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排长神秘失踪,妻子苦寻60载,年过耄耋才知,丈夫竟是枕边人

[复制链接]
查看6894 | 回复0 | 2024-4-11 07: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军排长神秘失踪,妻子苦寻60载,年过耄耋才知,丈夫竟是枕边人-1.jpg

- c2 k2 ?$ c' l  Q) A1 X
9 o. `% ?* L% T1 n1936年,川军一位年轻的排长邱大明与美丽贤惠的李德芳喜结连理,然而婚后不久,邱大明便奉命出征,从此杳无音讯。李德芳从17岁等到77岁,几经波折,最终嫁给了一位老实善良的厨师。然而命运弄人,80岁的李德芳竟在一次偶然的相亲中,与失散60年的丈夫重逢。这对苦命鸳鸯的人生际遇究竟如何?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悲欢离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 p+ S* U8 Q8 D
邱李二人的婚姻9 J0 ?2 w' L1 r3 m+ \
) A+ M8 E: T  q
1936年初夏,驻扎在四川宣汉县的川军排长邱大明去姑姑家中探望。邱大明虽年仅21岁,却已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军官。他一眼就看中了姑姑家的独女李德芳,虽然李德芳年方17,却聪慧美丽,贤惠能干。
. q7 F" {  {0 N) L, k' p: y/ F6 m2 }6 ]. @  N" ?+ c
姑父余凯常见两人郎才女貌,十分般配,便起了做媒的心思。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双方父母的撮合下,邱大明与李德芳很快定下了终身。% Q/ X0 f/ U, \( u7 l8 ~: q. q( O
2 j  X' l2 _8 O. e& m3 T3 W! R
婚礼选在李德芳家中举行。吹吹打打,鼓乐齐鸣,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热闹非凡。新郎官邱大明身着军装,英俊挺拔,新娘子李德芳含羞答答,美丽动人。& T- @  \2 t7 a! @8 Q
. v% V1 [, I" p; @/ u
洞房花烛夜,二人对天盟誓,此生永不相负。李德芳望着身旁玉树临风的丈夫,心中满是幸福和憧憬。邱大明看着娇羞美丽的新娘,暗自发誓要给她一个美满的家。谁曾想,造化弄人,婚后不久,夫妻俩就要天各一方。
% y4 a4 {1 ^$ x" ?0 c( Y
# ?) b* q( @: ~( E1 c2 u% V  }1936年10月,邱大明接到紧急军令,部队要火速开拔,奔赴前线抗日。军令如山,邱大明来不及与新婚妻子告别,匆匆整装出发。李德芳虽心中万般不舍,却深知丈夫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她含泪目送丈夫远去的身影,默默祈祷他早日凯旋。
" O" }; ]+ G  r8 \
# k1 r& ^1 T' F
川军排长神秘失踪,妻子苦寻60载,年过耄耋才知,丈夫竟是枕边人-2.jpg

* \1 p! V. g; o, p0 n/ e  l谁知这一别,竟是永诀。从此,李德芳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从青丝到白发,从少女到老妪,她的容颜在岁月中渐渐凋零,内心却始终向往着与丈夫重逢的一天。8 t1 f2 U( T7 X* x- v
" a7 Q" d( q7 @% a" x0 |6 e
转眼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千家万户欢欣鼓舞。然而李德芳的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丈夫音信全无,生死未卜。每逢佳节倍思亲,李德芳对着丈夫的军装照片,总会泪流满面。
" _0 r& t* e& P- d1 W5 y- k9 i0 ?1 w& i
又是五年过去,李德芳再也按捺不住思夫之情,决定亲自出门打听丈夫的下落。亲朋好友都劝她死心,丈夫多年杳无音讯,或许已经牺牲,又或许已经另组家庭。李德芳却坚信,丈夫还活着,而且一定不会负了自己。( @0 }3 q4 ?' ?0 i

3 a, G' C7 y- V5 W就这样,35岁的李德芳只身一人,踏上了寻夫的漫漫长路。她要先去丈夫的老家重庆荣昌县,或许能找到丈夫的线索。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李德芳历尽艰辛,终于来到荣昌。
: G& R7 ^; o  P% `# L, Z  l' j2 B. U8 V+ R& n( Z
然而辗转多日的寻访,却一无所获。丈夫家中已无人居住,左邻右舍也不知其下落。失望至极的李德芳身无分文,流落街头,眼看就要饿死。4 l8 I' M. ^$ G$ l1 V

1 {6 f" @3 e" r5 O/ K  N危急关头,一位好心的厨师况明出手相助。况明见李德芳孤苦无依的样子,动了恻隐之心,把她接到自己家中。李德芳感激涕零,却不知如何报答。" ]' K2 I% W/ l" y7 k& [2 h0 F# Z* w
* {3 S) B5 G7 q2 p: N. `4 T9 h/ F
川军排长神秘失踪,妻子苦寻60载,年过耄耋才知,丈夫竟是枕边人-3.jpg

7 ^1 o# x( |$ x. p1 |- W, G, X: m9 E0 [- G
让李德芳没想到的是,况明竟然提出要娶她为妻。李德芳犹豫再三,终于答应了这桩婚事。但她坦言自己此生不会忘记前夫,况明表示理解。就这样,二人结为夫妻,相濡以沫,共度了30多个春秋。# U4 U6 d( e9 A' `! d9 ^' X
! @& \8 I6 g1 j. U$ z- V% i5 z
尽管生活清苦,却也其乐融融。李德芳悉心照料家庭,对况明和两个抱养的孩子都极尽温柔。为了掩人耳目,她还改名叫刘泽华。然而,寻找邱大明的心愿,她从未放弃。: B' \& Q. g: @  o/ {9 F

+ B; a; F$ W! s6 s6 ^李德芳会利用一切机会打听邱大明的消息。她省吃俭用,把挣来的钱都花在了托人寻找上。然而一次次的期盼,换来的都是失望。转眼30年过去,音信杳然。
8 V0 }+ i+ Y6 Q  m, F  h' s* n1 ^3 A
直到1992年,况明去世,李德芳孤苦伶仃。家中子女不睦,80岁高龄的李德芳只身离家,开始了新的流浪生涯。她常年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H' ~1 g) f5 S! Q; ~: {/ a% i0 b

5 w$ {# ^: C. j; B3 |8 o% w3 X然而命运终于眷顾这个苦命的女人。一次偶然中,李德芳遇到一位老乡,被接到家中居住。在这里,她结识了邻居李腊芝,从此开启了人生的转折。
9 d% t1 u' D0 C6 H0 l李德芳的寻夫之路
1 w* Q, t7 w/ f: H/ d  X: ^. z( W' L1 g* C6 Y
新中国成立后,李德芳对丈夫邱大明的思念愈发强烈。她每天都在期盼着丈夫能够平安归来,可是年复一年,邱大明的音讯仍是杳无踪迹。
! J' k# a9 e% c  q+ B8 ]$ Y' ~% G* E6 X/ n# W0 t  V" A
1954年,李德芳再也无法按捺内心的思念,决定亲自出门打听丈夫的下落。她的亲朋好友都劝她死了这条心,丈夫多年没有消息,或许已经牺牲,又或许已经另组家庭。但李德芳坚信,丈夫一定还活着,而且不会负了自己。
* t+ T; r4 s0 I( e+ E: r9 U! B. \8 t: x- g
35岁的李德芳只身一人,踏上了寻找丈夫的漫漫长路。她决定先去丈夫的老家重庆荣昌县,或许能找到丈夫的线索。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李德芳历尽艰辛,终于来到荣昌。
: T: B! X! v- c: g4 p) m0 w5 ?3 N6 v! n5 {
然而辗转多日的寻访,却一无所获。丈夫家中已无人居住,左邻右舍也不知其下落。失望至极的李德芳身无分文,流落街头,眼看就要饿死。
9 v; C9 {( I/ p, Y2 [% @; D0 J$ }, [2 v, j9 f/ Y, a
危急关头,一位好心的厨师况明出手相助。况明见李德芳孤苦无依的样子,动了恻隐之心,把她接到自己家中。李德芳感激涕零,却不知如何报答。: Y  F# R" p+ b% Q( ]3 @$ @

! `9 ~  a5 D' z3 C/ H4 m/ S: Q1 I让李德芳没想到的是,况明竟然提出要娶她为妻。李德芳犹豫再三,终于答应了这桩婚事。但她坦言自己此生不会忘记前夫,况明表示理解。就这样,二人结为夫妻,相濡以沫,共度了30多个春秋。. x% N3 o4 |) F7 _6 A- I
: ^9 V2 }1 ^  k
尽管生活清苦,却也其乐融融。李德芳悉心照料家庭,对况明和两个抱养的孩子都极尽温柔。为了掩人耳目,她还改名叫刘泽华。然而,寻找邱大明的心愿,她从未放弃。/ `1 y- O# h8 w- g! i  ?' ^4 j

! z" e: J. Q" W8 z; k5 U2 x) q; @李德芳会利用一切机会打听邱大明的消息。她省吃俭用,把挣来的钱都花在了托人寻找上。然而一次次的期盼,换来的都是失望。转眼30年过去,音信杳然。
+ K7 G3 x' x6 i* r; c# _+ ]' [% E
川军排长神秘失踪,妻子苦寻60载,年过耄耋才知,丈夫竟是枕边人-4.jpg
9 s, u7 M, N3 S+ h6 O. q5 e+ [
: v" f. y* R% I0 V/ R: J
直到1992年,况明去世,李德芳孤苦伶仃。家中子女不睦,80岁高龄的李德芳只身离家,开始了新的流浪生涯。她常年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 a: v2 S) E) G( I3 c; _
, ?( E# G( j) h1 x然而命运终于眷顾这个苦命的女人。一次偶然中,李德芳遇到一位老乡,被接到家中居住。在这里,她结识了邻居李腊芝,从此开启了人生的转折。5 @0 B& v* `/ B% q5 h: V" R+ S

8 O) q, n1 V0 Y4 _5 D李腊芝是个热心肠的人,她见李德芳孤苦伶仃,便认她做了干妈。李腊芝自己也是孤身一人,她有个干爹叫隆文贵,是个拾荒老人。李腊芝决定撮合两位老人在一起,互相照应。* ^; M! U. O# [; ~* R2 t

" k" N  P0 {& \( W- y在李腊芝的牵线搭桥下,李德芳和隆文贵见了面。两位老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李德芳觉得隆文贵朴实善良,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隆文贵则被李德芳的善良宽厚所打动。
# v: |" g2 j& O2 ]& [8 M, Z  N' M3 v- c/ ~
两位老人商定,干脆搭伙过日子,相互照应,也算是个归宿。李德芳提出,想领个结婚证,毕竟漂泊大半辈子,有个名分会踏实些。隆文贵欣然应允。
+ U/ B# J3 d) x9 H# @8 D
5 _0 n8 l" h* p  p5 D2 y就在领证的前一天,隆文贵问起李德芳的身世。李德芳说自己本姓李,是宣汉县炉子山人,母亲姓余。隆文贵听后十分震惊,追问李德芳从前可是叫李德芳。5 H7 P0 L5 r( g' k  V0 K
. r: l- I$ e6 A  _; d! W" }5 D& j! m
李德芳不明所以,连连点头称是。隆文贵激动地说:"我就是你的丈夫邱大明啊!"原来,隆文贵就是化名,他的真名正是邱大明!6 c1 z, V) U) Z/ b/ l9 _- b
4 X# e: A1 ]1 ]8 y. D( c$ u. O
李德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定睛看去,虽然岁月改变了邱大明的容颜,但那熟悉的眉宇间,分明就是当年意气风发的丈夫!) u3 {# Z7 g4 T0 L5 n/ `: l0 ]& X

& c7 j& r) f0 G  m- i) f$ f( X60年的离别,竟是为了这一刻的重逢。邱大明和李德芳抱头痛哭,诉说着这半生的苦楚和思念。原来,当年邱大明在前线重伤,被调到后方。战乱中,他辗转听到李德芳的家乡被炸,妻子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 F% `1 ]" A- \
! z/ |+ ?9 ?: v8 f/ ?' W/ h; n6 S8 T伤愈后,邱大明曾托人打听李德芳的下落,却总是杳无音讯。他本以为妻子已经遇难,便在老家为她立了衾灵位,日日祭奠。岂料妻子却在千里之外,苦苦寻找自己的下落。- P; C$ J; J$ l. \! \" ]
" f5 f: b, t; B1 c' p# i
新中国成立后,邱大明因历史问题被下放新疆改造。妻子音信全无,他也就再没打听。改造期满后,邱大明孑然一身,就在新疆讨生活,直到年事已高才回到重庆。
+ B0 x# y0 S# ~. J  R7 C- B; l2 v/ V+ p: O
然而故乡已是物是人非。儿女不认,亲友离散,无依无靠的邱大明化名隆文贵,以拾荒为生,就住在城中一个桥洞里。就是在这里,他结识了李腊芝,从而有了和妻子重逢的机缘。! u# s7 p+ ~. }& ?9 T

; F. N" y" F. T# n+ r& R' I9 y苦命鸳鸯,终得团圆。哪怕两鬓斑白,容颜迟暮,这一世的牵绊,终究没有断送。邱大明和李德芳领了结婚证,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清贫,却其乐融融。1 m: i) e9 w" m- d7 h

- x/ I7 e5 ?+ H1 J& i! @* I/ \然而天妒红颜,好景不长。结婚两年后,李德芳因病去世,邱大明也于次年离世。夫妻二人合葬在一起,再不分离。
4 Z7 w' _# G; r, r* g5 d' }) D8 v& A$ F
川军排长神秘失踪,妻子苦寻60载,年过耄耋才知,丈夫竟是枕边人-5.jpg
: Z: k0 @8 {1 N& t, @
邱大明的坎坷人生% W; f( |- g) H- O, R" F& k
" x2 T2 G6 Z. b: I1 U, w; V
1936年10月,邱大明奉命离开新婚妻子李德芳,随部队开赴前线抗日。谁曾想,这一别竟是永诀。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邱大明心系妻子安危,曾给妻子写下无数家书,然而战时通信阻塞,家书无一送达。" P6 ?, n2 w' ^1 h8 P
, D# Y7 L! u* c2 R* {! g
邱大明随部队转战南北,屡立战功。在淞沪会战中,邱大明所在的20军与日军浴血奋战五昼夜,伤亡过半。邱大明也在战斗中负伤,被调至后方。; ]) H8 L* {0 k, W% w
4 C' l2 t6 \8 N
1941年,邱大明担任四川泸县警长,负责维护地方治安。生活渐趋稳定,他第一时间想到接妻子来与自己团聚。然而派人打听,却传来噩耗:日军轰炸时,李德芳的家乡遭受重创,妻子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t& d+ a7 \/ K! Y' c* X- {9 N

. y0 S& A5 [) ]9 B2 h+ ~" E邱大明闻讯,悲痛欲绝。但他始终不愿相信妻子已经遇难。他暗自发誓,此生决不再娶,以此来祭奠妻子。从此,邱大明在家中为妻子设下牌位,朝夕祭拜。
. t0 l. N! R: ^8 _, ~# P. L9 I* d3 y! x" i4 L4 l7 X4 i
然而天不遂人愿。多年后,邱大明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女学生。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邱大明再次走入婚姻殿堂。这段姻缘虽不如意,却也育有一子一女。
. `5 H+ G; _. ^$ A& S0 ^' q& B% y; d. D1 |/ b. D" H' |$ z9 A" C+ [5 K
新中国成立后,邱大明因历史问题被下放新疆接受改造。多年的劳动改造,让他身心俱疲。待改造期满,邱大明却因无钱返乡,只得滞留新疆,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8 p+ D( [1 ]/ p6 H1 @9 a+ T: s
0 q0 r, t" Y5 B1 Z5 O- ^这一留,就是20多年。直到1976年,61岁的邱大明才得以返回重庆。然而家乡早已物是人非。当年的妻儿,如今视他为陌路。无奈之下,邱大明只得另谋生路。
: p/ m/ L* @# R- i/ I3 T, h3 F8 W* C' a1 O3 g
他用积蓄买了辆板车,开始在重庆收购废品。为了掩人耳目,他化名隆文贵,独自住在重庆江北城三桥洞里。就这样,邱大明靠着拾荒,艰难度日。
& L; q6 c: b: F% D# u& f4 b6 t2 L5 y% Y5 [+ ?1 T
尽管生活困顿,邱大明却始终不忘初心。他常常想起当年的结发妻子李德芳,不知她是否还健在。每每思及此,邱大明都会潸然泪下。/ U3 c  W- X7 y
6 O# f6 g& Z. s
命运无常,天遂人愿。一次偶然中,邱大明结识了热心肠的李腊芝。善良的李腊芝见邱大明孤苦伶仃,便时常接济他。渐渐地,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9 g1 C& \1 ^$ L) t

  [; _- g* ^7 x( T5 T李腊芝自己也是孤身一人。她有个干妈叫刘泽华,是个善良的老人。李腊芝决定撮合两位老人,互相照应,也算个伴。
0 A* N) n" z, O9 _3 }! `
* A6 v- A# s5 I/ }* c' e1 U在李腊芝的牵线搭桥下,邱大明和刘泽华见了面。两位老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刘泽华觉得邱大明朴实善良,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邱大明则被刘泽华的善良宽厚所打动。; L, c5 p7 [0 Q% U6 g: R

6 C. ~- Y( Q1 h8 ?* Q$ ~两位老人商定,干脆搭伙过日子,相互照应,也算是个归宿。刘泽华提出,想领个结婚证,毕竟漂泊大半辈子,有个名分会踏实些。邱大明欣然应允。
+ \' J. w, e8 w* v4 k9 n% y1 ?5 {7 V' c( ^/ h
就在领证的前一天,邱大明问起刘泽华的身世。刘泽华说自己本姓李,是宣汉县炉子山人,母亲姓余。邱大明听后十分震惊,追问刘泽华从前可是叫李德芳。. w7 j* F/ L0 w# m
* u4 w: b- E: N. n7 l3 d( z! @/ q
川军排长神秘失踪,妻子苦寻60载,年过耄耋才知,丈夫竟是枕边人-6.jpg
; f1 N  @6 g7 o( w4 @( ?& R) @

  Y6 N( G  x. R0 ]  u刘泽华不明所以,连连点头称是。邱大明激动地说:"我就是你的丈夫邱大明啊!"原来,隆文贵就是化名,他的真名正是邱大明!9 C- ?0 z2 r- L7 u6 ?: k
( R7 v- Y2 S6 Y; _% L2 e
60年的离别,竟是为了这一刻的重逢。邱大明和李德芳抱头痛哭,诉说着这半生的苦楚和思念。原来,当年邱大明在前线重伤,被调到后方。战乱中,他辗转听到李德芳的家乡被炸,妻子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9 l; q' W% W& }' n' R3 W6 y
" k! _4 }7 }! h+ C$ H) F伤愈后,邱大明曾托人打听李德芳的下落,却总是杳无音讯。他本以为妻子已经遇难,便在老家为她立了衾灵位,日日祭奠。岂料妻子却在千里之外,苦苦寻找自己的下落。( a* e- a+ a$ y$ O0 }& Q" \6 h" K

  \; C5 J6 p2 i8 P) v新中国成立后,邱大明因历史问题被下放新疆改造。妻子音信全无,他也就再没打听。改造期满后,邱大明孑然一身,就在新疆讨生活,直到年事已高才回到重庆。
. h7 n4 W0 v5 U, R7 a. V6 a% r& k- ?7 L0 _' m0 I
然而故乡已是物是人非。儿女不认,亲友离散,无依无靠的邱大明化名隆文贵,以拾荒为生,就住在城中一个桥洞里。就是在这里,他结识了李腊芝,从而有了和妻子重逢的机缘。" H- |+ x. J0 ^4 n
9 T" t$ o, }) f; C2 T& ]
苦命鸳鸯,终得团圆。哪怕两鬓斑白,容颜迟暮,这一世的牵绊,终究没有断送。邱大明和李德芳领了结婚证,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清贫,却其乐融融。
. O2 b( u- r) l3 X( v7 c9 B) f3 z: @1 p
川军排长神秘失踪,妻子苦寻60载,年过耄耋才知,丈夫竟是枕边人-7.jpg
/ v0 \# C! c0 s1 R% S$ `4 Q  B
苦命鸳鸯的重逢& ^; ~" c: Y( h" _" T

9 I% C& ^& a3 O! ]1997年,80岁的李德芳在一位老乡家中寄居。在这里,她结识了邻居李腊芝。李腊芝是个热心肠的人,她见李德芳孤苦伶仃,便认她做了干妈。李腊芝自己也是孤身一人,她有个干爹叫隆文贵,是个拾荒老人。李腊芝决定撮合两位老人在一起,互相照应。  N; g/ d4 t6 n9 h2 ]
, O( N4 D4 p1 u0 z" M- {1 B
在李腊芝的牵线搭桥下,李德芳和隆文贵见了面。两位老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李德芳觉得隆文贵朴实善良,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隆文贵则被李德芳的善良宽厚所打动。
! x: r; r. q4 `4 I1 }( I) d  u+ d# {
如今,当我们回望这段传奇,内心难免泛起阵阵涟漪。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还有多少人能守得住这份纯粹?我们又该用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身边的亲人?/ s2 b) c  N) x$ g. W9 K4 _: [8 H

% e5 n! |+ u6 B/ ~: v也许,邱大明和李德芳的故事,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爱情需要用心经营,需要不离不弃的坚守。哪怕岁月变迁,哪怕天各一方,只要心中有爱,就终会重逢。正如邱大明和李德芳,尽管年过八旬,却始终不忘初心。
4 U8 r3 A( `/ ]- c$ w. u! T6 C9 u# J- t1 u2 i; j' [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良人,愿每段姻缘都能修成正果。让我们从邱大明和李德芳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去珍惜身边的亲人,去用心呵护每一段感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