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5 H4 T, L+ m" M+ N( D1 M2 h J: Q$ C
如果你来过承德避暑山庄,一定会被这里精美华丽、数量庞大的文物所震撼。河北新闻联播新开了一个栏目叫《传承》,第一期就讲述了承德避暑山庄历史文化传承人的故事。5 ^; j0 n! x1 ~' {7 _4 l" |2 ]2 R
文物“火”起来,先要“活”下去。历经300多年风雨侵蚀,避暑山庄及周边寺庙的石质文物大量开裂、剥落,濒临破损。今天,它们能以近乎完好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背后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工作者们日复一日的研究和修复。
; Q$ y% B( o9 r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石窟石刻所馆员许东:文物修复可能对你们来说挺神秘的,其实把每一道工序拆解开来看,它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漫长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技术人员对文物首先是真心喜欢,然后就是要有专注力和耐心。我工作12年了,基本上就是面对这些裂隙,每天重复。
1 u! x( p, j6 Z% b" _当然光凭热爱和耐心还不够,要保证文物修复后不再受损变形,核心还要靠科技。就拿这碗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修复材料来说,要先对当地石材特性和环境气候特征进行勘测分析,进行过上千次试验、历经春夏秋冬四季检验后,才最终从上万块试样中脱颖而出,形成这款专利材料,突破了凝灰岩石质文物原址保护的世界难题。- V% Y* X2 C4 c
如今,这个团队已经实施了山庄及周围各类文物保护14项,抢救了几百件珍贵文物。他们的科研成果经过推广普及,在天安门石质文物、海上丝绸之路遗址、西藏布达拉宫古籍文献等很多珍贵文物的保护研究中,贡献出一份“承德力量”。
, W0 c6 E4 L* D1 K0 R( t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石窟石刻所馆员许东: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努力把承德的文化遗产修缮好、传承好。后期的文物保护道路,我们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