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湿热经常被误诊为脾虚,所以难治愈

[复制链接]
查看2354 | 回复0 | 2023-11-30 08: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肠道湿热经常被误诊为脾虚,所以难治愈
5 R& c, v! H4 F9 I  a( q7 C: }胃肠湿热的人,如果他是湿重,以腹痛、腹泻为表现的时候,甚至吃点凉的东西就腹泻,这种情况,很容易让人以为是太阴虚寒,比如中汤治疗腹痛。有些人腹泻就用理中丸(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文章涉及的药物和药方)、理中汤去治疗。0 u: h) l; k2 i" @/ e! q
结果这个症状越治越严重。这个湿热,它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 o; W0 c# X+ f' d! x, ^1 d4 z# S/ l8 P2 }
肠道湿热经常被误诊为脾虚,所以难治愈-1.jpg

: E% B& K9 m, S为什么说有一种很强的迷惑性呢?5 }( v. o1 t: I/ `: Z" n" q  i1 W) o
我接着以肠为核心展开来讲慢性结肠炎这个病,我们不要孤立地去认识它。
6 d% N3 O& C* f8 [& r8 y# s首先,湿跟热在肠,中医内科学讲腑病的时候,讲得比较粗略,一般都是讲心肝脾肺肾的气血、阴阳和虚实。
2 Z3 t. p8 L& L. a' ]8 o4 Y" ?但是讲到胃和肠的内容就比较少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也好,《中医内科学》的内容也好,《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也好,都没有把大肠湿热这个症状讲得很详细。
4 z) o3 u5 X5 G/ p) ?我今天就详细讲一下大肠湿热。) j8 ^! [1 H0 I3 k* r
当大肠的热偏重的时候,这个时候体现的是口干舌燥,便秘、大便干结,但是仍然会口臭,因为它还有湿。
2 y+ [8 Y2 f8 Q很多人以为这是个阴虚的症状,给患者用沙参、麦冬、玉竹等养阴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和药方)。2 h* y7 \3 N; |) S
患者吃了这些药之后,暂时改善了大便干硬的症状,但是马上又出现了黏肛门灼热的表现。你再滋阴的话,可能泻得很厉害,出现水一样的便泻,你以为好了。
) @. P) n4 }$ L
" o) U, u. Q' ?0 s
肠道湿热经常被误诊为脾虚,所以难治愈-2.jpg

: \5 c* u6 v6 F( U4 J- K结果,没两天它又反复了,也就是你吃药的时候会好点,不吃药的时候病又反复。为什么?你没有把病的根子去掉。你把热去掉了,还有湿在呢。湿还在的话,它沤久了又化热。
& H3 D. L7 ~5 |) S+ @等到湿重的时候,比如说阴雨天气,或者是雨季,这个时候湿气很重,或者是瓜果吃多了。湿一重,湿属于阴性,会让人产生寒冷的感觉,湿重的人其实是有冷感的,他会觉得很冷,腹部凉。这时候他的肚子开始作痛了,腹痛腹泻。因为湿要往外排,所以他就肚子绞痛,又要拉肚子。0 n7 {9 l3 X( \3 j* h0 f
这时候,就会有足太阴脾经虚寒的表现。你以为这是寒症,让他吃附子理中丸(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和药方),或者让他吃参苓白术散,又或者让他吃小建中汤或者其他调脾胃的药,甚至让他吃桂附理中丸等温脾肾的药。
' l, v. N* B0 h7 S$ }: r这个时候,吃了之后,他不腹泻了,肚子也不痛了。可是,他大便却又变干了,或者过两天他症状又反复了。6 ?) @1 I- f: c* K1 T/ L
所以,湿热这两个邪气同时在肠,你暂时不要去攻它泻它。而是用清热利湿、能够治肠的药去治结肠炎,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这个病根去掉。
, Q8 O1 ]% U6 e6 [2 V3 V2 f6 A$ g5 h
肠道湿热经常被误诊为脾虚,所以难治愈-3.jpg
* W0 |2 ]/ g* j4 U9 P
5 s$ Z' {# l5 p. Y, m0 ]

, J, }* K9 w. L4 s, y- u! b6 u& J3 ^  s
肠道湿热经常被误诊为脾虚,所以难治愈-4.jpg
. ?* u2 ]/ [! @6 v& j2 O! z

( g# z- w2 y7 \; _2018年,有位患者来找我治病,主要是治疗腹泻的。患者是男性,30岁左右,他吃点什么就容易拉肚子。他找我看这个病的时候,病程已经有六年了。他在广州、深圳以及周边的一些城市找过很多医生,之前的医生开过附子类扶阳的药,开过健脾类的药,开过清湿热的药,也开过补肾的药,却一直没好。# o3 ], y+ A* ]# w4 v8 i- B
针对这个症状,有人说他是肾虚,这个长期的腹泻是肾虚造成的,叫作肾气不固。因为肾司二便,所以长期腹泻,有可能是肾阳虚造成的,就不停地补,但没有用,越补越泻,最后他就绝望了。6 b  W& m1 ~+ i
他后来找到我这里治疗。- u  m) {8 {9 s& ~; ]: ?
他把舌头伸出来,我看到他的舌质淡嫩,有齿印,舌体胖大,而且有一层薄白苔,这样的舌象一看就是脾虚的表现。/ T2 P2 H. v6 C# c. l7 l
可是他把舌头卷起的时候,你会看到他舌底是不润的——舌底的黏膜是干燥的,暗红色。他口腔的所有黏膜,不管是上颚的、腮处的或者是咽峡、咽后壁的黏膜,都跟舌底是一致的,偏暗红的,这表示什么?整个口腔是暗红色的,这是热。, K- ]9 I! T8 ]/ C% B9 c3 [
那我们可以以此推测,他的口腔沿着喉咙、食管到胃肠的黏膜。去做胃肠镜检查的话,都可能看到胃肠的黏膜偏暗红颜色。
% Q) k' s( ~7 m, Q平时在门诊看患者的肠镜或胃镜的报告,有些人的黏膜没什么血色,很苍白,有些人的黏膜是暗红色的。9 ^! Q  x' f1 F$ ]  y
所以,我们可以从胃镜肠镜的角度去读取中医需要的信息。我们没有透视眼,但是可以通过仪器去感知。我们是可以司外揣内,通过看人的黏膜的暗红,能够推断内部的湿热;也可以借助现代仪器去看,通过看他的肠胃黏膜的色泽暗红还是苍白,推断一个人的气血状态。
) ~; m$ e3 w2 ?) F( W我通过这个黏膜就推断他是湿热,但是他这个病程实在太久了。4 J: n6 h% E; x- c9 r. c
久病必虚,就是说人病久了之后,这个人是虚的,而且久病入络,他的血络也有瘀血,所以一开始我用的是可以既补气又滋阴,同时可以治疗湿热的处方,是什么方子呢?! @: ]. a$ o( q$ D& Z% E1 l3 n
是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和药方)。$ d2 n0 e/ h7 a) y& L
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很好用,对于这种轻证型的,一般用上去就好,但是这个患者不是。
8 k) T3 n' b( w( [0 u1 {$ r# x, ]他就是湿热在肠道,虚证并不明显,我用了这个方子没有什么效果。
  o7 E3 e0 Q: k6 U他每天早上起来就肚子痛,要拉一次肚子,甚至是三餐之后,他很快就要拉肚子。8 `! M: o$ ]* x6 i1 S
你看,一个人吃完饭,肚子疼,就把大便排掉,每天三四次,这样很容易让人认为是脾胃虚寒的表现,而且他拉的是水样便,就像虚了一样啊。' n$ I9 X  M; W2 x6 [' G# d
可是你看他整个人是暗红的,你把他的脉,那是滑的、数的、有力的。
6 Y% }) H+ T- d: I0 N他甚至是有一边的眼睑是下垂的,看起来像是脾气下陷,你就认为眼睑下垂就是脾虚。所以,一开始也给我一种错觉,认为他是脾虚。3 c) ^" S% T# i0 F$ x& q
肠道湿热的人,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误的印象,会让人以为这个人脾虚。实际上是一经刺激它就要往外排——他的肠道因为湿热的干扰,失去了正常的功能了,只要有东西进到肠道,它就排掉——它没有办法去正常发挥消化功能,重吸收(指大肠在接受小肠下注的食物残渣后,具有对残渣中多余水分及其他营养进行再吸收的功能)的功能障碍了,它就直接就排掉了,所以,这种症状,是因为大肠失司,不是脾虚。
! N' ^" I# d8 n4 ]他这种腹泻,会让你以为是脾胃虚弱,但并不是。
( ?9 {8 k% n, x5 J0 w: V+ Q只要你治愈了肠道的湿热,肠道的功能自己就恢复了。+ h: d; w, i( j& |
这个湿跟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要注意。一方面湿邪是阴邪,它会消耗我们身上的阳气,就是湿耗气;一方面热是阳邪,会蒸发我们身上的水分,也就是热会伤津。
+ s, M+ @' V. Q& Y3 t) _1 [故湿热背后的次级病机,就是气津两伤,人会疲乏——所以这个患者会很疲惫,不过这种疲惫是因为湿热造成的,并不是因为脾胃虚弱造成的,但是容易被诊断为脾虚。
* h% j0 L& H; g3 \% m5 \4 U& N' R+ @他胃口挺好的,吃完就拉,没有力气,这也会被认为是脾虚的表现。+ V" v3 y  g" z. y9 E- ]( `
实际上都是因为他胃肠有湿热造成的,有湿热时,胃肠就会施行自救,自己往外排,尽力把湿热排掉,但又做不到完全将湿热清除掉,所以就会产生肚子咕噜咕噜地叫的现象。
. }& O3 O( V0 S1 [因为他气津两伤,人就感觉很疲惫,你会认为他虚,就给他补,结果越补越糟糕。同时这类患者湿热在肠,还很容易出现便血的症状,肛门灼热,痔疮发作,湿热是会往下发展的。
9 X  l2 B8 C. @/ ^! X/ L这个患者,最后我用什么方子来治好他的呢?
1 c1 [! P8 q& l我用了甘露消毒丹(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涉及的药物和药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