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过程中,哪些事情潜移默化改变了你?

[复制链接]
查看5490 | 回复5 | 2023-7-1 05: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留学确实是一件能让自己快速成长的。以为自己不会变,但是潜移默化还是变了很多。
  r2 J' T1 l1 I4 f8 Z( [+ e: j有哪些事潜移默化改变了你?有哪些事特别想忘却忘不了?
  l# n$ \* B) X# R) ]" Z! u' O6 N9 d! K0 z8 ]7 [0 p8 ^  x
我在俄罗斯留学五年,现在已经回国工作。
$ x1 \. M! D% p* Z- a+ B今天看到一篇专栏文章,(何不翻出你的记忆,也许正是别人寻找的信息 - 知乎 Live - 知乎专栏)突然意识到有必要记录一下以前的生活,也想听听大家都有哪些故事。
肆爷调肆vz | 2023-7-1 16: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加拿大待了三年半,与其说被潜移默化的改变,不如说踩了很多人生上的大坑。
; \- O* U+ @" N& P. V  A把我的经历详细的分享出来,希望后浪们不再重蹈我的覆辙。
/ P# R  w7 v, p- U% Q5 J6 ?/ X! ^一、用投资的眼光看问题,不要过于在意眼前的钱5 R% G$ A: F5 a% M0 h
" `- v/ w+ n6 b) N9 D! u8 L
这是我留学时最后悔的一件事。
( L' T5 U( `1 H; e& ]$ v- o1 e$ X. A在申请经济学硕士的时候,我同时接到了多伦多大学、UBC和滑铁卢大学的三个录取申请。. Y7 n" j$ B  x- Y. j
3 [: E% Z( z5 ^3 T
留学过程中,哪些事情潜移默化改变了你?-1.jpg
% o! H; a+ e# g# I5 ~
8 |" f3 w3 Y8 k) F; T4 Z- `竟然找到了当年的部分录取通知3 k6 s. V- h* j, Z( T0 J/ i! D# w. Z$ @
& K, U9 {* t( x# {. |
多伦多大学(下称“多大”)是加拿大经济学四大名校之一,位于加拿大金融中心多伦多,也是很多人唯一知道的加拿大大学。然而,多大的招生人员非常傲慢,对我带搭不理。直接表达没有奖学金,爱来不来,我们不差学生
) W, u" k# C9 C  J. k3 G( CUBC也是经济学四大名校之一,位于加拿大另一著名城市温哥华,很多人眼中的加拿大最美城市。
7 J+ k6 `# Z1 ^6 y# G8 k# Y6 a冷知识:《北京遇见西雅图》主要的外景就是温哥华拍摄的。0 ~4 n6 q, p( ?
UBC同样也是没有奖学金,但招生人员承诺入校后发1万加币的助教费用(就是你给学校象征性的干点活,学校给你发生活费)。
0 \1 o$ J# ~" q' l滑铁卢大学的学校排名并不逊于上述两所学校,但出名的主要是理工科,经济学总体还是比四大名校差一些,位于一个小城市:基奇纳-滑铁卢市。! c1 G& ?. ?6 u3 g
冷知识:你们想的那个滑铁卢不在英国,也不在法国,而是在比利时。
% L7 I& \; L6 t( s, E+ z如果国内的学校勉强做个类比,有点类似北大、复旦和中科大(还是经济学专业)的感觉。
( A" {& S1 c0 [滑铁卢大学给出的录取条件是最好的,首先先发全额奖学金,也同样有1万加币的助教费。学校招生委员会的秘书还给我打了两次电话邀请我来读书。
9 `: o7 H, z+ l# X当年的我年少轻狂,过于在意面子和对方的态度。兼之觉得其他两所学校要花钱,滑铁卢读书还能挣钱,于是选择了去滑铁卢上学。" o3 k/ o5 p; @. d
一年以后,当我站在加拿大金融中心,多伦多市的Bloor and Young street上时,我开始后悔当初那个决定。& i5 J6 q$ d1 e* l( y6 G2 F5 Q
平心而论,滑铁卢大学也给了我难以想象的丰厚回报。但与多大和UBC相比,差距是全方位的。
1 r# L2 ?8 X) Z4 a% K# s首先是区位因素,多伦多和温哥华类似国内的上海和深圳,多伦多有北美仅次于华尔街的金融市场,无论实习还是就业都是近水楼台。此外各种大型活动和学术交流都会在这两个城市举行。师妹在UBC一个月听了三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讲座,而我在滑铁卢一年半才听过一次,演讲者还是和经济学没半毛钱关系的史蒂芬霍金。
2 g8 X! d8 B* O而这又导致了全加拿大最有能力的一批学生都在向这两所学校汇集。师妹班上的华人有三个省部级领导的子女+亚洲某知名连锁餐饮总裁的千金。
! d% x0 j" [0 S/ `: Q而我们班背景最显赫的是来自于加纳某部落的酋长之子……0 r# ~2 {2 M& s4 v& t: I
这就使得师妹至今还是人脉遍地,而我只有在去非洲看大象的时候才联系我的同学。
9 b3 t! ~3 t+ A6 t% C一年20几万的奖学金,对于那个时点上的穷学生而言,的确是一笔巨款。然而这只不过是我日后工作第一年的工资而已。1 q4 t+ ?( K" F' z6 y$ a
为了一年,放弃了此后无数年,最重要的是失去了很多可能性。这可能就是“穷人思维”吧。
  i1 [  f& s. V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被社会狠狠教育的我开始有了“投资”的理念。不再过于看重眼前的小钱,而是要看未来的总收益孰高孰低。
' q  c" ~) y- H5 S8 G: R6 l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j$ |# V; S; }! U, J这种思路让我在此后的金融从业生涯里,避过了很多险恶的坑。7 ^/ `. G. m1 i; U* W5 J! B; h! ^
二、开拓视野的重要性5 B3 u3 V  w! `1 p) Z% I- F* Y
3 b8 y0 t4 P0 @9 D, v: ^, P
年少时的缺憾,可能要用随后的一生来弥补。$ o* u) _0 F' X
现在的我,休息日很少待在自己的城市,不知不觉间走过了2/3个中国。看到过六千米雪峰上日出的壮阔,也曾触碰过大漠中心的粉红湖,穿越过神秘的神农架,也抵达了可可西里和羌塘。
# j" y; s$ o6 r* ]' G! p8 r很难想到,过去的自己曾经是个只知道在寝室读书的宅男。而且极品的那种,一年只离开过学校四次,学期都结束了校园还没逛遍。
/ F7 ^3 X! W0 I9 n6 Z( D这一切的转变,发生在我就读滑铁卢大学硕士的一年后,那次是去多伦多参加面试。+ F* ?  z) r) f0 ]) ~: _0 S
看到多伦多大学的那一刻我就后悔了,无论是多大的位置(多伦多市中心,边上就是金融街),还是古色古香的城堡式建筑(多大是百年大学,教学楼的样子可以参考《哈利波特》),都完美的符合了我对“国外大学”的预期。' G+ [; V* x: e. Q- W7 x
  K  p3 O- Q0 o1 z' Z9 g) Y& @1 M
留学过程中,哪些事情潜移默化改变了你?-2.jpg : P2 H' r! {% I9 G( ~% v) P

" {0 W0 e, Z! L0 B7 f% l多伦多大学的网图,大概是这个感觉
+ I9 B6 U# d: u: G( c1 I7 x, b; A" x/ z* d5 E6 D# `( L
我到最后都没敢去温哥华,一想到国家公园、落基山脉等心驰神往的关键词,就心痛不已。1 i! ~( c. K# }. F/ h9 T" U0 @
如果我在申请研究生之前就看到过这些地方的美丽,我必然会做出不一样的决定
& p) k, v5 c& i5 s# u1 ?5 c, W6 e从那一刻开始,我决定迈开步伐,去亲眼看这个世界。2 h  B. H! p4 E3 k! C
( q; _- C5 [/ s# y2 i' ~
三、改变你能改变的,不要好高骛远2 q( W, ]& u/ H3 _% O1 @$ X8 {
( Q) H8 ]- K: d8 U- Z2 d  n9 R7 U
这是在我写论文时收获的经历,源自于所有中国学生的论文初选题全部被毙。0 r: F$ F5 c' h; b7 e
教授都气笑了,说你看看你们的选题,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不敢这么选啊。什么论中美摩擦对中加贸易的影响,你是打算写一部几百万字的长篇巨著么?
2 Q  x* T9 R' i+ h况且,你“研究”的“问题”有什么实际意义么?这个是你能决定或者改变的么?会有决策者去参考你空泛的所谓“观点”么?- l( Y" j  ]0 s- {( o( B
如果真想做出东西,就不要一口想吃个胖子,脚踏实地的去查中美摩擦具体影响了加拿大的什么产品出口。这又会导致什么连锁效应。例如大豆在中国主要是做大虾饲料的,这会对水产品的价格形成什么样的冲击,最后再去用具体的数据来支撑你的结论。
) \/ s; [! y4 |7 B- j5 W而不是中必赢,美药丸,加拿大小弟赶紧正确的去站队(是的,这就是我的初选题……)。. A1 D/ r: J9 X1 ^4 T1 d
教授最后和我说。时间和精力不要浪费在你压根就不能改变、也影响不了的事情上,要集中精力去做你能做的,改变你能改变的。这样才不会浪费你的生命。3 m" C0 i! c9 {! u  o
从此,我再也不参与各个“热榜”上的键政讨论,也不再把时间花在看野生国师们的胡说八道上。; j1 [( r  S/ p9 b' v4 Y- l
月薪三万的人每天琢磨怎么月入五万,月薪三千的人每天琢磨俄乌战争。) u2 q4 @6 S) w2 J  D6 b6 ]1 C: |
与其狂吼华为必胜,不如自己去买一套华为全家桶切实的支持一下;与其喊着“打日本捐一个月工资”,不如努力工作多给国家交点税。# s0 V4 S9 Y( {7 _* H0 C3 o
做好自己,你就是你的中国。1 e& k5 b# E: A  g, k; D
结语; J- F2 p7 b% O4 Z, W. N. b

# F- d" N. j7 o% o2 x3 W/ D1 ]  r虽然只在加拿大待了三年半,带给我的却是整个人价值观上的变化。
" p, v( ~& T& r) y. T/ }4 o我变得更加自信,知道很多事情至少要去尝试,不去试,你怎么知道cheer leader(体育队的拉拉队长,类似老友记中Rachel的角色,可以直接意译为女神)会答应你的邀约呢?/ E) _% z; r8 {- X/ t
我开始试着用长远的目光看待问题,不在去追逐眼前的小利。/ c, Y  B8 M" _  x' f. R
我开始把精力汇聚在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上。3 O7 w1 B& u% B0 X* P# I$ z, k
时光匆匆三年半,我还是我,我已不是我。8 ?; W$ _: U" a6 W
这可能就是留学的意义吧。
6 b. T& s( _$ ]# B
0 F. t2 C/ q4 {1 v* I0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的还可以,麻烦点个赞再走吧,感谢阅读。
9 w8 E, r, y7 i* f$ }. D---其他留学故事---0 |" t2 y- K# ~0 j" T  _
有什么事情是你留学之后才知道的?在美留学一段时间后英语水平会否有较大提高?怎样背英语单词才能不忘而且更快记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尘埃落定810 | 2023-7-2 01: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被邀请了很久  一直不知道该如何总结概括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1 }' h  u# i+ A; P5 `简单分外表和内在来说吧  也是帮自己梳理一下自己的成长& }7 o# n# _8 K- d# L% q! B
外表6 ?  `) i. M9 K
1. 对自己黑色长发格外爱惜) M, z& f& J8 O- ]% r: R5 y2 U
2. 不再嫌弃自己的小眼睛1 m3 \: ^: e' `7 ]9 ~
3. 变胖。。。。出国前是168  48公斤还觉得自己有点胖的神经病
7 y$ }, g+ ]! [! h4. 服饰简洁清爽 7 b. p4 G& P2 N, L+ N% x+ L
5. 厨艺一流
) k) ?: P( S+ b6 V6. 守时(也不造为毛觉得这个是外表相关的)
% Y8 {8 Z7 O3 k3 d$ j7. 习惯早起听bbc news6 g; c5 i: u5 M( l
8. 习惯出门喷香水
' Y  a9 v, p, B内在8 Q! h5 V1 l1 t, v/ C5 r' g
1. 自私(体现在不愿意关心任何人的生活和八卦 以及自己想吃什么不吃什么直接说)
! Q% K8 ~6 ^+ x% d2. 独立 (反感那种一起牵手去上厕所的feel): j. y5 r, F6 B
3. 对于不公平不满意的对待,敢于直接怼(来成都第一周出去玩遇到个美领馆的工作人员,各种负能量各种不满意中国然后已婚居然还想泡我,直接怼,骂哭他,哼!)
! U! Q5 U$ F- ~. |; K4. 英语变得挺厉害的算不算内在哦
& b3 L& H" M+ U) K5. 喜欢逛各种博物馆和展览/ ]! L, G' q& b
6. 胆子变得很大 (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害怕呢)# q# Y" u! ?1 v9 M, ]
7. 尊重绝大部分人的想法并不妄加评论干涉% d0 w2 }8 K$ f
8. 更加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更能体会传统文化的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鱼两面掖 | 2023-7-2 05: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十一年级来美国上学,已经快六年了。这段经历给我带来最大的影响是:无论如何今后要把自己喜欢的事当事业。
' Y8 l# {0 g7 A; i8 b+ U可能这件事对有些人来说很自然而然,对我却相当于一次觉醒。
/ S$ w1 t3 t9 w出国以前,我都生活在一个大家“讨厌工作”的世界。父母家人经常抱怨工作枯燥,认识的长辈也没有谁是热爱自己做的事情的。于是从小我就认为,大概工作本身就是一件不让人开心的事情吧。
: H. |/ X+ q5 t' x1 A) e$ Z这种认知其实很恐怖。它让我觉得做任何事都没有动力,让我觉得学什么都无所谓,让我觉得人是可以没有任何喜欢的东西的。在那时,我并不觉得这种人生是无望的,反而觉得人生可能就是这样。4 p5 G5 g$ B' m' p0 I0 s) a2 x' x
后来我高中出国,住进寄宿家庭。寄宿家庭是一位奶奶,Donna,60岁,在当地小学做老师。那两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改变发生的时候。( ]' z5 C! B  c! Q
Donna是我见过最热情的人,而且精力充沛,每天蹦蹦跳跳,和我在国内见过的老奶奶不太一样。每天放学后Donna接我回家,在车上就会开始讲她今天在学校又怎么和小朋友斗智斗勇。有时候她会主动带家人有事的小朋友回家,替家长照看一会。晚饭时我们一起分享各自白天发生的事,然后一起收拾碗筷。我上楼写作业,她在楼下接着研究明天的安排。
& q% }0 U7 A1 P2 ]& y  e她太热爱她的工作了,以至于每天沉浸在其中也不觉得累。谈起她的工作时她满脸自豪,就像在做着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也是因为热爱,她把工作完成的比谁都好。学校里的小朋友们都最喜欢她。所以这形成一个美好的循环:做着爱做的事情,完成得很棒,受到鼓励,更加热爱。
: v& a2 X4 o$ R& y5 n3 fDonna带给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开始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理所当然的,做不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悲哀的。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有意地去试各种不同的事情,有意地留意自己喜欢什么。大学选择了自己那时认为喜欢的专业,很开心地过了两年,后来发掘出新的兴趣点,现在又在努力向新目标靠近中。对我来说发现兴趣追求兴趣本身就很令人兴奋。
( l4 N6 X1 N- Y3 p+ W6 k* X' {除了Donna,大学里的经历也让我坚定了这种认知。上大学后接触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当然最多的是教授和同学们。几乎很少有例外,教授们谈论起自己的工作都充满激情,手舞足蹈,不论是做教学还是研究。有时学长学姐回学校做演讲,都会分享他们有如何热爱自己的工作,曾经为了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走了哪些弯路。) n, Z- n5 H9 v; d
所以现在的我仍在不断试错的路上,而且从不觉得气馁,因为知道自己在越来越靠近那条“向别人谈起自己在做的事情时可以手舞足蹈”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绵绵唐 | 2023-7-2 13: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要说留学对自己改变最大的,与其说读的那两年书,不如说留学前心里的挣扎和付出的汗水。* O* l( [! R' B6 |2 R: J
我在CMU读书两年,在美国工作了4年。在这6年中,不管是从眼界,能力,心态和收入上来说都产生的巨大的变化,但是仔细一回想,仿佛它们都比较顺理成章。而真正让我有幸经历这一切的人生转折点,却是十年前,也就是2006年在我的母校同济大学,参加了苹果举办的Mac开发大赛,然后收到了一张苹果 WWDC 2006 的现场邀请函。而这张邀请函,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 ]* C" O: X" P/ R4 i
当时在展会厅里听Jobs演讲,第一反应,哎哟,很不一样哟!不是领导念稿,也没有到场嘉宾介绍,而且这位老爷爷居然电脑用的那么好,演讲质量也刷新了我的认知。在参会之后,深刻感到这种世界一流公司带给我的震撼是我以前无法想象的。之后参观了斯坦福的校园,又和很多美国的开发者交流,说是交流,其实都是用蹩足的英语瞎扯淡。毕竟那时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大学生而已。而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我坐在从旧金山飞回国的飞机上,看着渐渐消失于视野的旧金山,心里起了涟漪,自问:“我是不是该来读个书,或者是工作?”
7 j  E  ]5 {6 F7 Y% H) P, ?心里一直在痒痒,但回国后却没有动。我们的成长环境,我接触到的人,事,让我从来没有一个要出国的观念,于是澎湃的心慢慢冷却。我继续老老实实地上课,刷高我的GPA,同时做Topcoder,还在Topcoder上挣了一些钱,怎么挣的和一些我的竞赛我就不赘述了,有兴趣可以去看下我的文章,在知乎专栏里。
2 z" G$ T  Z8 u# U: P我是什么时候真正开始动的呢?在之后因为Topcoder认识了一些牛人,然后就给我推荐去了Google北京面试,过了面试之后在Google北京的环境里,我的“复仇之火”...不对,应该是留学的激情,逐渐燃起,特别是跟一些牛人打招呼之后,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逐渐清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于是在本科毕业之后5个月(研究生开学3个月后)逐渐开始坚定念头,我要出国留学。
3 e% e0 H- k, A) E7 p特别在之后,我因为几个月没去同济上研究生课而选择一直在Google北京工作,于是便从同济辍学了。当时没有拿到任何学校或者公司的正式offer,已经算是走投无路了。现在看来,辍学没什么,可是在当时,心里是充满了恐慌,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加上为了全力准备出国,也辞掉了Google的工作。在压抑和痛苦的准备了几个月后,依然咬牙告诉父母:“没关系,请放心,手头还有钱,我能坚持下来,我会出去的。” 还要感谢清华的自习室,让我找到了准备留学的氛围,准备工作逐渐变得事半功倍起来。当我拿到留学offer的时候,我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大喊大叫地踢倒了一个垃圾桶,发泄近一年下来的积郁。# t& m4 j9 A7 Z4 f2 H
先是挣扎,再是申请留学,最后到工作,我的收获就是意志得到了磨练。引用偶像 Elon Musk 的一句话 - “If you are going through the hell, keep going.” (originally from Wiston Churchill)4 }8 g, @$ Z+ d2 i
Good luck, guys~
$ e  g* {2 D7 x9 `5 x" j" r$ I如果你也对出国留学感兴趣,这里还有一篇详细描述自己的24岁国外留学感受的文章:
) F8 h/ e% ], K- g' Z. j24岁的记忆 - 留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德降发 | 2023-7-2 23: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第四年在英国,刚从大雨中逃脱成功。关注了几天了但是都没下决心来答,直到昨天晚上去学长姐家吃饭,骑了半个小时的夜路回到家才意识到,什么是对我改变最大的。
8 k- d4 V" o8 L- f, p5 k4 [/ R+ _
2 ]$ \) {8 L2 U: b2 ]1 n2 A$ G道不同,不相为谋。0 o! u$ p3 @2 L5 C
% ~. B# ~4 K  h% d
潜台词是,学会一个人生活;不怕和人闹翻;自娱自乐但是不幽居。; S5 z& m7 A" V7 J  Y2 K, E7 R
我去年很长一段时间没想明白,以为学会一个人过就是要深居简出,其实不然。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对我最大的意义在于,如果不是一个世界,一个精神层次,一个利益阶级的人,不来往也是没有关系的。但不代表,我不尝试去来往。留学的环境缩小了交际圈,并且各个交际圈之间的缝隙也更大,更让学生时代人际交往的短暂性暴露无遗。我们比国内大学的学生更忙(相对而言),自由行动时间也更长(英国是单人宿舍),能说话的人更少,自由的限度却也更广。& H2 O, h: _6 D2 h' R6 q
回想这些年来有好多人都不再联系了呢:
  X) @7 v5 b9 _; N( Z( O有些朋友渐行渐远,不代表对方不喜欢你了,只是因为环境使然。从高中一起来同一所大学的朋友,曾经是两年的室友,然而现在几乎再也见不到了。0 v0 K, _3 ]. Z8 A2 r/ j+ H
有些朋友闹了矛盾,但是再去辩解没有意义,那就顺其自然。曾经有个维持了两年的小圈子,终究因为大家都太忙碌不再聚会,退群的时候也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觉,只是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我实在没有那个心力当牵头人,把大家重新聚在一起。
. [- r) Q9 m  O. e! T4 k+ G8 Y有的人呢,则是很早之前因为感情问题得罪过,记恨了我很久。gap year归来,仍然孜孜不倦在外面说我从前的事情。两年了啊,该放下了吧。这样的人,不来往是应当的。9 O( d0 g7 \0 W
还有些学生会里的人,想做的事情不一样,目标不一样,可以获得的利益不一样。我曾经困扰过很久,觉得于心不忍,不愿意离开或者放弃某些东西。但实不相瞒,纠缠的状态让我很无奈。然而,想做的事情还是要去做的呀,如果被人际关系绊倒,至少在我大学期间,我会很后悔的。' C6 {1 l! {, |4 n/ U$ d9 j
那些断掉联系的人里,不完全都是因为恩怨,百分之八九十都是默默地,你就突然看不到他们了。四年里曾经也讨厌过一些同学,但现在看来,不过是一时没想通罢了。我不赞成和人大吵,反目,以前脾气还暴躁的时候确实有过这样的行径,我也承认有我的过错。我也不赞成突然的疏离,不回微信不理不睬,没来由的冷漠显得自己太过武断。我希望的是,当你终于发现这个人不能再做朋友时,那就放掉好了。
. u3 G4 a+ p# S  n( W! M. H有同学说我太绝情,但我的立场是,如果走的路不一样了,那么退出彼此的视线不妨是件好事。我不再害怕与人断掉联系,无论是直白的,还是隐晦的。但这都不代表我不与人来往。相反,清除掉不必要的人以后,我会更愿意认识新的人。大四开学一个多月,每周都会遇见不一样的人,也都会觉得自己身边的圈子持续refresh。
) h& B: v9 I) ?对啊,实际上对很多人来说,我也是那个不必要的人了。日子过得那么快,理所当然。
1 [! B. {! Y' T+ J1 P" v------------------------3 V, P5 T& [* g) a: j1 o" M
昨晚问学姐说,我以前辣么多黑历史,该怎么办啊: _% ~) r" G# a0 a
学姐一拍大腿,还能怎么办?!黑历史一直都在啊,但是我依然活的好好的。我就是个怪人啊,怎么着。
; T+ ]/ J9 a5 o! |+ h$ I啊哈,毕竟留学生,尤其是像我一样性格太过敏感的人大抵都有黑历史。可是否认过去又能怎样?掉进过深渊里的人,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也才知道外面有多好。总而言之,做人不能委屈自己,也不能伤害他人。在这两者之间,我不介意做一个怪人。
- ~+ V6 [$ |7 e1 Y6 T7 n2 ?这个事情比较私人啦,知乎上写写就可以了,我不太想通过公众号的方式传播出去,还请大家尊重我这一点小期待,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2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