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

[复制链接]
查看1319 | 回复0 | 2024-5-10 0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翻开中国北方民族的历史长卷,辽国的兴衰曾给汉族中原王朝带来巨大冲击。作为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国在鼎盛时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然而,这个曾经的强国最终还是被金朝所灭。那么,当年那150万契丹人又去向何方?他们的后代今在何处?或许,你我身边就有契丹人的后裔,只是我们还未曾留意而已。如果你姓肖、姓蒋、姓杨,那就更有可能是契丹后裔了。那么,契丹人的去向又是怎样的呢?
+ V, P# V6 R2 b# R6 @) q1 c1 Q% t. M/ q0 z! Z# G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1.jpg
0 |) r3 Q& f" Z( q$ m- G& y. y
一、契丹人的三种命运! j. ^! o; U: m0 M0 E. q; o

& n/ u/ H+ T$ e7 Q/ j  l辽国灭亡之时,契丹人口约有150万。这些人的命运大致可分为三种:
. u$ t4 N" d4 B9 Y2 o: N# W6 U4 m: ~% M; o3 b0 D7 ^, r
第一种,是留在契丹祖地,与其他民族融合。辽国灭亡后,金、元、明、清四朝相继在中原执政,除明朝外,其余三朝均为少数民族政权。漫长的岁月中,大部分契丹人与蒙古族、满族及汉族逐渐融合,血脉相承。
0 Y0 [) U, ]( X7 h& r
# I7 [4 T# H' D' I8 f- W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2.jpg
+ @; A2 c* u* D+ Z7 E& m! A* u. d: W
* F! \$ n  {" L( P: k: v
第二种命运,是跟随耶律大师西迁,最终在伊朗地区彻底伊斯兰化。辽亡后,耶律大师不愿归顺金朝,遂率领百余契丹骑兵西逃,建立了西辽政权。西辽灭亡后,这些契丹人又西迁至伊朗克尔曼地区,全部皈依伊斯兰教。
9 V# C' j: V$ V# p% y' K9 @9 E% I+ G
第三种命运,是在金蒙战争爆发后,部分契丹人投靠蒙古军队,随之东征西讨,遍布全国各地,成为其他民族的铁血子孙。* j: I# \& b# z, o' y+ U
5 B2 G% U; i9 ]0 l  e3 B
追溯契丹人的下落,首先要将目光投向北方的达斡尔族。达斡尔一词,意为"原来的地方"或"故乡"。这支民族世代居住在内蒙古东部,却有一个令人玩味的传说:几百年前,一支契丹军队来此修筑边防,军队首领名叫萨吉尔迪汗,他就是达斡尔人的祖先。: R: v6 x% H0 S1 q

) }$ [/ o8 L0 l" e! H( M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3.jpg
* A+ _8 z. U4 m5 g4 {* c4 w
/ J' `1 z) d6 h7 {' o
早在清代,就有学者提出达斡尔族源于契丹。现代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发现达斡尔与契丹在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从而得出达斡尔是继承契丹传统最多的民族。+ W2 ~5 i7 H; Z0 q" \/ ^

2 g* {' {! O& n& r3 o: v契丹后裔的另一条线索,则来自云南省的本人族。上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云南山区的诗殿县,有一个仍在坟墓中使用契丹小字的族群,他们自称"本人"。据史料记载,契丹小字是辽太祖耶律阿保姬的亲弟弟耶律迭娜所创。在诗殿县的一座本人族宗祠中,有一块匾额上写着"耶律"二字,显示他们纪念的是契丹祖先阿苏鲁。史书中也有记载,阿苏鲁曾投靠蒙古,是契丹后裔。
6 \' H/ q8 X# c! W; a" _( \1 {& l% `8 q+ A: i: Z
最终,通过基因测序,达斡尔人与契丹人的亲缘关系得到了确认。而云南的本人族,也被证实与达斡尔族有着相同的父系起源,他们很可能就是投靠蒙古的契丹官兵后代。5 F, Y, E9 t4 m

* f; ?2 s' c- m/ w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4.jpg
: b( k/ O, `0 k* S! D
二、融合与改姓2 s" h4 [. R8 [# _; M! T, Y

9 k+ }# U1 o/ w9 c辽亡后,契丹人的命运并非一蹴而就。他们与其他民族融合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姓氏的改变。0 g* g& }5 \8 g0 |
0 |' |  F# p2 F9 t$ ?9 v$ E6 W- U
在辽国时期,契丹人并无姓氏,只有单名。后来受汉文化影响,开始仿效汉人的姓氏制度,创立了耶律、萧、解、纥等契丹姓氏。其中耶律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姓氏,也是当时最显赫的贵族姓氏。7 s- N1 A+ n! I& z2 @( @4 L' t' Q1 b

- q' X2 y  x3 C9 f+ L$ C5 p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5.jpg
  ~9 N2 J* P& u8 Q/ r

4 l$ P7 i6 q5 a4 F% ]3 N! j辽亡后,一些契丹贵族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改换汉姓。比如老舍的原姓就是满洲正红旗人,其先祖原是辽国的萧氏贵族。天龙八部中的乔峰本姓萧,也是契丹后裔。2 @  D( \) w5 X6 w! R( z+ C. f

( t/ s6 ?4 D3 Q随着时间推移,契丹人与汉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通婚融合,原有的契丹姓氏逐渐被汉化或蒙古化。比如在云南,许多蒋姓、杨姓、李姓家族,其先祖可能就是改姓的契丹人。
1 D4 a+ P1 t9 S6 p3 T% m; [/ k* k2 q4 c5 i
改姓往往是契丹人融入其他民族的重要手段。比如辽亡后,耶律大师率领契丹骑兵西逃,建立了西辽政权。西辽灭亡后,这些契丹人又西迁至伊朗克尔曼地区,与当地民族通婚融合,最终全部皈依伊斯兰教。0 p8 d+ t2 P7 t( A

0 D' {; Y# h7 |& y* g& A5 s$ C: Z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6.jpg

4 J" @: Z2 X; ^% J8 b6 w1 [
2 F" K5 N6 e7 ]+ C3 E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得不改换姓氏,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如今在伊朗,有不少人自称是契丹后裔,但已很难辨认出他们的契丹血统。/ S: N/ m0 n; I. z  `
  }: [) G4 a+ g3 L( r
另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辽亡后投靠蒙古的契丹官兵。为了融入蒙古军队,他们不得不改换蒙古姓氏。如今在内蒙古的达斡尔族和云南的本人族中,都有这些改姓契丹人的后代。: o6 G2 i, z0 x; V
: h& \) i4 G/ q7 U& P
总的来说,改姓是契丹人融入其他民族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改姓,他们逐渐抛弃了契丹身份,融入了新的民族群体。如今想要追溯契丹血统,已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9 @; ]+ K0 ]9 @4 t/ N
4 |* P0 H/ v+ J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7.jpg

2 y5 |! g9 Y0 u0 G! ^4 B三、达斡尔族的契丹渊源
8 g/ R1 \, H1 Y0 `! k7 ]* ]0 [& X  [
追溯契丹人的下落,线索自然要从他们的发祥地开始。内蒙古东部,一直有一支民族世代居住于此,他们自称"达斡尔"。达斡尔一词,意为"原来的地方"或"故乡"。* \1 b7 T. J  m& [
0 n7 U0 l8 m5 N6 y
达斡尔人的来历,在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几百年前,一支契丹军队来到这里修筑边防,军队的首领名叫萨吉尔迪汗,他就是达斡尔人的祖先。& L! M  |, t& |0 E; O" E

- s4 `9 X% G/ Y4 Y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8.jpg
$ U$ U9 I3 c/ h5 U2 b" a( d  Q% l
( O5 J! m9 t! \% ?' \: Q* m9 l& A
这个传说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早在清代,就有人提出达斡尔族可能源于契丹。到了近现代,学者们通过比较研究,发现达斡尔与契丹在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
0 \, l9 v; _' F# z9 y, L. m4 F. q
比如,达斡尔人主要以游牧为生,与契丹人一脉相承。他们信奉萨满教,崇拜天地日月,与契丹人的宗教信仰如出一辙。更为重要的是,达斡尔语属于蒙古语系,与契丹语同源,语言中还保留着不少契丹语词汇。
  Z- P3 c! G+ T' q& G$ X
7 h) H$ b: v! R8 J/ k, I除了语言文字,两族在服饰、建筑、生活习俗等方面也有诸多相通之处。比如达斡尔人的传统服饰"绰绰裙",与契丹服饰"绰绰裙"同出一源。- q3 M  C2 @: N$ I3 `7 k5 i% |
, O3 w) ?3 O' l2 S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9.jpg

" W& G) X, @% N( F6 N/ C) |; R# Q
* u3 p& l/ R8 n. P% b/ B/ T3 c这些相似之处,使得学者们得出结论:达斡尔族是继承契丹传统最多的民族。他们很可能就是当年那支契丹军队的后裔。4 x, T: b4 d: r( N$ v

- [5 D( Z, F5 ^' y! y' O& b为了进一步确认两族的渊源关系,学者们进行了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达斡尔人与契丹人的亲缘关系极为接近,基本可以断定达斡尔族就是契丹后裔。
+ A$ g; s1 J1 z9 i1 J2 b
0 u) }! [0 P+ [, X- W7 t, v9 q: d: Q如今,达斡尔族已是中国legally承认的少数民族。他们的语言文字、服饰礼仪、生活习俗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契丹文化的薪火。每年的"萨吉尔迪汗祭祀"活动,更是达斡尔人纪念契丹祖先的重要节日。- i4 o* q; ~& {
" h! }+ t. |8 t! o& q8 R! o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10.jpg

2 t, S% y# C* ^8 l. W+ L5 a$ N/ N( B# }: D
在达斡尔族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契丹人的影子。这支曾经强盛的民族,虽然国度不复存在,但血脉文化却得以传承,融入了新的民族大家庭。
8 O  D" L2 p$ B, B四、云南本人族的契丹血脉
2 B; D* ^% N5 i, P( V7 M( V6 s
7 O8 d1 T; ^' [7 g0 U追溯契丹人的下落,线索不仅来自北方,南方也留有他们的踪迹。上世纪90年代,人们在云南山区的诗殿县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族群,他们自称"本人"。
  g7 f( D2 K7 D9 }
1 n& l; s2 P& w, n$ U4 n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11.jpg

, m8 F1 E1 T8 l; k# q& x: D" m7 \+ A. `! J/ B. s  i5 M/ `
最初,人们对这个小族裔并不了解。直到发现他们在祖坟中仍在使用一种古老的文字,这才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经过研究,这种文字竟然是契丹小字!2 W( ^6 J: m2 W6 ], W. z
8 w" k9 L9 y  B# H
契丹小字据史料记载,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亲弟弟耶律迭娜所创制。它的形体类似汉字的偏旁部首,是契丹人独有的文字。而在诗殿县的一座本人族宗祠中,竟然有一块匾额上写着"耶律"二字。' o6 n/ E7 ^. z) u

0 J. d4 H! e, w# j# E' x1 R这无疑表明,本人族与契丹人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他们所纪念的,正是契丹祖先阿苏鲁。史书中也有记载,阿苏鲁曾经投靠蒙古,是契丹后裔。& M7 X: D7 x7 u  t0 U1 v

; ]' n% j. I1 _" I7 `1 Z, u5 n8 b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12.jpg

) e+ w3 B( j1 ]0 @4 [& D: a. N: p9 e5 g
这一发现,让学者们对本人族的来历重新燃起了兴趣。经过进一步考察,人们发现本人族与北方的达斡尔族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8 C0 D2 u" x( R! k  {. l
. `. M. m: K; G8 q: C两族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都有诸多雷同,都能找到契丹文化的影子。比如本人族的传统服饰"绰绰裙",与契丹人的"绰绰裙"同出一源。  \2 w9 |% u" j' X; a- o& S) _

) ^* y) P2 K: d% m3 L; g( e更为重要的是,两族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他们有着相同的父系起源。也就是说,本人族很可能就是投靠蒙古的契丹官兵后代。
* m( e% M/ p0 R
8 q1 n: u2 T1 C& `' _$ f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13.jpg

0 ?0 f2 I: k/ ~& K& P! v( I& a2 n' _5 e: N
在云南山区,本人族世代生活,人口不过数万。但他们身上流淌的,却是契丹这个曾经强盛民族的血脉。
+ l# N0 g4 {5 {8 M- m$ E9 d# L' g: `7 q0 v
本人族人口虽少,但他们对祖先的记忆却异常执着。每年的"阿苏鲁祭祀"活动,就是他们纪念契丹祖先的重要节日。祭祀时,族人们会穿上绰绰裙,唱着契丹古歌,祭奠祖先。! _+ ~0 C$ d% g1 J! v7 G

7 t: a7 r* k% ?. z, ?这种执着的祖先崇拜,正是契丹文化在本人族身上的延续。虽然他们已经融入了汉族,但契丹人的血脉和文化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绵延不绝。+ P+ |9 _4 I* m/ r2 g# e

; ^. [7 o, s% f) \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14.jpg
2 ?  X5 M/ c. o  m/ N
五、西亚伊斯兰化的契丹人
" _4 I- d; k9 n1 ]% f( [, x/ K' g" t/ b6 O; K7 C6 G* p
追溯契丹人的足迹,线索不仅遍布中国大地,就连遥远的西亚地区,也留有他们的身影。
5 M# d; k7 f0 c$ L8 O: U
, I/ H" y$ r9 M: r/ @2 o辽亡后,耶律大师不愿归顺金朝,遂率领百余契丹骑兵西逃。他们一路西行,最终在今天的伊朗地区建立了西辽政权。
+ _6 w' l4 Z$ G# x% d: s& V+ g9 f5 N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15.jpg

' _. ]  Z, h# P/ }1 e9 o0 ^: j! y% H) {/ _; d) ?
西辽虽然只存在了几十年,但这支契丹人的足迹并未就此止步。西辽灭亡后,他们又继续向西迁徙,最终定居在克尔曼地区。
, s# c8 E0 V3 t: z/ c, F. L1 _- w+ s- B3 P+ q+ j
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契丹人开启了新的生活。为了融入当地,他们不得不改换姓氏,皈依伊斯兰教。. |( {. {% `+ Z; C# @5 ^
! A3 ^& @5 k# I, \
就这样,一批批契丹人在克尔曼扎根,与当地民族通婚融合,逐渐失去了契丹身份。如今在伊朗,仍有不少人自称是契丹后裔,但要辨认出他们的契丹血统,已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w$ v3 C- c( a. o

, B2 c9 x3 h' e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16.jpg
7 b7 I, Q9 m9 y4 f2 u& n& Q) |3 @

8 u* S' Q+ A! ]( x2 X2 K不过,契丹人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痕迹,却并未完全消失。伊朗北部的一座小城,就是当年契丹人定居的地方。
8 Z) ?: t& x3 N2 J. A  c
4 F+ L! W' g3 e8 x这座小城名叫"卡特",在当地语言中意为"契丹人"。城内到处可见契丹人的遗迹,如契丹式的建筑、雕塑等。每年的"契丹节"更是当地人重要的民族节日,人们会穿上契丹服饰,唱着契丹民歌,祭奠先祖。( q/ }1 {$ [0 W4 Q* b9 B3 |' Z

# n6 F: L7 \! d* x, m9 D9 S在卡特城的一座清真寺中,人们发现了一块匾额,上书"耶律"二字。这无疑是契丹人在这里留下的见证。. p8 F9 o8 V' c1 \0 i+ T8 G& ~* `9 u
( `! f4 e0 S7 U" {. C9 G$ f) q8 r1 {2 Q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17.jpg
9 E/ ?2 }  I$ I4 s- k" E

# T0 G7 o9 T6 ]: ^除了卡特城,伊朗其他地区也有不少契丹人的后裔。他们虽然已经完全伊斯兰化,但一些姓氏如"叶"、"叶尔"等,都能追溯到契丹人的根源。
' u9 n0 O! _- p3 V% Q9 d
2 a( I$ y) W+ F/ H# i2 g可以说,这些在西亚扎根的契丹后裔,是当年那支西逃契丹骑兵的后人。他们虽然改换了姓氏、宗教信仰,但契丹人的血脉却一直流传至今。
: T9 a! q. Y) D2 D8 Q* F+ Z
) b+ R/ H$ r' R) g历史的长河中,契丹人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但他们的足迹,却遍布亚欧大陆,成为不同民族的祖先。如今追溯契丹人的下落,线索已然模糊,但他们的血脉文化,却在世界各地绵延不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5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