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嘉宾专访丨黎海超:科技让考古人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复制链接]
查看5650 | 回复0 | 2023-10-14 15: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1 B$ `0 `; _$ ^- T* o4 t
: A! v9 j. u$ e$ h0 u+ W$ D视频加载中...
& R' }/ L* Q( B1 S) Y# D5 v; z. L- A# m1 {6 n- B2 n& {
川观新闻记者 钟帆% {! i5 f, Q7 x, I8 o3 L. B( J- Z
; L( {  l1 L- h7 S& e
10月14日晚,“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四川大学举行。活动中,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以《再醒惊天下》为题,分享了三星堆的考古新发现以及这些年来科技发展给考古工作带来的变化。
  P1 g: i; }7 `1 M0 e$ J7 n% I# D) J) p
现场,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队长黎海超介绍了三星堆7号坑的“镇坑之宝”——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网友们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月光宝盒’,这件器物的外层是青铜材质,中间还有一块非常漂亮的玉器,像这样的器形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黎海超提到,三星堆考古团队利用X光技术对这件“月光宝盒”进行研究时,竟然发现了焊接技术的证据,“在三千多年前,古蜀先民居然能够将不同的青铜构件焊接到一起,这实在是令人惊叹。”
& P( A1 S$ P" d" g  M" v
7 {, w$ u" j/ V1 Q& P6 G" p
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嘉宾专访丨黎海超:科技让考古人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1.jpg
  o. z9 e4 o) t" ^

  }% L8 }2 d8 ?0 k" J- n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队长黎海超进行分享
3 y8 S$ M) ~0 R5 W6 R% p2 U: [3 w
* {: o0 Q7 _. C在四川大学,三星堆考古是代代相传的事业。据黎海超介绍,四川大学三星堆考古最早可追溯到1934年,川大考古的前身——华西协和大学的博物馆团队,在葛维汉先生的带领下开启三星堆历史上的首次发掘。“算起来,我们已经算坚守在三星堆的第四代川大考古人了。”黎海超说,历经百年多学科交叉,科技考古已经成为中国新时代考古的关键词,“大家在新的祭祀坑上搭建起新的房子,也就是考古方舱,为文物提供最好的保存环境,运用科技,考古人也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 \- d% _# O- D% W4 g6 k9 E) h. C* y  p( A8 ~
黎海超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也提到,如今“年轻化”是三星堆考古的一大特点,“我们几个坑长基本都是‘80后’‘90后’,队员基本都是‘90后’甚至‘00后’。”在他看来,年轻人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最好能把热爱跟自己的职业选择结合到一起。
) m% N5 Z( V6 x
$ _' f+ w# x% |*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5 D3 t& {* r! E  y
0 c) k& O# a& [2 {% @' @  y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6 q, e- k8 `$ f' y4 {
, f% @( O! K7 F6 m$ P3 m. [ID:jrt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