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美军范登堡空军基地执行了一次特殊的发射任务。在发射台上竖立的阿金纳B火箭运载舱内,搭载的不是卫星与飞船,而是4.3亿根极其细小的铜针。8 v @. {3 W. V0 \6 ? d+ X
这便是美国60年代最臭名昭著的一项太空计划——“西福特计划”(Project West Ford)。, J e, k' ]+ n2 b, ^
$ m3 o- V. B) u! v5 M! c! p$ E
# T. q6 y; U2 _那么,美国究竟为什么要往太空发射数以亿计的铜针呢?这些铜针在此后数十年的时间里,是否给人类后续的太空探索计划带来了危害呢?接下来我们将揭秘美国在半个世纪前制定的这份特殊计划。
% ^( r1 `- a$ [7 N5 ^/ H西福特计划) c7 ~* S) e" A: q) C# [% C
, M% w0 Q$ N; A+ x
20世纪50年代,在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后,美苏两极冷战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而柏林危机与朝鲜战争的爆发更是加剧了冷战双方的紧张气氛。
. p4 h0 K3 s5 S( u- q6 S为了争夺冷战优势地位,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关键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而太空技术就是两国军备竞赛的热点领域之一。
& G! n6 E7 W( p9 `' c: r' g3 K& o+ s; d2 _1 M2 C& U4 k
- B3 _) q( U p o. a+ X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枚人造卫星“卫星1号”,并成功使其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人类首次突破地球引力的束缚,至此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 i* i3 }) e/ D* Z/ O9 u/ l1 L苏联的这一巨大成就令美国人内心苦涩不已,于是美国也随之加大了在航天领域的投入,力求夺回自己的科技领先地位。" m6 ]" |3 C7 _! f) j& }
1958年,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苏联要求英美法在6个月内撤离西柏林驻军,否则将封锁西柏林。对此西方国家表示,即使诉诸武力,西方也绝不撤军。这种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气氛下,美国开始认真考虑未来苏联进攻西欧的可能性。
7 {: L* }# H7 c( f
' I) T0 c( y3 [ |! T8 `9 I6 Z6 |; V
但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苏联与欧洲之间是陆路交通,而美国援军要想支援欧洲,还需要跨越浩瀚的大西洋。因此,随时确保美国与欧洲盟友之间的通讯联系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这样才能防止苏军重演二战中希特勒的“闪击战”。( g( D6 p$ x4 E' T2 \
抱着这样的想法,美国开始研究利用太空技术提高远程通讯能力的项目。最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诞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它就是“西福特计划”。
3 s8 l% t2 t- N O7 F. k
+ @1 z+ Y. K3 Z, W4 y r4 D
( I; _9 L w$ o$ U& w该计划的提出者沃尔特·E·莫罗表示,无论海底电缆还是无线电波,稳定性都令人堪忧,例如海底电缆可能被苏军潜艇破坏,无线电波在太阳风暴活动后也将中断讯号。
' X+ P3 o* E9 J但若是能在太空中人为制造一片金属反射云,由它代替自然形成的大气电离层,那么远程通讯将彻底不受任何气候因素影响。
" U8 {+ @5 k5 d. P5 s' [' v计划执行
( X( @8 k6 a% Y: `) @0 \2 R; o6 r- C. `* m3 k- u( J
为了制造沃尔特·E·莫罗设想中的人造金属反射云,美国林肯实验室最终找到了一种可行的材料,它就是长约1.78厘米,直径为25.4微米,总重共达19.5千克的1亿根细小铜针。: ]$ }) ^7 k6 Y: I
: f) m0 V9 k6 N# Y4 K
7 ? q3 n3 c Z
当这些比头发还要细的铜针发射到预定轨道后,便会分散开来,从而在太空中形成一朵人造金属反射云,它可以在电离层反射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继续反射无线电信号,达成全天候的超远程通讯效果。
o9 r/ f* _0 E4 b按照“西福特计划”的最终标准,地球将会和土星类似,拥有一个人造金属云形成的金属环。) T3 q1 T5 A0 {3 t J2 P/ V
于是,在1962年10月,美军秘密于范登堡空军基地执行了“西福特计划”的第一阶段工程,将1亿根细小铜针发射到了距离地面3500公里的轨道上。7 p/ z# @( T- R. a2 g7 S2 B$ e0 z
不过,令美军意外的是,首次发射的上亿根铜针恰好受到太阳风暴影响,未能按计划散开,也就没有形成理想的金属反射云。8 J m$ Z' P6 v) _4 h Q1 M
x4 \) Y0 R8 h& t4 R
2 ]/ s0 ?6 f; ]6 }; l+ q
为此,美军特意研究了太阳风暴的活动时间,第二阶段的“西福特计划”在次年重启。
6 d) J: c/ p3 S+ f+ Z' p2 j+ r1963年5月9日,美军再度发射了3.3亿根铜针,而这次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数以亿计的铜针在距离地表3500公里的轨道上形成了宽15公里、厚30公里的金属反射云环。1 _+ [3 T& b3 ?9 B
5月14日,在“西福特计划”实施5天后,美军在加利福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进行了信号传输,证明它具备每秒20000比特的数据传输效率,这相当于1992年电话调制解调器的速度。
- d$ I! c" X3 ~7 `/ N$ \然而令美军意外的是,随着铜针逐渐在轨道上扩散,“西福特金属云”的数据传输效率越来越慢,在3个月后,便已经无法建立有效的实时通讯了。
( I7 B$ w: x2 o& a# T- p! e) E2 U5 L+ m+ j! A: ^
5 _- e P& \5 a% i* a/ U4 z, A$ X
“西福特计划”的结果$ F2 }) ]. O+ A" @* k
' s. v$ p+ S& |# Q/ u3 i
同时,美国“西福特计划”向太空发射4.3亿根铜针的做法也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强烈不满。
& C ]1 l! c- {/ t( S1962年,英国天文协会的科学家联名向美国提出抗议,认为“西福特计划”的细小铜针将会严重干扰人类的天文观测事业。同时苏联《真理报》也批判了美国的做法,认为“美国玷污了人类共同拥有的宇宙空间”。" N* C u! `) F& L4 `8 K
" Q- j: a4 D4 h' C
$ I) H* ^' o4 C6 m在国际舆论的巨大压力下,美国声称“西福特计划”的铜针将会在2~3年后陆续掉回大气层,不会威胁人类的其他航天活动。
9 Z7 z v" e8 I% |+ u从70年代起,美苏开始在北极发现“西福特计划”掉落的铜针,大约每平方公里为5根左右。一开始美苏都试图收集这些来自太空的铜针,但由于目标过小、密度过低,最终只得作罢。0 p9 E+ j/ i8 ~) c2 u, b: y. \3 e
: n9 u z$ ~6 `4 n
8 i/ @! T9 L7 o2 f
当然了,促使美国停止“西福特计划”的并不是来自国际舆论的批评,而是通讯卫星的发明。1965年4月6日,美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实用通讯卫星“国际通讯卫星1号”,卫星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顿时让“西福特计划”黯然失色。
" w$ j! z0 c6 I3 H因此,这个项目已经被美国彻底废弃。4 |9 z3 w5 g( `( r+ n: W
, w o* M0 |2 k/ G- G' @* w5 x. C) s. V( \" ~. y/ ~3 [
不过,直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西福特计划”依然在太空中残留了34万根铜针,目前全球太空机构已经对这些铜针的坐标进行了数据共享,以防对航天活动产生影响。$ N* f6 m' Z# H) R: x
尽管如此,美国作为最早探索太空的国家,也是制造太空垃圾最多的国家,如此不负责任的做法难免令人诟病。 |