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生理及方药解析 条文62

[复制链接]
查看9123 | 回复0 | 2023-11-15 18: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方二十五。
5 I5 W7 O, A& ~8 Z& k新加汤' a2 {1 Q& m( x! d9 y5 {& l' c

6 f1 C8 Y! e6 L% T) p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四两)
* m7 `! j! ^. ~8 e7 J- x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5 c8 Z* v( c& {+ [7 Y1 Q( J
注:发汗后的身疼痛必然是血少,津液虚少,脉沉迟反映的就是血少。: |0 }5 s" u% j/ B( `: v# }6 y
桂枝汤加芍药是加大血液下行的力量,因为发汗使血上行,下腹消化道会出现阴虚,所以需要改善下腹血液供给,同时加速血液在内脏的循环速度。因为血液虚少比较严重,所以加入人参。多加生姜的目的是胃相对没有那么寒,因为离心脏比较近,但肠道就不是,需要桂枝去帮助肠道扩张肠道血管,也需要肠道吸收功能改善以持续补充血液,这一点胃做不到,所以需要胃蠕动加快,让更多的水液扑空到肠道,被肠道持续吸收。另一方面,生姜让胃蠕动加快可以产生更多的热,这热会加快消化道吸收的营养液加快进入血液,使虚痛的身体更快得到供血,减轻身体的苦痛。  W( i  f" X  _4 x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二十六。8 b* F+ `( B( E&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n' |# I$ j
5 H8 L$ N8 D" K" B9 b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2 ]' o# l0 w+ W" U3 F/ [! t5 x. s9 L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9 ]5 y2 i% c3 Q7 v! x) t注:这一条就是纯补水散热的方子。发汗后出现汗出而喘,又无大热,不是无热,是心脏有热无法散发出来,因为发汗后丧失了较多的水分,没有足够的水分和血量散发心脏的热,大多数血量向外走但没有足量的血支持,所以只能壅塞于心肺间,导致空气交换障碍而气喘。所以用石膏沉淀下大颗粒物质,让水能尽快进入血液循环中,有足量的水后,足量的血液就能携热外出,再用麻黄快速引血向外散发水分从而散发热量。杏仁既是气味性药物,也是味道性药物,味苦,能促进心肺间血液的流动性,一般心脏有较大的热时都可以用杏仁活血化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8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4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