但4月20日,马斯克说太忙了,推迟访印了。

6 J0 `6 B) G; ~6 N% S1 A% s& I
推迟访印也就算了,主要是没隔几天,马斯克却出现在北京了。
$ \' a/ t8 w- H7 K

( `+ Z+ ?& m- k. L$ g# F( _7 [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16.jpg

( Y. U  k: a. n0 ~* L
这可气坏了印度的媒体,《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经济时报》等都详细报道了马斯克访华的细节。并且报道了充满了愤怒。以至于对北京车展的报道几乎看不到了。
0 W2 ]* h2 L/ W4 w; e5 }
甚至,印度一位知名电视台主播在社交平台发文:“为什么特斯拉的紧急工作让马斯克无法访问印度,但并没有阻止他前往中国”。

8 j7 e) L" t# s3 x
0 K2 _: ~, D) u  l) U  h' L

% s3 E) E- C. k1 h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2023年印度电动车销量仅为8.68万辆,同期中国新能源车卖了约950万辆。所以即便印度媒体气得再跳脚,但马斯克放了莫迪鸽子来中国,已经是事实了。

3 f! Z* ~9 m% A9 t8 J9 B) ?4 ]
找不到重点型
: F& n% |+ Y; y6 Y  o
还有一些海外媒体,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视中国汽车的巨大进步,无视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大趋势,虽然也对北京车展进行了报道,但报道的重点却让人很难评。
! K  @. _1 ]0 [% W, W: {
4 m- g" b2 O4 b/ Y  ~
外媒评价中国汽车:有夸的/有酸的,印媒是招笑的!-18.jpg
! y6 J- o/ H8 `( `5 N* q: M
截图来自海外某汽车网站
3 M! r* q9 W* Z, n
翻译软件翻译,仅供参考
$ w- I4 l2 E- {3 @8 r
比如,海外某网站选取的2024北京车展的一些精彩亮点,选的是啥呢:别克两款电动概念车、捷恩斯概念车、日产概念车、马自达EZ-6、大众电动概念车和兰博基尼Urus SE。

- j7 e; p, `; Z: v( b7 ^
怎么说呢,不要吵醒他们,不要打断他们的梦,让他们一直沉浸在欧美日汽车独步天下的时代里就好了。
# _) E1 {/ o7 b0 X* Y
写在最后

  H1 @$ O4 y' b  C/ ?5 {  Q
北京车展,让全世界再次把目光聚集到了中国汽车身上,这是好事。倾听各国媒体和网友们不同的声音和评价,是中国汽车走向世界必须要做的事情。
# N5 y9 r+ E% T5 s
从这些不同的视角里,我们也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也能帮助我们在某些方面补足短板,在某些方面提高警惕。当然了,有些蓄意诋毁,我们也要不客气的怼回去。
8 g- w& c$ s8 j6 j" w: P/ g$ `; y
最后,大家怎么看待这些外媒的评价呢?欢迎留言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