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入境游服务遇挑战——(引题)7 t; X- m7 h9 B. @6 f. f+ r
6 x5 z3 i, n& h& i' H" l
旅行社人才缺口怎么补(主题)$ A5 Z6 \1 E! a5 L3 Z6 T5 i3 {5 k
0 }+ k9 n0 P9 D5 b
中国旅游报记者 张 宇
; w6 `/ R9 z9 Z* p3 Q! C) X1 X: @1 X
近期,因为业务需要,张家界天马国际旅行社海外中心总经理李帆一直在招懂俄语的人才。几经辗转,终于从海南“抢”了两位俄语导游回来。“很不容易,为了留住他们,我们事先租好了宿舍,还承诺了出团量。”
! s# r" o( Y& m1 d0 W4 i* i; y; I& J0 J) x
最近,和李帆一样忙着招贤纳士的旅行社业者不在少数,但招聘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采访中,有业者表示,随着入境游市场快速复苏,人才供需矛盾已经显现,补上人才缺口刻不容缓。4 [2 J% Q) {) V5 L; P" r( k. }0 [% h0 n
) x6 I5 e% ?* |- t
( ~' r& h O' c) q: o9 T j' g* V1 {
入境旅游团在故宫游览 中国旅游报记者 陈晨 摄5 z- }6 I) a: z }
: J$ P8 ~+ }, E1 P M6 h6 X
, d2 p# A0 T' \9 \5 p
0 X+ h, |/ Y7 |) W$ _3 H- S! f
入境旅游团在天安门广场游览 中国旅游报记者 陈晨 摄& k8 S o/ h& x% x
" p+ K* l3 F) W) k
小语种导游缺口大
, O D. @& k8 M: V! O
3 G e2 ]+ O' K. [: d最近,北京新世界国际旅行社董事长石庆军很忙,但忙碌中带着些许无奈,忙是因为业务多,无奈则是因为人手不够用。“市场的恢复速度超出预期,我们4月的业务量已经饱和,还有很多游客想要来中国,但我们已经接待不了了,因为找不到那么多导游,产品操作人员也忙不过来。”
9 r1 [1 T( V, E) ^
- t9 X$ C$ A9 o9 S' D“缺人,对旅行社的业务影响还是很大的。”上海锦江旅游副总裁王铮说,因为人才储备不足,很多业务他们不敢接。“比如,疫情发生前我们有十几个意大利语导游,现在只有一个。一直很火的俄罗斯客源市场,因为缺少相应人才,相关业务只能缓慢推进,大规模布局要等人招齐之后再说。”
" c' s( z% l' N+ ]% ?' @% k/ |) r9 }4 g6 ~: Z9 d+ y! R
中青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最近接待了一批入境邮轮团队,明显感觉人手不够用了。“我们的入境旅游团队还算是比较齐全的,外语导游有30多位,包括英语、日语、德语、瑞典语、波兰语、挪威语等。人才短缺情况去年还没这么明显,今年入境游业务比较集中,人员调配起来就有些吃力了。”中青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继英告诉记者。
# g! [% H7 \2 Q* H
; ] d2 s. p6 w- ~* F* Z采访中,记者发现,入境游人才短缺现象,在一些业务恢复较好的区域已经比较突出,甚至有一些企业在2023年就已经遭遇人才难题。究其原因,业界认为:一是因为3年疫情,人才流失严重;二是入境游市场恢复速度超过了预期。& D4 D% i) r: ^$ B$ j# b
1 H1 i: \; A9 x o6 @
回想去年旅游旺季的忙碌,张家界天马国际旅行社海外中心总经理李帆连连感叹“太难了”。“入境游市场恢复初期,我们只剩下3个外语导游。为了缓解人才困境,我们开始向一些业务恢复得没有那么快的区域高薪‘借’导游。我们负责往返路费、提供住宿,并且给出每天800元至1500元的带团补贴。由于外地导游对张家界不熟悉,他们只能承担翻译的角色,我们还要配备一个熟悉当地情况的中文导游。”李帆回忆道,“一度还曾出现上个团导游还没完成送机,下一个团已经抵达的情况。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只能先派产品操作人员顶上。今年,随着入境游业务全面恢复,从外地大规模借导游显然已经不现实了。”
, T& b7 ]! X1 S+ q) W, F& z
! c' S3 l2 X" |. X1 H+ U“去年,我们最缺的就是俄语导游,我们给出了每天出团补助1500元的薪水,但人还是不够用。”陕西利行国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帆告诉记者,与去年相比,今年,他们缺乏法语、意大利、西班牙语人才。“去年,入境游市场复苏较为缓慢,人才缺口还可以通过区域调配来解决,但今年,人才缺口大已经是全国入境游业者普遍面临的问题。”
3 k0 h$ S# o: G ]: b$ R
2 p( r# F. A# g$ }" Q s8 O! U入境游企业最缺的是哪一类人才?对于这个问题,桂林唐朝旅行社总经理周晓光说:“我们一般把入境游人才分为前端和后端两类,前端人才主要指直接面对游客的职位,比如导游、大巴车司机,后端人才主要指跟境外销售商对接的产品销售、产品经理等人。目前的情况是前端后端都缺人,其中最缺的就是小语种导游。”
/ Y. }( X4 d5 M0 V5 a" n, B# S0 J
“目前,入境游亟须两类人才:一是了解旅游目的地情况,直接与客源地旅行商接触的产品销售经理,二是导游。”王铮说,“具体来说,行业最需要的是小语种人才。”$ ?8 U) W! {; G
! O3 m, n: H0 Q' F6 x3 r/ i. x企业招聘效果有限; V9 q5 q& X9 c i3 b
# c i+ z( j( K! z! b) A5 {4 F9 O
通常来说,企业缺人的话,直接招聘就可以了。但对于做入境游的旅行社来说没有那么简单。现实情况是,企业急需有一定经验的成熟人才,于是提高了招聘门槛。但同时行业人才流失严重,后备力量储备不足,多重原因导致企业很难招到人。
0 H& P9 F/ s# t& V( @; h% b2 X) k; s6 Q
王铮告诉记者,他们从2022年开始招聘,两年过去了也就招到了6个人。李帆也谈到,他们在2023年入境游市场开始恢复时就发出了招聘启事,截至目前只招到了14个人。胡继英透露,他们一直在招聘包括外联销售人员在内的多种人才,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招到合适的。
6 m7 |7 [9 V* D# S! o/ R* P- @6 C+ j2 i
“入境游市场重启之后,整个市场的产品结构和客人的旅游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比如,以前系列团队比较多,现在散客化趋势明显,定制游需求增多。”张帆总结了他们的招聘需求,“我们希望招聘一些懂市场,能够抓住新变化、新趋势的人才。”
/ s0 }- P% z5 P; u C3 Y" p
7 B, E# L/ S, m; K; y6 `“我们希望招聘到具有一定经验的成熟人才。因为无论产品销售还是外语导游,培养周期比较长,不但需要有外语功底,还需要熟悉客源地的方方面面,从一个新手到能够独当一面,没有三五年根本培养不出来,我们没有那么充裕的时间。再者,旅行社企业也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那么多新人的培养。”王铮说。* B) s* f1 b& P* p5 G* V& M
* D, ]4 a# r' B3 @+ s! L
在周晓光看来,目前,游客对于产品品质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不但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行业现有的人才储备,一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F% v1 f' v% }3 N1 N" U- b
8 q2 a9 b/ K* C
记者梳理发现,流失的人才中,一部分彻底离开了这个行业,找到了更为稳定的工作,还有一部分则到了退休年龄。1 E& Z& k5 n- Z/ ?" ]
( t7 l3 P7 v4 A- c$ x
“多年来,入境游市场一直处于人才流出大于流入的状态,目前的骨干力量多在40—45岁之间,很少见到年轻人,这导致旅行社入境游人才供给矛盾更加突出。”石庆军分析道,“人才队伍已经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
# a7 W2 _# s n; R* e1 h! Z$ Y- P2 B* s. V' V& E
有业者曾尝试到高校招聘应届生。“但他们对于进入旅游行业并不感兴趣,尤其是做导游。”这位业者无奈地说。1 j- N7 `7 d V7 h: u: @: }2 @5 `9 g
' M6 J; B$ U5 f" Y+ q) H" ]5 o' r
“因为入境游行业对语言能力要求较高,所以,企业更加青睐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的学生,但这类专业的毕业生中,很少有人将进入旅行社工作作为自己的就业方向。”李帆告诉记者,他们招聘的14个人里,只有两个是应届毕业生。7 O3 }" z8 j3 ~* |
* }5 V% z! a7 x9 r, ~ w# _6 w
作为一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企业,通过对应届毕业生的择业偏好观察,周晓光说:“我们有线上业务,所以,招聘岗位种类更为丰富,包括英文编辑、网络营销、网站运营等。我们在桂林本地学校招聘时发现,相比导游,这些岗位更容易招到人。”周晓光透露,采购销售、产品经理都有人投简历,但导游岗位总是无人问津。
4 l& [% K. _ S9 v2 r3 B8 i* u8 h
1 N* T' ]0 z$ N“应届毕业生不愿意进旅行社工作,尤其不愿意做导游,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因为薪酬达不到预期,导游与旅行社多数处于松散关系,收入和保障都不稳定,没有归属感;二是导游感觉不被尊重。”王铮说,“大学毕业、又有语言优势,毕业生更愿意到外企或者使领馆,谋求一份更稳定和体面的工作。”
2 C" I9 l# n' k9 N3 _6 f3 g$ q% ~2 D" H" V% \8 r
寻找破解难题密码" Q+ z* }2 s6 A6 A4 G
, b( Q9 y$ t6 z6 E8 @0 y# x
在很多业者看来,人才是入境游市场快速恢复的基础,如果没有一支高质量的从业者队伍,尤其是没有高素质的导游队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服务跟不上,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 {, F# J5 p& q5 Z# D( }- t M0 O! A$ v4 q4 d' Z
对于如何解决目前的人才供需矛盾,采访中,业者给出了很多建议,总的来说,认为宏观层面持续释放利好,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所以,微观层面,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旅游行业的发展,在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业者更多关注,持续吸引外部人才加入。 _$ o( ? c: F% L- M9 K
. W. l6 o; v4 [ g% A# v [) E! L“发展入境游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方方面面,做好统筹安排。具体到人才建设,首先要让大家看到这个行业的未来。”王铮说,“收入高、有发展前景,大家才会有动力,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才会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C/ ?: K' }3 @; C6 t! a
! }# `0 `2 D9 h1 i% [6 @' S
张帆也谈到,只要有足够大的市场,企业就能够保障员工的利益和收入,人才问题就能够慢慢解决。“入境游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强弱的标准之一,建议从国家层面上因势利导,通过多种措施,吸引外语院校毕业生加入入境游行业。比如,在导游人才的培养上,能否举办外语导游大赛,吸引人才参与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宣传入境游。”3 Y+ ^ U, @+ u
, e: g w) l& D4 t" N, j, f“从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推动入境游发展的政策,既能吸引境外游客,也能不断提振入境游从业者的信心。”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建议,“加强入境游宣传力度,在实际操作流程和社会层面,营造热情欢迎入境游客的整体氛围。展示中国形象之余,也能提高公众对入境游工作的认可度,为相关从业者带来更多职业认同感。”: \6 T$ n1 r& E& } {) Q
6 p8 E7 e" k, k( R1 a! R“我们呼吁,能否在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比如,在地方院校或者专科院校开设小语种专业,开设相关的入境游课程等。通过这种方式,为入境游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持。”李帆建议,希望相关部门给予导游更多政策上的扶持,对于优秀的外语导游,给予多方面的优惠或补贴。
+ }6 k) R5 o7 _8 W$ K
' S. w T4 T( E0 u3 G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业界正在尝试用有效的方式缓解人才供需矛盾。
. D3 _# Z0 |0 k3 o6 O5 f; j* s9 Y9 s7 V; R) X- z2 _- u: H
“围绕企业现有人才,我们制订了一系列培训计划。”胡继英介绍,依托全国特级导游张洋和金牌导游资源,中青旅成立了特级、金牌导游工作室,进一步完善相关服务规范,同时也想发挥特级导游传帮带的作用,吸引新导游加入,培养更多外语导游。. H U; ~& e1 }1 `% L
4 ^+ r2 c! O( X, y有业者正在尝试,激活现有人才的活力、吸引更多人才加入。石庆军返聘了一些已经退休的产品经理,以缓解目前的人才短缺。为了吸引更多退休人员回流,王铮为他们提供了更灵活的工作方式,比如,允许他们在家办公。还有的业者加大了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力度,提前储备人才。
' y% F+ O8 \: u, j
3 m2 `- y- h+ m7 s采访快结束时,业者们谈到了在人才供给方面发现的一些可喜的变化。“我们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入境游市场的信心正在回升,直接表现就是我们收到的应聘简历,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有了提升,这种变化让我们对于未来人才队伍的建立、人员招聘培养有了更多的信心。”周晓光说。# d0 G3 U, @9 a+ i9 j0 p+ A, P
$ N9 J: h; m# e0 l" u' x8 S
来源:中国旅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