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大辞典1993版前言与凡例
" g0 S( ?# Z0 o# ]* Q! Q1 T" V( ^2 W& S
前言 : \2 I- D5 P8 A7 V. n
中医方剂,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是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临床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纵观周、秦以来,新方创制不断增加,载方文献汗牛充栋,组方理论渐趋完善,为炎黄子孙的 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方书的编撰方面,唐以前的方书多出私人之手。如被尊为"方书之祖"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集简、便、验方而成书的《肘后方》;采集群经,删繁就简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上自神农,下迄唐世,无不采摘的《外台秘要》等,均为私人所编著。由于医药学之发展,与民族之强弱、国家之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自宋代以后,方书之编撰受到了官方的关注,如宋、王怀隐主编的《太平圣惠方》、陈承等主编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赵佶主编的《圣济总录》、明·朱棣主编的《普济方》、清·吴谦主编的《医宗金鉴》、陈梦雷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均为国家级的载方名著,其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官方颁布的第一部成药制剂规范,而《普济方》收载明初以前之方剂达61739首之多,《四库全书提要》称为"集方书之大全者"。由于历代王朝关心医药,重视方书,亦促进了民间医药之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自宋至清末的一千余年间民间名医所著的各种方书多达1400余种,民国迄今,医药科学突飞猛进,中医方剂学亦随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前进。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重视中医中药,中医的古籍与新著不断出版,方剂的实验研究相继开展,中医方剂学已成为全国各中医学院主要课程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名方验方和复方新制剂,对于中医方剂的推广运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q) D/ Y: u7 q, s+ T
在制方理论方面,在宋以前多有方面无论,制方之义不明,后人难以掌握,用之稍有不当,不免影响疗效。金·成无己著《伤寒明理论》,对《伤寒论》中20首方剂分析主治之证情,阐述配伍之奥义,开创了方论之先河。自此以后,有自创新方,自释方义者,如金•李呆《脾胃论》、《兰室秘藏》,元•罗谦甫《卫生宝鉴》等;有为前人成方撰写方义者,如明。许宏《金镜内台方议》、洪九有《摄生秘剖》;清·罗美《古今名医方论》、汪昂《医方集解》、吴仪洛《成方切用》、王晋三《古方选注》、张秉成《成方便读》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吴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是我国第一部由官方修订刊行的方论专著。目前全国各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等著作中的古今名方验方,均由当代名医撰写了方论,对研究方剂配伍原理及临床运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 |8 M3 i1 ~3 v6 K Q6 R) E在我国对外文化交往中,中医方书是其内容之一。在日本,成书于公元984年的《医心方》,收载了我国唐以前方书中的方剂。在朝鲜,成书于公元1445年的《医方类聚》、成书于公元1610年的《东医宝鉴》,均引载了我国明代以前方书中的方剂,足见中医方剂在我近邻各国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 r# q* z y9 ?# |$ B5 f据近2000种中医药文献的不完全统计,中医各科有名称和无名称的方剂已达13万首以上,虽然历经王怀隐、赵佶、朱棣等整理,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例如古籍所载之方,均据病证分类,方随病证而列,多无方名目录,欲检一方,殊非易事;同一方剂的出处,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同一方剂的名称、因载方文献或版本不同而命名各异,孰先孰后,仓卒难别;有相当一部分方剂的内容,由于辗转传抄刻印,脱、衍、倒、讹比比皆是,以讹传讹,影响疗效;有些常用的名方与验方的不同功效、主治、方论、临证验案、实验研究等资料,分散于各种文献中,汇集不易,难窥全貌。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综上所述,对中医方剂进行一次划时代的、全面的、系统的整理,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而又刻不容缓的工作。7 s" o; i& Q9 V5 l/ b2 \6 e
《中医方剂大辞典》,对我国上自秦、汉,下迄现代(1966年)的所有有方名的方剂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整理,力求使上述各种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以方剂检索而言,本书汇集古今有方名的医方,按照辞书形式编纂,既有目录,又有索引,从而解决检方的难题。以方源而言,本书参考古今各种中医药文献,对每一首方剂的方源进行认真的考证,而注明其原始出处,这对研究方剂的历史,澄清方剂的源流,是十分必要的。以一方多名而言,凡属同方异名,经过反复考证,依据载方文献成书年代之先后,确定正名与异名,并将二者相互挂钩,查正名即可知道异名,查异名即可知道正名,这对了解一方多名和准确地统计方数,有着极大的裨益。以方剂的质量而言,本书尽可能地进行仔细的校勘,使脱者补之,衍者删之,倒、讹者正之,使方剂的内容经过这次整理而准确无误。以方剂容纳的资料而言,本书对所有方剂分散在各种文献中的不同主治、方论、验案以及现代实验研究资料分别设项进行整理筛选,汇集于各方之下,为读者全面了解方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0 m+ A5 _2 v Q5 i% B' G% n早在1958年,南京中医学院即开始组织人力、筹备编撰本书,并得到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大力支持。到1961年底,已从1700余种中医药文献中,收集了大量的方剂、并进行了初步的筛选整理,此后因故而停顿。1983年原中医古籍办公室又将编撰本书的任务下达给南京中医学院,1985年本书的筹备工作开始恢复,1986年成立课题协作组。198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以后,又将本书列为局级课题,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有关各级主管部门的热情关怀,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5 I+ Z8 `3 H. @) Q
我们的主观愿望,是将本书编撰成载方最多、资料最全、考证最精的划时代的方剂大典。但由于本书所收资料涉及文献甚多,考证难度极大,攔审任务非常艰巨,加之我们的水平不够和种种客观条件所限制,错误缺点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改。
/ C2 x5 y' V0 }! `4 n _编者- f+ u/ g% f- ~+ L
凡例 ) F# f6 I( @! e
一、本辞典共收载上自秦、汉,下迄1986年底1800余种中医药及有关文献中有方名的方剂9万余首。其中以1911年以前的方剂为收集重点,1911年以后的方剂则择优选录。 8 r3 H3 ? `! ~$ c5 A( H4 U- R" J& e
二、本辞典以方剂名称作为辞目。辞目又分为正辞目与副辞目。同一方剂而有不同名称者,以最早出现的方名为正辞目,其余为副辞目。但在有些文献中,先见的方名仅有主治,而无组成、用法,后见的方名有组成、用法、主治者,则以后见的方名作正辞目,先见的方名作副辞目。
. i( Z! f$ z+ O三、正、副辞目按方名首字笔划、笔顺排列;方名首字相同的辞目,先按方名字数归类,字数少者排前,多者排后;方名首字、字数均同者,再按第二字之笔划、笔顺排列,依次类推;同名方则按各方方源的成书年代或创方者生卒年代先后排列。8 g9 k- n; _! p2 K$ `' I3 N
四、凡经增补的文献,因其原著的方剂与增补的方剂年代不同,故均区别开来确定年代,并尽可能在出处中注明。
" }' h$ W' N& p# o五、凡正辞目方名有误者,根据始载书的不同版本及有关转载书径于订正,并在备考中加以说明,副辞目方名有误者,径删不录。7 U8 ?/ A; _% t: k
六、正辞目内设方源、异名、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宜忌、加减、方论选录、临证举例、现代研究、备考等十二项。
) ? q/ \9 u1 f) L0 `1.方源:叙述正辞目的原始出处。如始载书存在者,注始载书的书名和卷次;始载书已佚者,注现存最早转载书引始载书。若系转引的人名,经追考创方者的著作中有此方者,改从原著收录;原著已佚或创方人无著作传世者,乃注转载书引某某人方。始载书无方名,后世文献补立方名者,注"方出始载书卷 X ,名见转载书卷 X "。
: L- x: b$ c& m4 {; @: L1 ?2.异名:收录各方异名的名称及其出处。如一方有多种异名者,则按所载异名的文献年代先后排列,若仅有始载书的异名者,不注出处。
! K% Q' y, b `# I, D& d7 ?. Q3.组成:收录始载书中各方的具体成分,包括药物名称、炮制、用量等内容。方中药物计量单位,1979年前的方剂概用旧制,1979年后新创方均用公制。方中诸药原无用量者,不予增补;后世转载文献已补用量者,则收录于"备考"中。如组成中个别药物无用量,则在备考项说明:"方中某药用量原缺。"如上述某药原无用量,转载书中有用量者,则根据转载文献补入,亦在备考项说明。
( A( Q$ M/ I5 c9 L- E4.用法:收录方剂的制剂、剂型、服用方法与用量等内容。如原书无用法,转载文献已补用法者,则收录于备考项。
+ \9 |. B' E# o2 J7 A& V5 L% H. P5、功用、主治、宜忌:分别设项收录,叙述各方的功效、主治病证、组方用方的注意事项。凡收录两种以内不同文献的引文资料,均直接摘收引文;凡收录三种以上不同文献的资料,先由编者根据引文内容归纳成主文,然后下列引文。0 r' A; G% ~& o3 ^! Z
宜忌项归纳主文,须有三种以上关于疾病、体质、妊娠宜忌和毒副反应的文献资料。若关于药物配伍宜忌、炮制与煎煮药物器皿宜忌、服药时的饮食宜忌等,均只用引文,不写主文。
* d( K% l, v4 ]! W* M4 {6.加减:仅收录始载书的资料。如加减药物占原方用药比例过多者不录;现代方剂加减不严谨者不录;后世转载书的加减一概不录。
% x7 c; y% f0 U7.方论选录:择用古今名医对各方组成结构、配伍原理、综合功效、辨证运用、方名释义、类方比较等论述,而有独到见解者,原文精简者,录其全文;文字冗长者,择要摘录。8.临证举例:选录古今医家运用各方治疗疾病的实际案例。文字简短者全文照录,文字较长者择要摘录。( I! ?7 b8 h, X# F$ u/ k" P
9.现代研究:收摘用现代方法与手段对方剂进行实验研究和剂型改革的资料,包括复方药理作用和主要成分的研究,将传统的成方剂型改造成现代剂刑等内容,均以摘要或综述方式撰写。对实验资料,摘录其实验结果,不详述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对剂型改革,不详述制剂的工艺流程。0 ?* _2 i8 z$ s7 i* n( G* j* M7 _6 [
10.备考:凡古今医方中的资料,有不宜收入前述各项而确具参考价值又必须收录者,均在本项叙述。有些方剂经编者研究考证,有必要加以说明者,均在本项说明之。
; D' X/ H8 b, ~: k11.自功用以下各项,其内容出处与方源项一致者,所录引文不注出处;如上述各项收录有方源以外其它文献引文者,均分别注明出处。凡两条以上引文均根据文献年代排列,并编有顺序号。
9 f+ Y: z8 I9 y8 G6 s1 f& y; ]以上十二项,以方源、组成、功用或主治为必备项,其余各项有资料则设,无资料则从缺。" c2 `' s b- ]5 x* V5 o
七、引文筛选与整理:所有引文资料,均经过编者去同存异,精心筛选。相同的引文,一般从最早的文献中收录;若后世文献论述精辟者,择用后世文献的资料。凡引文中的封建迷信内容一概不录。引文文义不顺或重复者,在不违背原意上前提下,由编者作适当的加工整理。
* w3 Y! B6 b. j/ T# X, U9 ?8 @2 ]+ _八、副辞目:凡属副辞目,仅写副辞目的名称与出处,及与相关正辞目的关系。并在相关正辞目的有关项目中与之挂钩呼应:如写作"为某某方之异名"的副辞目,在正辞目异名项挂钩;写作"即某某方加(减)某某药"的副辞目,在正辞目加减项挂钩;其余副辞目,均在正辞目的备考项挂钩。9 m# t n" j, J# E' f" w1 A
九、出处标注:正辞目除方源、异名二项标明书名和卷次外,其余诸项均只注书名,不期刊注法统一采用:刊年,(卷)期:起页。, |( a) s& Q6 H, N
注卷次。副辞目的出处亦标明书名和卷次。: L# G9 v$ o0 h1 \$ T
十、药名统一:凡首字不同的中药异名仍保持原貌,如"瓜萎"不改"恬楼","薯预"不改"山药","玄胡索"、"元胡索"不改"延胡索"。首字相同的中药异名,第二字以下诸字与《中药大辞典》的正名系同音字者,一律改用《中药大辞典》的正名,如"黄芪"改"黄耆",芒硝"改"芒消","白藓皮"改"白鲜皮";若非同音字者,仍保留此异名。凡辞目中含有药名者,处理方法同此。6 o/ B$ N. V# o+ I+ N6 D+ r: t
十一、书名统一:为了压缩篇幅,我们根据历代文献的引用情况,对某些常用方书的书名进行了简化。如《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未经简化者仍用全称。一书多名者,选用一种常用名,如《人己良方》又名《寿世良方》,则统一用《人己良方》。$ Q0 W5 F: s9 g$ c
十二、文字统一:本辞典所用简化字,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简化字总表》(1964年第二版)为主要依据。根据中医药学名词术语的要求,少数繁体字如疼痕之"瘾",橘皮之"橘"等,仍予保留。" @" B# u1 p1 Z9 p
十三、文献版本:凡一书有多种版本者,选用善本、足本;无善本者,选用最佳的通行本;其它不同的版本作为校勘、补充。若同一方剂在不同的版本中方名有差异者,以善本、最佳通行本或较早版本之方名作正辞目,其它版本的方名作副辞目。$ J& L K" ?+ m
十四、本辞典分11册出版。1~10册为正编,书前均设该册"方名目录",按方名笔划顺序编排。第11册为附编,设有全书方名总目录、病证名称索引、参考书目索引、古今度量衡对照表等,以利读者检索。. N. Q( R9 l, T% G
——闲悟道原书录,若有误,请以原文为准!此乃值得一阅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