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能具体反映人体10大状况

[复制链接]
查看7168 | 回复0 | 2023-7-29 16: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诊脉的三大原则
5 N- Z* u! T, h& `' n  V建立诊脉原则的原因有二,一是我们不是为诊脉而诊脉,而是辨证立法遣药之需。我们不背方子,也不用成方,立什么法,用什么药,开什么方,都与脉有直接密切的关系,所以需要定出诊脉法则。
( j9 I) F' g4 O0 U二是诊脉断定生死,也要遵循诊脉的原则。
0 t- Q/ n! f: w3 @# R原则一:“以脉为主。”指在望闻问切四诊中,以切脉为主来判断正气、肾阳的衰弱。正气亏损必然会受到外因或内因影响而产生邪气偏盛,因而产生阴虚、阳虚,所以判断阳虚阴虚,首先判断正气。我们所接触的绝大多数人是阳虚。在辨定了阴阳后,用药就不同,阳虚必定用姜、桂、附,具体就是怎么用法的问题。
& ?% R+ L3 t' ?原则二:诊脉辨证后,立法、遣药根据脉象的原则。辨证阳虚、阴虚后要立法,是扶阳还是滋阴?扶阳又有很多法,立了法,每个法都是由药来组成的,在一百多味药中派遣哪些药?药有君臣佐使,比如:阳虚君药用附片,臣药用什么,佐药用什么,使药用什么,各用不同的药,这就是遣药,即遣药以脉为原则。比如阳虚的程度不同,君药的量也不同,比如有外邪,脉紧,君药就不能用附片,而要用桂枝,这就是遣药原则具体的运用。
8 Q+ o1 r3 F* H4 ?6 ?无论用桂枝还是附片,还是其他药,都是根据这些脉象来遣药,整个脉象如何,各部脉象如何,例如:整个脉象确定了,正气弱,要扶阳使其心肾相交,可同时肝脉很滞,首先就要调肝脉,就要在扶阳的基础上遣调肝的药,如有小茴香、公丁香、佛手片、青皮等,根据脉象来遣,把肝气疏通了,心肾才能相交。
0 r3 I# L: I1 z# L我们的《弟子守则》上有句话“医责自负”,还讲了“准确辨证”,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姜、桂、附,什么情况下不能用姜、桂、附,这就是以脉为主来辨证、立法、遣药这条原则的具体应用。若不能通过诊脉辨别阴阳,则无法自负。所谓守则,就是必须要去做的。老师给我们说过一句话“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就是讲的“慎”字。原则掌握好,脉切准确了,诊断正确了,就自然而然心里有底了。
% T/ e+ n5 v0 x! Z2 n' n原则三:对危脉,对人生死断定的原则。不要轻易断定人生死,若出现危脉一定要告诉家属。这种情况一定要慎重。要根据脉象判断生死,必要时可测五十大动脉。; g* B6 f# n! x: S* i7 G! \

8 k, u) s* o5 Z1 F% @4 [
* ~4 n" K5 \6 c编辑搜图
  o/ `8 F8 j/ @2 t2 ~9 m2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i4 ~' a" t4 {( d9 J

# e5 F5 f7 r7 r) I那我们脉诊时需要了解患者体内什么状况呢?或者说,患者的脉象反应了什么状况呢?) |- e8 P8 r' e6 `
(1)反映心脉搏动的状况,如:脉律不齐,时快时慢,时强时弱,结脉,代脉等。
% X3 G" B/ n/ d, t1 b( \8 R  H+ y(2)反映气血盛衰的情况:气血在全身脉管里运行,气血盛,脉为常脉,缓而有力有神,否则就是气血衰。衰包括过余和弱,比如:脉浮,也即脉衰了,伤了风寒了,或有高血压;脉弱了,或者肾脉弱了,或者哪一部弱了;脾脉滞紧,有寒,运化不好,即脾气衰了。整体脉和各部脉都有盛衰,根据以前讲过的两把尺子来衡量,总体脉象的尺子是缓、力、神,各部五脏脉的尺子是其本脉加缓、力、神来衡量。  X* Z; d- ], R8 R  H
(3)反映脏腑功能的情况:我们把双手寸关尺分十三部,来测定脏腑功能,分取每一脏腑都有其相应的标准。比如:膀胱脉滞,反映膀胱气化不开,紧则反映太阳膀胱有寒;肾脉弱,反映肾气弱,肾脉紧反映肾有寒,女子还反映子脏有寒。五脏的本脉象标准就是对应的腑的标准。( [! d4 G# G% @& {. A- l  C
4 x' Z7 Z) _* U+ f$ l: b
(4)反映肾气强弱的情况(此为重点):肾气不仅仅指肾这一个脏的情况,还包括了要考虑全身的正气情况。2 z$ J) D# {" L& r( F& H0 D
正气和肾气既同又不同,具体为:  g0 j6 k, O$ i0 }
肾气:一般重点考察左手,有时候也考察右手。考察肾气的重点有三:首先,肾脉的标准是沉、缓、力、神,否则就是有病。
/ J5 a9 y3 N( S第二,肾脉弱,要考察力度弱还是短了。短反映了肾气弱;脉不短但弱,反映的是因为长期伤肾而弱下去;肾脉紧,也是弱,反映有寒,男子是寒湿入骨,女子很可能是子脏有寒。所以肾脉弱要判断各种脉象,这里只能举几个例子。
& L& q$ X8 @/ w' ~' }第三,肾脉应沉而有力,若肾脉浮起来了,很容易摸到,且力度大,这并不好,这反映有脱阳、阳浮的危险,此时只能用回阳、挽阳的方法,用四逆汤或四逆白通汤。2 V. n* Z/ {7 k  @# j/ c
把这三种情况掌握:一个标准,一个病态,一个阳脱。另外的细节在实践中去体会。肾气与心肝脾肺四脏有密切关系:要使肾气起来,就需要调肝,因为肝在中,心肾相交通过肝;若肺气不够,有咳、有痰,要先调肺气,因为肺呼吸新鲜空气,然后供给肾,肾气起来离不开肺气;脾胃要运输营养物质到肾;心脉有问题,我们也是把肾气纳起来归到心。8 U8 q9 N6 e1 L* x% v( U- @) D1 ]
我们的方子经常用到西砂仁,它的作用就是把五脏之气归纳于肾,再把肾气归纳到肺、肝、脾、心。所以,肾是重点,它牵涉四脏。
; @0 k% Y' p% Z! w
# d: d6 ?, d3 W2 c! O肾气要结合太和之气考虑。太和之气就是正气,既跟肾气有密切关系,又有不同。所谓的太和之气就是父母的元阴元阳跟我们本身(肉体)结合不可分割的、人的生命的根本。" \# N% A+ o) V1 a9 \& t; [
元阴元阳是不能分的,只有人死了才能分开,那时候没有气了,只剩肉体,只有阴了,只要元阴元阳结合就是个活人。所以,肾气还反映了这个——正气的判断。
( r& k; k+ u# v; S正气的判断首先看肾脉,然后看五脏之脉、全身的脉与问诊结合是否正常,全身都正常,太和之气就旺,有哪一脏不正常,太和之气就弱。太和之气充满全身,就没有病,切记:“太和之气充满全身,则人安和,益寿延年”这句话,这也是我们治病的根本目的。
5 h9 a" [/ `+ K: ]1 w总之切肾脉要和全身脉结合判断,所以这是重点。
' L; c" s' }3 g6 ?# C(5)反映心肾相交的情况:心肾相交除了考虑肾脉,还要考察心脉弱不弱和肝脉畅不畅。肝脉不畅,心肾相交就受阻碍,心是离,心脉弱了,就降不下来,就变成离坎未济了,未济就不好;心肾相交就是坎离既济,既济卦中,心很正常,才能降下来,肾气才能升起来。这就是通过心肾肝三部脉结合考察心肾相交的情况。3 V: |: v- s5 s1 n! d$ `
心肾相交就是离要下降,坎要上升,在每天午时和半夜子时就是心肾相交的时候,所以我们经常强调要早休息,守子时,如果长期不守子时,心肾相交就弱了,身体就慢慢衰败了,这是个自然现象。若相交不够,则根据心脉、肾脉、肝脉的情况,调心脉、肝脉和肾脉,协助解决心肾相交的问题。这就是切脉的医道之一。
6 c- ~9 m! L. L  s(6)反映脾胃运行的情况:脾脉要缓、力、神,若全身脉无缓象,首先追究考察脾脉,全身脉和脾脉的缓、力、神的标准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一个是全身,一个是局部。
7 R" L% S, j1 b1 I为什么?脾主四季。五脏脉各有所司,春天是肝脉主司,宜弦;夏天是心脉主司,宜洪;秋天是肺脉主司,宜毛;冬天是肾脉主司,宜沉;而脾主四季,所以脾很重要,要考察脾脉。我们所说的胃气,就是把脾胃结合起来说的。, {$ W3 b7 ?8 L7 V4 u7 j; J
《内经》上说“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什么叫胃气?就是缓!凡脉有缓象的,虽然不是标准的缓象,病都好治;如果脉无缓象,出现不常脉,病就难治。比如没有缓象的脉,且饮食难入,郑钦安说过:若医生用的方法对可挽救一二。可见胃气的重要性。
0 o4 V7 o+ S+ X, u! b& N/ s在实践中,凡是遇到脾胃脉常带紧象的,要注意饮食;用了大量的药也是解决脾胃问题,我们每一张处方几乎都有术、草、姜,都是解决脾胃问题,中医叫作奠中宫。
' l5 l: K5 }. K0 J# J% ^; j: `) e( W: d* ~
为什么几乎每张单子都有这三味?就是因为脾胃太重要了,所以在切脉的时候,一定要把右手的脾胃脉切准。我们现在遇到很多人的脾胃脉不好,但为什么还能吃得,说句实话,是靠吃我们的药在维持脾胃的功能和正气,他自身的紧象说明胃已经很差了。
8 s) N/ M, ~$ U: V5 |十个人中几乎有七八个人胃脉紧,脾脉滞紧,为什么会这样?两个原因,/ d) s4 e. c5 c, Z6 V2 L
一是饮食的原因,生冷不忌,饥饱不匀;8 @# A! ?9 R" a# e
二是自然界的影响,食物被化肥、农药等污染了。) A' d) U) y( B
可见我们的处方是适合现代人的身体状况的,并且脾胃不好的要长时间吃药。若脾胃脉弱,就要注意考察命门脉,即右手尺脉。命门是火,火生土,这就是肾与脾的关系,此关系在脉象上体现就看命门脉。如果命门脉弱了,除了吃附片,还要治命门,比如补命门火用硫黄。( U$ r! I9 Q4 N$ u+ J0 p# S% a
(7)反映情志正常与否:情志,就是人的心情,即肝脉的脉象。很多人来了我就会判断他是生了气、怄了气还是发了脾气,即从脉象断定情志,看其肝脉是否畅。若肝脉不畅,必须调肝,肾气才能升起来。
! l- y) f, I' U+ `. {' _2 A+ a(8)反映了病势的发展情况:比如说原来的脉不好,现在有缓象了,就是病势往好的方向发展;肾脉弱,在慢起,亦反映病在好转;若脉开始是好的,后来突然变得洪大,甚至带劲,这反映了病向不好的方向发展。脉和病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K' V. Q4 z( w* b5 L1 S8 P
同时,这也给我们提供两方面的信息,5 H+ g& F' I- ~1 x" J
一是病人在某些情况下受了内伤或外伤的影响,要我们注意,比如说病人劳逸结合不够伤了正气,就要提醒病人注意;
/ r; p: P# C7 r9 o% ^二是反过来审查自己前面用药当否,比如说,本来病人有外感,却没有开祛邪的药,邪被关在里面了,脉象就变化了。
+ G* N6 N; w) Q; ^# G# m一定不要让病人因为医生的原因使病势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所以,看病最好是一周一次,可以更好掌握病势变化情况,若开长时间的药,要能够预计病人的身体情况和病情的发展,开出的方子是否有利于病人往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医生的职责,并对病人有相应的叮嘱,比如有的方是外感停服、女性的生理期要服用相应的药等等,这都是防止病情发生变化。病势变化在脉象上有反映,在治疗中亦要注意,总的目的是使其病势向稳的方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重病人。
' T. j, ^1 l$ S(9)反映血管和经络的情况:血管从心脉、肾脉考察,经络主要从肝脉考察。诊断这个意义是:发现结、代脉,或心律不齐,反映血管变化,要注意调整心脉,以加强心肾相交。血管和经络的变化都跟内因和外因有关系,内因比如受了刺激,情志变化影响了血脉流通,人一急,血流就急了,肝气也不畅了,导致经络也不畅了;外因有摔伤等,影响了经络,有的人因外因可能还有瘀血,痹病也可能在经络血管上反映出来,从心脉、肝脉、肾脉反映出来。1 _2 h" y( e1 V: d7 q/ Z" x" Z
(10)反映邪从外部侵入的情况:如受了风,脉浮,若脉浮,也必然有风。受了寒,脉紧。膀胱脉紧,则是太阳经受了寒;如果只是肺脉紧,只是表皮受了寒。用药时根据受邪的部位和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x) N* R8 k. T: R& }2 v
特别强调,凡是有紧脉出现,都要判断清楚是否有太阳证,对于太阳证我们必须及时服药,因为太阳证要六经传变,很可能顺着太阳、阳明、少阳走到人的全身去了,如果初期得到及时治疗,就不致传变。以上所述都是与实践结合的,也说明了诊脉的意义所在。
9 i) N1 v( j, t  _; K
, P6 o3 _; o2 S- L中医学习之路漫漫,有同行者走得更远。添加微信号 a309938477,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中医资料。公众号【风湿骨病疼痛专科】
1 y( c9 V! {6 Q
, w% J% v- e% K7 m4 S# V防失联,欢迎关注我加入交流,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中医传人】,一起学习进步。我们有专业老师咨询、指导,全部的知识和学习资料都可以分享给大家。* }9 E5 S* S. c; L1 y& e' A$ f& v4 ~! G

) w" E- M) T2 {2 ^, a谢谢!
8 \5 g, [' Z9 u! g
: I  a. n5 o+ T- `8 g, y) }  I最近涉及专业的文章都无法发布,只能进行一般性科普8 x0 Z1 C8 r, K9 t
3 M, W' W1 L/ e9 V( L
防失联,私信我,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9 b# H" {0 D4 U, o& M3 y* \0 v; f4 A  H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2 K( q6 P- v* A+ g% y& j
弘扬中医药文化
6 }5 w+ Z6 m; J: B* K/ Z, Y/ E传播中医药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